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功追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压无功控制,外点罚函数,优化配置
无功追踪论文文献综述
罗仕俊[1](2018)在《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对于分布式能源投入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分布式能源为人们解决能源缺口的同时也存在其固有的不利因素,即分布式能源不能提供长期、平稳的有效出力。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给电网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改变配电网中的无功分布。为此,本文对于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电压和无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光伏介入后对于配电网的影响。介绍了分布式光伏的构成,研究了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后对电网的无功分布和电压分布造成的影响,其结果显示,配电网主要为辐射状或链状网络,在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后会导致整个输电线路中传输的有功和无功下降。因此随着接入点越靠近末端对应的电压升高现象越为明显。其次,对于基于无功补偿的电压治理办法进行了技术对比和选型。目前我国的电压控制采用的是分层分区的方法进行控制,一般在变电站10kV母线处加装电容器或电抗器来进行控制。这种方法进行无功调节并不能适用于某一条支路末端的电压升高或跌落的情况。因此这种电压控制方式并不能有效应用于分布式光伏接入后的电压升高问题。而SVG具有发出和吸收无功的功能,因此在关键的节点安装SVG则可以对线路上传输的有功、无功进行补偿和吸收,起到有效控制电压的作用。最后,本文引入外点罚函数优化方法对接入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进行电压控制。将电压控制作为目标函数,将拟投入SVG的容量大小作为惩罚项进行优化求解。从而实现投入SVG的容量较小的情况下控制电压波动的目的,并且以宜昌点军地区的某一台区进行了实例分析和验证。检验结果显示,SVG加入后可以有效改变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情况,同时减少了配电网系统中的叁相不平衡现象。(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8-11-23)
崔灿,袁红[2](2017)在《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现有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的基础上,从优先保障目标配电系统的运行电压质量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电压质量,又兼顾了网络有功损耗。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电力学会2017年度优秀论文集》期刊2017-11-01)
吕艳玲,卢健强,冯曦,滕翀[3](2017)在《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追踪与有功无功解耦》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风力机的运行特性,推导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风速与风力机输出功率的数学关系,提出一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捕获方法即基于功率给定的最大风能追踪的控制策略,分析了通过功率控制进行最大风能追踪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双馈电机运行特性,建立了双馈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定子有功、无功功率的数学表达式,提出磁场定向的解耦矢量控制策略解耦控制方法,并采用一种改进的磁链观测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明帅[4](2017)在《基于空域追踪的多通道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线性负载引起的无功功率失衡和谐波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追踪算法的多通道无功补偿系统。通过空域追踪算法将待补偿的电能信号分解进入不同频带的信号子通道,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出需要补充的无功电流或电压信号,估计需要消除的谐波干扰。实验通过2类不同的待补偿电流信号进行了系统验证,2类信号的电流畸变率分别从系统补偿前的31.2%和11.2%,变为系统补偿后的0.16%和0.12%,证明了所述系统的矫正效能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7年04期)
崔灿[5](2016)在《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就是研究如何使无功功率在配电网中分布更为合理,从而有效地降低目标配电系统的有功损耗、改善系统的电压质量。传统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大多是以降低目标配电系统的有功损耗为目标。但是,随着电力法的颁布实施和电网商业化运行的深入,保障目标配电系统的运行电压质量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而,探讨以保障目标配电系统的运行电压质量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降低网络有功损耗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另外,分布式电源(DG)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研究计及DG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势在必行。本文旨在从优先保障目标配电系统的运行电压质量出发,探索一种更加贴近电力系统实际应用的计及DG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首先,本文简要阐述了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基本理论,并从电压和有功损耗两个方面论述了DG接入对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影响;深入研究了计及DG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以电压偏差最小和系统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计及DG接入的配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利用改进粒子群——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的详细步骤。其次,在传统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思想,构建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为了方便工程实践应用,进一步设计了一套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追踪电压控制目标节点的实时电压,采用校正控制与预防控制相结合、正常控制与紧急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目标配电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最后,使用两个算例对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15)
杨克难,高旺,侯靖岩[6](2015)在《基于潮流路径追踪的无功负荷分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流路径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负荷分摊方法,该方法以按比例分配原则为基础,通过对无功传输路径的搜索以及无损网络的等效,得到负荷节点无功功率来源的直观分布情况。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可以直观分析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传输及无功负荷分摊情况,最后以IEEE5节点及IEEE39节点系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宫一玉,吴浩,杨克难[7](2013)在《一种基于潮流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控制分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流追踪和凝聚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控制分区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追踪,确定无功源节点对各个节点无功输入的贡献比例,以此量化系统节点之间的无功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节点之间的距离,进而采用凝聚算法对系统所有节点进行聚合,并确定最优分区数目。IEEE 39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分析计算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所得无功控制分区能使分区内部的无功功率基本平衡,且能随系统运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提分区方法计算便捷,在实际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3年09期)
杨克难,吴浩,郑宁浪[8](2012)在《一种基于潮流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旨在改善电力系统无功传输和降低有功网损的无功补偿点选择和补偿容量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追踪,获得负荷无功功率的传输路径,结合无功流动与支路有功网损的关系,定义了节点的网损分摊系数,进而根据系数的大小选择无功补偿点;推导了网损分摊系数对负荷无功功率的近似表达式,结合网损优化的近似模型,推导出了各补偿点最优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通过39节点测试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网损分摊系数的物理概念清晰,计算便捷,据此进行的无功补偿对改善无功分布和降低网损均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2年08期)
杨克难[9](2012)在《基于潮流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无功运行情况及对其进行的优化控制作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考虑到无功问题的局部性,根据潮流追踪的结果,研究无功分布的特点,并据此展开对无功补偿及无功分区新方法的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工作。首先,本文在应用潮流追踪方法分析电力系统无功传输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善电力系统无功传输和降低有功网损的无功补偿点选择和补偿容量确定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追踪,获得负荷无功功率的传输路径,借用了同心松弛的基本思想,将无功功率分布与同心松弛中的同心层概念相结合,讨论输电网无功功率传输路径及无功分层分布的特点,然后结合无功流动与支路有功、无功网损的关系,定义了节点的有功、无功网损分摊系数,进而根据系数的大小选择无功补偿点;推导了网损分摊系数对负荷无功功率的近似表达式,结合网损优化的近似模型,导出了各补偿点最优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随后,根据系统各个节点之间无功流动情况,分析节点之间的无功耦合程度,结合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无功分区方法。该方法基于无功源节点对各个节点注入无功的贡献比例,定义系统节点之间的无功耦合度矩阵,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无功分区的新算法,基于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特点,借鉴模块度的概念,构建了分区聚合指标,并据此进行分区聚合。最后,根据无功潮流的分布状态,在分析系统发电机无功供电范围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无功流动状态图,划分无功分区,保证了区域内强耦合,区域间弱耦合。该算法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无功潮流分布状态,对电力网络进行简化,划分不同的发电机供电范围,确定系统状态图,根据不同供电区域之间的耦合程度的高低对系统进行分区。本文采用多个算例对上述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3-09)
邹婷[10](2010)在《基于功率分布特征的无功追踪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电路基本理论,从功率分量角度出发,对无功功率在电力网络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电网任意节点和联络支路无功功率解析表达式,明确了各节点和联络支路无功功率来源,形成了一种基于功率分布特征的无功追踪方法。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无功追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现有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的基础上,从优先保障目标配电系统的运行电压质量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电压质量,又兼顾了网络有功损耗。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功追踪论文参考文献
[1].罗仕俊.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2].崔灿,袁红.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C].浙江省电力学会2017年度优秀论文集.2017
[3].吕艳玲,卢健强,冯曦,滕翀.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追踪与有功无功解耦[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7
[4].王明帅.基于空域追踪的多通道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系统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
[5].崔灿.基于电压控制目标追踪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6].杨克难,高旺,侯靖岩.基于潮流路径追踪的无功负荷分摊方法[J].电气应用.2015
[7].宫一玉,吴浩,杨克难.一种基于潮流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控制分区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
[8].杨克难,吴浩,郑宁浪.一种基于潮流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
[9].杨克难.基于潮流追踪的电力系统无功分析[D].浙江大学.2012
[10].邹婷.基于功率分布特征的无功追踪方法[J].东北电力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