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语境论文-刘伟,郭贵春

言语语境论文-刘伟,郭贵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语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塞尔,言语语境,哈贝马斯,语境实在

言语语境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郭贵春[1](2016)在《言语语境与语境实在》一文中研究指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的统一性,哈贝马斯继承并创新了这种观点,提出了以"语言有效性要求"为要件、以话语交流双方理解为目的的语言交往理论。这两种观点都认为语境是话语交流的基底,在语境中才能判断话语交流的真实性和顺畅程度。塞尔重视话语当前的交往和交往中人的意向性,因此他的语境是言语语境;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理论的目的是追求"社会合理化",因此他的语境是一种广义的语境,除言语语境之外还包括了社会语境、实践语境等,可称之为语境实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刘文理,徐泽初[2](2015)在《言语语境效应新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音段的识别受到邻近言语或非言语语境的影响,如/ar/和/al/或模拟/r/和/l/的F3过渡段的滑音影响到/da/-/ga/连续体的识别(Mann,1980;Lotto&Kluender,1998)。听觉理论者建议语境效应是听知觉的一般现象,无论是言语还是非言语语境,只要提供了对比性的频谱成分,就能诱发语境效应(Lotto&Kluender,1998)。动觉理论者认为言语语境效应反映了言语知觉内隐的参照了言语产生的动作表征;非言语语境效应的机制不同,是一种掩蔽效应(Fowler,Brown,&Mann,2000;Viswanathan,Magnuson,&Fowler,2013)。当前研究以汉语听者为被试执行了4个实验,考查流-塞语境效应及潜在的机制。实验1发现汉语听者识别/da-ga/连续体受到前面的流音语境/ar/和/al/及模拟流音F3过渡段的滑音的影响,影响模式与英语国家的被试一致。实验2和3以滑音模拟/da/和/ga/的F3过渡段为语境,结果发现/da/滑音提高了/da/范畴的识别,/ga/滑音提高了/ga/范畴的识别。实验结果似乎表明滑音激活了/da/或/ga/范畴的相应声学线索,因而促进了该范畴的识别,这与频谱对比效应及掩蔽效应的解释都不一致。实验4以低频和高频滑音为语境考察了这个假设。/ga/范畴噪音段的能量集中于中低频,而/da/范畴噪音段的能量集中于高频,结果发现低频滑音促进了/ga/范畴的识别,高频滑音促进了/da/范畴的识别。实验结果支持了声学线索激活的假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流-塞语境效应及相应的非言语语境效应可能既非频谱对比效应,也非掩蔽效应引起的,更有可能是语境激活了相应范畴的声学线索,因而促进了该范畴的识别。(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张志强[3](2008)在《言语语境特征分析、翻译及翻译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 It be…that…结构句的理解、翻译与译评为例,对笔者先前提出的用于翻译和翻译批评的主要语境特征分析框架作了必要的修订与说明。It be…that…结构句貌似简单实则复杂,不少涉及该结构句的翻译经不起考证,翻译批评也经不起推敲。要准确判断该(本文来源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8-11-01)

张志强[4](2008)在《言语语境特征分析、翻译及翻译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笔者曾经提出的用于翻译策略制定和翻译批评的主要语境特征分析框架作了必要的修订和说明,阐述了译者应如何在主要语境特征分析的参照下进行翻译才能避免或减少误译,译评者又该怎样开展以言语语境特征分析为框架的翻译批评以避免或减少误评,并对述及的文学翻译的批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译林》期刊2008年03期)

吕红波[5](2007)在《浅析早期教育与社会汉语言语语境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己的汉语母语教育,早期教育是幼儿智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儿童进行汉语母语教育社会汉语言语语境的优化因素不可忽视。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我们今天的现代文化教育事业包括早期儿童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7年14期)

汪先锋[6](2005)在《副言语语境与语篇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副言语语境主要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常识、相互知识等元素,这些元素同言语语境元素一样对语篇有一定制约作用。因此,解读语篇不仅要解析语篇的内部环境,还要诉诸语篇发生时的情景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林静蔚[7](2002)在《语言·言语·语境·文化——四种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言、言语、语境、文化的不同角度,阐明了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及其相互关系,试图纠正外语教学中重语言轻言语或重言语轻语言的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四种因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综合促进良好的外语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言语语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音段的识别受到邻近言语或非言语语境的影响,如/ar/和/al/或模拟/r/和/l/的F3过渡段的滑音影响到/da/-/ga/连续体的识别(Mann,1980;Lotto&Kluender,1998)。听觉理论者建议语境效应是听知觉的一般现象,无论是言语还是非言语语境,只要提供了对比性的频谱成分,就能诱发语境效应(Lotto&Kluender,1998)。动觉理论者认为言语语境效应反映了言语知觉内隐的参照了言语产生的动作表征;非言语语境效应的机制不同,是一种掩蔽效应(Fowler,Brown,&Mann,2000;Viswanathan,Magnuson,&Fowler,2013)。当前研究以汉语听者为被试执行了4个实验,考查流-塞语境效应及潜在的机制。实验1发现汉语听者识别/da-ga/连续体受到前面的流音语境/ar/和/al/及模拟流音F3过渡段的滑音的影响,影响模式与英语国家的被试一致。实验2和3以滑音模拟/da/和/ga/的F3过渡段为语境,结果发现/da/滑音提高了/da/范畴的识别,/ga/滑音提高了/ga/范畴的识别。实验结果似乎表明滑音激活了/da/或/ga/范畴的相应声学线索,因而促进了该范畴的识别,这与频谱对比效应及掩蔽效应的解释都不一致。实验4以低频和高频滑音为语境考察了这个假设。/ga/范畴噪音段的能量集中于中低频,而/da/范畴噪音段的能量集中于高频,结果发现低频滑音促进了/ga/范畴的识别,高频滑音促进了/da/范畴的识别。实验结果支持了声学线索激活的假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流-塞语境效应及相应的非言语语境效应可能既非频谱对比效应,也非掩蔽效应引起的,更有可能是语境激活了相应范畴的声学线索,因而促进了该范畴的识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语境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郭贵春.言语语境与语境实在[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

[2].刘文理,徐泽初.言语语境效应新解释[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3].张志强.言语语境特征分析、翻译及翻译批评[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

[4].张志强.言语语境特征分析、翻译及翻译批评[J].译林.2008

[5].吕红波.浅析早期教育与社会汉语言语语境的优化[J].语文学刊.2007

[6].汪先锋.副言语语境与语篇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7].林静蔚.语言·言语·语境·文化——四种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关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

标签:;  ;  ;  ;  

言语语境论文-刘伟,郭贵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