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杜鹃花类菌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物生理学,杜鹃花,丛枝菌根真菌,高温胁迫
杜鹃花类菌根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颖,赵冰,李莹[1](2019)在《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以杜鹃花品种‘笔止’ Rhododendron ‘Bi Zhi’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法,研究根内球囊霉Gli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等3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高温胁迫下对杜鹃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比较高温胁迫下接种前后杜鹃花叶片解剖结构中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比的差异,筛选出最佳AMF。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接种AMF不仅延缓了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并且使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摩尔质量分数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外,接种AMF后杜鹃花叶片解剖结构受损较轻,栅栏海绵组织比明显提高。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度对AMF提高杜鹃花的耐热性进行评价,其从强到弱排序为Gi, Gm和Ge,其中接种Gi的效果最为显着。因此, AMF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杜鹃花品种‘笔止’的耐热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春英,张杰,黄军华,顾海燕,谢军峰[2](2018)在《菌根真菌接种对盆栽杜鹃花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菌根真菌接种对盆栽杜鹃花生长的影响,以2个杜鹃花品种为材料,开展了3个菌株在有机肥和无机肥施肥组中的菌根真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未接种菌根真菌的盆栽杜鹃花菌根侵染率较低(5%~7%),接种的盆栽杜鹃花菌根侵染率提高至12%~20%;2个品种的接种植株在株高、地径、总分枝数和叶面积上均有显着增加,其中树粉孢属真菌菌株接种和施用无机缓释肥的组合处理盆栽杜鹃花生长量最大。(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陈荣建,熊丹,欧静,龙海燕,熊贤荣[3](2018)在《持续干旱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内源激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桃叶杜鹃为材料,采用播种法接种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ERM)菌株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研究在持续干旱下ERM菌株对桃叶杜鹃内源激素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赤霉素(Gibberellin A3,GA3)和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riboside,ZR)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菌株显着增加了桃叶杜鹃在正常水分及持续干旱条件下IAA,ABA,GA3,ZR的质量比.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降低变化,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在重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ABA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当田间持水量低于30%时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ABA的质量比急剧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ZR的质量比变化不一,对照组和TY29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升高变化,TY35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变化.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ABA,ZR/ABA,(IAA+ZR+GA3)/ABA比值呈下降变化,其中ZR/ABA比值急剧下降,接菌处理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表明:ERM菌株能有效增加桃叶杜鹃内源激素IAA,ABA,GA3和ZR的质量比,增加干旱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节及协作能力,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魏翔莺[4](2016)在《杜鹃花类菌根形成及效应表达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具极高的园艺价值,包括“十大名花”杜鹃花及蓝莓等重要经济作物,是适应贫瘠土壤的典型类群,研究认为这种适应性与该科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内生菌根:杜鹃花类菌根(也称欧石楠类菌根,ERM)密切相关。为探讨ERM共生体形成及效应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从野生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根系中分离纯化了一种ERM真菌,建立了该真菌与云锦杜鹃根系的共生体系,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接种苗根系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获得了大量与菌根形成及氮吸收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ERM真菌的鉴定真菌分离自浙江华顶山森林公园的野生云锦杜鹃根系,通过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的观察,以及ITS R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确认该真菌为大孢树粉孢原变种Oidodendron maius var. mains,编号为Om19。(2)ERM共生体系的建立通过真菌回接实验,建立ERM共生体系。供试植物为云锦杜鹃种子播种于1/2 ER培养基生长两个月的实生苗,供试真菌为Om 19;无菌条件下将实生苗移栽至基质中,接种Om19菌块,基质为草炭与沙子按2:1体积比混合,并添加MMN营养液(氮源替换为硝态氮);接种两个月后采用锥虫蓝染色法观察根系解剖结构,发现根系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形成菌丝和菌丝节,确认Om19与根系形成ERM共生体。接种苗株高、根长和根数显着提高,表明ERM促进宿主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3)ERM侵染进程的观察及菌根侵染率的测定通过徒手压片、扫描电镜和半薄树脂切片观察接种Om19后每周根系的解剖形态,追踪侵染过程根系表面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并计算菌根侵染率。徒手压片发现接种第二、叁周的根系表面有菌丝及菌丝侵入点,第四周胞内有菌丝和菌丝节,第六周部分根段的细胞完全被侵染;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种苗根系表面包裹一层稠密的菌丝;半薄树脂切片发现根系结构简单,没有根毛结构,由1层表皮细胞和1-2层皮层细胞及狭小的中柱组成,90%以上含有菌丝的表皮细胞壁加厚不明显;菌根侵染率在第二周逐渐上升,第六周显着提高,达50%以上。(4)接种不同时期ERM促进云锦杜鹃生长效应的观察接种苗和未接种苗的鲜重从第一周到第十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第叁周开始,接种苗的鲜重显着高于未接种苗,从103.5mg增长到第十周的328.0mg,第六周接种苗的鲜重比未接种苗高63%,干重增加47%,植株总氮量提高36.6%。(5)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生条件下云锦杜鹃根系基因表达由于接种第六周菌根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和总氮含量均显着提高,本研究构建了该时期接种苗和未接种苗根系的转录组文库,获得70720条All-Unigene,分别在NR, NT, Swiss-Port, KEGG, COG和GO等六个数据库中注释到45058,36399,28048,4986,15106和35283条基因。通过FPKM法计算Unigene表达量,获得了在接种苗根系中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16892条,其中14364条显着上调表达,4613条注释到KEGG数据库的267条代谢途径中。(6)ERM形成及氮吸收代谢相关的途径DEGs注释结果中与菌根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有:内吞作用411条,醚酯类代谢365条,植物病原菌互作237条,植物激素信号转导223条,类结瘤因子信号途径19条,钙信号途径21条。氮吸收代谢相关的代谢途径有:代谢途径注释到1398条DEGs,氮代谢途径32条,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途径34条,矿物质吸收代谢途径23条。(7)与ERM形成及氮吸收代谢相关的基因DEGs中与丛枝菌根(AM)形成相关的同源基因有:ENOD 13条,SYMRK/NORK2条,CCaMK/DMI311条,NUP 16条,表明ERM的形成可能具有与AM类似的信号转导途径。DESs中与氮吸收和代谢相关的基因有:硝酸转运蛋白基因(NRT)8条、氨转运蛋白(AMT)11条,编码谷氨酰胺合成酶俗氨酸合成酶(GS/GOGAT)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有:硝酸还原酶(NR)4条、亚硝酸还原酶(NiR)4条,谷氨酸合成酶(GOGAT) 11条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3条。AMT基因的高表达表明ERM植物根系吸收硝态氮的途径可能与AM相似,而NRT基因的上调表达表明ERM可能提高了根系对硝态氮的直接吸收能力。通过qRT-PCR技术分析了4条(SYMRK、NORK、CCaMK和DMI3)与ERM形成和7条(AMT3、NRT1-1、NRT1-2、GOGAT-1、GOGAT-2、GS-1和GS-2)与氮吸收代谢相关基因在接种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接种后这些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第六周表达量最高(除DMI3外),第八周下降,该现象与菌根侵染过程和效应表达过程追踪的实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6-12-01)
杨秀丽,闫伟[5](2015)在《我国杜鹃花科植物菌根及其真菌多样性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杜鹃花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分布于全国各地,主产地在西南部山区。杜鹃花科植物分布广泛,而且大多生境条件恶劣,与其共生菌根真菌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菌根对杜鹃花类植物的营养吸收、增强对逆境因子的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杜鹃花科植物菌根的多样性、杜鹃花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我国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欧静,刘仁阳,张仁嫒,谌端玉,王丽娟[6](2014)在《杜鹃花类菌根菌株对桃叶杜鹃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1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M)菌株对2年生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幼苗生长及矿质元素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真菌的植株根系均被有效地感染,不同菌株促生效应显着,接种ERM真菌显着增加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及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ERM菌株接种后,显着提高了接种幼苗氮质量分数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且各处理差异极显着(P<0.01)。接种苗根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0%~40.3%,叶部提高了2.8%~50.6%。接种苗根部硝酸还原酶活性除菌株TY41外,其余处理高于对照0.9%~29.3%,叶部除菌株TY41和菌株TY24外,高于对照6.5%~43.9%。不同器官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根系大于叶片。(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李丽丽,杨洪一[7](2014)在《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鹃花类菌根对越橘属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现对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多样性、菌根菌产细胞壁降解酶、漆酶及侵入动态、定殖影响因子、共生信号分子、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及二者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在共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综合国内外进展,建议从共生信号分子、定位共生基因、筛选优良菌根菌菌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11期)
倪坚,张艳华,汤访评,孙立夫,裴克全[8](2014)在《杜鹃花菌根真菌454焦磷酸测序的样品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454焦磷酸测序已成为真菌群落结构研究的常用手段,文中对454焦磷酸测序的Barcoded PCR扩增中的模板质量浓度、Mg2+和引物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扩增所得产物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同时就不同Taq酶对测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DNA模板经适度稀释能显着提高反应效率;Mg2+及引物浓度对扩增反应效率有影响,建议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0.1μmol·L-1,Mg2+浓度可不做调整;使用特异性好、活性较强的Taq酶对保证扩增产物的真菌特异性至关重要,建议选用热启动Taq酶。(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孙秋玲,张春英,戴思兰[9](2014)在《氮源对杜鹃花菌根真菌氮吸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菌丝干重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和磺胺比色法分别测定了HD19、ZT13和D1 3个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菌株在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含氮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菌株在3种氮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且无机氮培养基中菌株生物量和氮吸收量均显着高于有机氮培养基;其中菌株HD19在硝态氮培养基中氮吸收量显着高于铵态氮,而菌株ZT13和D1在铵态氮培养基中氮吸收量较高;菌株在硝态氮培养基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说明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不仅具有较好的利用硝态氮的能力,还可以吸收利用其他形态的氮源,外源硝态氮可以诱导该类真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10](2013)在《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杜鹃花菌根研究获梁希科技成果奖》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共同申报、上海市园科所张春英博士主持的"菌根技术在上海云锦杜鹃和春鹃品种引种栽培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获第五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主要在杜鹃花菌根真菌分离技术优化和菌株分离及鉴定、杜鹃花菌根真菌新资源的分离鉴定、杜鹃花苗菌根技术优化和优良菌株筛选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并在上海杜鹃花引种栽培中初步应用(本文来源于《园林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杜鹃花类菌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菌根真菌接种对盆栽杜鹃花生长的影响,以2个杜鹃花品种为材料,开展了3个菌株在有机肥和无机肥施肥组中的菌根真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未接种菌根真菌的盆栽杜鹃花菌根侵染率较低(5%~7%),接种的盆栽杜鹃花菌根侵染率提高至12%~20%;2个品种的接种植株在株高、地径、总分枝数和叶面积上均有显着增加,其中树粉孢属真菌菌株接种和施用无机缓释肥的组合处理盆栽杜鹃花生长量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杜鹃花类菌根论文参考文献
[1].王颖颖,赵冰,李莹.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2].张春英,张杰,黄军华,顾海燕,谢军峰.菌根真菌接种对盆栽杜鹃花生长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8
[3].陈荣建,熊丹,欧静,龙海燕,熊贤荣.持续干旱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内源激素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魏翔莺.杜鹃花类菌根形成及效应表达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6
[5].杨秀丽,闫伟.我国杜鹃花科植物菌根及其真菌多样性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6].欧静,刘仁阳,张仁嫒,谌端玉,王丽娟.杜鹃花类菌根菌株对桃叶杜鹃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
[7].李丽丽,杨洪一.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4
[8].倪坚,张艳华,汤访评,孙立夫,裴克全.杜鹃花菌根真菌454焦磷酸测序的样品制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
[9].孙秋玲,张春英,戴思兰.氮源对杜鹃花菌根真菌氮吸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杜鹃花菌根研究获梁希科技成果奖[J].园林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