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徐世荣,杨华丽,李小婷,张智伟,潘东明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徐世荣,杨华丽,李小婷,张智伟,潘东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采后,‘管溪蜜柚’,果实返酸,CmCS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徐世荣,杨华丽,李小婷,张智伟,潘东明[1](2017)在《采后‘管溪蜜柚’果实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柠檬酸合成酶基因与‘管溪蜜柚’果实"返酸"的关系,以不同贮藏期‘管溪蜜柚’果实汁胞为材料,克隆了1个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将其命名为CmCS,其含有1 416 bp开放阅读框,编码具有471个氨基酸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mCS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甜橙、川桑等植物的相似度皆大于90%,为稳定的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定位于线粒体。结果表明,‘管溪蜜柚’贮藏期间伴随着有机酸含量逐渐增加,CmCS基因表达量整体先升高后降低,推测其对‘管溪蜜柚’果实采后有机酸代谢具有一定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2017年03期)

蔡全香[2](2017)在《柠檬酸合成酶基因低表达导致细胞超氧化物生成增加和细胞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体外RNAi技术构建Cs基因功能下调的细胞模型,将携带有shRNA-Cs的质粒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内耳细胞HEI-OC1和293T细胞,旨在造成Cs基因的抑制,下调其表达水平,观察线粒体依赖性能量代谢、过氧化、内质网应激以及凋亡途径关键分子的表达与调控,研究增龄性聋相关基因Cs变化导致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变化及其在耳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并且通过相关药物干预相关途径关键分子,观察对小鼠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选取耳蜗HEI-OC1细胞和人293T细胞。(1)质粒表达载体的选择:通过定量PCR从购买的四种质粒表达载体中选择对Cs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作为研究对象;(2)ATP试剂盒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生成ATP含量的差别;(3)线粒体呼吸仪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氧耗速率及封闭槽内氧浓度的变化;(4)Western检测线粒体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途径关键分子(SOD2、UCP2、BIP、CHOP、Caspase-3)的表达的变化;(5)MitoSOX试剂盒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超氧阴离子产生的变化;(6)JC-1试剂盒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7)小鼠出生后7天开始补充α-硫辛酸,然后分别于3、4、6、8周检测补充α-硫辛酸的A/J小鼠(实验组)及未补充α-硫辛酸的A/J小鼠(对照组)的听觉诱发脑干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趋势。结果:Cs knockdown组和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相比发现,Cs knockdown组的细胞ATP生成含量下降,线粒体氧耗速率也降低,提示线粒体能量代谢受到一定损伤,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说明CS降低可引起细胞超氧化物生成增多,并启动了抗氧化作用,内质网应激关键分子(BIP、CHOP)蛋白含量均升高,说明CS分泌不足可以激活内质网应激,Cs knockdown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2)水平降低和Caspase-3蛋白含量升高,提示凋亡的产生。结论:Cs基因突变导致CS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能量生成减少、超氧化物产生增加、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产生;给予A/J小鼠补充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听力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期刊2017-03-20)

叶思诚,姚小华,王开良,林萍,龚洪恩[3](2016)在《油茶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T-PCR技术从油茶中分离出一个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该基因的c DNA全长1 416 bp,编码471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分子量为52.74 k D,理论等电点(PI)为6.95。同源比对显示其与其他植物的CS蛋白序列高度同源,将该基因命名为Co CS(Gen Bank登录号:KU161147)。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油茶Co CS与杜鹃和葡萄的CS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受到低磷胁迫后根系Co CS基因的表达受到低磷诱导,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油茶品种不同组织(根、茎、叶)中的Co CS基因在不用磷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石岩[4](2016)在《小金海棠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xCS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铁高效基因型苹果砧木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为试材,以从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柠檬酸合成酶基因(CS)为研究对象,利用已公布的苹果金冠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用Trizol法提取小金海棠的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合成单链c DNA,通过巢式PCR扩增的方法获得小金海棠CS基因片段,区别于之前从小金海棠中克隆得到的Mx CS1基因,将该基因命名为Mx CS2。测序结果发现Mx CS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891bp,利用DNAMAN5.2软件将测序获得的核苷酸序列翻译为氨基酸序列,推测Mx CS2基因负责编码一个由29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其分子量约为33.2k Da,理论等电点为7.79。对Mx CS2蛋白的叁维结构进行分析,该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包含有叁个α螺旋和三个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显示Mx CS2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和细胞质膜上。利用NCBI网站中的blast功能进行Mx CS2基因和其他物种的CS基因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得到同源进化树,Mx CS2与Mx CS1和Pp CS1(桃)聚合在一簇,At CS4(拟南芥),Dc CS(胡萝卜),Nt CS(烟草)聚合在另一簇,Os CS(水稻)单独为第叁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在正常供铁时,Mx CS2在叶中、根部和韧皮部均表达,在木质部中几乎不表达,其表达情况为幼叶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真叶、根部、韧皮部,表达量最低的是木质部。说明Mx CS2基因主要在生命活动活跃的器官中发挥作用。在低铁处理和IAA处理时,小金海棠的幼叶、韧皮部和根部中的Mx CS2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处理12h时达到最大值,在处理24h后缓慢降低;而在高铁处理过程中这些部位的Mx CS2基因的表达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有较低程度的减弱。真叶中Mx CS2基因在铁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与上述部位相反,而在IAA处理下与上述部位具有相同趋势。此外,ABA处理对Mx CS2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并不显着。在转入Mx CS2基因的拟南芥植株T3代鉴定试验中发现,在正常供铁时,转基因型拟南芥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表现型都正常;低铁处理时,野生型植株有明显的黄化现象,而转基因型植株没有出现明显的黄化现象;高铁处理时,转基因型植株的表现型要好于野生型。说明在缺铁和过量铁的情况下转基因型拟南芥比野生型表现出更强的耐铁胁迫能力。通过对转基因拟南芥的铁吸收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得到如下结果:在高铁和低铁环境下,转基因型植株的鲜重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分别为野生型的1.9倍和2.1倍。测得在高铁和低铁环境下转基因型植株的根长分别为野生型的1.4倍和1.9倍。转基因型植株幼苗中的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高,特别是处于低铁和高铁胁迫下,野生型植株的叶子有更多枯萎和黄化现象,与叶绿素含量情况一致。在高铁和低铁环境下,转基因型植株的CS活性分别是野生型的3.1倍和3.8倍。在高铁、正常铁和低铁环境下,转基因型植株的铁浓度分别是野生型植株的1.3倍、1.1倍、1.8倍。在高铁和低铁环境下,转基因型植株的CA浓度分别是野生型的3.1倍、3.1倍。在正常铁浓度环境下,转基因型植株的CA浓度是野生型植株的2.2倍。总而言之,转基因型拟南芥与野生型相比,具有较高的鲜重、根长、CS活性、柠檬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铁含量,尤其是在低铁环境下。(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石磊,郑文辉,刘丽巧,韩景华,骆琼[5](2014)在《稻瘟病菌中一个假定的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瘟病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病害,几乎在全世界的各个水稻产区都有发生。深入了解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致病机理,对于稻瘟病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糖代谢为稻瘟病菌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和物质,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是糖代谢途径中一种关键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其特异性催化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的缩合反应,生成柠檬酸和辅酶A。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有Cit1p,Cit2p和Cit3p叁个柠檬酸合成酶,它们分别在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中起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稻瘟病菌MGG_07202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酵母中Cit1p,Cit2p和Cit3p的同源性分别为71%,64%和46%。通过在线预测软件TargetP 1.1 Server,SignalP 4.1 Server和TMHMM Setver y.2.0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线粒体中,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该基因敲除得到叁个突变体:△MoCit-1,△MoCit-5和△MoCit-11。表型分析发现,MoCit基因缺失突变体不影响孢子与菌丝的形态建成,但是在CM,OAM,RPA和SYM培养基中均表现出生长缓慢。对突变体进行产孢量分析发现,分生孢子数量较野生型减少。用菌丝块和孢子液接种大麦叶片证实,突变体的致病性减弱。说明MoCit在稻瘟病菌中可能通过调控糖代谢作用来控制菌体的生长发育及致病侵染。(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7-30)

于志晶,蔡勤安,李淑芳,刘丽,林秀峰[6](2012)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粳稻及其耐低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导入吉林省主栽超级粳稻品种吉粳88中。经PCR检测,获得162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基因植株后代进一步经过PPT抗性筛选、分子检测和耐低磷筛选,获得5株(T3代)耐低磷性状明显且农艺性状较好的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和柠檬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形态学和产量性状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优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张柳霞,王忆,朱斌,王少甲,张新忠[7](2012)在《苹果属山定子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bC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铁效率基因型苹果砧木铁吸收利用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铁低效基因型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为试材,根据实验室从铁高效基因型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克隆到与铁运输相关的基因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xCS1)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山定子cDNA中克隆到柠檬酸合成酶基因CS,基因全长为1422bp,与金冠(Malus domestica Borkh cv.Golden Delicious)、小金海棠中的CS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将该基因命名为MbCS1(GenBank登录号:JQ898346)。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山定子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bCS1)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预测编码47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54.26kD,理论等电点为8.95。亚细胞定位显示MbCS1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半定量RT-PCR及Real-time PCR分析均表明,正常供铁时,该基因在山定子的根、茎、新叶中都有表达;缺铁处理(EDTA-NaFe,4μmol/L)时,该基因在根、茎和新叶中的表达加强,第9天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但各检测器官中表达增强的程度不同,其中茎中受缺铁诱导表达最明显。与小金海棠中MxCS1基因的表达趋势有明显的差别。本研究为高等植物抗性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铁低效资源型砧木资源的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隋丽华,曾林,张广州,白杰英,赵彦斌[8](2012)在《恒河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分离和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研究巴尔通体在恒河猴体内的存在情况,并分析其柠檬酸合成酶(gltA)的基因序列,判断巴尔通体的种属。方法 16只来自福建的恒河猴,用血琼脂培养基分离可能存在的巴尔通体。根据NCBI数据库上的巴尔通体gltA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巴尔通体菌落为模板进行扩增,将获得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从3只恒河猴体内成功分离到了巴尔通体病原,并获得了巴尔通体gltA全长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五日热巴尔通体同源性99%。结论福建来源的恒河猴种群携带巴尔通体病原,巴尔通体流行地区可能存在鼠与灵长类动物之间病原体的流行和传播。(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王祎[9](2012)在《油菜超量表达柠檬酸合成酶和植酸酶基因提高抗土壤磷铝胁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铝毒害和有效磷缺乏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的两个主要因子。虽然土壤中有效磷很低,但总磷量很高,其中有机磷占总磷的20%-80%,是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潜在磷源。甘蓝型油菜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但其主产区土壤偏酸,或酸性,活性铝偏高,有效磷缺乏。因此,减轻或消除酸性土壤的铝毒害、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对我国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在获得甘蓝型油菜超量表达Pseudomonas aeruginosa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及整合有胡萝卜外展蛋白的植酸酶基因phyA和appA的转基因株系的基础上,利用水培、砂培、土培等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植株对铝毒害和低磷胁迫的抗性、及其生理和分子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筛选鉴定获得5个T3代甘蓝型油菜转基因株系。利用Southern blotting分析T3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结果显示:超量表达CS的转基因株系CS3含有两个P. aeruginosa CS基因拷贝,而CS6株系含有一个拷贝;超量表达phyA的转基因株系P3含有一个Aspergillus niger phyA基因拷贝,P11株系含有3个phyA基因拷贝,而超量表达植酸酶基因appA的转基因株系a18含有两个Escherichia coli appA拷贝。利用Northern blotting分析外源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CS3和CS6株系有较高的P. aeruginosa CS基因表达量;P3和P11株系有较高的A. niger phyA基因表达量;a18株系有较高的E. coli appA基因表达量。卡那抗性筛选结果显示,5个转基因株系均无Km抗性分离。2.超量表达CS基因的转基因株系CS3和CS6的铝毒抗性显着增强。铝胁迫下,转基因株系CS3和CS6不仅柠檬酸的分泌量显着增加,而且苹果酸的分泌量也显着高于野生型植株(WT)。转基因株系较高的叁羧酸循环途径(TAC)相关的柠檬酸合成酶(CS)、苹果酸脱氢酶(M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活性以及较高的柠檬酸和苹果酸转运子的表达量,导致了其有机酸分泌量的增加。25μM AICl3处理48h后,CS3和CS6的相对主根伸长量极显着大于WT,并且长期50μM AICl3胁迫下CS3和CS6的生物量显着高于WT,说明在甘蓝型油菜中超量表达CS基因增强了植株的铝毒抗性。3.超量表达CS基因的转基因株系CS3和CS6的抗低磷胁迫能力增强。低磷胁迫下,CS3和CS6根系分泌的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显着高于WT,并且CS、MDH和PEPC的活性得到显着提高。盆栽土培试验表明,以FePO4作为土壤中的磷源时,油菜超量表达CS基因显着提高植株从土壤中获取磷的能力,转基因植株苗期地上部和籽粒中的磷累积量显着高于WT植株。4.超量表达植酸酶基因的转基因株系P3、P11和a18的抗低磷能力增强。在油菜中超量表达整合有胡萝卜外展蛋白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ex::phyA和ex::appA,获得转基因植株在水培试验中的结果表明,根组织和分泌的植酸酶活性显着高于WT。砂培试验结果显示,当以植酸钠作为唯一磷源时,P3、P11和a18株系地上部磷累积量分别比WT植株增加了70.8%、36.8%和19.6%。并且,叁个转基因株系的地上部生物量均显着高于WT植株。盆栽土培试验结果显示,当以植酸钠作为唯一磷源时,P11和a18株系的籽粒产量分别比WT植株提高了20.9%和59.9%,种子中磷的累积量分别比WT植株增加了20.6%和46.9%。叁个转基因株系种子的植酸酶活力约为1000U/kg种子,而WT的种子中没有检测到植酸酶活性。并且P11和a18株系种子的植酸含量显着低于WT。综上所述,在甘蓝型油菜中超量表达CS基因不仅提高了转基因株系柠檬酸的分泌量,而且影响了苹果酸的合成代谢,这两种有机酸分泌量的增加提高了转基因株系CS3和CS6的铝毒抗性和低磷忍耐力。甘蓝型油菜超量表达融合有胡萝卜外展蛋白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可以显着增强转基因植株根系分泌的植酸酶活性,提高转基因株系对植酸磷的吸收利用能力。并且,转基因植株种子具有很高的植酸酶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陈东颖[10](2012)在《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对于畜牧业来讲,饲草饲料是基础,在我国北方,牧草质量高但气候干旱,从而导致牧草产量低,限制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在我国南方,虽然水热条件好,牧草产量高但质量不高,总的来说,我国的饲草饲料是缺乏的,最终导致现在的畜牧业不能满足日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南方,优质豆科牧草极度缺乏成为限制南方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大障碍。紫花苜蓿作为全世界公认的优质豆科牧草,如果能引进南方,它将对南方畜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南方,土壤多为酸性土壤,尤其是酸性土壤中的铝毒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极为不利,这大大限制了紫花苜蓿的南移,严重影响了紫花苜蓿产业在南方的发展。因此,培育对铝耐受力高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是解决紫花苜蓿南移的关键。本试验以渝苜1号紫花苜蓿的15号株系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分别用组成型启动子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和光诱导型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对其进行遗传转化。并对15号株系和转基因植株进行PCR、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鉴定目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情况,然后进行叶片酶活性测定,叶片和根尖有机酸含量测定,根系柠檬酸分泌量测定及耐铝试验,并对不同启动子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比较。本研究目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遗传转化共得到33株抗性植株,其中组成型18株,光诱导型15株。经PCR鉴定获得6株转基因植株,分别为组成型CS-2、CS-3、CS-18、CS-66,光诱导型为rCS-4、rCS-9;再经RT-PCR鉴定有5株转基因植株能在RNA水平上转录表达,分别为组成型CS-2、CS-3、CS-18和光诱导型 rCS-4、rCS-9,其中rCS-4、rCS-9、CS-2、CS-3基因组中C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野生株的10.69、107.39、701.03 和 1076.15 倍。2转基因植株的CS酶活性:转基因植株的CS酶活性均比WT高且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中组成型转基因植株CS-2的酶活性最高为0.09 NADH/min/mg protein,是野生株的1.26倍,其次是组成型CS-3,其酶活性为0.086 NADH/min/mg protein。组成型转基因植株CS-3、CS-18、CS-66的酶活性均比光诱导型转基因植株rCS-4的酶活性高且达到极显着,与光诱导型转基因植株rCS-9的酶活性差异均不显着。3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和根尖中的柠檬酸含量: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和根尖的柠檬酸含量均比野生株的要高;组成型转基因植株CS-3的叶片柠檬酸含量最高为86.74μmol/g fresh leaf,是野生株的1.56倍,其次是CS-2和rCS-9其叶片柠檬酸含量分别为78.24和78.12μmol/gfreshleaf;在转基因植株中,光诱导型rCS-4的叶片柠檬酸含量最低;组成型转基因植株CS-3的根尖柠檬酸含量最高为24.01μmol/g fresh root tips,是野生株的2.05倍,其次是CS-2其值为19.57μmol/g fresh root tips;不同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根尖柠檬酸含量的差异达到显着,即组成型转基因植株的根尖柠檬酸含量明显高于于光诱导型的根尖柠檬酸含量。4转基因植株根系柠檬酸分泌量:在无铝条件下,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株的柠檬酸分泌量值均较低,野生株的柠檬酸分泌量值与大部分的转基因植株的值相当;当有20μM铝胁迫时,各植株的柠檬酸分泌量均明显增多,且各转基因植株的值均比野生株的高,其中组成型CS-2和CS-3的柠檬酸分泌量最多,分别为0.371μmol/l和0.368μmol/l是野生株的2.22和2.20倍。5转基因植株根伸长量和根尖染色:在没有铝胁迫时,各植株根生长正常,野生株的值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的根伸长量相当,根尖未见染色;当有20μM铝胁迫时,各植株的根生长均受到抑制,各转基因植株的根伸长量均比野生株的根伸长量要大,且它们与野生株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着,组成型CS-2的根伸长量最大,为野生株的2.98倍。各植株有不同程度的染色,其中野生株的染色面积最大,染色最深。本研究得到结论为:CS基因能整合到所有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有效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CS酶活性,增加了转基因植株叶片和根尖的柠檬酸含量,因而在有铝胁迫时,转基因植株能分泌出更多的柠檬酸抵抗铝毒,表现出较强的耐铝能力。组成型启动子与光诱导型启动子相比,组成型启动子更有利于CS基因在紫花苜蓿基因组中表达。(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5-04)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实验通过体外RNAi技术构建Cs基因功能下调的细胞模型,将携带有shRNA-Cs的质粒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内耳细胞HEI-OC1和293T细胞,旨在造成Cs基因的抑制,下调其表达水平,观察线粒体依赖性能量代谢、过氧化、内质网应激以及凋亡途径关键分子的表达与调控,研究增龄性聋相关基因Cs变化导致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变化及其在耳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并且通过相关药物干预相关途径关键分子,观察对小鼠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选取耳蜗HEI-OC1细胞和人293T细胞。(1)质粒表达载体的选择:通过定量PCR从购买的四种质粒表达载体中选择对Cs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作为研究对象;(2)ATP试剂盒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生成ATP含量的差别;(3)线粒体呼吸仪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氧耗速率及封闭槽内氧浓度的变化;(4)Western检测线粒体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途径关键分子(SOD2、UCP2、BIP、CHOP、Caspase-3)的表达的变化;(5)MitoSOX试剂盒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超氧阴离子产生的变化;(6)JC-1试剂盒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7)小鼠出生后7天开始补充α-硫辛酸,然后分别于3、4、6、8周检测补充α-硫辛酸的A/J小鼠(实验组)及未补充α-硫辛酸的A/J小鼠(对照组)的听觉诱发脑干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趋势。结果:Cs knockdown组和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相比发现,Cs knockdown组的细胞ATP生成含量下降,线粒体氧耗速率也降低,提示线粒体能量代谢受到一定损伤,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说明CS降低可引起细胞超氧化物生成增多,并启动了抗氧化作用,内质网应激关键分子(BIP、CHOP)蛋白含量均升高,说明CS分泌不足可以激活内质网应激,Cs knockdown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2)水平降低和Caspase-3蛋白含量升高,提示凋亡的产生。结论:Cs基因突变导致CS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能量生成减少、超氧化物产生增加、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产生;给予A/J小鼠补充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听力有一定保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徐世荣,杨华丽,李小婷,张智伟,潘东明.采后‘管溪蜜柚’果实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中国果树.2017

[2].蔡全香.柠檬酸合成酶基因低表达导致细胞超氧化物生成增加和细胞凋亡[D].滨州医学院.2017

[3].叶思诚,姚小华,王开良,林萍,龚洪恩.油茶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植物研究.2016

[4].石岩.小金海棠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xCS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6

[5].石磊,郑文辉,刘丽巧,韩景华,骆琼.稻瘟病菌中一个假定的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6].于志晶,蔡勤安,李淑芳,刘丽,林秀峰.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粳稻及其耐低磷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2

[7].张柳霞,王忆,朱斌,王少甲,张新忠.苹果属山定子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bC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

[8].隋丽华,曾林,张广州,白杰英,赵彦斌.恒河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分离和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序列分析[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

[9].王祎.油菜超量表达柠檬酸合成酶和植酸酶基因提高抗土壤磷铝胁迫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10].陈东颖.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标签:;  ;  ;  ;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论文-徐世荣,杨华丽,李小婷,张智伟,潘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