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杂孔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
复杂孔隙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留仁[1](2019)在《多孔介质宏观参数表征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参数与宏观参数相关性低、数据分散的问题,分析了压汞法存在的不足,结合毛管束模型理论,提出了一种用多孔介质的宏观参数渗透率和孔隙度计算表征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的新方法。该参数综合表征了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的孔喉大小、变径、变形、迂曲度、交叉和配位数等复杂程度,同时还能很好地表征多孔介质储存能力和渗流能力。该参数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和理论意义,它决定了水驱油见水的快慢,可以作为储层评价分类参数,且易得和使用方便。(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团,赵海波,李奎周,甘立灯,霍秋立[2](2019)在《一种考虑复杂孔隙结构的泥页岩地震岩石物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微观结构特征,综合利用Kuster&Toks?z模型、自相容模型、双连通孔隙模型及线性滑动模型,建立一种适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复杂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模型。基于提出的模型,讨论有机质体积分数、裂缝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孔隙纵横比和孔隙连通系数等5种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对有机质、孔隙度敏感的弹性参数λρ和μρ,并建立地震岩石物理交会模板。实际资料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该模型可用于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储层评价及地震"甜点"识别。(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培元,王兴龙,郭丽娜[3](2019)在《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储层建模——以伊拉克米桑油田群B油田M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拉克米桑油田群B油田M组为一套复杂孔隙结构缓坡碳酸盐岩台地相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非均质性强,单井产能差异明显。为了表征优质储层在叁维空间的展布,指导新井井位部署,在采用流动层段指标法(FZI)对取心井进行岩石类型划分,通过"决策树"算法实现岩石类型由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推广的基础上,基于传统碎屑岩"相控建模"思路,将每类岩石类型定义为一种"沉积-成岩相",建立了叁维岩石类型模型,进而根据岩石类型约束建立孔隙度模型及渗透率模型。考虑M油藏表现为低阻高矿化度的特征,采用J函数建立了饱和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岩石类型协同建立的属性模型用于数值模拟,未做历史拟合的情况下,压力、含水率和日产油等指标与历史数据吻合率高达67%以上,表明地质模型能够体现地下油藏的真实流动状态。这种方法对于以孔隙型为主、成岩作用较强、低电阻率及高矿化度的碳酸盐岩油藏尤为适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印森林,陈恭洋,陈玉琨,吴小军[4](2019)在《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模态差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模态成因机制不明的情况,以325块岩芯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利用压汞、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CT扫描等方法,开展了岩石相分类、孔隙结构模态和驱油效率差异机制的研究,从油田开发与实用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将砂砾岩储层岩相分为3大类、7亚类、13细类。研究表明:不同孔隙结构模态特征及注水驱替效率差异较大。单模态岩石颗粒以粗砂岩为主,孔隙发育程度高,孔隙呈网络状结构,相互连通性较好,注水驱替模式以网络状连通驱替为主,效率较高。双模态岩石颗粒由砾岩和中粗砂岩两级颗粒组成,孔隙较发育,孔隙呈疏网状结构,相互连通性一般,注水驱替模式以星点状连通驱替为主,效率一般。复模态岩石颗粒由砾石、中粗砂岩、粉砂或泥质叁级颗粒组成,孔隙发育一般,孔隙呈星点状结构,相互连通较差,注水驱替模式以零星散乱状驱替为主,局部存在高渗带,效率整体较差。相同岩相呈不同孔隙结构模态和不同的岩相呈相同的结构模态的情况普遍存在。颗粒排列方式及成岩作用差异改造导致了同相异态,而颗粒分选、磨圆、排列方式等因素形成了异相同态。(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黄耀辉[5](2018)在《岩石复杂孔隙结构的叁维重构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土材料是一种多孔介质材料,其内部含有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结构可以用孔隙率、大小和几何形状来表示。此外孔隙的联通程度、孔吼的分布以及一些基于统计信息的方法都可以被用来表征孔隙的结构。如果能够形成岩土材料的孔隙结构的有效的模型,则可以通过分析其内部的孔隙结构的特征来预测岩土材料的一些宏观性能,比如应力应变的分布、受力情况、渗流情况等。目前的已经有一些有效的岩土材料孔隙结构的叁维重构方法,其中效果较好的是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数值重构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基于统计学的统计相关函数来描述天然岩石的内部微观孔隙结构,再利用计算机方法生成具有相似的统计信息的不同的重构模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重构方法在重构孔隙模型时可以在合理的计算时间下引入更多的统计相关函数,表现出灵活的优越性。同时可以通过开发计算量小的统计相关函数加速算法收敛速度,在统计相关函数能充分包含孔隙分布信息时,采用此方法可以在统计性质上再现真实情况。但在需要加入高阶统计相关函数来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连通等性质时,重构的计算量会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在面对更大尺度的重构时也存在效率的问题,花费时间过长,导致应用范围受限。此外,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重构需要较多的用作参考模型的原始岩心图像,获得这些真实孔隙结构的二维CT图像不仅经济上昂贵,而且还需要大量的CT扫描和计算时间。特别是,当开发一个十分详细的叁维孔隙结构模型时,可能会需要这种岩石在不同的分辨率下的CT图像,甚至需要不同的成像技术获得的图像,这就更增加了成本,也限制了这种重构模型的应用范围。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能够在仅使用少量代表性图像情况下快速重构天然岩石的模型。例如,在采矿项目现场,需要快速重构出岩石的数字模型并分析结果做出决策。这成为了重构地下岩石复杂结构的叁维模型的一个瓶颈问题。尽管模拟退火重构方法重构孔隙结构的能力已得到证实,但很少有研究使用这个方法来重构颗粒状岩土材料的颗粒结构。颗粒状岩土材料的例子包括砂砾岩或砾岩,砂土,土石混合物等。其宏观物理和力学性质基本上由其不规则的颗粒结构决定,它由多尺度,几何不规则,随机分布的颗粒组成。如果能使用重构方法重构出颗粒状岩土材料的颗粒结构,则不仅有利于对这种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的定量说明和预测,而且还能显着的降低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的成本。根据前述对当前岩石复杂孔隙结构的重构算法的分析,本文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岩土材料的微观孔隙结构的叁维重构效率的研究。从前述的分析可知在模拟退火重构方法中,影响计算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叁点:首先是统计相关函数的个数,为了追求更高的重构模型的准确度,越来越多的统计相关函数被开发,并被使用到重构的过程中。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高阶统计相关函数,其在二维重构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理论效果,但在被应用到叁维重构过程时,则会大幅度的降低重构的效率,这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是难以接受的。其次是重构模型的尺寸,岩土材料的叁维重构模型主要是要被用于研究岩土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是如何影响其宏观物理力学性能的。最初的一些研究仅需要较小的岩土材料的叁维重构模型即可,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所需要的重构模型的尺寸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应用重构方法将面临收敛速度慢、重构耗时长的困扰。再次是重构算法中的具体的实现环节的效率。模拟退火重构方法中包含若干的具体的实现环节,例如对参考模型的统计信息的提取、重构模型的初始化、重构过程中交换点的选择、对交换点是否接受的判断、各统计相关函数的具体实现。传统的重构算法考虑的更多是如何通用的处理,但是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合中这些通用的处理可能会浪费计算资源。在进行二维理论验证重构时,这种浪费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叁维重构时这种影响就难以接受了。针对这些效率问题,本文考虑将并行计算引入到岩土材料的叁维重构算法中,利用并行计算加速重构算法的计算效率。这样一来能够解决上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对效率有影响的问题。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交换点接受准则,使得在使用一些特定的统计相关函数进行叁维重构时能提高计算效率。(2)使用最少量的真实岩心的二维图像来进行重构的研究。在重构算法中参考模型的建立是使用CT或其他设备扫描来获得岩芯的横截面的图像,之后再经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计算获得孔隙结构的统计信息而建立的。然而,这需要许多高分辨率的二维CT图像,这在经济上和计算时间上花费昂贵,并且对于大尺寸模型具有较低的重构效率。在本文中使用了贝叶斯信息准则用于确定保证预期重构准确性所需的二维图像的最小数量。之后用这个最小数量的二维图像建立参考模型,并进行重构,最后通过比较重构模型与原型砂岩的孔隙结构的统计相关函数,几何与拓扑特征以及力学性质,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对颗粒状岩土材料的不规则结构的叁维数值重构方法的研究。颗粒状的岩土材料由大量的多尺度,几何不规则和随机分布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强烈地影响它们的物理和/或力学性能。准确的表征颗粒状岩土材料的复杂结构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计算机化方法来数值化的表示基于天然砾岩样本的叁维不规则颗粒结构。为了表示叁维粒状结构,重构算法中使用了沿坐标轴方向和对角线方向的两点概率函数,以及沿坐标轴方向的两点集群函数。为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对重构的叁维颗粒结构的砾石特征和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原型砾岩样本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期刊2018-03-28)
张恒荣,何胜林,郑香伟,胡向阳,曾少军[6](2018)在《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部湾乌石区流沙港组含砾砂岩储层因受到岩性、分选性、孔喉分布复杂变化的因素,油层出现电阻率比泥岩低、与水层相似的特征,采用多孔微观岩石结构"球管"模型,对孔隙结构与岩石电阻率的响应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证明岩石复杂的孔隙结构是形成含砾砂岩特有低电阻油层的重要原因。基于复杂孔隙结构导致的实验"弯曲"岩电数据提出了阿尔奇修正方程,修正后的阿尔奇公式适用于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储层,乌石A油田含砾砂岩储层利用新方法进行评价,能有效提高含油饱和度,且与岩芯实验毛管压力、核磁束缚水更加匹配。(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何胜林,张海荣,马文宏,吴进波[7](2017)在《常规测井评价复杂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方法与应用——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气田开发实施阶段一般仅有常规测井资料,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评价一直是该区储层测井精细评价面临的难题,进一步造成测井解释符合率降低,储量参数计算精度变差.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为目的层,首先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化的地质成因及其测井特征;之后,综合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等岩心分析资料,针对性开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岩石物理机理分析,对比优选了流动带指数为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的敏感参数;最后,优选反映储层特征变化的测井变量,建立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储层流动带指数的模型,进而建立储层分类方法与标准,较好地实现了常规测井的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应用于莺歌海盆地东方13气田中,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结构与分类结果与岩心分析、试油产能数据吻合较好,奠定气田开发实施阶段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精细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的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7年06期)
韩玉娇[8](2017)在《复杂岩性储层核磁测井孔隙结构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隙结构分类与评价是揭示储层储集特征和渗流机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由于储集空间具有"成因多元化、类型多样化、组合多变化"的特征,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法,对储层的储渗机理认识以及后续的油气开发造成极大的制约。本文以生物碎屑灰岩储层为例,从毛管力曲线资料入手,深入挖掘了毛管压力曲线形态与孔喉连通性的对应关系,结合核磁共振T2谱特征明确了不同孔径组分的特征弛豫范围,通过刻度给出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划分方法,最终通过计算实现孔隙结构的测井分类。结果表明:生物碎屑灰岩储层毛管力曲线主要呈现"上凸"、"下凹"两大类形态,上凸形态的岩石具有最好的储渗特性,下凹形态的岩石拐点出现位置从左至右储渗特性依次变差;核磁T2弛豫时间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呈明显的四段式;利用孔喉半径0.15、1、5μm与核磁T2弛豫时间30、90、200ms能够有效的将生物碎屑灰岩孔隙结构划分为4大类;结合孔隙结构的渗透率参数计算精度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期刊2017-09-21)
熊兆川,朱瑞峰,李继红,罗丹[9](2016)在《英东复杂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对渗流机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N22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开发层位不明确等问题,利用扫描电镜薄片观察,通过高压压汞实验和渗流实验对储层岩石的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可分为Ⅰ-Ⅴ共5类,其中Ⅰ、Ⅱ类孔隙对应物性最好的储层,应该作为重点开发的层位。(本文来源于《国外测井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刘洪亮,王成荣,王鹏,吴都,职玲玲[10](2015)在《吐哈盆地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油气层和标准水层之间孔隙结构的差异常常被忽略,导致含油饱和度计算结果偏低。从层间孔隙结构差异的成因入手,强化油藏条件下的岩电实验设计,发现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地层因素和孔隙度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下为非线性关系,导电规律呈现非典型阿尔奇化现象。定量分析表明层间孔隙结构差异对电阻率的影响不可忽视。不同核磁共振T2谱具有不同的岩电关系,随着孔隙结构的变差,存在岩性系数(a值)越来越大、孔隙度指数(m值)越来越小的现象。针对性地采用双孔介质的可变m值含油饱和度模型,通过试油验证,其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复杂孔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微观结构特征,综合利用Kuster&Toks?z模型、自相容模型、双连通孔隙模型及线性滑动模型,建立一种适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复杂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模型。基于提出的模型,讨论有机质体积分数、裂缝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孔隙纵横比和孔隙连通系数等5种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对有机质、孔隙度敏感的弹性参数λρ和μρ,并建立地震岩石物理交会模板。实际资料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该模型可用于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储层评价及地震"甜点"识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杂孔隙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留仁.多孔介质宏观参数表征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的新方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团,赵海波,李奎周,甘立灯,霍秋立.一种考虑复杂孔隙结构的泥页岩地震岩石物理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培元,王兴龙,郭丽娜.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储层建模——以伊拉克米桑油田群B油田M组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印森林,陈恭洋,陈玉琨,吴小军.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模态差异机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黄耀辉.岩石复杂孔隙结构的叁维重构算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6].张恒荣,何胜林,郑香伟,胡向阳,曾少军.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何胜林,张海荣,马文宏,吴进波.常规测井评价复杂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方法与应用——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储层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
[8].韩玉娇.复杂岩性储层核磁测井孔隙结构评价方法研究[C].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7)论文集.2017
[9].熊兆川,朱瑞峰,李继红,罗丹.英东复杂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对渗流机理的影响[J].国外测井技术.2016
[10].刘洪亮,王成荣,王鹏,吴都,职玲玲.吐哈盆地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