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兆张如钿郑晨曦李文闻朱兴朝(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医院心内科3522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5月9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予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胺碘酮疗效。结果治疗三周后,胺碘酮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普罗帕酮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2.34%,比较两组疗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运用胺碘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因冠脉狭或窄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功能障碍或器质病变。心律失常为冠心病常见并发症,易致原发病情恶化,发生心源性猝死。有效快速地控制心律失常对心功能的改善及防治并发症意义重大,因而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关键措施。目前,胺碘酮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1],作为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本院2009年1月到2011年5月9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普罗帕酮,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本院2009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及普罗帕酮组。其中,胺碘酮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46-78岁(平均54±3岁);普罗帕酮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55±2岁)。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制定的相关标准[2]。②选择窦性心律伴需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③动态心电图记录明确显示心律不齐。④多于120个/分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者。
1.3排除标准
排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校正QT间期(QTc)>450ms,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亢、碘过敏、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1.4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2g/次,日三次,7天后改为每日两次,再服七天后改为0.2g/次,1次/日。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鲁抗辰新制药公司)0.15g/次,3次/日。以3周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
1.5疗效评定
患者于用药前后予动态心电图以了解心律失常变化情况,并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及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气短、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气短、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有所减轻,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有所好转。无效:气短、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无明显减轻,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无明显好转。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资料组间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疗程结束后胺碘酮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普罗帕酮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3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见下表: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n(%)]
2.2不良反应
胺碘酮组轻度恶心者2例,头痛1例;普罗帕酮组口干者4例,头痛、眩晕、胃肠道不适者各1例。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普罗帕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普罗帕酮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胺碘酮组(P<0.05)。
3讨论
冠心病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或冠脉痉挛,引起缺血心肌局部代谢紊乱及心电的活动不稳,使心肌细胞激惹性增高,心室纤颤阈值下降,易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室速或室颤,导致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胺碘酮是临床较为普遍运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肯定。胺碘酮同时还可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和摄氧量,降低主动脉压力和外周阻力,维持心排血量,具抗心绞痛作用。本研究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证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高,值得推广。而胺碘酮有致甲亢、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故临床运用时,还应注意监测其他生命体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处理。
总之,胺碘酮价格实惠,且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临床使用严格按照适应症后相对安全,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孙丽娟,王建春,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2010,22(1):111-113.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41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