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神疾病论文-周尚昆,唐由之

瞳神疾病论文-周尚昆,唐由之

导读:本文包含了瞳神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医眼科,辨证论治,唐由之

瞳神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周尚昆,唐由之[1](2019)在《唐由之瞳神疾病辨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唐由之教授是我国中医眼科的学术带头人,在中医眼科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中医眼科辨证有自己的特点,对于瞳神疾病则比较灵活,主要采用微观辨证、气血辨证、阴阳辨证、脏腑辨证、体质辨证、分期辨证、病因辨证、专方辨证等以提高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银丽,卜倩[2](2013)在《“看图识病”式教学在瞳神疾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瞳神疾病是《中医眼科学》中的重点病、难点病、因其解剖特点的微观性,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病例的临床特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看图识病"式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瞳神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3年03期)

廉丽华[3](2011)在《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瞳神疾病典型眼底改变的证候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瞳神疾病眼底改变与五脏之间的关系,以此揭示瞳神疾病眼底改变的证候特点。方法:研究病例主要来自两方面:一.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09年12月就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住院病人,眼底表现为水肿、出血及渗出,通过全身辩证及方药确定五脏相关关系;二.前瞻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4月就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凡是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表现为水肿、出血及渗出的病人,均进行五脏相关的问卷调查,整个过程均无医师在旁行暗示性引导。病例收集完毕后,运用Stata统计软件,计算眼底改变与五脏的相关性,最后得出结论。进行前瞻性研究前,均向参与临床观察的病人,解释本研究的相关情况,同时取得病人的同意后方进行。结果:采用Stata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回顾性研究:共收集165例住院病人,其中眼底水肿者77例106眼,与肝、肾和脾相关;眼底出血者79例106眼,与肝、肾和脾相关;眼底渗出者90例128眼,与肝、脾相关;其中全部眼底表现均伴随瘀的存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37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眼底水肿者26例35眼,与肝、肾和脾相关;眼底出血者29例41眼,与肝、肾和脾相关;眼底渗出者17例25眼,与肝、肾和脾相关;其中全部眼底表现均伴随瘀的存在。结论:通过对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眼底表现为水肿的与肝、肾和脾相关;2.眼底表现为出血的与肝、肾和脾相关;3.眼底表现为渗出的与肝和脾相关;4.全部眼底表现均伴随瘀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4-01)

柳昕[4](2006)在《导致盲与低视力瞳神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中医辨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视力(low vision)是指如果一患者的双眼即使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和普通的屈光矫正后仍持续功能性损害,其矫正视力小于0.3(6/18)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尚存在利用剩余视力做某项视觉活动的能力;盲是指患者矫正视力小于0.05,若中心视力好,但视野半径<10°而>5°则为3级盲,若视野半径<5°为4级盲。本研究统计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9年内的住院病人,对导致盲及低视力瞳神疾病的发病情况、疾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治疗效果等予以调查,同时就导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瞳神疾病——青光眼的相关内容予以分析,初步探讨其中医证侯特点,同时提出中医药治疗盲及低视力的新思路。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本文综述了中医对瞳神疾病的认识,中医药在治疗盲及低视力的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医学对盲及低视力的发病率、病因等的相关统计,现代医学对导致盲及低视力疾病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目的:统计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病因、年龄分布,以及导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疾病的中医辨证规律。 2.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统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2005年眼科住院病人,依据盲及低视力的纳入标准筛选患者492人,对该部分人群进行年龄、性别、病种、视力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其内在的联系及分布规律。 3.结果: 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9年内住院病人中,致盲的瞳神疾病患病率为11.24%,致低视力的瞳神疾病的患病率为2.18%,盲及低视力的总患病率为13.42%。致盲的主要瞳神疾病有青光眼(27.43%)、视网膜脱离(12.60%)、视神经病变(11.18%);致低视力的主要瞳神疾病有高度近视(3.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5%)、青光眼(2.24%)。本次研究盲的患病率与1998~1999年中国卫生部的调查结果相似,而低视力的患病率明显偏低;青光眼在导致视力残疾的病种中所占比例与全国调查结果相近。 ②盲及低视力患者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期,一个高峰在21~30岁,另一高峰在61~70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盲及低视力患者的比例呈递增趋势,61~70岁达到最高峰,71岁以后逐渐递减。 ③经过治疗后仍属低视力的患者,其疾病分布位于前叁位的是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神经病变。该结果与国内外相关调查相似,均为青光眼和高度近视占主要原因。 第叁部分 结论(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6-05-01)

蔡从春[5](2002)在《疏肝解郁法在瞳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疏肝解郁法是治疗肝郁气滞的常用法则。根据肝开窍于目和“目病多郁”的原则 ,笔者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瞳神疾病 ,取得较好效果 ,举例如下。1 视神经视网膜炎患者 ,男 ,37岁。 1995年 5月 31日因右眼视物不清 1个月就诊。患者素有饮酒嗜好。近 1个(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02年05期)

张怀安[6](1988)在《瞳神疾病治疗八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瞳神疾病统属内障范畴,《龙木论》分为二十叁症,《医宗金鉴》分为二十四症,《审视瑶函》分为叁十六症,过于繁杂。包括现代医学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阻塞、玻璃体混浊等眼底病。笔者根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1988年01期)

曾樨良[7](1983)在《瞳神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节瞳神紧小瞳神紧缩变小,展缩失灵之症名瞳神紧小。如《张氏医通·七窍门》所述:“瞳神渐渐细小如簪脚,或如芥子,又有神水外围相类虫蚀,渐觉眊臊羞涩,视尚有光”。本症指因病变累及黄仁而引起之瞳神紧小,可见于今之虹膜睫状体炎、金葡萄膜炎。此症常易反复,如治疗不当,可导致瞳神干缺,甚至失明。引起瞳仁缩小之原因众多。至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桥脑出血、吗啡或有机磷中毒、霍纳(yorner)氏综合征等导致的瞳神(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1983年04期)

瞳神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瞳神疾病是《中医眼科学》中的重点病、难点病、因其解剖特点的微观性,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病例的临床特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看图识病"式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瞳神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瞳神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周尚昆,唐由之.唐由之瞳神疾病辨证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2].银丽,卜倩.“看图识病”式教学在瞳神疾病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13

[3].廉丽华.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瞳神疾病典型眼底改变的证候特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4].柳昕.导致盲与低视力瞳神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中医辨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5].蔡从春.疏肝解郁法在瞳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02

[6].张怀安.瞳神疾病治疗八法[J].新中医.1988

[7].曾樨良.瞳神疾病[J].四川中医.1983

标签:;  ;  ;  

瞳神疾病论文-周尚昆,唐由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