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缆破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动监测,通信光缆,监测站,监测系统
光缆破损论文文献综述
夏渊[1](2015)在《通信光缆破损监测系统监测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等等基于传统光纤传输网络的各类通信业务需求不断深入,光纤通信网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展开严重影响了通信光缆网络的安全运营,通信光缆一旦发生破损或者阻断的现象将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为了保证通信的顺畅,必须对一些重要的光缆传输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进而预知可能发生的破损或者其他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减少对重要光缆传输系统造成的危害。本文主要探讨通信光缆的自动监测技术,通过通信光缆的金属铠装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相关理论提出关于光缆破损的自动监测方式。(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5年12期)
刘芳[2](2009)在《通信光缆破损监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通信技术的大规模使用给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光缆的数量多、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一旦光缆发生阻断必将造成巨大危害。为此,保证通信光缆线路质量,对光缆进程实时的监测,在光缆出现问题之前给予解决,是当前光缆维护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对光缆绝缘层破损情况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光缆绝缘层的对地电阻。而国内主要依靠人工到各个分站点测量绝缘电阻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到实时预报。为了实现不到现场即可对光缆实际状态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通信光缆监测方面的文献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套可以用来实时在线监测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测接线盒内湿度状况和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情况并把测量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进而可以提早的对光缆破损情况做出判断。论文完成了监测系统的前站和监测站两部分电路设计,前站主要完成对接线盒内湿度和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内部电路包括接收监测站的供电存储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前端测量电路、通信电路;监测站主要完成对前站的供电、指令控制及接收前站传送过来的数据,内部电路包括监测站对前站的供电电路、发送控制指令、接收数据处理电路等。最终对监测站和前站各部分进行试验,前站可以完成对接线盒内湿度和光缆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并可以将测量信息传送到监测站中,监测站可以完成对前站的供电和指令控制,前站和监测站之间可以进行正常的通信,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正常工作,并有能力对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进行实时监测。(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09-02-28)
王章龙[3](2008)在《查找光缆绝缘护套破损的快速有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缆护套一旦破损,金属护套受腐蚀穿孔,地下化学物质及潮气进入光缆,会使光纤传输损耗增大。徐州—连云港东陇海GYTA53-8芯光缆开通半年后,发现NEC155Mb/s传输八义集—邳县热备用光板不能启动,经测试发现3、4纤八义集—邳县间23.6km光纤衰耗达(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08年03期)
吴桐[4](2007)在《通信光缆破损监测系统监测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光缆的大规模建设给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光缆的数量之多、容量之大、传输距离之长,一旦光缆发生阻断必将造成巨大危害。为此,保证通信光缆线路质量,对光缆进程实时的监测,在光缆出现问题之前给予解决,是当前光缆维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要对光缆进行实时的自动监测。本文以通信光缆的绝缘电阻自动监测,自动测量为研究方向,在研究过通信光缆自动检测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通信光缆的金属铠装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定期自动检测为理论根据的光缆自动检测方法。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开发情况。然后介绍了关于实现光缆监测系统的相关技术,光缆监测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所需要的设备,并提出了光缆监测站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种技术指标。论文将重点放在对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站硬件设计方面的论述,对监测站的电压转换模块、工作电源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前端采集处理模块以及AD转换模块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对每部分硬件的设计进行分析后给出实验仿真结果。通过Capture CIS软件对硬件各个的仿真结果进行硬件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结合本文描述的理论,完成了监测站样机的制作并通过进行一系列的上电实验逐步验证每个模块的工作运行情况,各模块的工作运行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监测站能够控制前站的正常工作,并有能力对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进行测量。(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07-12-20)
李涵[5](2007)在《通信光缆破损监测系统前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光缆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缆一旦破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个完整的光缆监测系统应包含光纤纤芯自动监测;光缆护套对地绝缘自动监测;接头盒进水的自动监测叁个方面。光缆用于传输数据的部分是光纤,根据专家的经验光缆绝缘层的破损和接头盒进水是导致光纤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光缆绝缘层破损和接头盒进水情况的监测对光缆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目前对光缆绝缘层破损情况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光缆绝缘层的对地电阻。现在国内主要采取使用人工到各个分站点测量绝缘电阻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到实时预报。光缆破损状况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用来自动检测光缆绝缘电阻,接头盒湿度的系统。国际上只有英国雷迪公司有同类应用于工程的产品但是价格过高,无法大规模使用,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成形的技术。光缆破损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测量光缆的绝缘电阻,并把测量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进而对光缆的破损情况做出早期的判断。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绝缘电阻测量,控制,和数据传输叁个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了绝缘电阻测量的相关电路的测量高压生成电路,绝缘层放电电路及取样电路,控制电路的上电阶段继电器触发控制电路,处理器对系统控制的接口电路。由于设计指标苛刻本文所设计电路中大量使用分离件而非集成芯片,电路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Pspice仿真辅助设计,大大的方便了电路的设计。所设计电路经调试后,测量高压生成电路使用26V左右的系统电压产生250V用于绝缘电阻测量的标准高压;上电阶段继电器触发控制电路可以在指标要求环境下,使继电器在规定电压及电流下正常触发并在系统供电后接受处理器控制;其余电路也都工作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07-12-20)
莫菊平,夏建立[6](2002)在《光缆绝缘护套破损快速查找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铁路通信的发展 ,长途通信传输通道由电缆更新为光缆。光缆线路的维护较电缆线路又有新的变化 ,如光缆外层护套绝缘破损后 ,光缆的金属护套就会受到腐蚀 ,护套一旦穿孔将会直接导致潮气进入光纤内部 ,而潮气中的OHˉ会使光纤传输损耗增加 ,导致光纤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02年01期)
屈文祥[7](2000)在《用电桥法查找光缆外护层破损》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缆外护层的作用 ,是防止水和潮气浸入光缆内部 ,增加光缆的机械强度 ,从而保护光纤 ,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在新的施工规范中 ,用光缆的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来检验其外护层的好坏 ,但在施工和维护中 ,光缆外护层一旦破损 ,查找起来比较困难。现介绍一种用直(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00年10期)
光缆破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通信技术的大规模使用给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光缆的数量多、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一旦光缆发生阻断必将造成巨大危害。为此,保证通信光缆线路质量,对光缆进程实时的监测,在光缆出现问题之前给予解决,是当前光缆维护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对光缆绝缘层破损情况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光缆绝缘层的对地电阻。而国内主要依靠人工到各个分站点测量绝缘电阻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到实时预报。为了实现不到现场即可对光缆实际状态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通信光缆监测方面的文献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套可以用来实时在线监测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测接线盒内湿度状况和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情况并把测量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进而可以提早的对光缆破损情况做出判断。论文完成了监测系统的前站和监测站两部分电路设计,前站主要完成对接线盒内湿度和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内部电路包括接收监测站的供电存储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前端测量电路、通信电路;监测站主要完成对前站的供电、指令控制及接收前站传送过来的数据,内部电路包括监测站对前站的供电电路、发送控制指令、接收数据处理电路等。最终对监测站和前站各部分进行试验,前站可以完成对接线盒内湿度和光缆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并可以将测量信息传送到监测站中,监测站可以完成对前站的供电和指令控制,前站和监测站之间可以进行正常的通信,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正常工作,并有能力对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进行实时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缆破损论文参考文献
[1].夏渊.通信光缆破损监测系统监测站设计[J].通讯世界.2015
[2].刘芳.通信光缆破损监测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
[3].王章龙.查找光缆绝缘护套破损的快速有效方法[J].铁道通信信号.2008
[4].吴桐.通信光缆破损监测系统监测站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07
[5].李涵.通信光缆破损监测系统前站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07
[6].莫菊平,夏建立.光缆绝缘护套破损快速查找法[J].铁道通信信号.2002
[7].屈文祥.用电桥法查找光缆外护层破损[J].铁道通信信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