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乙肝核心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肝核心蛋白,奈瑟菌表面蛋白A,病毒样颗粒,重组蛋白疫苗
乙肝核心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侯永利[1](2019)在《乙肝核心蛋白嵌合奈瑟菌表面蛋白A重组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究乙肝核心蛋白(HBc-N144)嵌合奈瑟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 A,NspA)构成的重组蛋白疫苗(HBc-N144-NspA)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特别是黏膜免疫应答水平及其免疫保护效果,为寻找高效黏膜免疫佐剂、研制高效B群流脑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构建HBc-N144-NspA病毒样颗粒。通过生物信息学查找及截取乙肝核心蛋白、奈瑟菌表面蛋白A基因序列,在截短的乙肝核心蛋白(HBc-N144)的免疫显性区域(MIR区)79-80位氨基酸之间插入NspA基因,获得测序正确的原核质粒pET28a-HBc-N144-Ns pA,再将该融合质粒表达重组蛋白HBc-N144-NspA,纯化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所形成的病毒样颗粒。2.评价HBc-N144-NspA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效果。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HBc-N144-NspA,纯化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和IgG2a以及生殖道分泌液中sIgA。分离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培养上清中IL-4、IFN-γ和IL-17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Th1和Th2亚群。血清体外杀菌试验检测免疫血清的体外杀菌活性;末次免疫后2周,以致死剂量的脑膜炎奈瑟菌MC58攻击,观察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通过采集小鼠免疫接种部位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分析炎性浸润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了HBc-N144-NspA病毒样颗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HBc-N144、HBc-N144-NspA呈颗粒样结构,它们大小较均一,粒径分别约为30nm及120nm;2.重组蛋白疫苗组HBc-N144-NspA+F(F为弗氏佐剂)、HBc-N144-NspA和rNspA+F分别免疫小鼠所产生的特异性IgG和sIgA在免疫后42天达到峰值,其中HBc-N144-NspA组明显高于rNspA/F组(p<0.05),HBc-N144-NspA+F和HB c-N144-NspA组之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HBc-N144-NspA+F,HBc-N144-NspA,NspA+F组特异性IgG1/IgG2a比值均大于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Bc-N144-NspA+F,HBc-N144-NspA和Nsp A+F诱导的免疫应答均倾向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HBc-N144-NspA+F和HBc-N144-NspA组所产生的IL-4、I NF-γ和IL-17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NspA+F组。致死量MC58攻击试验小鼠72h后,HBc-N144-NspA+F,HBc-N144-NspA组均获得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小鼠存活率均达90%,明显高于r NspA+F组75%的存活率。免疫后第六周血清体外杀菌抗体滴度,H Bc-N144-NspA+F组为1:16,HBc-N144-NspA和rNspA+F均为1:8。病理切片结果显示,HBc-N144-NspA+F组与NspA+F组均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而HBc-N144-NspA组未产生明显的炎性浸润。[结论]1、构建的HBc-N144-NspA病毒样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尤其是黏膜免疫。2、HBc-N144-NspA重组蛋白疫苗组血清体外杀菌活性较高,对实验小鼠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且免疫保护效果明显高于NspA+F组。(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胥玲玲,李正军,苏志国,杨延丽,余蓉[2](2018)在《以乙肝核心抗原病毒样颗粒为新型载体蛋白制备流脑多糖结合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乙肝核心抗原(HBc)病毒样颗粒为载体,化学偶联脑膜炎奈瑟球菌荚膜多糖,制备高免疫原性的多糖结合疫苗。方法将双功能聚乙烯二醇对C群脑膜炎多糖衍生化后,与巯基化的乙肝核心抗原连接,采用凝胶过滤色谱纯化得到多糖结合疫苗。对结合疫苗的结构表征和多糖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后,皮下免疫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评价免疫效果。结果衍生化多糖与巯基化的HBc按质量比1∶1投料,在4℃下反应48 h,得到多糖蛋白比为0. 69、游离多糖含量为14. 66%的多糖结合疫苗,并且能够保持HBc完整的颗粒结构。免疫后,纯糖免疫组只能够产生有限的抗体滴度,而以HBc为载体的多糖结合疫苗能够诱导产生明显高于纯糖组的抗体滴度。结论采用HBc作为载体蛋白制备多糖结合疫苗,可以显着提高多糖的免疫原性。作为制备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新型载体蛋白,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李琪,汤书兵,周树敏,钱志康[3](2019)在《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表面抗原密度对抗体应答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探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Bviruscoreprotein,HBc)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表面抗原密度对免疫后抗体应答水平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抗原密度的HBc VLPs疫苗,并检测了其在小鼠体内的抗体应答水平。【方法】首先制备了N端带有3个甘氨酸的人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域AD-4作为模式抗原,接着通过Sortase A的介导将AD-4连接到HBc VLPs表面上。将系列浓度梯度AD-4抗原在SortaseA介导下分别与相同浓度的HBcVLPs发生反应,制备不同抗原密度的HBc-AD-4 VLPs。将其分别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3次,每次免疫间隔2 w,间接ELISA法检测被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应答水平。【结果】结果表明,当HBc VLPs表面抗原密度为44.4%时,即HBc反应浓度∶AD-4反应浓度为1:0.5时,不足以引起高滴度的抗体产生;当HBc VLPs表面抗原密度为64.2%时,即HBc反应浓度∶AD-4反应浓度为1:1时,HBc-AD-4 VLPs诱导的AD-4特异性抗体滴度与100%抗原密度的HBc-AD-4VLPs所引起的抗体滴度相当;当HBcVLPs表面抗原密度大于64.2%时,引起的抗体应答水平不因抗原密度增加而进一步增强。【结论】发现了HBcVLPs表面抗原密度与免疫后抗体滴度呈正相关,然而免疫64.2%抗原密度的HBc VLPs所产生的抗体滴度可达峰值,抗原密度进一步增加,抗体应答水平不会进一步加强。(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戴胜兰,姚俊,许亚平[4](2018)在《靶向乙肝病毒核心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是HBV核衣壳的组成部分,参与病毒包装、病毒成熟以及病毒向细胞外释放等过程,具有cccDNA调节功能并参与诱导机体免疫反应。本文就HBV核心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在HBV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靶向HBV核心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表明核心蛋白质变构调节剂(CpAMs)可作为抗HBV药物直接靶向HBV核心蛋白而干扰其活性,利用HBV核心蛋白为靶抗原诱导HBV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抗HBV及免疫调节作用,以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22期)
林知,陈意,林童俊,焦顺昌[5](2018)在《负载乙肝核心抗原-黑色素瘤抗原-A3融合蛋白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负载乙肝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Vc)-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 antigen gene-A3,MAGE-A3)融合蛋白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 cell,PBMC)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MAGE-A3高表达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特异性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 cell,PBMC),使用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刺激PBMC,将负载HBVc-MAGEA3融合蛋白的PBMC与正常PBMC共培养,诱导出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以该共培养后的PBMC作为效应细胞,以高表达MAGE-A3抗原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358为靶细胞,低表达MAGE-A3抗原的细胞系HEK-293T作为对照,进行肿瘤细胞杀伤试验。结果负载HBVc-MAGE-A3融合蛋白抗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能够成功诱导出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且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有显着的杀伤作用,其杀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当使用MAGEA3高表达的NCI-H358细胞作为靶细胞,效靶比(E∶T)=10∶1时,HBVc-MAGE-A3组的杀伤率约为60%,HBVc组和空白对照(no template control,NTC)组的杀伤率约为35%;E∶T=20∶1时,HBVc-MAGE-A3组的杀伤率约为90%,HBVc组和NTC组的杀伤率约为45%。当使用MAGE-A3低表达的HEK-293T作为靶细胞时,叁组间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AGE-A3融合蛋白抗原负载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诱导出特异性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具有特异性免疫杀伤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永超,朱瑞,徐龙发,巫洋涛,赵欢[6](2017)在《以乙肝病毒核心蛋白为载体制备肠道病毒71型非结构蛋白3D单克隆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预测肠道病毒71型(EV71)非结构蛋白3D的表位,以HBc蛋白为载体展示多肽,制备并鉴定抗EV71-3D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出EV71 3D蛋白亲水性和免疫原性指数较高的多肽片段,并运用HBc颗粒型蛋白载体展示肽段,构建多肽融合蛋白,免疫BALB/c雌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和亲和层析技术制备和纯化抗EV71-3D蛋白的特异性m Ab,用间接ELISA、ELISPOT、IFA和IHC对m Ab的性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构建表达分别嵌合3D蛋白34~43位氨基酸残基、61~76位氨基酸残基、151~164位氨基酸残基的HBc重组蛋白,免疫并经过多轮克隆化筛选,获得抗EV71-3D单克隆抗体3E1,其亚类为Ig G2a;免疫荧光试验、ELISP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其可与EV71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制备可特异性识别EV71的单克隆抗体3E1,为病毒的检测及进一步研究3D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还验证了生物信息学技术与HBc颗粒型载体展示多肽技术相结合可快速高效地制备单克隆抗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应桑雨,高国生,徐晓珍,陆传统[7](2016)在《丙肝病毒核心蛋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丙肝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对乙肝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将Core蛋白真核表达载体Flag2B-Core、HBV感染性克隆p HBV1.3及其启动子p HBV-Luc分别转染Hep G2和Hep G2.2.1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 Ag和HBe Ag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闭合环状DNA(ccc DNA);Luminometer荧光检测仪检测HBV启动子活性。结果随着HCV Core蛋白浓度的不断增加,Hep G2.2.15细胞上清中的HBs Ag和HBe Ag表达逐渐降低,0.0μg组、0.5μg组均显着高于1.0μg组、2.0μg组(P<0.05);Hep G2.2.15细胞内HBV ccc DNA含量亦逐渐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效应;Hep G2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不断降低,0.0μg组、0.5μg组均显着高于1.0μg组、2.0μg组(P<0.05),Core蛋白下调HBV启动子活性呈剂量依赖效应,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相关性良好(P<0.01)。结论 HCV Core蛋白在细胞水平抑制HBV的复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张旭凡,胡发彪,马兴元,王天文,王平[8](2016)在《由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c-VLP)递载的流感通用疫苗Flu@uV设计构建、表征及初步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以HBc为载体的甲型流感病毒HA和M2e流感通用疫苗(Flu@u V),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进行初步的蛋白表达及纯化。在此基础上,构建DNA流感通用疫苗。方法:利用全基因合成的序列为模板,成功构建HA-M2e-HBc、M2e-HBc、HBc、3M2e-HBc和3HA-3M2e-HBc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SDS-PAGE、Western blot和电镜检测其表达。将纯化的蛋白与弗氏佐剂共同免疫小鼠,取小鼠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分析。通过荧光分析和Western blot初步验证DNA流感通用疫苗在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表达纯化了HA-M2e-HBc、M2e-HBc、HBc和3M2e-HBc四种蛋白,经电镜观察到30nm左右的蛋白纳米颗粒样结构。小鼠外周血流式细胞分析显示HBc和3M2e-HBc可以增加小鼠的免疫力,而HA-M2e-HBc和M2e-HBc对小鼠免疫力的提高没有影响。通过荧光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说明DNA流感通用疫苗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HBc与甲型流感病毒HA和M2e的病毒样颗粒,为流感通用疫苗的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魏婕,魏玉荣,薛英,米晓云,苗书魁[9](2014)在《利用乙肝核心抗原展示口蹄疫病毒2C蛋白表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乙肝核心蛋白(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HBc)自我组装的能力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非结构蛋白2C的抗原表位插入到HBc的主要免疫优势区(Major immunodominant region,MIR),使2C的表位展示在衣壳表面,鉴定其是否具有免疫反应性。【方法】人工合成筛选的2C蛋白表位序列,将其插入HBc的MIR区,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HBc2C,室温条件下,1m M IPTG过夜诱导表达蛋白,诱导物离心后SDS-PAGE凝胶电泳分别检测沉淀和上清是否有蛋白表达,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是否具有免疫反应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沉淀中25 k D处有特异性条带出现,与预期的23 k D蛋白相符,证明2C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利用HBc自我组装空衣壳的能力展示筛选的2C蛋白抗原表位具有免疫反应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陈江燕[10](2014)在《乙肝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工程改造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c)的改造位点及形式,使形成携带细胞穿膜肽或配体的核心颗粒,以作为HBV感染模型改造的基础。方法1用不依赖酶切连接的分子克隆方法(RLIC)构建HBc、HBV1.1c-及各种HBc改造质粒。2将各种HBc重组体与HBV1.1c-共转染HEK293细胞,通过提取细胞内核心颗粒DNA,Southern blot检测DNA中间体,来判断相应基因工程改造HBc是否支持HBV复制,形成包裹核酸的核心颗粒。结果1成功构建在HEK293细胞内有效支持HBV复制的WtHBc与HBV1.1c-反式互补系统;2HBc部位aa79-80缺失支持HBV制;3HBc aa86-93缺失后功能缺;4HBc N末插入肽后能较水平支持HBV制;5HBc N末可为普有效位点,用A/B/C接连接,可支持片EGFP(238aa)RFP(225aa)、VSVG(511aa)。结论我们构建了有效HBc与HBV1.1c-反式互补统,统可检造HBc是否具有包裹核酸形成核心颗粒类病毒(VLPs)的功能。利用该系统,我们检测到HBc aa79-80及aa86-93缺失或替换后均存在功能缺陷,这些序列可能与HBc的完整结构及功能有关。N末端可作为有效的改造位点,支持各种长度的外源蛋白融合,可长达511aa。(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1)
乙肝核心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以乙肝核心抗原(HBc)病毒样颗粒为载体,化学偶联脑膜炎奈瑟球菌荚膜多糖,制备高免疫原性的多糖结合疫苗。方法将双功能聚乙烯二醇对C群脑膜炎多糖衍生化后,与巯基化的乙肝核心抗原连接,采用凝胶过滤色谱纯化得到多糖结合疫苗。对结合疫苗的结构表征和多糖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后,皮下免疫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评价免疫效果。结果衍生化多糖与巯基化的HBc按质量比1∶1投料,在4℃下反应48 h,得到多糖蛋白比为0. 69、游离多糖含量为14. 66%的多糖结合疫苗,并且能够保持HBc完整的颗粒结构。免疫后,纯糖免疫组只能够产生有限的抗体滴度,而以HBc为载体的多糖结合疫苗能够诱导产生明显高于纯糖组的抗体滴度。结论采用HBc作为载体蛋白制备多糖结合疫苗,可以显着提高多糖的免疫原性。作为制备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新型载体蛋白,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肝核心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侯永利.乙肝核心蛋白嵌合奈瑟菌表面蛋白A重组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研究[D].南华大学.2019
[2].胥玲玲,李正军,苏志国,杨延丽,余蓉.以乙肝核心抗原病毒样颗粒为新型载体蛋白制备流脑多糖结合疫苗[J].华西药学杂志.2018
[3].李琪,汤书兵,周树敏,钱志康.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表面抗原密度对抗体应答水平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9
[4].戴胜兰,姚俊,许亚平.靶向乙肝病毒核心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8
[5].林知,陈意,林童俊,焦顺昌.负载乙肝核心抗原-黑色素瘤抗原-A3融合蛋白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
[6].李永超,朱瑞,徐龙发,巫洋涛,赵欢.以乙肝病毒核心蛋白为载体制备肠道病毒71型非结构蛋白3D单克隆抗体[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
[7].应桑雨,高国生,徐晓珍,陆传统.丙肝病毒核心蛋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
[8].张旭凡,胡发彪,马兴元,王天文,王平.由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c-VLP)递载的流感通用疫苗Flu@uV设计构建、表征及初步活性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
[9].魏婕,魏玉荣,薛英,米晓云,苗书魁.利用乙肝核心抗原展示口蹄疫病毒2C蛋白表位[J].新疆农业科学.2014
[10].陈江燕.乙肝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工程改造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D].重庆医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