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在井中油气化探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舜祺[1](2020)在《油水两相流电容传感器响应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在经济发展、交通、能源等众多方面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经济进步发展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垂直井具有提高原油产收率以及低成本开发等优点,在油田开采原油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含水率作为测井技术中重要的参数和指标,直接影响了原油的开采方法和效率,因此原油含水率的测量方法对于油田开采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满足含水率的测量,优化推导了新型的含水率和等效介电常数模型,设计了新型的电容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以及结构的优化。首先对现有含水率测量模型原理进行分析研究,由于井下水受矿化度影响,介电特性发生了改变,通过理论验证可知,矿化度对于水的介电特性影响较大,因此在电场作用下,引入复介电常数,结合Maxwell方程,建立新的含水率计参数模型。通过含水率测量的理论分析,搭建了一种温度自校正的电容传感器系统,同轴电容触感器搭配抗干扰能力强的FPGA芯片对整个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同时增加温度测量,及时上传和补偿温度,使得测量更加准确。在理论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流体在井筒内流动和附着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模拟油水混合物在井内流动情况和油泡在金属电极上的接触情况,以及通过对电容传感器结构建模,模拟真实流动情况,验证电容传感器测量含水率的有效性以及对传感器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精度。最后通过油水两相流动态试验,改变流量和含水率,记录电容传感器频率数据,将频率转化为周期,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得出电容传感器在测量不同含水率的油水混合物时的响应变化规律,更好的优化测量仪器和参考模型。
彭朝阳[2](2019)在《《油气生产手册》(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发展,对油气需求的国家数量亦日渐增加。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化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石化行业的科技文本翻译则有助于国内外之间在此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国内这一行业的相关人士更顺畅、更高效地获取专业知识,也有助于石化行业翻译人员的进一步探索与学习。基于对Oil and Gas Production Handbook的部分章节翻译实践,本翻译实践报告具体阐述了实地观摩、术语库和语料库收集、文本分析、理论准备、翻译实践、案例分析、系列审校、实践总结等一系列环节。本实践报告通过分析科技文本的特点并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提出以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在词汇翻译中提出相应的引申译、增译、逐字翻译等具体翻译方法,在句子翻译中提出转换、增译、减译、直译等具体翻译方法。由于翻译文本是石油化工专业类的文本,文本中含有较多专业性词汇,因此除基本的翻译方法的运用之外,词汇的准确性核实也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译者在这一核实过程中运用到了不同的核实方法及翻译工具,以确保其翻译准确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和实践报告的撰写,译者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于实践而言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提高翻译实践效率;实践于理论而言具检验性。译者期望本实践报告能对同行有些许启迪。
樊思辰[3](2019)在《《石油精炼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信息化过程中,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科技文本翻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能源在各国工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石油科技翻译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高质量的翻译文本必将直接影响读者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依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实物仿真平台进行的翻译实践,本报告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科技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科技文本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其中句式结构复杂、成分关系多样,给英译汉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本文以《石油精炼手册》(Hand Book of Petroleum Refining Processes)英译汉翻译实践为基础,在进行充分译前准备(实地观摩、文本分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对术语和长难句进行更准确的翻译。其中大量术语要求译者具备专业的词汇翻译方法,译者在保证术语翻译准确性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即查询法和验证法。通过图片、网站、文献、购物网站和公司官网等查找验证术语。在句子翻译方面,将语法分析作为切入点,寻找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英语长难句的特征和英汉之间的差别之后,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进行翻译实践,如顺译法、逆译法和综合译法。
江南[4](2017)在《英国天干地支针灸学术思想源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英国天干地支针灸的学术思想源流进行研究,考证其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传承发展过程,揭示中医西传背后的文化规则,推动中医更好地向西方传播。对西方社会中医形态的理解和梳理,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国内中医的理解和认知。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比较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重点阐述英国天干地支针灸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病因病机以及诊疗方案等方面内容,并对中医西传史进行梳理,简述西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以反观国内中医,为中医更好地“走出去”寻找突破口。研究内容:本文是对英国天干地支针灸的学术思想源流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一、天干地支针灸学术源流的研究,对天干地支针灸学术渊源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其发展历程,考证其学术传承;二、总结天干地支针灸在疾病诊断、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具体运用,系统整理分析英国天干地支针灸的诊疗特点,并与英国五行针灸流派进行对比,探讨其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针法异同;三、英国天干地支针灸流派形成发展历程对海内外针灸发展的启示,在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学、历史学观点,总结分析英国本土天干地支针灸特点,对中医医史文献的海外文献研究做出补充,并对海内外针灸的发展提出借鉴与启示;四、以天干地支针灸为切入点,用文化人类学的理念与观点,研究中医自己的“他者”——西方中医,为中医国际化和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的思路、方法和传播路径提供参考。结论:英国天干地支针灸是研究气(或能量)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循环、转化和相互作用的一门针灸流派,其学术内容丰富,思想广博精微。以天干地支针灸作为切入点,可以看出西方中医与现在国内中医相比,类型更多元,文化张力更强,虽然西方中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相关内容,但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受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已经成为新事物,研究者应开放思维,辩证对待。
符攀[5](2015)在《气体钻井钻杆完井基础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体钻井技术是实现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在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钻井过程中面临深井、高压、高产等地质及工程问题,使用气体钻井技术钻开储层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工程上提出了气体钻井钻杆完井技术。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计算,对气体钻井钻杆完井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高压天然气压缩因子模型优选和评价;不同工况下气体钻井井筒温度分布模型建立与分析;气体钻井钻杆完井不同工况井筒内气体流动规律研究。其主要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DAK模型、LXF模型、Hall模型编程计算,并与Standing-Katz天然气压缩因子图版结果进行对比和适应性评价,形成了一套气体钻井钻杆完井从低压~中压~高压流动的全域压缩因子数学模型。(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理论以及传热学理论,以钻柱内流体、管柱壁、环空内流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循环和非循环工况下钻柱内流体、管柱壁、环空内流体的气体钻井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气体钻井循环期间,随着井深的增加钻柱和环空内的温度都逐渐升高;非循环期间,随着非循环时间的增加,环空温度逐渐升高,而随着时间的增长,非循环温度变化越来越缓慢。(3)在全域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模型、循环和非循环井筒温度分布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建立的气体钻井井内控制方程,对气体钻井钻杆完井不同工况井筒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产气量小时可以采用常规完井方式进行不压井起下钻完井,而当产气量大时则需要用钻杆完井;气体钻井钻杆完井测试过程中井筒内的压力随井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当油嘴尺寸变化时,井筒环空的压力随之改变,油嘴尺寸越小井筒环空压力越大;关井时随着关井时间的增加,井底压力逐渐增大,直至与地层压力平衡;投产时油嘴尺寸越小钻杆和井底的压力越大。通过本论文研究,为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钻杆完井技术的实施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罗胜元[6](2014)在《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文中认为渤南洼陷为沾化凹陷中的一个次级洼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异常高压极为发育。目前发现的构造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常压带,而岩性油气藏多分布在异常高压区。渤南洼陷沙三、四段烃源岩层系内超压系统与油气生成和运移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深层泥岩和砂岩异常高压的形成演化明显地控制着成藏动力作用及油气成藏过程,超压系统的研究对渤南洼陷沙三段(Es3)和沙四段(Es4)油气勘探方向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渤南洼陷沙三、四段烃源岩层系发育的大规模分布的地层超压作为研究目标,利用测-录井、试油测试、地震、岩心测试以及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资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现今超压的静态分布特征,超压成因及欠压实和生烃等不同增压机制的相对贡献;利用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分析方法探讨了超压流体来源、形成时期及与超压封闭相关的成岩作用;基于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压力环境下油气驱动机制的差异性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超压特征及成因和超压响应及预测(1)根据456口探井的2981个实测地层压力数据,揭示渤南洼陷大规模超压系统出现在深层沙三、四段,实测砂岩异常高压埋深在2300-4200m,最大压力系数可以达到1.85,压力系数>1.5的强超压发育在约3000m深度以下。利用实测压力和测井曲线资料对单井超压特征分析表明:①超压层段泥岩具有高声波时差值,泥岩密度对超压的响应较为复杂;②渤南洼陷除局部地区沙一段出现低幅度超压带(欠压实超压带)外,深部沙三、四段常发育上、下两个超压带,上超压带发育在沙三段中~下亚段,下超压带发育在沙四段上亚段,上、下超压带之间被沙四段顶部膏盐层分隔;③渤南洼陷超压顶界面埋深变化在2950-3150m范围,超压顶界面深度由西向东逐渐变深,这主要是由于烃源岩的埋深变化和地层含砂率的影响导致的。(2)根据超压系统的高时差及低速响应特征,利用3439个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换算层速度,通过5口井的VSP测井速度对层速度进行标定和校正,在此基础上应用Fillippone公式,用地震层速度预测超压,实现了渤南洼陷的三维超压体的可视化,即可对超压体从任意方向切片观察洼陷内超压的空间展布。在减小利用地震层速度预测超压的误差方面,采取了VSP速度优化校正地震层速度,对每个速度谱点分别求取最大、最小压实速度,经预测和实测超压值与层速度的关系对偏小的超压预测值进行补偿,使得82%的预测数据误差在±10%的范围内。(3)利用测井、测压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深部大规模超压主要是由生油增压作用造成,不均衡压实作用可能仅具有次要的意义。主要证据有:①超压储层主要为油层或油水同层,是高压含烃流体充注的结果;②超压分布与成熟烃源岩层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超压段烃源岩主要处于生油阶段,渤南深洼区局部热裂解成因天然气可对超压形成有贡献;③岩心观察发现烃源岩发育含油微裂缝,可能指示生油增压导致岩石破裂排油;④盆地模拟恢复古压力演化史显示,早期超压是不均衡压实成因,受后续构造抬升剥蚀作用而减弱,而深部超压与生油增压作用有关;⑤不同超压成因机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机制不同,可根据泥岩声波时差、密度和中子孔隙度与垂向有效应力的关系判断超压成因,渤南洼陷发育的强超压(压力系数>1.5)和中等强度超压(压力系数在1.3~1.5)以及部分弱超压(压力系数为1.1~1.3)与生油增压(流体膨胀)有关,部分中、低强度超压成因可能有欠压实的贡献,但是生油增压作用对该洼陷深部大规模超压的贡献最为重要。利用超压地层的垂向有效应力与声波速度的关系可进一步确定生油增压与欠压实增压的相对贡献率,生油增压贡献率随压力系数增大而增大,压力系数大于1.5的高幅度超压中生油增压比率在60%以上,增压值在15~25MPa之间。(4)渤南洼陷纵向上发育三个超压系统,较浅层沙一段地层发育弱超压带,研究认为是欠压实成因的超压带;沙三、四段发育上、下两个超压系统,沙三中、下亚段的强超压系统构成本区超压地层的主体,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下超压系统。沙一段上部泥岩、沙三中亚段上部的互层泥岩和致密砂岩、沙四上亚段顶部的膏盐层为超压系统的封隔层,封隔层分布的连续性和封闭能力以及断裂的分布和启闭性对超压系统的特征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2.超压地层中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流体特征(1)根据753片砂岩薄片镜下观察,渤南洼陷超压的沙三、四段地层中的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细砂岩为主;砂岩矿物成分石英含量为20~62%,长石含量为9~40%,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相当;岩屑含量为8~63%,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岩屑和泥质岩岩屑;杂基含量2~10%,为泥质和微晶硅质成分。砂岩机械压实较强烈,石英和长石颗粒间主要为线接触、塑性颗粒挤压变形,石英颗粒有压溶现象;砂岩中胶结物含量平均为17.5%,主要是碳酸盐、粘土矿物和自生石英、长石等:常见碳酸盐交代长石;超压地层砂岩中存在两期溶蚀作用,以长石溶蚀和碳酸盐溶蚀常见。根据岩石结构、自生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分析了砂岩的成岩序列和成岩演化阶段。(2)根据研究区859对地层水化学资料,渤南洼陷地层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NaHCO3)为主,其次为氯化钙型(CaCl2);矿化度大于20g/L的地层水出现在深度大于3200m的Es3、Es4段地层,随深度增加各类离子含量表现出阶梯状增大,根据地层水离子和组合系数在深度上变化,垂向上可划分出三类水文地质环境:①油田水强交替区,深度范围在0~1300m(Nm底界);②油田水弱交替区,深度在1300~2840m(沙三段超压系统顶界面),矿化度、Na++K+、Cl浓度以及盐化系数随深度增加基本保持不变,Mg2+、SO42-离子含量略微增加;③油田水交替阻滞区,深度大于2840m,矿化度,Na++K+、Mg2+、Cl-和S042-离子浓度以及盐化系数和阳离子交换吸附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加大,并在强超压发育深度的3673m达到最大值。地层水HC03离子、变质系数和钠氯系数大小变化以2000m(东营组顶界区域不整合面)深度为界。水化学场与超压系统相互作用及烃类生成控制着水-岩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及流体交换和油气的运移和成藏。(3)根据对研究区沙三、四段24块砂岩样品中80个油包裹体和156个盐水包裹体的观测,渤南洼陷次生矿物包裹体中的三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65~75℃、75~100℃和100~120℃,对应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80~90℃、105~115℃和125~150℃。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史图得到渤南洼陷沙四段和沙三段砂岩储层的油气充注期次有三期:第一期大约为34~24Ma,油气充注较弱;第二期大约为16~12Ma,充注流体的古盐度低,为0~4wt%NaCl;第三期大约为5~2Ma,流体的古盐度高,为2~20wt%NaCl。根据29块砂岩全岩x衍射矿物定量和74个砂、泥岩样品的碳酸盐C、O同位素温度换算,灰质砂岩中与沉积有关的碳酸盐成岩温度在27.5~32℃,泥岩中碳酸盐温度范围为39~69℃;砂岩中早期方解石胶结物成岩温度在73.5~91.3℃;晚期方解石胶结物成岩温度分布在100.9~136.7℃,平均为117℃。(4)砂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可以分为两类,Ⅰ类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δ13CPDB在-2-+4‰范围,δ18OpDB在-15.02~-10.3%o;Ⅱ类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δ13CPDB小于-2‰,δ18OpDB在-11.13~-17.83%0范围。Ⅱ类碳酸盐C同位素与O同位素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表明碳的来源和成岩温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与烃源岩随温度增加的生、排烃活动有关。两类碳酸盐中的方解石与白云石含量比值不同,镜下特征也有差异,早期碳酸盐矿物阴极发光为橙红色;晚期碳酸盐矿物阴极发光为暗红色。碳酸盐胶结物阴极发光强度体现了成岩流体介质的变化,阴极发光的环带结构表明了成岩过程中碳酸盐胶结物与多期Mn、Fe离子含量和盐度不同的流体充注有关。3.不同压力系统中油气运聚成藏分析(1)根据渤南洼陷烃源岩成熟、生排烃史模拟和流体势计算结果表明:①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现今镜质体反射率在0.6~1.3之间,处于主生油期;②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过程主要分为两期,早期在30~24Ma之间,晚期在16Ma~现今,馆陶组沉积末期生、排烃最重要;③洼陷流体势能计算表明,渤南洼陷深洼陷边缘的南部缓坡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东营组末期主要是来自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发生运移和成藏过程,馆陶组末期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及产生的烃类聚集成藏最重要,空间上烃类自高势能区向低势能区运移、聚集,主要发生在馆陶组末期约5Ma至现今。(2)对流体势能计算和流体运移的动力和阻力分析,将成藏动力系统划分为超压系统和常压开放系统,由超压区向常压区,空间上和时间上驱动机制、成藏动力系统和动力作用方式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洼陷中部超压系统内的砂岩含油饱和度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常压带以浮力为油气成藏动力,油气充满程度受储层物性的复杂控制;深部超压封存系统中浮力驱动的成藏作用较弱,异常高压的存在降低了储层物性下限,有利于深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岩层之下或膏岩层之间的岩性砂岩油气藏,常为高压油气藏。
黄建龙[7](2014)在《宁东油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规模能源开发往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石油作为我国规范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一连串的环境问题。地下水作为环境要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环境管理部门和环保科技人员的空前重视,如何在合理开发能源以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防止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工程规划中变得尤为突出。本论文以宁东油田为例,对油田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内容和技术进行研究。宁东油田位于我国素有“聚宝盘”美誉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地表多被风积沙覆盖,天然苦咸水广泛分布,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压力巨大。在宁东油田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充分调查掌握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和下白垩系罗汉洞组组成的潜水含水层以及下白垩系环河组、洛河组组成的承压水含水层。综合场地情况以及评价内容,把本次地下水评价工作定为I类二级,为掌握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现状,对丰、枯两期水质水位进行监测和评价。结合项目具体规划和生产需求,根据承压水的Dupuit方程对油田地下水水位降深和影响半径进行计算,采用HYDRUS-1D软件和GMS软件分别对敏感点的非饱和带、饱水带多种非正常工况下的石油类、COD等特征因子运移进行模拟预测。根据计算结果,目标含水层—白垩系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较大,富水性好,项目的取水规模不足以造成明显影响。另外,一维非饱和带的监测点浓度增长曲线表明非正常工况下的石油类在风积黄土中运移速度较快,被吸附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服务年限内并没有下渗到含水层中,但同时也暴露在非饱和带中存留时间过长的问题。在饱和带的污染运移模拟的套外返水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石油类超标的年限较长,且运移距离较远。对联合站、采出水处理站等敏感地点的污染泄露模拟预测表明COD、氨氮污染的运移距离较短,污染物浓度变小趋势明显,对研究区内含水层及周围居民井的影响都较小。
周晟[8](2014)在《10-14世纪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0—14世纪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相对封闭的历史阶段,大规模中国文化输入的高潮已退去,西方文明的影响尚未到来。日本的汉文传统依然在延续与发展,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日本汉文作品。这些文献是域外汉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0—14世纪日本汉文文献的汉字词爲研究对象,以期对日本汉字词系统进行梳理,探索汉字词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爲汉捂词汇史的研究发掘新材料。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爲绪论。本章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明确界定了“汉字词”的内涵,探讨了“日本汉文文献”的性质、内容与形式。其次,分类概述了资料来源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後,全面介绍了研究视角舆研究方法。第二章重点阐述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的研究价值。汉字词的研究,不仅有助於矍富汉语史研究语料,亦有助於探寻汉字词内在规律,还能为古籍整理和辞书编撰做出贡献。第三章旨在考查日本汉文文献的文本面貌。日本古书具有长期的“写本传统”。本章通过分析文本之中的字形、格式、符号,从而揭示日本汉文异於中国、朝鲜传世文献的特别之处。第四章主要讨论日本汉文文献汉字祠的词义特徵。本章通过对实祠、虚词词义的研究,探讨日本语言环境对汉字词词义的影响。第五章深入剖析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的结构特徵。本章针对一些在汉语中罕见的复合词,指出其词形主要由汉捂语素重新组合及日本固有语素汉字化两种方式産生。第六章着眼於日本汉文文献汉字祠的时代特徵。本章通过溯源,提出日本汉文对宋代以前汉捂词汇的吸收主要依靠以“书籍流转”为形式的文献传布;而在对宋代新词新义的引进过程中依靠“人员往来”形式的语言交流逐渐重要起来。最後,对全文做出总结,并对相关研究的前景做了展望。
康士刚[9](2011)在《煤液化重质馏分的结构及其催化加氢反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煤直接液化机理,利用管式高压反应釜,以四氢萘为溶剂、FeS和S为催化剂,对神府次烟煤、胜利褐煤和小龙潭褐煤等原料煤进行了加氢液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气氛和压力等因素对煤液化性能和馏分组成分布的影响,同时对液化馏分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酸性含氧官能团等结构表征。通过柱色谱法分别对煤液化重质馏分前沥青烯和沥青烯族组分进行了分离。同时探索了储氢物质在煤液化重质馏分的加氢反应性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液化馏分前沥青烯的加氢动力学,建立了相关的液化模型。结果表明:通过超声波辅助恒温水浴法改进,显着提高了煤及其衍生物中酸性含氧官能团测定的准确度。无催化剂与其它三种催化剂下相比,小龙潭煤液化四氢呋喃(THF)抽提率和油+气收率都是最低;FeS明显促进了小龙潭煤的液化,FeS加S后,煤的THF抽提率下降油+气收率却略有增加。所有沥青烯都以甲苯或甲苯/四氢呋喃洗脱的弱极性组分为主,随洗脱溶剂极性的增大,所得族组分C含量逐渐降低,O含量增大;褐煤液化馏分沥青烯和前沥青烯中极性组分含量显着高于次烟煤;前沥青烯中甲苯/四氢呋喃洗脱组分I和II含量高,甲醇洗脱组分IV含量较低;前沥青烯各族组分都是分子量分布较宽的混合物,沥青烯各族组分保留时间较前沥青烯长,说明其分子量比前沥青烯小。对小龙潭煤液化重质馏分沥青烯的加氢研究表明:FeS加硫后使原料的THF抽提率由30.8%增加至53.9%,油+气的产率也由6.0%增至38.4%,而缩合程度减少了9个百分点;两种催化体系下原料沥青烯的THF抽提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不加硫时增加的幅度为15.2%,明显小于加硫时的23.8%。在前沥青烯的加氢实验中,储氢物质MgH2的供氢性能大于NaBH4。相同条件下储氢物质MgH2对小龙潭煤液化馏分前沥青烯的供氢活性优于神府煤液化馏分前沥青烯。神府煤和小龙潭煤液化馏分前沥青烯加氢液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在380~440℃范围内,所建立的液化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分别模拟两种前沥青烯液化动力学过程。小龙潭液化馏分前沥青烯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50245 kJ·mol-1范围内,而神府煤液化馏分前沥青烯的表观活化能165225 kJ·mol-1在范围内。该论文共有图40幅、表54个以及参考文献228篇。
蒋涛,汤玉平,李武,张恒启[10](2011)在《分析和认识我国油气化探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油气地质理论的新认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油气化探技术在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深度和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广度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油气化探技术在油气化探基础理论研究、油气化探方法的应用、油气化探测试技术的发展、油气化探数据处理与解释评价等四顶研究内容取得的成果和认识表明:油气化探是有效的、可靠的、有较强适应性的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油气勘探方法。结合油气化探技术的研究认识和化探技术的相关信息,认为应用范围更大、应用条件更加复杂的油气勘探领域,对油气化探技术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勘探对象和复杂的油气勘探条件,油气化探技术自身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和储备,综合化、现场化、可视化将可能贯穿于油气化探技术应用的全过程。
二、计算机在井中油气化探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在井中油气化探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水两相流电容传感器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两相流的主要流动参数 |
1.3 原油含水率测量概况 |
1.3.1 常见的含水率检测方法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水两相流电容传感器含水率模型 |
2.1 电容法测量原理 |
2.2 油水两相流介电常数模型 |
2.2.1 常见的等效介电常数模型 |
2.2.2 介电常数模型分析 |
2.3 油水混合物的介电特性 |
2.3.1 介电常数 |
2.3.2 油水介电特性 |
2.3.3 复介电常数 |
2.3.4 水的良导电性-自来水和地层水在中低频下的良导电性 |
2.4 高含水电容传感器等效模型 |
2.5 井下水导电情况下的介电模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温度自校正的电容传感器系统搭建 |
3.1 电容传感器结构设计 |
3.2 流量传感器 |
3.2.1 涡轮流量传感器 |
3.2.2 集流器 |
3.3 电容传感器测量模块设计 |
3.3.1 电容测量模块 |
3.3.2 FPGA中控模块 |
3.4 温度自校正模块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电容传感器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4.1 仿真数学模型 |
4.2 FLUENT数值模拟过程 |
4.3 油水两相流仿真分析 |
4.3.1 油泡接触金属层绝缘层 |
4.3.2 油泡接触中心电极 |
4.4 传感器模型结构优化 |
4.4.1 电极长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
4.4.2 电极内径对灵敏度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测量含水率实验与数据分析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 电容传感器响应特性分析 |
5.2.1 电容传感器测量含水率模型分析 |
5.2.2 电容传感器响应特性分析 |
5.3 模型可行性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油气生产手册》(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翻译任务简介 |
1.1 任务描述 |
1.2 任务背景及意义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实地观摩 |
2.1.2 参照平行文本 |
2.1.3 术语库、语料库收集 |
2.1.4 翻译工具 |
2.1.5 文本分析 |
2.1.6 理论准备 |
2.2 文本翻译 |
2.3 译后审校 |
2.4 翻译过程流程图 |
3 案例分析 |
3.1 词汇的翻译方法 |
3.1.1 引申译法 |
3.1.2 增译法 |
3.1.3 逐字翻译法 |
3.2 句子的翻译方法 |
3.2.1 转换法 |
3.2.2 增译法 |
3.2.3 减译法 |
3.2.4 直译法 |
4 实践总结 |
4.1 实践收获 |
4.2 实践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4.3 实践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原文 |
附录二 中文译文 |
附录三 专业术语词汇列表 |
致谢 |
(3)《石油精炼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翻译项目描述 |
1.1 翻译任务描述 |
1.2 翻译意义 |
2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实地观摩 |
2.1.2 文本分析 |
2.1.3 文本转换 |
2.1.4 平行文本阅读 |
2.1.5 术语表制作 |
2.2 实际翻译描述 |
2.2.1 初译 |
2.2.2 复译 |
2.3 译文审校 |
3 案例分析 |
3.1 专业术语翻译 |
3.1.1 缩略语处理 |
3.1.2 派生词 |
3.1.3 专业意义的普通词汇 |
3.2 长句翻译方法 |
3.2.1 顺译法 |
3.2.2 拆译法 |
3.2.3 综合译法 |
4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文本 |
附录二 译文文本 |
附录三 术语表 |
致谢 |
(4)英国天干地支针灸学术思想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西传史文献研究 |
1.1 中医西传史简述 |
1.2 中医西传传播内容考量 |
1.3 中医西传史的研究主体 |
第二章 英国天干地支针灸流派简述 |
2.1 迪克·凡彪任(J.D van Buren)简介 |
2.2 国际东方医学学院(ICOM)简介 |
2.3 部分英国天干地支针灸英文着作介绍 |
2.3.1《The complete stems and branches——Time and Space in Classical Acupuncture》 |
2.3.2《Acupuncture Celestial Steam and Terrestrial Branches》 |
2.3.3《Acupuncture Celetial Treatments for Terrestrial Diseases》 |
2.3.4《Philosophical and Clinical Tools in Chinese Medicine》 |
2.4 英国天干地支针灸简介 |
第三章 英国天干地支针灸理论基本知识 |
3.1“道”与“气” |
3.1.1 气分阴阳 |
3.1.2 气分五行 |
3.2 时间 |
3.2.1 循环时间 |
3.2.2 连续时间 |
3.2.3 非时 |
3.2.4 历法 |
3.3 空间 |
3.3.1 太极 |
3.3.2 宇 |
3.3.3 天地人 |
3.3.4 五运六气 |
3.4 气理数 |
3.4.1 河图洛书 |
3.4.2 数字“十二” |
3.5 经脉络 |
3.6 穴位分类 |
3.6.1 络穴与原穴 |
3.6.2 组络穴 |
3.6.3 输穴 |
3.6.4 募穴 |
3.6.5 郄穴 |
3.6.6 根结穴 |
3.6.7 乾窗穴 |
3.6.8 鬼穴 |
3.6.9 行穴 |
3.6.10 八会穴 |
3.6.11 四海穴 |
3.6.12 六下合穴 |
3.6.13 龙穴 |
第四章 英国天干地支针灸理论的病因病机学说 |
4.1 病因 |
4.1.1 外因 |
4.1.2 内因 |
4.1.3 不内外因 |
4.2 病机 |
4.2.1 气的数量和质量的不足 |
4.2.2 气的数量不足导致的病理现象 |
4.2.3 气的质量不足导致的病理现象 |
第五章 英国天干地支针灸治理治法 |
5.1 治疗原理 |
5.2 诊治方针 |
5.3 一般治理治法 |
5.3.1 相生 |
5.3.2 相克 |
5.3.3 祛除邪气 |
5.4 特殊治疗方法——五运六气 |
5.4.1 五运六气之个体之气 |
5.4.2 五运六气之宇宙之气 |
第六章 比较分析法研究英国天干地支针灸流派 |
6.1 天干地支针灸流派与五行针灸流派 |
6.2 天干地支针灸对子午流注针法(方法一)的论述 |
6.3 天干地支针灸对子午流注针法(方法二)的论述 |
6.4 天干地支针灸对灵龟八法的论述 |
结语:用开放的思维看待西方中医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气体钻井钻杆完井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体钻井技术与钻杆完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气体钻井井筒流动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气体钻井井筒温度分布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气体钻井高温高压下天然气压缩因子求取 |
2.1 气体状态方程 |
2.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2.1.2 压缩系数状态方程 |
2.1.3 立方型状态方程 |
2.2 P-V-T关系的普遍化计算 |
2.2.1 对应状态原理的统计力学基础 |
2.2.2 气体对比原理的提出 |
2.3 两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
2.4 高温高压下天然气的黏度计算 |
2.5 高温高压下压缩因子计算方法适用性评价 |
2.5.1 低压模型 |
2.5.2 DAK模型 |
2.5.3 LXF模型 |
2.5.4 HALL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体钻井井筒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
3.1 热量传递的基本形式 |
3.1.1 热传导 |
3.1.2 热对流 |
3.1.3 热辐射 |
3.2 气体钻井循环期间井筒温度分布 |
3.2.1 物理模型及条件假设 |
3.2.2 模型推导 |
3.2.3 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
3.2.4 模型求解 |
3.3 气体钻井非循环期间井内温度分布数学模型 |
3.3.1 非循环期间井内温度的传热模型 |
3.3.2 非循环期间井内温度传热模型的计算 |
3.4 实例计算 |
3.4.1 基本数据 |
3.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体钻井钻杆完井工艺及井筒流动规律研究 |
4.1 气体钻井钻杆完井工艺流程 |
4.2 井内流动控制方程 |
4.2.1 钻进过程井内气体流动的物理模型 |
4.2.2 数学模型 |
4.3 井内气体稳定流动模型的求解 |
4.3.1 稳态流动计算 |
4.3.2 气体钻井钻头压降计算 |
4.3.3 环空岩屑颗粒运移 |
4.3.4 上顶力的计算 |
4.3.5 测试嘴流流动计算 |
4.4 不同工况井筒内流动实例计算 |
4.4.1 DBY井基本概况 |
4.4.2 正常钻进井筒流动计算 |
4.4.3 钻遇产气层井筒流动计算 |
4.4.4 钻穿气层 |
4.4.5 关井井筒流动计算 |
4.4.6 钻杆完井测试井筒流动计算 |
4.4.7 钻杆完井投产井筒流动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沉积物压实作用 |
1.2.2 超压成因类型 |
1.2.3 超压测井机理及解释 |
1.2.4 超压封盖层形成与成岩作用 |
1.2.5 渤南洼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类容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含油气特征 |
§2.1 构造单元划分与演化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构造演化 |
§2.2 盆地沉降、充填特征 |
2.2.1 沉降史分析 |
2.2.2 构造沉降与充填序列 |
2.2.3 岩性充填序列 |
2.2.4 沉积相展布特征 |
§2.3 烃源岩特征 |
2.3.1 烃源岩分布及地化特征 |
2.3.2 烃源岩热演化及排烃史 |
§2.4 油气富集特征 |
2.4.1 油气富集样式 |
2.4.2 渤南洼陷油气藏分布规律 |
第三章 超压系统特征及演化 |
§3.1 实测砂岩超压特征 |
3.1.1 流体压力 |
3.1.2 地层温度 |
§3.2 泥岩超压响应特征及预测 |
3.2.1 数据处理与压力预测方法 |
3.2.2 泥岩超压测井响应 |
§3.3 超压结构特征 |
3.3.1 剖面压力结构 |
3.3.2 超压段岩性构成 |
3.3.3 超压结构主控因素 |
§3.4 超压成因 |
3.4.1 前人研究成果 |
3.4.2 超压成因间接证据 |
3.4.3 泥岩有效应力特征 |
3.4.4 超压成因及贡献 |
§3.5 超压地震速度响应特征及预测 |
3.5.1 超压地震速度响应及速度获取 |
3.5.2 地震压力三维可视化 |
3.5.3 超压预测误差分析与校正 |
§3.6 超压演化史 |
3.6.1 超压演化史模拟 |
3.6.2 流体包裹体恢复超压演化史 |
第四章 超压砂岩成岩作用及流体特征 |
§4.1 油气盖层与超压封隔层 |
4.1.1 盖层类型和作用 |
4.1.2 渤南洼陷压力封隔层 |
§4.2 砂岩储层的基本特征 |
4.2.1 沉积学特征 |
4.2.2 岩石学特征 |
4.2.3 碎屑结构 |
4.2.4 胶结物类型与含量 |
4.2.5 储层物性 |
§4.3 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损失机理 |
4.3.1 压实作用 |
4.3.2 胶结作用 |
4.3.3 溶解作用 |
4.3.4 其它作用 |
4.3.5 成岩减孔机理 |
§4.4 成岩环境与成岩演化历史 |
4.4.1 早期成岩环境 |
4.4.2 今地层水化学场特征 |
4.4.3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 |
§4.5 流体活动温度特征 |
4.5.1 烃类流体特征及其形成与充注 |
4.5.2 氧同位素温度特征 |
§4.6 流体活动与胶结物成岩特征 |
4.6.1 烃源岩热演化与酸性流体形成 |
4.6.2 碳酸盐胶结物与古流体活动 |
第五章 超压系统控制油气运聚分析 |
§5.1 关键成藏期油势分析 |
5.1.1 基本原理及参数选取 |
5.1.2 油气运聚演化史 |
§5.2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
5.2.1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
5.2.2 超压区内油气成藏 |
5.2.3 常压区油气运移、成藏 |
5.2.4 膏岩层系对压力及成藏的影响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宁东油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图件说明 |
2 评价区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南部黄土丘陵区 |
2.3.2 北部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 |
2.4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质构造 |
2.4.2 地层岩性 |
2.4.3 水文地质条件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5.1 地表水 |
2.5.2 地下水 |
2.5.3 扬黄水 |
2.6 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现状 |
2.6.1 区域水化学特征 |
2.6.2 污染现状 |
2.7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3 地下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
3.1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
3.1.1 建设项目分类 |
3.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
3.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3.2.1 监测点的布设 |
3.2.2 监测项目 |
3.2.3 监测时间及方法 |
3.2.4 监测结果 |
3.3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3.3.1 评价方法 |
3.3.2 评价因子 |
3.3.3 评价结果分析 |
3.4 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 |
3.4.1 监测点布设及观测结果 |
3.4.2 地下水水位动态现状评价 |
3.5 水文地质试验 |
3.5.1 抽水试验 |
3.5.2 渗水试验 |
4 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
4.1 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
4.1.1 含水层结构特征 |
4.1.2 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
4.1.3 边界条件的概化 |
4.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数学模型 |
4.2.2 模拟流场及初始条件 |
4.2.3 模拟区剖分 |
4.2.4 水文地质参数 |
4.2.5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3 地下水均衡分析 |
5 评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5.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5.1.1 非饱和带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5.1.2 饱和带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5.2 地下水流场影响预测与评价 |
5.2.1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场的影响 |
5.2.2 注水井回灌对地下水的影响 |
5.3 正常工况下地下水水质影响预测与评价 |
5.3.1 施工期地下水污染预测 |
5.3.2 生产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4 非正常工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4.1 非饱和带石油类的污染运移分析 |
5.4.2 目标含水层的污染运移预测 |
5.5 小结 |
6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6.1 地下水监测计划 |
6.1.1 地下水监测原则 |
6.1.2 监测井布置 |
6.1.3 监测数据管理 |
6.2 应急治理措施 |
6.2.1 风险应急预案 |
6.2.2 预防治理措施 |
6.2.3 相关建议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
7.1.2 环境水文地质特征 |
7.1.3 地下水现状质量 |
7.1.4 水质影响预测评价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10-14世纪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日本“汉字词”与“汉文文献”概述 |
一、“汉字词”概说 |
二、“日本汉文文献”的性质、内容与形式 |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概况 |
一、日本汉文文献的资料来源 |
二、研究现状及可借鉴的成果 |
第三节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研究视角、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与汉语史研究 |
一、有助於丰富汉语史研究的语料 |
二、有助於探寻汉字词内在规律 |
第二节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与古籍整理 |
一、祛疑惑 |
二、正谬误 |
三、补失校 |
四、明句读 |
第三节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与大型辞书编撰 |
一、弥补失收条目 |
二、补充缺失义项 |
三、纠正不当释义 |
四、提供早期例证 |
第三章 日本汉文文献的文本特徵 |
第一节 文字特徵 |
一、俗字之属 |
二、误字之属 |
三、新造字之属 |
第二节 格式、符号特徵 |
一、敬空 |
二、重文符 |
三、省代符 |
四、训点符 |
第四章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的词义特徵 |
第一节 实词的词义 |
一、汉字词词义在日本语言环境中的造一步引申 |
二、受日本语固有词词义的影响 |
第二节 虚词的词义 |
第五章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的结构特徵 |
第一节 借用汉语语素重新组合的复合词 |
一、联合式 |
二、支配式 |
三、补充式 |
四、主从式 |
五、陈述式 |
六、紧缩式 |
第二节 固有语素汉字化形成的复合词 |
一、由日本语固有语素汉字形式合成的复合词 |
二、由日本语固有语素与汉字语素合璧的复合词 |
三、日本固有语素汉字化形成的词——“宛字” |
第六章 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的时代特徵 |
第一节 宋代以前汉语词汇对日本汉字词的影响 |
一、上古典籍的影响 |
二、中古佛教文献的影响 |
三、中古中土作品的影响 |
四、唐代典章文书的影响 |
第二节 宋代新词新义对日本汉字词的影响 |
一、新祠新义的鉴别标准 |
二、宋代新词 |
三、宋代新义 |
四、宋代新词新义的特点 |
结语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语词索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煤液化重质馏分的结构及其催化加氢反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煤直接液化的发展 |
1.2 煤直接液化的原理 |
1.3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 煤直接液化重质馏分结构表征及其加氢裂解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3 煤的液化性能及其液化馏分结构表征 |
3.1 煤及液化重质馏分中含氧官能团测定方法的改进 |
3.2 不同煤种煤的液化性能及其重质馏分结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煤液化重质馏分族组分的结构表征 |
4.1 前沥青烯族组分的结构表征 |
4.2 沥青烯族组分的结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5 煤液化重质馏分加氢反应性 |
5.1 小龙潭褐煤液化重质馏分沥青烯加氢反应性 |
5.2 小龙潭褐煤液化重质馏分前沥青烯加氢反应性 |
5.3 储氢物质在煤液化重质馏分的加氢裂解中的应用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煤液化重质馏分的加氢动力学研究 |
6.1 煤液化动力学研究 |
6.2 煤液化重质馏分的加氢动力学研究 |
6.3 前沥青烯的加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6.4 小龙潭褐煤液化重质馏分前沥青烯加氢动力学 |
6.5 神府煤液化重质馏分前沥青烯加氢动力学 |
6.6 两种前沥青烯加氢动力学模型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分析和认识我国油气化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化探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认识 |
1.1 基础理论研究 |
1.2 油气化探方法应用 |
1.3 化探测试技术的发展 |
1.4 化探数据处理与解释评价 |
2 油气化探相关信息的分析和认识 |
2.1 油气化探论文的信息分析 |
2.2 油气化探发展的需求信息分析 |
3 结论和认识 |
四、计算机在井中油气化探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水两相流电容传感器响应特性研究[D]. 马舜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2)
- [2]《油气生产手册》(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彭朝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3]《石油精炼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樊思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4]英国天干地支针灸学术思想源流研究[D]. 江南. 云南中医学院, 2017(10)
- [5]气体钻井钻杆完井基础理论研究[D]. 符攀.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6]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D]. 罗胜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7]宁东油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黄建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8]10-14世纪日本汉文文献汉字词研究[D]. 周晟. 浙江大学, 2014(01)
- [9]煤液化重质馏分的结构及其催化加氢反应性的研究[D]. 康士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10]分析和认识我国油气化探技术[J]. 蒋涛,汤玉平,李武,张恒启. 物探与化探,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