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及其与褪黑素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徐帅,苏永佳,王振波,刘辰君,靳林煜,刘海鹰[1](2021)在《中国大陆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特点:关于72项研究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流行病学调查进行Meta分析,明确中国大陆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和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检索数据库为PubMed、Scopus、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维普网,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文献为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筛查相关横断面研究,诊断方法涉及初筛、二筛或三筛的物理检查、躯干旋转角测量、云纹图和X线检查等,两名人员独立提取数据(包括文献作者和发表年份、地区、筛查人数、初筛、二筛、三筛的阳性人数和侧凸类型等)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本研究依据文献时间(2000年前后)和调查地区(东、中、西部)进行亚组分析;整体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用比值比(odds ratios,ORs)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表示。研究主要结果为侧凸初筛阳性率和确诊率,此外该研究还拟探讨患病率与地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72篇文献涉及28省共2493217名研究对象。整体初筛和二筛阳性率分别为(4.40±2.81)%和(2.18±1.68)%,确诊率平均为(1.23±1.06)%,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平均患病率为(1.16±0.94)%。Meta分析提示初筛和三筛女性阳性率均高于男性(OR=1.36,95%CI=1.14-1.62和OR=1.57,95%CI=1.37-1.80)。不论研究在2000年前后以及不论在东、中、西部开展筛查,亚组分析结果均与整体一致。轻度侧凸者占79.5%,IS在东部地区患病率低于中部地区(P=0.030)。患病率与年份和地理因素(经济发达程度、纬度、海拔)均无明确线性相关性,但患病率在2008年后存在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中国大陆脊柱侧凸患病率为1.23%且女性为男性的1.57倍;患病率自2008年后存在逐年上升趋势。
庄乾宇[2](202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现状和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在未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三维脊柱畸形,发生于11~18岁之间。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被认为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中国国内各地医疗机构开始逐步落实青少年脊柱侧凸的防治工作。若能从源头抑制或阻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生发展,则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该病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由此可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至关重要。目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已逐渐分化为六大主要方向。本文就青少年特发性侧凸的病因学研究分类进行介绍与评述。
闻锦旭[3](202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颈椎矢状面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AIS患者影像学资料,探究冠状面畸形与颈椎矢状面的关系;通过分析接受手术及支具治疗的AIS患者的影像资料,研究术后冠状面矫形丢失与脊柱矢状面重建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对AIS患者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且在放射科拍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照片的454例AIS患者,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每位患者的冠状面Cobb角、颈椎前凸角(CL)、C1-C2角、T1斜率(T1S)、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颈椎矢状轴(cSVA)、脊柱矢状轴(SVA)。将AIS患者按照Cobb角大小分为两组,Cobb角≤45°作为A组,Cobb角>45°作为B组。分组进行Cobb角和矢状面参数、CL与其他矢状面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2.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和接受支具治疗的19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每位患者的冠状面Cobb角、颈椎前凸角(CL)、T1斜率(T1S)、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颈椎矢状轴(c SVA)、脊柱矢状轴(SVA)。将手术组患者按有无发生长期矫形丢失分为2组,即矫形丢失组和无矫形丢失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指标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对手术组和支具组各次随访时的指标分别进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其治疗前后冠状面、矢状面改变。结果:1.对AIS患者Cobb角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中Cobb角与CL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637,P<0.001),与其余参数均无明显线性相关性,与C1-C2角、T1斜率、TK均呈弱相关性(|r|<0.3);B组中Cobb角与各参数相关性均不明显,与PT、PI呈轻度正相关。2.对AIS患者CL与其他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中CL与T1斜率、胸椎后凸角(TK)、脊柱矢状轴(SVA)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6、0.490、0.135,P<0.01),与颈椎矢状轴(c SVA)、C1-C2角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128、-0.155,P<0.01),与其他参数无明显相关关系,B组中CL与T1斜率、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脊柱矢状轴(SVA)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61、0.608、0.425、0.434、0.335,P<0.05),与其他参数无明显相关关系。3.矫形丢失组与无矫形丢失组间术前影像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矫形丢失组患者T1斜率(T1S)、胸椎后凸角(TK)低于无矫形丢失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8、0.034);末次随访中出现矫形丢失组患者颈椎前凸角(CL)、T1斜率(T1S)、胸椎后凸角(TK)低于无矫形丢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4.手术组患者组内对比结果显示,术后即刻与术前的比较中,除Cobb角减小(P<0.001)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参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颈椎前凸角(CL)在术后持续增大(术前2.47°±14.42°,P=0.178 vs.术后即刻5.15°±15.34°vs.末次随访8.32°±13.67°),但仅末次随访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的比较中,Cobb角增大(P<0.001),T1斜率(T1S)、胸椎后凸角(TK)稍减小(P均小于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中,Cobb角减小(P<0.001),T1斜率(T1S)、胸椎后凸角(TK)均增加(P均小于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支具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显示支具治疗后Cobb角、颈椎前凸角(CL)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颈椎矢状轴(c SVA)增大(P=0.0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1S、TK分别从治疗前平均25.87°±11.66°、43.06°±15.41°减小到23.38°±10.05°、39.31°±13.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AIS患者Cobb角与脊柱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obb角≤45°组中颈椎前凸角(CL)随Cobb角增大而减小;而在Cobb角>45°组中CL与Cobb角无明显相关关系。2.手术患者中,与术后无矫形丢失组相比,矫形丢失组患者术后颈椎、胸椎曲度较小,且更偏离正常青少年曲度范围,提示发生术后长期矫形丢失的患者术后矢状面平衡较差。3.与治疗前相比,手术组冠状面形态有改善,但随访过程中有部分丢失,矢状面上颈椎、胸椎参数有改善;支具组冠状面侧弯程度治疗后有改善,但是以矢状面曲度丧失为代价的,伴随颈椎曲度减小且前伸,以及胸椎曲度减小。
李博[4](2020)在《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与O型臂导航系统在脊柱后路矫形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脊柱侧弯(Scoliosis)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重要脊柱疾患,主要引起脊柱形态学改变从而影响患者外观及生活质量。此外,由于脊柱生物力学改变,患者亦可出现疼痛,姿势性活动障碍,严重者甚至由于脊柱侧弯导致的局部物理环境变化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脊柱侧弯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综合征型。其中特发性约为80%,其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在10-20°可密切随访,无需处理;Cobb角在20-40°应行以支具治疗为主的非手术治疗;Cobb角介于40-50°需综合考虑就诊年龄、发育潜能、进展速度、躯干平衡、外观诉求、未来趋势等因素以决定是否手术;对于Cobb角50°以上患者,应行手术矫形。后路矫形手术是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但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重要脏器,其难度大,风险高,如何降低手术风险以及手术难度为目前热点研究问题。侧弯手术基本原理为通过植入椎弓根螺钉配合使用相应的钉棒系统实现对脊柱的矫形,从而达到重建整体力学环境的目的。椎弓根螺钉植入过程为手术核心步骤,但该步骤风险大。因此,针对该步骤中操作的改良及优化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传统的侧弯矫形术徒手螺钉植入过程常需要有丰富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完成,而椎弓根深埋在组织层中,无法用肉眼直视,只能通过反复阅读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螺钉位置及角度的预判。为提高置钉准确性降低手术翻修率,脊柱外科辅助导航技术不断发展及推广,如O-arm CT导航(O-arm computed tomography navigation,OCTN)系统、机器人辅助导航(Robot-assisted navigation,RAN)、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Portable electrophysiological detector,PED)、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以及正在研究的超声导航等。其精准性、安全性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1.通过图像获取沟通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测量我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胸椎解剖学数据,明确胸椎解剖学置钉难度节段;2.分析O-arm导航、电生理探测器以及传统置钉方式在AIS患者手术应用的相关参数,特别是在胸椎难度节段置钉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结合精准性、安全性、术者体验及社会经济效益等辅助脊柱外科医生对手术方法学的选择。研究方法:本课题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我科收治的101例AIS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9例,年龄10-18岁,平均年龄14.55±1.88岁,首先测量所有患者胸椎解剖学数据:椎弓根宽度(Pedicle width,PDW)、椎弓根钉道长度(The length of pedicle screw path,LPSP)及椎管冠状面直径(The coronal diameter of spinal-canal,CDS),明确哪些手术节段为胸椎解剖学置钉难度节段。第二部分收集以及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确保基线匹配的前提条件下,选择经过传统徒手(Free hand,FH)(33例)、O型臂导航系统(O-arm computed tomography navigation,OCTN)(34例)以及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Portable electrophysiological detector,PED)(34例)置钉辅助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收集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Risser征);收集术前、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脊柱影像学参数包括上胸弯(Proximal thoracic,PT)Cobb角、主胸弯(Main thoracic,MT)Cobb角、胸腰弯/腰弯(Thoracolumbar/Lumbar,TL/L)Cobb角,冠状面失平衡(Coronal imbalance,CI),顶椎偏距(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失平衡(Sagittal imbalance,SI),计算术后主弯矫正率,评估不同术中辅助导航方式对于矫形效果的差异;收集不同辅助导航方式术前及末次随访生存质量评价(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 L):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包括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治疗满意度五个维度评分及总分,用于评估不同术中辅助导航方式对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收集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总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单枚螺钉置钉时间,置钉总数量,难度节段置钉数量,难度节段置钉精确度分级),用于评估不同术中辅助导航方式的置钉精准度及手术学差异。此外,本研究还收集主刀医师术后即刻填写的焦虑状态问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评分分值,用于评测不同辅助导航方式对主刀医师心理学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第一部分,AIS胸椎解剖学测量提示:椎弓根宽度(PDW)在T1、2较为接近,T1-5逐渐减小,T5最小,平均为3.43±0.41mm,T5-8逐渐增大,T8-9略下降,T9-12逐渐增加,T11、12较为接近,T12最大,平均为7.1±0.8mm。此外,AIS患者中PDW在T4-8凹侧明显小于凸侧(P<0.001),T7最为明显,差值为为1.01mm;椎弓根钉道长度(LPSP)在T1-12逐渐增加,其中T1最小,平均为30.34±1.57mm,T12最大,平均为42.03±1.9mm。LPSP同样存在凹、凸侧分布差异,在T2-5、7、9存在明显差异(P<0.001),其中T9凹)比凸侧长1.01mm;椎管冠状面直径(CDS)在T1-4逐渐减小,T4最小,平均为16.85±0.89mm,其次为T5,平均为17.33±0.95mm,T5-12逐渐增大,T12最大,平均为22.1±1.57mm。综上T3-T9椎弓根宽度相对较窄、部分节段椎管冠状面直径相对较小、椎弓根钉道长度不对称,加之主胸弯顶椎分布最密集、术中矫形去旋转过程发生螺钉切割概率较大,故定义为AIS胸椎椎弓根置钉难度节段。第二部分,三组之间在年龄、性别、Risser征、Lenke分型等基线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常规指标方面,三组在手术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FH组手术时间最长,平均为249.55±50.1min,OCTN组最短,平均为198.00±41.63min,PED组处于中间,平均为213.24±36.18min;术中透视次数三组总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组间分析发现,FH组与OCTN组之间、PED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01),OCTN组与PED组无明显差异(P>0.05)。FH组透视次数最多,其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00(5.00,6.00),OCTN与PED组透视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较为接近,均为2.00(2.00,2.00);手术出血量、脊柱固定节段、术后神经并发症总体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置钉方面指标,在难度节段(T3-9)每枚椎弓根置钉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分析发现,OCTN组及PED组在难度节段(T3-9)每个椎弓根置钉时间均短于FH组。此外,OCTN组与PED组在T4-7、9凸侧置钉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所有凹侧椎弓根置钉时间OCTN组与PED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OCTN组均短于PED组。三组在单人置钉枚数、单人难度节段(T3-9)置钉枚数无明显差异(P>0.05)。FH组置钉总数554枚,难度节段(T3-9)置钉总数291枚,难度节段不理想数(2-3级钉)48枚,难度节段不理想率为16.5%;OCTN组置钉总数594枚,难度节段(T3-9)置钉总数321枚,难度节段不理想数(2-3级钉)10枚,难度节段不理想率为3.2%;PED组置钉总数600枚,难度节段(T3-9)置钉总数312枚,难度节段不理想数(2-3级钉)18枚,难度节段不理想率为8.3%,组间分析发现FH组与OCTN组、PED组之间的置钉不理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N组与PED组之间的置钉不理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CTN组最低,PED组次之,FH组最高。脊柱影像学参数方面,三组在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均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质量评价方面,患者术前各组间疼痛、功能状况、自我形象、心理状况各维度及SRS-22亚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末次随访各组间疼痛、功能状况、自我形象、心理状况、治疗满意度及SRS-22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每组在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疼痛、功能状况、自我形象、心理状况各维度及SRS-22亚总分的差值均有明显差异,均比术前改善(P<0.05)。第三部分,主刀医师术后在三组PANAS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SAI评分三组总体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分析发现,FH组比其他两组焦虑评分都高,其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0(39.00,43.00)。OCTN组与PE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34(33.00,36.00)、35(33.00,36.00)。研究结论:AIS手术治疗中的置钉一直为学界难点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解剖学测量得出T3-T9为胸椎置钉难度节段,基于此发现术中O臂导航技术和电生理探测器均可降低难度节段置钉不理想率及缩短置钉时间,而这种优势在O型臂导航技术更为明显。同时,不同辅助置钉方法在患者术前术后脊柱影像学参数、生存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但三组患者在这两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此外,O型臂导航技术和电生理探测器对术者的心理学也存在着正向影响,与徒手置钉相比,可显着降低术者焦虑评分。综上,术中导航O臂技术及电生理探测器技术均可作为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较好的辅助置钉手段。
郭瑞芃[5](2020)在《基于部分城市三年级小学生的脊柱健康跟踪研究及运动干预效果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论文分为跟踪研究和干预研究两部分。跟踪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皖、湘、苏3校三年级小学生在三、四、五年级时的脊柱姿态不良情况、脊柱胸段和腰段形态及其活动度的变化,以探讨脊柱侧弯高发年龄段之前的脊柱健康状况及其生长发育特点;干预研究是基于跟踪研究前2年测试数据发现研究对象的脊柱健康变差的基础,另选北京1所学校四年级小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脊柱异常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运动干预,以探索脊柱健康促进的有效运动干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以安徽、湖南、江苏3所学校的三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符合年龄范围且3年连续参与测试者共计448人(男-233人,女-215人),采用直立位检查、FBT(forward bending test,站位+坐位Adams前屈试验)+ATR(angle of trunk rotation,躯干旋转角)、Spinal Mouse三种方法,对其进行脊柱健康跟踪筛查;研究二以北京1所学校四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脊柱形态异常的30人(男-15人,女-15人)进行12周的针对性脊柱健康运动干预(3次/周,60分钟/次),采用上述筛查方法在干预前后对其进行脊柱健康筛查。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描述性统计数据;重复测量方差比较三年之间以及干预前后的差异;单样本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种百分率的显着性差异;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其相关性,当p<0.05时具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脊柱姿态不良率在所跟踪的3次测试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跟踪第1年时的姿态不良率最高;其中高低肩率从基线到跟踪第2年分别由42.2%上升到66.5%再下降到32.1%,双肩胛下角不齐率则由48.7%上升到78.8%再下降到39.5%(p<0.05);前2年女生姿态不良率显着低于男生,但跟踪第2年时显着高于男生(p<0.05)。2.疑似脊柱侧弯风险Ⅰ、Ⅱ级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分别由34.8%下降到17.9%再降到5.1%和5.6%下降到2.2%再降到1.6%(p<0.05);跟踪第2年时女生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显着高于男生(p<0.05);脊柱腰段ATR整体上高于胸段,且腰段左高居多,而胸段右高居多。3.3年间脊柱曲度整体上降低,其中胸椎后凸角(TKA)逐年下降(p<0.05);脊柱矢状面部分节段的椎间角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着小于女生(p<0.05)。4.3年间脊柱最大屈曲至最大伸展位的胸、腰椎及总活动度整体上呈升高趋势(p<0.05),腰椎活动度大于胸椎;但男生脊柱活动度呈降低趋势,而女生脊柱活动度升高(p<0.05);男生胸椎活动度大于女生,女生腰椎和总活动度在跟踪第1年后超过男生;3年间脊柱活动度异常率整体上逐年下降,分别为8.6%、5.7%、5.0%(p<0.05),男生虽呈下降趋势但异常率仍高于女生(p<0.05)。5.整体上ATR与身高、体重、BMI、肌肉重量呈弱负相关,高体重与正常体重组ATR与体脂率呈弱正相关,高体重组的双侧腰凹不对称率与身高、体重、BMI、体脂率、肌肉重量呈弱正相关(p<0.05);高低肩、双肩胛下角不齐、双侧腰凹不对称相互间呈中等正相关(p<0.05)。6.运动干预三个月后,高低肩率、双肩胛下角不齐率、疑似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TKA显着降低(p<0.05);LLA、胸椎以及脊柱总活动度显着增加(p<0.05),且男生LLA和脊柱胸椎活动度增加(p<0.05)。研究结论1.约40%的三到五年级小学生存在脊柱姿态不良问题,且四年级脊柱姿态不良率最高,女生脊柱姿态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超过男生。2.三到五年级小学生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逐年降低,但腰段侧弯风险高于胸段,且胸段偏右弯、腰段偏左弯可能性大,女生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超过男生。3.三到五年级小学生因胸椎曲度减少引起脊柱矢状面曲度降低,女生脊柱矢状面曲度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超过男生;女生腰椎和脊柱总活动度超过男生,但男生胸椎活动度及腰椎活动度异常率高于女生。4.肌肉重量小以及超重/肥胖学生的脊柱侧弯风险可能性更高,不同部位的姿态不良存在相互代偿关系。5.三个月针对四年级小学生脊柱健康的一般运动干预产生了较好的改善效果,表明早期脊柱健康干预具有必要性。
杨依林[6](2020)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松质骨组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至今为止其病因仍不清晰。此前大量的研究发现AIS患者存在骨代谢和骨骼生长发育异常,提示骨骼细胞异常的增殖、分化在AI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AIS脊柱松质骨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从单细胞层面构建AIS骨骼细胞分化发育图谱,并通过对比分析AI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差异,以期探索AIS发生发展过程中潜在的致病机制,为实现AIS的早期分子诊断和病因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合适的AIS和对照组手术患者,术中取适量脊柱松质骨组织。分离消化组织、筛选细胞、构建单细胞悬液,通过t-SNE算法结合标记基因和基因本体功能识别细胞群体、鉴别细胞类型。拟时序分析构建骨骼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发育轨迹,对比分析AIS组和对照组骨骼细胞分化发育的差异,并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析和细胞内信号通路分析探索与骨骼细胞异常分化发育相关的细胞间互相作用及其可能的下游目标信号通路,系统探索AIS骨骼细胞异常发育的病因学基础。结果:在脊柱松质骨组织内共发现19类不同类型的细胞。对比分析AIS和对照组间骨骼细胞的分化轨迹和细胞间通讯及下游信号通路,相应地提出了AIS的潜在病因有:(1)AIS间充质干细胞MSC-IGFBP5亚群向成骨细胞分化障碍,导致AIS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和骨骼矿化异常,细胞间通讯分析提示MSC-IGFBP亚群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互相作用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炎症爆发、增殖分化障碍和免疫逃逸,构成了免疫因素参与AIS成骨细胞分化障碍的病因学基础。(2)AIS软骨祖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障碍,可能源于其与免疫细胞互相作用后HIF-1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因此导致软骨细胞减少并影响脊柱的软骨内成骨。结论:本研究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首次对比分析了AIS与对照组骨骼细胞分化发育谱系的差异,并根据细胞间通讯和下游信号通路分析提出了AIS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的潜在免疫学疾病机制,可以为实现AIS的早期分子诊断和病因学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二章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骨骼细胞异常的生长发育在AIS的病因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AIS患者特定的间充质干细胞群体向软骨细胞分化障碍,且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对比分析提示AI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活跃。但目前针对AIS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通路异常介导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从基因、蛋白、细胞层面系统研究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在AIS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0例Lenke 1女性AIS患者(AIS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非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对照组),术中取适量脊柱松质骨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构建软骨细胞的分化轨迹图谱,比较分析软骨分化障碍AIS间充质干细胞群体与对照组之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差异。蛋白印记检测AIS组与对照组之间Rho A/ROCK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综合利用Si RNA干扰、腺病毒转染、应用抑制剂等方法改变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活性,体外向软骨细胞诱导培养中在不同时间节点与AIS组和对照组细胞比较分析软骨细胞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染色、分化标志物表达、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AIS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活跃,蛋白印记检测验证有近50%AIS患者Rho A蛋白表达增强,阿尔新兰染色结果提示其软骨细胞分化能力下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软骨细胞诱导培养并在不同时间节点对比分析AIS H-Rho A组、对照组、Rho A干扰表达组、Rho A过表达组、应用ROCK蛋白抑制剂组细胞,发现AIS H-Rho A组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LIMK、cofilin和MLC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AIS间充质干细胞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异常活跃,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弱于对照组,提示其向软骨细胞分化水平降低;干扰Rho A表达或者应用ROCK蛋白抑制剂能够部分降低LIMK、cofilin和MLC的磷酸化水平,并提高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在对照组干细胞过表达Rho A蛋白可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内LIMK、cofilin和MLC的磷酸化水平的同时降低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AIS间充质干细胞内高表达的Rho A蛋白可能是Rho A/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的启动因素,通过增加下游LIMK、cofilin和MLC蛋白磷酸化水平促进肌动蛋白聚合和细胞骨架重组,间充质干细胞内过度激活的Rho A/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并可能因此构成AIS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障碍的病因,进一步导致脊柱骨骼生长发育异常参与AIS致病过程。第三章青少年特性脊柱侧凸相关脊柱畸形临床研究第一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双肩失平衡现象:是否可以预测?目的:术后双肩失平衡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能够显着影响患者术后形象和手术的满意度,然而目前针对AIS术后双肩失平衡的研究结果互相矛盾,也并未达成共识。本节研究的目的是探索AIS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并尝试建立一个全新的AIS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正侧位平片和侧屈位平片。根据末次随访双肩影像学高度(RSH)将患者分为双肩失平衡组和双肩平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建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预测公式PSI指数,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预测阈值。结果:总共114例AIS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双肩失平衡组(RSH≧10mm)60人和双肩平衡组(RSH<10mm)54人。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术前近胸弯Cobb角(P=0.002)、术前近胸弯Cobb角/术前主胸弯Cobb角比值(P=0.004)、术前近胸弯侧屈位Cobb角(P=0.006)、术前胸腰弯/腰弯侧屈位Cobb角(P=0.050)、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36)、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6)、末次随访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4)和adding-on角(P=0.004)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校正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35)和Adding-on角(P=0.026)是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功建立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PSI指数=1.2*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1.1*Adding-on角。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计算当PSI指数大于15,AIS患者发生双肩失平衡的概率为87%,反之,当PSI指数小于15,术后双肩平衡的概率则达到80%。结论:术后近胸弯的顶椎偏移和Adding-on角是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主要危险因素。AIS术后双肩失平衡和adding-on现象互为代偿机制以实现脊柱的整体平衡。本研究成功建立起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PSI指数=1.2*术后近胸弯的顶椎偏移+1.1*Adding-on角,可以有效地预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充分矫正近胸弯的顶椎偏移,同时通过合理选择融合节段等措施减小adding-on角度,从而预防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第二节Lenke 1型和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现象:一种新的预测方法目的:颈椎倾斜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常见的影像学并发症,其与双肩失平衡是不同的术后并发症概念,但同样可以对患者外观形象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目前AIS术后颈椎倾斜的相关研究较少,结果也并无定论。因此,本研究致力于研究胸弯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并试图探索全新的预测公式以期有效地预测并减少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全脊柱正侧位X光平片、侧屈位X光平片。根据术后颈椎轴向倾斜角(CAT)将患者分为颈椎倾斜组和正常组,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建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预测公式的阈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2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颈椎倾斜分为颈椎倾斜组41人(CAT≧5°))和正常组61人(CAT<5°)。两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后T1倾斜角(P=0.003)、术前近胸弯Cobb角(P<0.001)、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01)、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1)和术后冠状面平衡(P<0.001)是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019)和术后冠状面平衡(P<0.001)是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功建立了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PNT指数=1.1*术后近胸弯Cobb角-0.9*术后冠状面平衡。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当PNT指数大于10,则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概率为86%,反之,当PNT指数小于10,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轴向倾斜角正常的概率则为81%。结论: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率为40.2%,术后近胸弯Cobb角和术后冠状面平衡是AIS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成功建立起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PNT指数=1.1*术后近胸弯Cobb角-0.9*术后冠状面平衡,可以有效地预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据此,我们建议应该尽可能矫正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近胸弯的同时适度矫正冠状面平衡,从而预防发生术后颈椎倾斜。
谢永生[7](2020)在《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保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严格按纳入标准筛选出2019年01月-2019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骨科门诊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15例(采用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方案)和对照组15例(采用单纯脊柱矫形支具治疗方案),总疗程均为6个月,并作统计学分析,评估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1)分别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坐高、身高及体重)和初始观察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分别拍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AIS患者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和骨盆正位X线片,并记录下相应时间段患者的Cobb角、AVR分级,用来评估患者脊柱侧凸矫正情况。(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腰背部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将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若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最终29例患者完成了本课题为期6个月的随访,1例对照组患者因依从性较差而被剔除本次试验,其结果不纳入统计分析。(1)Cobb角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所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Cobb角均有所减小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AVR分级方面:与治疗前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AVR分级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3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VAS评分方面:虽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由于本次研究中两组受试者VAS评分均较低(在1.8至3.0之间),疼痛程度较轻,故所得数据误差较大,并且不能排除因受试者痛阈不同、疼痛敏感程度等主观因素影响,故认为两组VAS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疗效评价统计:对照组好转4人,稳定10人;试验组好转10人,稳定5人;两组均无治愈、进展或者失败的病例,故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AIS患者的Cobb角及AVR分级,其疗效优于单纯佩戴脊柱矫形支具治疗方案,但在缓解AIS患者腰背部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量研究。
蒋忠[8](2020)在《中医脊柱平衡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中医脊柱平衡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临床疗效,提供AIS保守治疗的新思路、新策略,为“中医脊柱平衡疗法”治疗AIS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医脊柱平衡疗法,每天自行导引锻炼2次(每周不少于5天),每周2次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Milwaukee支具疗法,每天佩戴时间不少于22h,两组均治疗12个月。以Cobb角评价AIS脊柱侧弯严重程度;以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率(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评价肺功能的变化;以SRS-22问卷评价心理健康、生存治疗的变化及对治疗的满意度。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结果66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治疗及疗效评价,6例患者在入组2月内脱落,按照剔除病例进行处理,其结果不纳入最终统计分析。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Cobb角:试验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Cobb角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12个月评价时点,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肺功能:两组治疗前后FEV1/FVC的变化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VC%Pred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RS-22问卷:试验组治疗后对AIS患者功能活动、疼痛、自我形象、心理健康评分有积极影响,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功能活动无明显变化(P>0.05),疼痛评分改善(P<0.05),自我形象、心理健康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1)中医脊柱平衡疗法与Milwaukee支具疗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IS患者脊柱侧凸程度,但脊柱平衡推拿疗法起效较快,且对脊柱侧弯的改善幅度优于Milwaukee支具疗法。(2)中医脊柱平衡疗法对肺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VC%Pred水平,对FEV1/FVC则无明显影响;就本研究而言,Milwaukee支具疗法对肺功能可能无明显影响。(3)中医脊柱平衡疗法对AIS患者功能活动、疼痛、自我形象、心理健康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且优于Milwaukee支具疗法;Milwaukee支具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IS患者疼痛情况,对功能活动无明显影响,对患者自我形象、心理健康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薛冰川[9](2020)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基因相关性研究与功能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第二章二肽基肽酶-4(DPP-4)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调节作用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4(DPP-4)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成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在AIS发生中的作用。背景AIS女孩的身高较高且体重指数(BMI)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能量稳态异常所致。DPP-4可以通过控制GLP-1失活来直接或间接调节能量稳态,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通过ELISA测定54名AIS女孩,24名年龄,性别和弯型匹配的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以及2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中循环DPP-4水平。成肌细胞来自AIS和CS患者的肌肉样本。将成肌细胞提纯后,使用葡萄糖和胰岛素处理AIS患者与CS患者细胞。通过RT-q 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评估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在AIS女性患者中循环中DPP-4的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0.76倍(p=0.0075)。在肌肉组织的结果表明,AIS女性患者中DPP-4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分别是CS患者的0.68倍和0.54倍(p=0.0074,p=0.0085)。结论本研究显示,与CS患者相比,从AIS参与者中分离出的成肌细胞中DPP-4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并且DPP-4的调节和胰岛素相关信号转导的方式不同。第三章易感基因CELSR2与汉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验证易感基因CELSR2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在1794名AIS患者和1040名正常对照人群中对先前报道的CELSR2基因的易感位点rs141489111、rs6698843和rs2281894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在本中心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分析CELSR2基因其它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的基因分型信息。术中收集45名AIS患者和10名年龄匹配的脊柱外伤患者(Control)的椎旁肌并比较组间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SNP位点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采用T检验对组间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s141489111位点未检测到突变,所有实验对象均为GG基因型。SNP位点rs6698843和rs2281894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GWAS数据库显示其它7个位于CELSR2基因上的SNP位点与AIS亦无显着相关性。CELSR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既往报道的易感基因CELSR2上的突变位点和多态性位点均未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得到验证,AIS患者组织CELSR2表达未见明显异常。CELSR2可能与汉族AIS的发生无关。
纪翔[10](2020)在《核心力量训练对小学生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营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普遍提前发育。据统计少年儿童的青春发育高峰提前接近两年,且女孩的发育早于男孩。而特发性脊柱侧凸一般发生在发育高峰的前期,使得小学生群体成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比较集中和高发的人群之一。关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涉及方面广泛,但目前尚无明确结论。因此早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防止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核心力量对脊柱机能的影响作用大多数学者是持肯定意见的。核心力量训练有益于改善脊柱不正常姿势、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和柔韧性,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以及核心肌力,使脊柱保持正常姿势。但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对少年儿童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疾病的治疗干预研究鲜有报道,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因此,本实验将核心力量训练运用于小学生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干预中,招募了26名7-13岁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小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组内配对t检验比较实验前后两组脊柱形态、脊柱机能以及生存质量评价的变化,以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治疗小学生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期望对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方法有所补充,为临床治疗轻度脊柱侧凸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结论: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改善减小Cobb角或减缓Cobb角度进展方面是有效的。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对Cobb角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1.82%。Cobb角均值较实验干预前平均减少7.85°,未有进展案例。对照组组前后测量的数据差异不具有显着性,4人Cobb角进展。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后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均值增长,腰椎前凸角(LL)均值减小,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改善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后凸不足,使脊柱矢状面的生理弯曲得到自发矫正。实验前顶锥旋转度(AVR)均值实验干预后较实验干预前显着性降低。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改善脊柱侧凸患者在三个维度的畸形,使脊柱的形态趋向正常生理弯曲值。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特发性脊柱患者的脊柱的柔韧性。左右侧屈的增长幅度最大,前屈后伸次之,左右旋的幅度增长最小。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x轴向的平衡能力,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减小脊柱侧凸患者在双足睁眼站立和双足闭眼站立动作重心在x轴向上的速度均值、移动总距离、最大位移以及双足闭眼站立重心在单位时间内的移动面积。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功能活动度、疼痛、精神健康三个维度的生存质量;在自我形象维度中实验前后均值差异不存在显着性;而在治疗满意度方面,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轻度脊柱侧凸的方案要优于传统康复宣教观察治疗。
二、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及其与褪黑素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及其与褪黑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特点:关于72项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各级筛查的详细方法 |
1.4 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估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整体分析 |
2.2 亚组分析 |
2.3 其他分析 |
3 讨论 |
(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现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相关学说 |
2 激素与代谢学说 |
2.1 褪黑素 |
2.2 瘦素 |
2.3 生长激素 |
2.4 其他激素 |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学说 |
4 生物力学学说 |
5 神经学说 |
6 环境学说 |
7 总结 |
(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颈椎矢状面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颈椎矢状面曲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治疗对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及脊柱矢状面形态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与O型臂导航系统在脊柱后路矫形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的现状 |
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学研究 |
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现状分析 |
四、术中导航技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AIS患者胸椎椎弓根解剖学研究及置钉难度节段的确立 |
一、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O型臂导航系统和传统置钉法在脊柱后路矫形术的对比研究 |
一、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O型臂导航系统和传统置钉法对术者心理学影响研究 |
一、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三维导航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基于部分城市三年级小学生的脊柱健康跟踪研究及运动干预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普查面临的问题 |
2.2 儿童青少年脊柱形态异常分类 |
2.2.1 矢状面曲度异常 |
2.2.1.1 颈椎曲度异常 |
2.2.1.2 胸椎曲度异常 |
2.2.1.3 腰椎曲度异常 |
2.2.2 冠状面曲度异常 |
2.3 儿童青少年脊柱异常的危害 |
2.3.1 颈肩痛 |
2.3.2 腰背痛 |
2.3.3 多种并发疾病 |
2.3.4 心理问题 |
2.4 儿童青少年脊柱异常的病因理论 |
2.4.1 青少年脊柱异常风险因素 |
2.4.2 脊柱异常经典病因学理论 |
2.4.2.1 生物力学理论 |
2.4.2.2 神经肌肉学理论 |
2.4.2.3 遗传学理论 |
2.4.2.4 环境诱发因素 |
2.4.2.5 激素因素 |
2.5 儿童青少年脊柱筛查方法体系研究现状 |
2.5.1 一般检查/直立位检查的方式方法 |
2.5.1.1 直立位检查 |
2.5.1.2 FBT+ATR |
2.5.2 专业设备检查的方式方法 |
2.5.2.1 X射线 |
2.5.2.2 CT检查 |
2.5.2.3 MRI检测 |
2.5.2.4 超声成像法 |
2.5.2.5 红外热成像法 |
2.5.2.6 表面形貌法 |
2.5.2.7 传感器测量法 |
2.5.2.8 人工智能 |
2.5.3 脊柱异常普查的国内外研究 |
2.6 儿童青少年脊柱形态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
2.6.1 手术治疗 |
2.6.2 支具治疗 |
2.6.3 物理治疗 |
2.6.4 运动疗法 |
2.6.4.1 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脊柱形态的影响 |
2.6.4.2 一般运动疗法 |
2.6.4.3 特定性运动疗法(PSE) |
2.7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研究一·跟踪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主要测量器材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5 统计学分析 |
3.6 研究结果 |
3.6.1 身体形态变化情况 |
3.6.2 姿态不良筛查结果 |
3.6.3 FBT+ATR筛查结果 |
3.6.4 Spinal Mouse筛查结果 |
3.6.4.1 脊柱矢状面曲度筛查结果 |
3.6.4.2 脊柱矢状面曲度异常率筛查结果 |
3.6.4.3 脊柱矢状面ROM筛查结果 |
3.6.4.4 腰椎矢状面ROM异常率筛查结果 |
3.6.5 脊柱指标与身体形态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
3.7 分析讨论 |
3.7.1 脊柱健康状况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1 脊柱姿态不良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2 脊柱侧弯风险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3 脊柱矢状面形态及功能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3.1 曲度变化情况 |
3.7.1.3.2 ROM变化情况 |
3.7.2 脊柱健康的形态学特征 |
3.8 小结 |
第4章 研究二·干预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主要测量器材 |
4.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处理 |
4.5 统计学分析 |
4.6 研究结果 |
4.6.1 身体形态变化情况 |
4.6.2 姿态不良干预前后结果 |
4.6.3 FBT+ATR指标干预前后结果 |
4.6.4 Spinal Mouse指标干预前后结果 |
4.6.4.1 脊柱矢状面曲度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6.4.2 矢状面曲度异常率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6.4.3 脊柱矢状面ROM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6.4.4 腰椎矢状面ROM异常率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7 分析讨论 |
4.8 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材料 |
(6)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松质骨组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 |
一、引言 |
二、方法与资料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Rho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关临床研究 |
第一节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双肩失平衡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公式建立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Lenke1型和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现象:一项新的预测方法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一 褪黑素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申请基金、专利、会议发言及论着 |
致谢 |
(7)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脱落处理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结果统计 |
2 对照组和试验组一般资料比较 |
2.1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比较 |
2.2 初始观察指标的可比较性分析 |
3 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比较 |
3.1 |
3.1.1 两组内治疗前后 Cobb 角比较 |
3.1.2 两组间治疗后 Cobb 角比较 |
3.2 |
3.2.1 两组内治疗前后 AVR 比较 |
3.2.2 两组间治疗后 AVR 比较 |
3.3 |
3.3.1 两组内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 |
3.3.2 两组间治疗后 VAS 评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 6 个月后疗效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概述 |
2 AIS病因的研究进展 |
2.1 遗传因子学说 |
2.2 内分泌异常学说 |
2.3 生长发育异常学说 |
2.4 神经功能异常学说 |
2.5 生物力学因素 |
3 AIS治疗的研究进展 |
3.1 AIS的非手术疗法 |
3.2 AIS的手术治疗 |
4 祖国医学对脊柱侧凸的认识 |
5 南少林整脊手法治疗AIS的理论依据 |
6 脊柱矫形器治疗AIS相关问题 |
6.1 RSC.脊柱矫形器治疗AIS的原理 |
6.2 脊柱矫形器治疗AIS的目的 |
6.3 脊柱矫形器穿戴方式及穿戴时长 |
7 结果分析 |
7.1 基线资料分析 |
7.2 Cobb角方面 |
7.3 AVR方面 |
7.4 VAS评分方面 |
7.5 疗效评价 |
8 安全性分析 |
9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9.1 存在的不足 |
9.2 对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医脊柱平衡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二) 试验方法 |
1. 试验设计类型 |
2. 样本量计算 |
3. 病例分组 |
(三) 治疗方案 |
1. 对照组:支具治疗组 |
2. 试验组:中医脊柱平衡疗法组 |
3. 疗程 |
(四) 观察项目 |
1. 安全性观察项目 |
2. 基线指标 |
3. 疗效相关观察项目及评定指标 |
(五) 数据分析与统计 |
(六) 技术路线图 |
(七) 病例收集结果 |
(八) 研究结果 |
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2. Cobb角 |
3. 肺功能 |
4. SRS-22问卷 |
5 安全性分析 |
6 依从性评价 |
二、讨论 |
(一) 关于AIS相关问题 |
1. 发病机制 |
2. 中医对AIS的认识 |
3. 中医脊柱平衡治疗AIS的机理 |
(二) 关于试验设计方案 |
1. 试验人群的选择 |
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3. 对照方案的设计 |
4. 疗效指标的设计 |
(三) 试验统计结果分析 |
1. Cobb角分析 |
2. 肺功能分析 |
3. SRS-22问卷分析 |
(四)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基因相关性研究与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常见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肽基肽酶-4(DPP-4)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调节作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易感基因CELSR2与汉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核心力量训练对小学生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研究现状 |
1.2.2 特发性脊柱侧凸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
1.2.3 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2.4 核心力量训练对脊柱的影响的研究状况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实验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核心力量训练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核心力量训练对冠状面指标的影响 |
3.1.2 核心力量训练对矢状面指标的影响 |
3.1.3 核心力量训练对轴状面指标的影响 |
3.2 核心力量训练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身体机能指标的影响 |
3.2.1 核心力量训练对脊柱侧凸患者的脊柱柔韧性的影响 |
3.2.2 核心力量训练对脊柱侧凸患者的平衡能力 |
3.3 核心力量训练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
3.4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形态指标的变化分析 |
3.5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身体机能的变化分析 |
3.6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的变化分析 |
4.结论 |
5.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及其与褪黑素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特点:关于72项研究的Meta分析[J]. 徐帅,苏永佳,王振波,刘辰君,靳林煜,刘海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1(10)
- [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现状和进展[J]. 庄乾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05)
- [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颈椎矢状面形态研究[D]. 闻锦旭.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便携式电生理探测器与O型臂导航系统在脊柱后路矫形术的应用研究[D]. 李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基于部分城市三年级小学生的脊柱健康跟踪研究及运动干预效果初探[D]. 郭瑞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0(08)
- [6]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D]. 杨依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南少林整脊手法联合脊柱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永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中医脊柱平衡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评价[D]. 蒋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基因相关性研究与功能验证[D]. 薛冰川. 南京大学, 2020(02)
- [10]核心力量训练对小学生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响[D]. 纪翔.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