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生活论文-李放,黄李佳,钟林鹏,王一博,邢锦涛

同性恋生活论文-李放,黄李佳,钟林鹏,王一博,邢锦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性恋生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性恋,恋爱状况,生活满意度,性取向隐瞒

同性恋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李放,黄李佳,钟林鹏,王一博,邢锦涛[1](2019)在《男同性恋者恋爱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男同性恋者恋爱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考察性取向隐瞒与应对自我效能感在其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恋爱状况调查题项、生活满意度量表、性取向隐瞒量表以及应对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17名国内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结果:(1)男同性恋者恋爱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着相关,有固定恋人者生活满意度显着高于无固定恋人者;(2)性取向隐瞒与应对自我效能感的其中两个维度(问题中心应对效能、不良情绪应对效能)在男同性恋者恋爱状况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结论:恋爱关系是提升男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这种提升可通过降低性取向隐瞒和增加应对自我效能感的方式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杨玲[2](2018)在《法国女同电影的多重同性恋主题解读——以《阿黛尔的生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同性恋这一社会现象,探讨了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与建构、女性的身体书写、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模糊界限等多重同性恋主题。本文结合身体书写理论和酷儿理论,以剧情发展为主线,逐层分析影片的同性恋主题。由此得出,同性恋群体影像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情人性的镜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8期)

庾泳,肖水源[3](2017)在《中国广州男同性恋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国广州男同性恋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来收集男同性恋样本,调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由被试自填。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情况问卷、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自我耻辱感量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男同性恋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在420名男同性恋有效样本中,抑郁、焦虑、应激水平较高,29.3%在过去1年内有过自杀意念,36.5%遭遇过亲密关系暴力,39.2%在过去6个月内有过无保护性行为,14.0%至少得过一种性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我耻辱感较低、自尊感较高、性关系中主动角色、抑郁水平较低、无亲密关系暴力的男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较高。结论:中国广州男同性恋人群健康状况较差、生活满意度较低,自我耻辱感、性关系中的性角色、抑郁情绪、亲密关系暴力是影响男同性恋人群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郭晓飞[4](2016)在《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一文中研究指出1998年,日裔美国人吉野贤治得到了耶鲁大学的教职,那个时候他的同性恋身份在单位里已不是秘密,他的一个同事问他愿意成为一个碰巧是同性恋的法学学者(homosexual professional),还是成为一个专门研究同性恋的职业同性恋者(professional homosexual),如果选择前者,他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终身教职。很多年以后,已经功成名就的吉野教授在论文和演讲中都讲到了这一故事,故事讲的次数多了,回溯式的建构本身成(本文来源于《反歧视评论》期刊2016年00期)

唐魁玉,詹海波[5](2016)在《同性恋丈夫视角下的同妻边缘生活困境及其解困方式——一项虚拟现实人类生活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5年4月以来,同妻群体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纽约时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等都刊发了相关报道,对弱势的同妻群体的生活处境、面临的生理风险以及面对的社会压力给予了充分重视和人文关怀。从男同性恋丈夫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同妻在婚姻中的边缘过程是极其特殊和渐进而缓慢的。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凝聚在同性恋丈夫眼中的边缘处境也多种多样,尤其是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处境、生理健康困境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社会焦虑和社会同情。在了解到这些同妻边缘处境之后,就不难在寻求同妻边缘过程和边缘处境的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即应该依赖于同妻主体的自我觉醒、同性恋丈夫的勇于承担和社会舆论的包容。同妻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全人类、全球化时代的性别问题,不如说更是一个具有"中国语境"和"中国经验"的地方性性别问题。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同妻现象世界和生活世界会呈现出新的、难以预见的面相和征候。(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张严文,叶宝娟,郑清,冉硕,唐棻[6](2016)在《责任性对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责任性、领悟家庭支持、家庭出柜对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责任性量表、领悟家庭支持量表与生活满意度量表为测量工具,对476名同性恋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男同性恋者的生活满意度显着低于女同性恋者的生活满意度;2责任性、领悟家庭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均呈显着正相关;责任性、家庭出柜与领悟家庭支持呈显着正相关;3责任性会显着影响同性恋者的生活满意度;4领悟家庭支持在责任性对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5家庭出柜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结论:责任性对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受到领悟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同时家庭出柜调节了责任性与领悟家庭支持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郑屹,玛鲨苗酱[7](2016)在《“娜拉出走”之后——同性恋群体生活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个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的社会,异性恋者的未来都难以预测,同性恋者更是如此。而他们要承担更多,这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任何一个人都有选择和同性恋爱、结婚的权利,尽管这一权利缺乏社会政策配套还不能完全兑现,但必须承认,在现在,这样的话语已然是一种"正确"。攻击同性恋或剥夺他们的权利,被认为是一种在道德上并不正当的行为。于是,有一部分"同志"不再隐瞒,而选择了勇敢做自己,向父(本文来源于《南风窗》期刊2016年20期)

杨玲[8](2015)在《《阿黛尔的生活》的同性恋主题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法国女作家朱莉·马洛的漫画小说《蓝色是一种暖色调》,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法国社会的同性恋现象,探讨了同性恋世界里的多重主题,如: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女性的身体书写、同性恋间的种族和阶级差异等。影片通过当代同性恋话语充分展现了同性恋者的爱欲与自我,在主题上表现出明显的颠覆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对当代法国社会同性恋现象的深刻思考。(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5年05期)

李博[9](2013)在《以社会认同视角分析中国同性恋亚性别群体生活处境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现象对于中国社会来讲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对同性恋群体主体印象一直都偏于负面,对同性恋者的深入观察和认同研究也较少。对同性恋群体生活状况的探究,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当今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认同程度开始呈现落差明显的分化,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认同也越来越强烈。本文旨在研究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和文化多元的社会气氛下,同性恋亚性别群体在情感、婚恋等生活问题上,如何面对主流性别群体,通过比较研究,他们的心理认同又是如何,以及造成这种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复杂原因。对同性恋亚性别群体的关注,也是我国现阶段对性别多元发展建设和谐性别文化的需要。本文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近叁年内笔者所接触到的同性恋者为主要调查对象,并从中获取研究第一资料,通过总结发现:1、多数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认同感较低,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状态;2、同性恋者情感脆弱,情感断裂易导致不幸;3、大多数选择异性恋婚姻形式下的同性恋者,对异性伴侣和家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目前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积极地减少歧视和偏见,让更多人通过合理渠道了解多元性取向,提高社会对多元选择的包容度,也会减少因不了解而产生的人伦悲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魏伟,蔡思庆[10](2012)在《探索新的关系和生活模式关于成都男同性恋伴侣关系和生活实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些年来,李银河提交同性婚姻提案的努力,将同性恋伴侣关系和家庭生活引入了公众视野,但国内学术研究对此尚无涉及。基于对成都"同志"社区的实地研究,本文详细考察了男同性恋伴侣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具体实践、追求平等关系、反思现有婚姻制度,以及争取社会承认的努力。研究强调中国社会中的同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在转型,同性恋伴侣关系开始挣脱占据主导地位的异性恋亲属体系,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家庭生活模式。同时,借鉴西方近期关于"酷儿"家庭的理论和实践,文章讨论了同性恋伴侣关系对于主流社会和亲属制度的启示,呼吁在制度上给予这样的"草根"实践以更多的承认。(本文来源于《社会》期刊2012年06期)

同性恋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同性恋这一社会现象,探讨了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与建构、女性的身体书写、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模糊界限等多重同性恋主题。本文结合身体书写理论和酷儿理论,以剧情发展为主线,逐层分析影片的同性恋主题。由此得出,同性恋群体影像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情人性的镜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性恋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1].李放,黄李佳,钟林鹏,王一博,邢锦涛.男同性恋者恋爱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2].杨玲.法国女同电影的多重同性恋主题解读——以《阿黛尔的生活》为例[J].戏剧之家.2018

[3].庾泳,肖水源.中国广州男同性恋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4].郭晓飞.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J].反歧视评论.2016

[5].唐魁玉,詹海波.同性恋丈夫视角下的同妻边缘生活困境及其解困方式——一项虚拟现实人类生活方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

[6].张严文,叶宝娟,郑清,冉硕,唐棻.责任性对同性恋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

[7].郑屹,玛鲨苗酱.“娜拉出走”之后——同性恋群体生活状况调查[J].南风窗.2016

[8].杨玲.《阿黛尔的生活》的同性恋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15

[9].李博.以社会认同视角分析中国同性恋亚性别群体生活处境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0].魏伟,蔡思庆.探索新的关系和生活模式关于成都男同性恋伴侣关系和生活实践的研究[J].社会.2012

标签:;  ;  ;  ;  

同性恋生活论文-李放,黄李佳,钟林鹏,王一博,邢锦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