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气象资料论文-王家乐,张德龙,于溥天,彭志强

多源气象资料论文-王家乐,张德龙,于溥天,彭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源气象资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质量控制,LAPS,融合,背景场

多源气象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乐,张德龙,于溥天,彭志强[1](2019)在《基于LAPS系统的内蒙古自治区多源气象资料融合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是从LAPS系统入手,实现LAPS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本地化运行。通过对气象部门观测的探空、地面自动站资料在系统前端的预处理,能够实现LAPS系统对上述数据资料进行接入及融合分析,生成1h的温度要素场数据产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苏戈[2](2018)在《多源气象资料定时收集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源气象资料的收集现在已经成为各级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该文利用C++开发了一套多源资料收集系统,可以提高气象资料收集的自动化程度,减轻气象预报员的负担,使之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气象保障工作。(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20期)

张铭[3](2018)在《基于多源资料分析的西安典型雾霾过程的气象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秋冬季节,各地雾霾灾害天气频繁发生,对人们的出行、生活和健康等造成很大的影响。雾霾过程与一定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故研究雾霾过程的气象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借助能见度资料、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美国环境预测中心)资料、西安理工大学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和激光雷达资料,采用综合诊断的方法,针对西安地区两次典型雾霾过程的气象特征展开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西安地区雾霾物理模型,提出了雾霾预报参考指标。最后,通过另一次雾霾过程对预报参考指标进行了初步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1)提出了雾霾形成的6条预报参考指标,其中包括两条主要指标:在850hpa高度处有暖高压、高压脊、温度脊和湿舌天气系统的出现以及在700hpa高度处有高压脊和温度脊典型天气系统的出现:5 00hpa有≥7m/s的风速减小量。(2)提出了雾霾维持的4条预报参考指标,其中包括两条主要指标:下层弱辐散下降,上层弱辐合上升的运动气流;近地面风速维持在0~1级之间。(3)提出了雾霾消散的9条预报参考指标,其中包括两条主要指标:850hpa和700hpa都有冷性高压脊和冷舌典型天气系统内的出现;500hpa有>15m/s的风速增加量。(4)完成了预报指标的初步验证。通过2018年1月一次雾霾过程对预报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次雾霾过程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基本符合所提参考指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雾霾物理模型、雾霾预报指标对西安地区雾霾预测预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李胜[4](2016)在《基于多源资料的地市决策气象服务APP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决策气象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决策气象服务的现状和需求,针对传统服务手段和方式出现的问题和局限,提出移动端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原则和目的,系统组成及实现方式等,给出了关键的代码。决策气象服务是指为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军事与国防建设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重大工程建(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互联网+”与气象服务——第六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期刊2016-11-01)

杨光,朱明佳,金祺[5](2015)在《多源气象资料管理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探测的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在气象科研领域使用的气象观测以及分析资料也日益增多。为解决多源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共享问题设计开发了本系统。本系统是对气象科学研究中涉及到的气象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管理、共享和备份,全面提升资料分享效率。该系统通过Web服务和数据库,提供了统一的气象资料共享平台,提高了气象科学研究的研究效率和资料查找能力,将人从繁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处理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事务,整体提高了研究效率和对信息的可控性。(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 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期刊2015-10-14)

廖向花[6](2010)在《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对重庆冰雹的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重庆冰雹天气的分析预报能力,加强多源气象资料在重庆冰雹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利用重庆34个区县较长序列的县志资料、34个气象站灾情资料、MICAPS常规天气资料,研究了重庆近50年的冰雹气候特征,摸清了其时空分布规律;首次对重庆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划分,总结了有利于重庆冰雹天气发生的环流分型和主要环境形势特征,同时给出了冰雹移动主要路径。利用2008-2009年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C卫星及反演产品等遥感资料,初步研究了2008-2009年的典型冰雹个例,探讨多普勒雷达和卫星反演产品在重庆冰雹天气预测分析方面的应用,得到一些识别冰雹云的指标,便于人影防雹业务中的应用;同时,利用多源气象资料深入细致的分析了2008年6月5日一次典型冰雹天气过程的热力、动力天气背景、雷达回波特征及冰雹云系的宏微观结构特征、发展演变规律以及产生的物理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重庆冰雹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重庆冰雹在空间上存在东多西少的特征,东北部山区是冰雹频发地;近50年冰雹具有“少-多-少-多”的非均匀周期变化趋势,80年代后明显增多;年变化呈“双峰型”分布,高峰期为4-5月和7-8月,6月相对较少。重庆冰雹天气以局地对流为主,系统性对流次之,产生系统性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分为叁类,即低涡型、西北气流型和高空低槽型,其中西北气流型是主要影响系统,约占62%。研究得出重庆冰雹移动路径共9条,绘制了冰雹路径图并提出了人工防雹的对策建议,以提高人影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及反演产品、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8年6月5日发生在重庆的一次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是在典型的“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大气垂直结构下产生的,产生风雹的区域正好位于低空急流出口区及中低层风速辐合区。在多普勒雷达产品中表现为典型钩状回波、低层有界弱回波区和“穹隆”、中气旋、阵风锋等超级单体特征。分析还发现,垂直累积液态水(VIL)的突然跃增一般比冰雹降落时间提前2-3个体扫,该产品对冰雹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另外,本文利用FY2C卫星反演参数产品对此次风雹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云粒子有效半径能比较细致的反映中小尺度的云微物理结构,其大值区与冰雹落区较为一致,对冰雹落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云中大于36μm的粒子越多、所占比重越大,降雹的可能性就越大。利用雷达回波识别冰雹云应综合分析,从回波强度、回波顶高、VIL值及特征、冰雹指数、速度场特征等全方位考虑。其监测预警主要指标为:①回波强度大于50dbz;②回波顶高大于11km;③VIL值大于44 kg/m2以上;④VIL存在≧15kg/m2的明显跃增且跃增后VIL≥50kg/m;⑤冰雹指数出现连续几个实心叁角标志;⑥具有强的风速辐合或者中气旋。其中,VIL值的跃增特征及高值能提前2-3个体扫对冰雹天气进行预测,对冰雹的短时临近预报及人工防雹时机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探讨了卫星反演产品在重庆冰雹方面的应用,初步给出了卫星反演产品识别冰雹云的特征参数,其监测预警主要指标为:①云顶高度>9km,云顶温度<-30℃;②有效粒子半径>36μm;③云光学厚度>30;④液水含量>700g/m2。特别是有效粒子半径产品,出现有效粒子半径很大且大粒子所占比重很高时,降雹可能性大。本文相关分析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重庆冰雹天气特征的全面认识、提高冰雹预测能力和人工防雹作业条件的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0-05-01)

多源气象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源气象资料的收集现在已经成为各级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该文利用C++开发了一套多源资料收集系统,可以提高气象资料收集的自动化程度,减轻气象预报员的负担,使之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气象保障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源气象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家乐,张德龙,于溥天,彭志强.基于LAPS系统的内蒙古自治区多源气象资料融合实现[J].内蒙古气象.2019

[2].苏戈.多源气象资料定时收集系统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3].张铭.基于多源资料分析的西安典型雾霾过程的气象特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4].李胜.基于多源资料的地市决策气象服务APP设计与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互联网+”与气象服务——第六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2016

[5].杨光,朱明佳,金祺.多源气象资料管理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2015

[6].廖向花.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对重庆冰雹的综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0

标签:;  ;  ;  ;  

多源气象资料论文-王家乐,张德龙,于溥天,彭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