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说版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刻工,画家,小说版画
小说版画论文文献综述
郑子成[1](2019)在《“刻工中心论”及其对小说版画研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的版画研究中,存在着轻视画家,夸大刻工作用,并以刻工为版画主导者的倾向,可称之为"刻工中心论"。"刻工中心论"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特定历史语境下刻意强调劳动人民的地位,研究者兴废继绝的意识和构建独立的版画史的需要,木刻版画在民族化进程中的选择等。受"刻工中心论"的影响,小说版画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而认清刻工与画家各自的角色与作用,对小说批评、接受研究应有帮助。(本文来源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昊达,赵雪珂,梁亚男[2](2018)在《明清戏曲小说版画中传统园林设计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版画是人们记录、诉说的一种方式,能记录当时人们的诉求与社会文化。同时,其中的插图版画既是对部分居住场所的真实再现和主动模仿,又是文学作者和版刻画师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古代人们外部生活环境的客观记录与主观描绘。通过对古代园林版画的解析,可从中提取园林艺术元素,并汇总成为具有文学素养、品位的传统造园设计图稿案例。(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沙永汇[3](2018)在《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小说版画插图中的视觉语言》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由此催生了万历年间的阳明心学思潮,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新思潮的推动下,袁宏道、汤显祖、陶望龄、董其昌等一批有着极强艺术理想的文学艺术家在这一时期涌现~([1]),产生了文人独立创作小说的现象,促使小说进入繁荣发展期,"小说"也于此时成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从嘉靖元年到万历二十年间,是我国小说和(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8年06期)
高旭[4](2016)在《《明清小说版画》的视觉文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小说版画》收录了明清时期众多经典小说不同版本的版画插图,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插图的不同风格,而且可以通过对同一小说不同版本间插图的比较,把握明清版画艺术史变迁。作者在编写《明清小说版画》时不仅只是对小说版画的图版资料做了大规模的搜集与整理,(本文来源于《美术报》期刊2016-07-23)
汪燕岗[5](2014)在《论明代通俗小说版画刻工——兼谈版画刻工研究的学术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版画的辉煌,离不开版画刻工的辛勤努力,他们是版画史、书籍插图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明代通俗小说版画刻工及其作品统计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新安、建阳、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刻工,包括其籍贯、主要活动和版刻风格等,并从版本鉴定的角度出发,以《水浒传》的一个重要版本——大涤余人序本的刊刻时间为例,论述了版画刻工研究在版本学上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李炫燕[6](2013)在《明清陶瓷装饰的“互文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陶瓷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过程所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代文化产生于对前文化的吸收和改编,当代陶瓷装饰艺术同样也是在以前的陶瓷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化和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源动力是人类从未间断的解构与建构的实践行为。本文以明清陶瓷人物故事纹饰与小说版画插图为例,以互文性为理论视角对陶瓷装饰艺术进行研究。通过对明清时期陶瓷人物故事纹饰与小说,与戏曲,以及与小说版画插图的互文关系进行梳理,可以看到明清时期陶瓷人物故事纹饰与小说版画插图的互文性关系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在图式来源,风格形成以及其内容架构,象征意味等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明清时期陶瓷人物故事纹饰的全景式互文性关系的描述,陶瓷手艺人的解构与建构实践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显得尤为的突出。(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期刊2013-05-10)
周举[7](2012)在《明清版刻戏曲小说插图中佛教版画的世俗取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的复制木刻版画兴起于隋唐,盛于明清,在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明代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手工业发达,雕版印刷繁荣,版画的绘刻极为兴盛。在我们所能得见的版画遗存中,戏曲小说插图版画和佛教版画是两株最为引人注目的奇葩,无论其遗存数量之多,流传之广,镌刻之精,拟或艺术价值之高,皆胜其它题材版画一筹。然而,由于目的、功用、审美要求的不同,这两类题材的版画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早期版画创作上的融合却从未有过。直到明朝中后期,刊(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2年08期)
朱悦媛[8](2012)在《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版画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小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白描,而是在白描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浓郁的版画气息。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战斗性和革命性,多彩的线条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彩展示,典型的图画构成以及本色而传神的刻画,这些特点使鲁迅小说深刻而精彩,有着版画力与美的特质。(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04期)
张玉梅,张祝平[9](2011)在《明代《叁国》小说版画之美——以周曰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谱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小说的版画别具风味,周曰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谱本《叁国演义》插图均采纳单幅大图的版式,审美性大大增强,分别以的典雅、豪迈、精致的笔触展现叁国气象。叁者刊刻时间经历了万历到崇祯,反映了这一时期金陵版画对建阳版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07期)
刘潇湘[10](2010)在《明代小说版画插图的表现形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小说版画插图开创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图像化的先河,版画插图首次被创造性地广泛运用于经典小说之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明代小说版画插图的表现形式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明代小说版画插图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向上的发展过程,也是各个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从历史发展、表现形式、价值意义叁个大方面和以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视角,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附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个方面,对明代小说版画插图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进行阶段性研究和综合审视。本文从纵向上将明代小说版画插图发展过程系统地展现了出来,从横向上对同期各个流派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以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角度,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插图进行分析研究它的形式元素、表现手法及相应的人文思想和情感,以利于我们在现实的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中汲取前人的经验和精华,并与自身的艺术传统保持必要的联系。因为,明代小说版画插图不仅积累下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使它在古老的艺术长河中璀璨夺目,为传承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总而言之,明代小说版画插图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小说版画插图研究的重点,对中国艺术影响深远,综合体现了中国艺术内涵,对创作与创造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4-20)
小说版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版画是人们记录、诉说的一种方式,能记录当时人们的诉求与社会文化。同时,其中的插图版画既是对部分居住场所的真实再现和主动模仿,又是文学作者和版刻画师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古代人们外部生活环境的客观记录与主观描绘。通过对古代园林版画的解析,可从中提取园林艺术元素,并汇总成为具有文学素养、品位的传统造园设计图稿案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说版画论文参考文献
[1].郑子成.“刻工中心论”及其对小说版画研究的影响[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李昊达,赵雪珂,梁亚男.明清戏曲小说版画中传统园林设计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
[3].沙永汇.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小说版画插图中的视觉语言[J].美术.2018
[4].高旭.《明清小说版画》的视觉文献[N].美术报.2016
[5].汪燕岗.论明代通俗小说版画刻工——兼谈版画刻工研究的学术意义[J].美术研究.2014
[6].李炫燕.明清陶瓷装饰的“互文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7].周举.明清版刻戏曲小说插图中佛教版画的世俗取向探析[J].艺术评论.2012
[8].朱悦媛.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版画因素[J].大众文艺.2012
[9].张玉梅,张祝平.明代《叁国》小说版画之美——以周曰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谱本为例[J].语文学刊.2011
[10].刘潇湘.明代小说版画插图的表现形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