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银行业竞争力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金川[2](2020)在《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史上曾出现的五次并购浪潮,银行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为产业并购创造了条件,自身并购活动也在蓬勃发展,推动全球银行业不断壮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采取较为宽松的金融管制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银行间的资本逐步集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并购数量与并购规模屡创新高。目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尚显稚嫩,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并购的规模、数量、复杂程度等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跨国并购的全过程面临的风险无论从复杂性、多样性,还是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远甚于国内并购。因此,作为中资银行,在跨国并购中如何有效地评估、预警各种风险,如何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并购质效,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有文献对银行并购,以及与并购相关的风险方面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大量研究的重点比较集中于银行并购动因、绩效水平、风险识别和量化、风险防控等方面,而且许多传统的理论研究更偏重于考察东道国的主权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无法覆盖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全面风险因素。新形势下中资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形势,随着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业的深刻调整,许多新问题的出现都需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回应。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以及知名风险评估机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纳入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特色因素——双边关系和行业风险,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指标体系,进一步拓展了跨国并购风险理论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动态赋值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增加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解释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量化跨国并购风险,并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的算法,实现跨国并购风险的动态预警,较大程度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误差和局限性。研究的主要发现:(1)中外银行业在跨国并购的动机、战略、主体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在政策支持和实践发展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离不开内外部动因的驱动。(2)双边关系和行业风险对跨国并购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是构成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重要因素。五个子风险对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双边关系、行业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3)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其中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双边关系风险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而风险较低的国家则主要以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发达经济体为主,但是行业风险的评估结果则相反,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业的整体风险要小于发达经济体。跨国并购综合风险从大到小依次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4)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维度来看,以高收入国家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风险较低,新兴经济体的风险较高,跨国并购的综合风险与国家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5)从2017年的预警结果来看,政治格局变化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因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与东道国双边关系、全球银行业的行业风险及竞争格局的改变等因素都对中资银行实施跨国并购产生了较大影响。
唐金湘,徐俪文[3](2019)在《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对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如何在波诡云谲的竞争环境中稳步发展是所有商业银行都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定位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变得至关重要。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对中外共15家商业银行进行研究,旨在定位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在竞争中优势明显但整体风控水平较之世界知名银行偏低,建议在扩大经营的同时兼顾对资产质量的把控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程雨璐[4](2017)在《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各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市场机遇,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在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全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为了面对来自国际银行业的挑战,满足国内企业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需求,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海外业务空间,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商业银行尚存不小的差距。因而,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与大型跨国银行的差距并发现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中外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对中外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历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化现状、国际化起步时间、国际化动因等方面对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出有益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启示。第二,在分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外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展开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银行自身跨国经营经验、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的经贸关系密切程度。结合“走出去”的中国银行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对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第三,选取了我国商业银行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与全球领先的跨国巨头花旗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化指数、国际化路径选择、国际化扩张的区域选择和业务多元化程度四个方面,对花旗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并探索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对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性建议。
王天宇[5](2015)在《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金融国际化进程日益加深,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遭受重创的欧美银行积极调整,积累经验并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财务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保持资金流动性、创造价值、稳健经营的动力,有助于商业银行保持财务竞争优势。如何在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显着增强,盈利水平大幅提升。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问题逐渐显露。一是中资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两年增加,2013年末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8%。二是流动性风险监管不完善。银监会于2014年3月正式印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监管效果有待检验。三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缺失。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却没有监管P2P网贷等的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四是业务结构单一。2013年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2%,远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银行业40%50%的平均水平五是国际化经营能力弱。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少,境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低。随着经济和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依靠扩大规模追求利润增长的模式需要改变,亟需改革转型以提升财务竞争力,扩大财务竞争优势。本文分析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发展现状,选取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共11个国家和地区的31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依据财务竞争力的内涵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从规模、盈利能力、流动性、资产质量、国际化经营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包括1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随后通过因子分析这种客观的分析方法,提取并命名公因子,依据因子得分对样本银行各因子和财务竞争力综合排名。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优于外资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发展也较为迅速。从各个因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尚可,但在多元化经营能力、流动性、资产质量和国际化经营能力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本文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发现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风险监管缺陷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较弱阻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提高。研究认为,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未来应加强金融创新、推广中间业务提升多元化经营能力;完善风险计量方法和监管指标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跨国并购整合资源、银企合作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财务竞争力,从而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保持并扩大财务竞争优势。
谷阅[6](2014)在《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国有银行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截止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对外开放已经有八年之久。伴随着国外商业银行在中国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国际金融业务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国外商业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其发展从最初的市场调研以及在我国设立分行,逐渐拓宽到外币存贷业务和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服务的信息渠道,至到如今具有法人资格的子银行的设立,其人民币经营业务逐渐全面且深入,这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在中国的经济政策的改革下,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在健全经营体制的同时,地方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稳步推进,加大市场化经营力度,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能否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以此来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并能够在国际金融的竞争中迎难而上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展开,第一章引言,主要针对所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应用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并简要说明研究内容及创新与不足,对全文有一个纲领性的概述;第二章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概述,本章节内容主要以理论概述为主,对竞争力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界定以及其评价进行阐述,本章节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及评价,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研究分析;第三章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以及第四章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措施两章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实证和理论的研究发现,我国国有银行自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来其竞争力有大幅度的提高.综合前三章所述的背景、理论以及在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措施,即提高信息技术、优化公司治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视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组织和流程再造;第五章则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
夏智勇[7](2014)在《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银行业成功抵御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侵蚀,一时间倍受世界所称道。虽然,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难道因此可以认为,高利润等于高国际竞争力吗?当前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已是世界先进水平吗?这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索。显然,高利润并不等于高国际竞争力,中国银行业仍呈粗放式增长,高利润的背后仍是高息差收入、低中间业务收入,与国际银行领先者差距很大。当前国际上有三大挑战:全球经济洗牌、金融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为了履行加入WTO承诺,中国已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国内、外银行金融机构“短兵相接”,激烈争夺市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银行业必须适应更加严格的《巴塞尔协议Ⅲ》的新监管标准,调整经营战略,防范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必须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既要抵御国际领先的外资银行巨头们的大量入侵,同时还必须“走出去”直面国际金融市场激烈的争夺与金融风险的侵蚀,特别是与经受金融危机洗礼的、更具韧性的欧美银行业同台竞技并抢占世界一席之地,使得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和任务的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动银行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银行业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与国际地位。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相关研究。其次,分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并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评价及影响因素。然后,评价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从产业层面与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展开:第一,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第二,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第三,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四,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解释了文章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了研究内容与框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及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本文围绕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及深入性,但研究框架仍为“钻石模型”,本文研究成果未来拓展至其他金融市场,如证券业、保险业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国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基本按照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界定及具体竞争力、到识别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最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再到衡量这些因素并给予合理解释、最后到发现政策指向以及可执行的政策的研究逻辑进行。国外在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的评价方法主要针对特定对象,且常注重于评价某一个方面,还缺乏反映银行在市场上的敏感度指标(即风险防范能力),缺乏现实的指导性。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大多沿用波特“钻石模型”框架展开,主要围绕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界定、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内关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则主要关注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评价及其对应的政策建议,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实证研究仍然为研究的核心内容,近来也日益重视现代计量方法的使用。但是国内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各不相同,且评价方法也不统一,且未能纳入国际宏观经济变量、政策变量等较难测度的指标,研究对象也主要围绕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基于此,本文将全面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以整个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更为详实的研究数据来进行分析,提高研究的适用性。第三章深入地探讨了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本文先分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涵义、影响因素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并得到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为一个涵盖四个层次的评价体系,指标、方法均纷繁复杂,难以统一。然后,文章又从理论层面研究了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评价及影响因素。文章将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界定为:商业银行参与全球同业竞争,在国际市场规则下拓展业务,寻求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组织与内控能力、盈利与财务表现、创新与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主要为IMD关于金融体系竞争力的评价法、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法、《亚洲银行家》杂志排名法及骆驼评级法。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对知识、人才、资本等高级要素高度依赖;个人或企业需求的强度、品种、要求等也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发展状况,如高等教育、房地产、证券业、保险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等,将影响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倘若一国商业银行的企业目标、组织、战略等方面,恰好符合该国在该产业的竞争优势资源,那么该国在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将可充分地展现出来;在不同时期,一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如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监管、垄断监管等。而机遇则具有偶然性与环境性,若一国银行业发展中面临着国内外良好的发展时机,如金融市场稳定、市场需求旺盛、经济增长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高等,这将有利于一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第四章评价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文章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问题,并采用"CAMELS"法,从资本状况(Capital)、资产质量(Assets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状况(Earning)、资产流动性(Liquidity)及风险预警敏感性(Sensibility)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得到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为:与国际相比,在资产规模、盈利水平、风险防御、经营稳健性等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国际经营能力等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通过综合评价发现,虽然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全球领先,但是真实竞争力仍较弱,与国际同业有差距。第五章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文章先借鉴波特(1990)提出的“钻石模型”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政府与机遇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感性层面探讨其对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条件、人力资本、技术水平越来越决定着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消费者购买能力、消费水平、信贷需求、理财需求、结算需求、房地产信贷需求等对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也起到重要作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发展条件,如高等教育、房地产、证券业、保险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等发展水平,也极大地影响到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企业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公司治理水平将起正向作用,行业内外竞争状况有正反双重作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倒逼其调整盈利模式;政府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制度和利率市场化政策的不断完善,将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的工业化水平、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统筹发展,均推动着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正向发展。同时文章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理性上剖析这六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得到,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发展因素(即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竞争因素(即中国银行业充分竞争、市场化程度高)。第六章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鉴于发展因素和竞争因素为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产业政策方面:一是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监管法律制度;二是继续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三是继续提高银行业开放水平,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四是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构筑金融防火墙。就企业对策而言:一是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建设,完善银行公司治理;二是开展管理创新,增强盈利能力;三是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优化收入结构;四是因地制宜推动银行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五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稳健经营。
宋翠玲[8](2013)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银行业只有加入国际化的金融体系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对内开放均是中资银行参与全球金融活动的有效途径。200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尝试“走出去”战略,国内商业银行将在与跨国银行的互相学习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银行业竞争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开放水平如何,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中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竞争力水平的动态变化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情况来看,银行业开放水平增加有利有弊,有的国家提高了本国的竞争力,有的国家却削弱了本国银行竞争力,那么银行业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何影响?这更是迫切需要我们去重视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测评,探讨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全文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概述,通过明确写作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系统的梳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对金融开放水平、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竞争力的综述为对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和度量方法。通过对银行业开放动机文献的梳理,为探究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对银行业开放,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文实证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总之,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学者对银行业开放、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及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已有成效。然而,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全面测度还不够成熟,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动态变化的研究也是需要重视的课题,而且就银行开放水平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界定了银行业开放的概念,构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全面测评体系,从官方承诺视角和现实的视角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对外开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相对非常低,明显滞后于国内官方的承诺水平,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第四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构建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测评体系,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变化的进步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测评。结论是:所研究的12家样本银行除华夏银行(华夏银行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综合竞争力的纵向变化都大致呈现上升趋势,而横向比较显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相对较弱到相对较强的过程,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大多呈现从相对较强到相对较弱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和国家推动的股份制改革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上升有关。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正在缩小。这可能与《银行家》进行全球银行排名时所选择的指标是规模指标有关,也可能是美欧大银行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当然还有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该部分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对银行业开放影响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剖析,认为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和中资银行不断走出国门,导致中国本土银行(h)、跨国银行(m)和外资银行(f)的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数量的减少以及利润水平的降低。并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通过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东道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银行业对内开放通过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对母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借鉴Claessens(2001)等模型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从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现实的对内开放水平角度对衡量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指标、金融创新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市场实力指标和综合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整体上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其中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均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均是负面影响。这与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上升并不冲突。只是说明引起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可能性原因不是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变化,而可能是其他方面因素。比如垄断市场结构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利率管制制度下较高的存贷利差,国家支持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带来存贷规模的扩大。第七章是对策建议部分。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银行业溢出效应的发挥和银行业安全性的注重。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并对银行业合理开放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自身提升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测度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分阶段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银行类型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等进一步研究展望。
周恩静[9](2012)在《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以来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全球银行业在经受严峻考验的同时受到不少诟病。华尔街的蜕变,不仅暴露了银行业的脆弱性,也引发了有关未来银行经营模式与转型方向的思考。尽管当前欧债危机仍在发酵,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的复苏和金融市场的持续向好仍然缺乏强有力支撑,但总的看,危机发生后,那些经营范围狭窄、资产规模偏小的银行,抗风险能力和逆周期经营能力也相对较弱,而长期以来坚持走综合化、国际化经营道路的大银行,虽然在危机中也遭受了一定损失,但生存发展能力普遍较强。可见,与小银行相比,大银行往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要成为一家大银行,既可以通过内源积累的方式逐步成长,也可以通过并购等途径快速做强。根据汇丰、花旗等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但凡能最终成为大银行的,既要重视内源积累,也应不失时机地通过并购跨越赶超。为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虽然类似“银行并购到底创造多少价值”的讨论不会完全停止,但银行并购显然仍是一个极具理论探讨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所以,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以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为目标,以深化金融改革为主线,以银行并购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经济学相关理论,剖析银行并购这一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对银行并购的动因、绩效及绩效的动因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上对银行并购的研究已经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针对银行并购的动因,概括提炼了包括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交易费用、降低风险动因、获得协同效应等在内的一系列观点;同时对并购绩效的研究,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高起点和诸多有利条件。为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精心选取“中外比较研究”这一新的视角,即通过比较中外银行业并购在动因、绩效及绩效的动因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更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力图为中国银行业实施并购活动提供一些参考借鉴。概括起来,本文提出了这样几个初步结论:一是强调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并购仍是中国银行业做大做强、追赶先进的重要途径,应当继续鼓励、大胆实践;二是强调银行并购必须坚持开放姿态和全球视野,不局限于国内,不排斥外部力量,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下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强全方位合作,在引资的基础上做好引智、引制等工作,用他山之石攻克己玉,提升发展能力;三是强调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规则,为我国银行业并购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要在坚持效率、安全、适度规模等前提下,尝试推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金融机构与部分工商企业之间的渗透,努力在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打造若干个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金融旗舰”,支撑中国银行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角逐中扩大话语权,赢得新优势。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从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对并购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国内外有关并购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全文的结构安排做了介绍。第二章为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构成全文分析框架的三大视角:动因视角、绩效视角以及绩效的动因模式视角;总结了宏微观两大类动因,提出了财务及生产率(规模、技术)两大绩效评价指标,并分析了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类型,就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初步提出了两个假说,为后面章节的比较分析奠定了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为中外银行并购的动因比较。通过对近百年来并购历程的回顾,着重分析了国内外银行业在不同阶段实施并购的主要动因及其变化;概括了不同并购动因的基本特点,为今后国内银行的并购行为提供理论借鉴。第四章为中外典型银行并购的绩效比较。介绍了国内外银行并购的典型案例,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花旗银行与工商银行、汇丰银行与浦发银行曾经实施的并购行为进行绩效分析与比较,分别采用财务指标因素分解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进行分析,得出绩效比较的综合结论。第五章为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中外比较。通过选取若干变量,基于DEA测度值,并就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在数理统计意义上揭示中外银行业并购绩效动因模式的不同特征,从而为下一步推动我国银行业并购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在经验上部分验证了本文第二章提出的两个理论假说。第六章为推动我国银行业并购活动健康开展的政策建议。分析了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银行业并购的障碍与困难;结合前面章节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实施并购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一是着重对银行并购进行全面的“中外比较”,并从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三位一体”的视角,构建了并购比较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应该说,单一对动因或绩效进行分析比较的研究并不鲜见,但将动因和绩效结合起来,对“绩效的动因模式”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国内银行业并购绩效与国外存在差距的体制性原因。二是搜集、整理、汇总国内外典型银行的大量年报,用“中外比较”的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做了案例分析。本文重点收集了自2000年以来工行、中行、建行等三大国有银行,招商、浦发、兴业等三家股份制银行,以及摩根大通、花旗、美银、汇丰、渣打、日本三菱东京FJT等六家国外银行的年报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进行DEA(数据包络)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了上述银行并购的绩效比对结论。本文在第五章引入参数分析方法,基于Ricardo Correa(2008)的回归模型,将“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两大指标设为DEA分析的测度值,分析了宏观动因与微观动因对并购绩效的不同影响,提出并验证了本文第二章提出的两个“理论假说”。(假说一:在宏观动因模式下,宏观动因对银行并购绩效的规模效率必然在统计上显着,而对其纯技术效率不一定在统计上显着;当且仅当宏观动因属于内涵式跨国并购时,其对并购的纯技术效率在统计上也为显着。假说二:出于微观动因的银行并购,其内涵式增长动因对纯技术效率在统计上显着,其外延式增长动因对规模效率在统计上显着。详见第二章。)应该说,一直以来,有关银行并购绩效的研究绝大多数使用DEA测度方法与财务指标因素分析法,较少使用参数方法进行计量回归,而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三是用比较充分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综合经验判断与数据支撑,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实施并购战略的政策建议与具体策略。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六种并购模式,并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应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国内有条件的银行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失时机实施并购,用微观动因(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并购行为,同时满足政府鼓励并购的宏观动因(稳定中国金融体系、提高对外竞争力)与银行实施并购的最终目标(提高“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两大指标),做到政府与银行双赢。本文的研究局限在于,一是因为国内银行并购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特别是未发生过类似花旗银行并购旅行者公司这样的“强强并购”,力量悬殊的“强弱并购”不足以说明并购方通过并购带来的业绩影响,所以对并购绩效的分析能说明问题,但缺乏精确度(当然,2010年8月中国平安以其持有的平安银行90.75%的股份以及部分现金认购深发展52%的股权,交易金额达到291亿元,并于2012年1月份宣布即将把深发展A(SZ000001)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国内“强强并购”的典型案例)。二是本文说理较为充分,能够揭示一些趋势和规律,但搜集的统计样本和数据仍然偏少,难以对并购绩效进行充分深入的定量分析,降低了本文分析过程与所得结论的严密性。这两方面将是本课题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赵卫花[10](2012)在《基于综合经营视角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竞争力一直是研究机构和广大学者以及金融从业者们关心的课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和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后,金融课题的研究变得更具有实际意义。金融业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它的有效运转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并能增加社会总福利。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子行业,而银行业是三子个行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行业,因此本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将研究目标定位在银行产业。由于金融综合经营涉及到整个金融产业集群,研究过程离不开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分析,因此本论文面向金融产业集群,通过综合经营的视角考察了我国银行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和外资银行机构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来自国内银行间的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外资银行机构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除了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外,更要借助于金融市场的开放,吸取国外银行机构的优点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才能在世界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论文在研究国内银行产业时,充分考虑到金融开放背景要素,将外资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中外对比分析,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对国内银行业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中外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外银行机构在经营模式上存在根本不同。国外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混业经营模式,即银行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以及实业融合在一起,实行混合经营。而我国金融业受金融监管和法律等因素影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业务限制,因此银行在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上与外资银行都有着很多区别。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研究发现,国内金融机构事实上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混业经营,过去十多年来,国内许多金融机构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在境外设立控股公司然后再迂回进入国内市场,开展原来受限的其他金融业务,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但是按照法律和监管条例,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目前主要为分业经营模式。因此就出现了综合经营这个概念。已有学者定义综合经营模式为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型的一种过渡模式。本文借用已有学者的概念,对其进行了扩展延伸,将综合经营概念扩展为多元化经营、混业经营和国际综合经营三个层次,将已有的关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混业经营、金融开放问题研究等研究成果综合起来,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对我国银行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和视角,论文选取产业经济学中的SCP范式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对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研究分析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论文对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详细测度与分析,分析了商业银行之间的行为差异及外资机构给国内银行机构带来的影响,并对部分商业银行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详细内容展开如下:1、国内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综合经营水平研究首先对国内银行业经营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文献研究。从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因素等方面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水平存在的差距。分析存在差距的主要要素,通过选取要素对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进一步对商业银行国内竞争力及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2、通过SCP范式分析法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研究主要通过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SCP范式分析法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及绩效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通过市场集中度、规模成本进入壁垒等指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详细测度,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进一步,对银行企业行为包括价格行为、市场营销行为、组织调整行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银行卡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国内银行之间行为差异和与外资银行在国际化综合经营业务方面差异;最后通过DEA模型和SFA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进行了评价。3、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与世界着名杂志《银行家》排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大致概括如下: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来对银行竞争力进行研究。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很多,指标体系也相对完善,但是评价的结果却存在诸多不同。本文从产业经济学视角来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研究,从产业市场结构分析到微观企业行为分析到绩效评价,分析结果更透彻,结论更客观,研究过程更全面。2、从综合经营视角系统地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综合经营不仅从微观上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帕累托角度分析,也能给整个社会福利带来最大化效益。它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企业和个人多样化、一体化金融服务需求,并能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自由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混业经营。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综合经营的优势正在不断凸显,也是新时期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更成为了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潜在竞争优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要想在国际上占据优势,必须加快综合化经营进程。论文从综合经营大趋势视角,结合金融开放背景要素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综合经营水平以及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进行了纵向以及横向对比研究。金融综合经营是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也是商业银行潜在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许多文献也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的优势在于扩展了原有的多元化经营视角,通过多要素的分析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价,并对综合经营概念进行了具体界定和广义延伸。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实现了方法集成创新。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有多种。论文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适合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因子分析法(FAM)适合综合评价。据包络分析法对量纲的要求相对简单而变得极易应用,但是它对样本量和指标的要求相对较高,通常样本数据应不少于指标变量数的2倍。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量较少。而商业银行综合评价时需要考察赢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稳定性以及资产质量等多个指标,且在数据处理时还要进行相关性检验剔除某些数据,这样就存在样本数少而指标变量多问题,评价的结果变得不够科学和稳定。因此,本文仅选取据包络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绩效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了评价。而选择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因子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HP)都是比较适合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需要设计问卷通过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系数,操作复杂且容易有主观因素,而因子分析法权重系数可以通过因子贡献率来计算,易操作且避免了主观不确定因素,因此本文在综合评价各方法优劣的基础上选择了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与据包络分析法评价结果和《银行家》杂志排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多种方法进行的多维度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更加科学与全面,避免了单一评价法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中外银行业竞争力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银行业竞争力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
一、关于银行跨国并购的概念界定 |
二、关于银行跨国并购类型的界定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框架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的理论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节 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理论 |
一、跨国并购风险的构成 |
二、跨国并购风险的评估 |
三、跨国并购风险的预警 |
四、跨国并购风险的控制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关于中外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比较 |
第一节 关于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分析 |
一、五次并购浪潮的产生 |
二、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
三、典型跨国银行的案例研究:汇丰银行 |
第二节 关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分析 |
一、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演进 |
二、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
三、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
四、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案例研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
第三节 关于国内外银行跨国并购的比较 |
一、跨国并购的动机 |
二、跨国并购的战略 |
三、跨国并购的主体 |
四、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 |
第四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国内外机构视角 |
一、国际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述 |
二、国内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述 |
第二节 本文的拓展 |
一、新形势下跨国并购风险的新内涵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 |
第五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数据收集和处理 |
一、样本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子风险的风险评估 |
一、子风险得分的确定: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
二、子风险的评估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综合风险的风险评估 |
一、综合风险得分的确定:基于熵值法 |
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三、综合风险预警指数的确定 |
第六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 |
第一节 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的设计 |
一、BP神经网络原理概述 |
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流程 |
三、建立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假说 |
四、总体建模思路 |
第二节 BP神经网络在预警模型中的实际应用 |
一、相关参数及函数的设定 |
二、预警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
三、预警结果的评价分析 |
第七章 关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
一、构建政策协调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二、动态调整监管体系,完善国际监管协调机制 |
三、加强经济外交,改善双边关系 |
四、积极推进BIT谈判,降低投资风险 |
第二节 银行层面的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
一、跟随国家战略,制定科学的并购战略目标 |
二、充分调查,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政策 |
三、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机制 |
四、合理选择并购目标和中介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对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变量选取及方法确定 |
(一) 变量选取 |
1. 盈利性指标 |
2. 流动性指标 |
3. 安全性指标 |
4. 成长性指标 |
(二) 方法选择 |
四、实证分析 |
(一) 样本、数据来源 |
(二) 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
(三) 检验结果分析 |
1. 综合能力分析 |
2. 具体因子分析 |
五、结论及启示 |
(一) 关注债务清查,优化资产质量 |
(二) 提升风控水平,扩大技术运用 |
(三) 借力改革开放,增大市场份额 |
(四) 加大信贷投放,接轨实体经济 |
(五) 注重竞争创新,放眼长足发展 |
(4)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概念的界定 |
二、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历程与特征比较 |
第一节 外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历程 |
一、美国银行业国际化起步阶段 |
二、美国银行业国际化拓展阶段 |
三、欧洲银行业与日本银行业兴起 |
四、全球并购浪潮兴起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历程 |
一、初期阶段 |
二、起步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四、加速阶段 |
第三节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特征比较 |
一、国际化现状 |
二、国际化起步时间 |
三、国际化动因 |
四、国际化扩张区域和国际化路径的选择 |
第三章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影响因素比较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所有权优势要素 |
二、内部化优势要素 |
三、区位优势要素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内部因素的实证研究 |
二、外部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外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进入中国市场为例 |
一、内部因素的实证研究 |
二、外部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比较 |
一、内部因素的比较 |
二、外部因素的比较 |
第四章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指标比较 |
第一节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指标比较:以中国银行与花旗银行为例 |
一、国际化指数的比较 |
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比较 |
三、国际化扩张区域选择的比较 |
四、业务多元化程度的比较 |
五、国际化人才建设的比较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国际化发展方式相当单一 |
二、海外机构分布优化度不高 |
三、海外业务结构发展不平衡 |
四、国际化人才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
一、结合国际化路径选择,完善海外机构布局 |
二、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业务创新 |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 |
四、把握国际化发展机遇 |
五、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推动自身国际化进程 |
六、规范银行经营管理,推动银行混业经营 |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关研究 |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
三、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财务竞争力相关研究 |
一、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 |
二、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研究 |
第三节 对现有研究现状的述评 |
第三章 财务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企业竞争力 |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 |
三、财务竞争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竞争优势理论 |
二、资源优势理论 |
三、财务战略理论 |
四、企业能力理论 |
第三节 财务竞争力形成机理 |
一、财务资源 |
二、财务战略 |
三、财务能力 |
四、财务竞争力形成路径 |
第四章 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现状分析 |
一、经济环境变化凸显财务竞争劣势 |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
三、风险监管保证财务战略顺利实施 |
第二节 国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现状分析 |
一、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
二、品牌价值带来无形财务资源 |
三、金融危机后加强风险监管 |
第五章 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 |
二、层次性原则 |
三、可比性原则 |
四、可行性原则 |
第二节 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一、银行规模 |
二、盈利能力 |
三、流动性 |
四、资产质量 |
五、国际化经营能力 |
第六章 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比较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
一、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
三、提取并命名公共因子 |
四、样本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排名 |
第三节 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一、银行规模比较分析 |
二、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三、流动性比较分析 |
四、资产质量比较分析 |
五、国际化经营能力比较分析 |
六、财务竞争力综合比较分析 |
第七章 实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结论 |
一、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
二、风险监管有待完善 |
三、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增强多元化经营能力 |
二、完善风险监管 |
三、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
第八章 本文结论及不足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国有银行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概述 |
2.1 竞争力的一般性理论以及界定标准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界定及其评价 |
2.2.1 商业银行竞争力定义 |
2.2.2 目前国内外银行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 |
2.3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第3章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 |
3.1 “三性”指标的比较 |
3.1.1 安全性存在隐患 |
3.1.2 流动性相对过剩 |
3.1.3 盈利性较为低迷 |
3.1.4 发展能力较强 |
3.2 信息技术的比较 |
3.3 公司治理的比较 |
3.4 人力资源配置的比较 |
3.5 产品创新与营销的比较 |
3.6 风险管理技术与水平的比较 |
3.7 组织和流程的比较 |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措施 |
4.1 提高信息技术是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基本前提 |
4.2 优化公司治理是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
4.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
4.4 重视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
4.5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
4.6 组织和流程再造是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
4.6.1 组织结构再造 |
4.6.2 业务流程再造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本文的选题背景 |
二、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 |
三、本文的重难点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未来展望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未来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前沿 |
二、国外关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前沿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 |
一、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发展 |
二、国内关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发展 |
第三节 总体评价及本文的出发点 |
一、总体评价 |
二、本文的出发点 |
第三章 银行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涵义 |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
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一、银行业竞争力的界定 |
二、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
三、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银行业的特殊性与中国银行业的界定 |
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
三、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国际比较 |
一、CAMEL评价 |
二、综合竞争力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一、生产要素条件 |
二、需求条件 |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四、企业的战略、组织与竞争 |
五、政府政策与机遇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一、指标选择 |
二、模型构建 |
三、计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产业政策 |
一、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监管法律制度 |
二、继续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 |
三、继续提高银行业开放水平,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
四、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构筑金融防火墙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企业对策 |
一、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建设,完善银行公司治理 |
二、开展管理创新,增强盈利能力 |
三、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优化收入结构 |
四、因地制宜推动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
五、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稳健经营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金融开放水平和银行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一、 金融开放水平的研究 |
二、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三、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关于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三节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
一、 银行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综述 |
二、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 |
三、 银行对内开放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文献总评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公式的建立 |
第二节 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的测度 |
一、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演进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测量-纵向分析 |
三、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国际比较—横向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二、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和现实开放水平的比较及分析 |
一、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官方承诺视角 |
二、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现实法则 |
三、 中国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和现实水平的比较 |
四、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方法选择 |
一、 研究方法简介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搜集和研究角度的界定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纵向分析 |
一、 中国 5 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二、 中国七家全国性中小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横向分析 |
一、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一节 银行业开放对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影响的数理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优势对比 |
一、 外资银行的优势 |
二、 中国银行业的主场优势 |
三、 中国银行业的客场优势 |
第三节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溢出效应 |
二、 竞争效应 |
三、 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现实表现 |
第四节 银行业对内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学习效应 |
二、 规模经济效应 |
三、 市场扩张效应 |
四、 上述效应在中国的现实表现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章 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 |
一、 模型的总体设计 |
二、 变量选取的理论基础 |
三、 计量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模检验 |
一、 单位根检验 |
二、 协整检验 |
三、 模型设定检验 |
第三节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溢出效应的发挥 |
二、 加强对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监管,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 |
第二节 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学习效应的发挥 |
二、 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
三、 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 |
第三节 银行业合理开放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 银行业合理对外开放的建议 |
二、 银行业合理对内开放的建议 |
三、 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企业并购 |
1.2.2 银行并购 |
1.3 国内外对银行并购的研究情况 |
1.3.1 国外对银行并购的研究 |
1.3.2 国内对银行并购的研究情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银行并购动因视角 |
2.1.1 银行并购的微观、宏观动因比较 |
2.1.2 银行并购宏微观动因的内在联系 |
2.2 银行并购绩效视角 |
2.2.1 银行绩效概念的界定 |
2.2.2 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
2.2.3 银行并购绩效评估的模型选择 |
2.3 并购动因影响并购绩效的视角 |
2.3.1 并购动因作用于绩效的方式 |
2.3.2 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比较 |
3. 中外银行业并购的动因比较 |
3.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主要动因及其变迁 |
3.1.1 国际银行业并购历程 |
3.1.2 早期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动因 |
3.1.3 近期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动因 |
3.2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历程及主要动因 |
3.2.1 中国银行业并购历程 |
3.2.2 政府主导时期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 |
3.2.3 市场主导时期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 |
3,3 中外银行业并购动因比较 |
3.3.1 从外部环境来看并购动因 |
3.3.2 从主导力量来看并购动因 |
3.3.3 从发生区域来看并购动因 |
3.3.4 从组合方式来看并购动因 |
3.3.5 从社会效益来看并购动因 |
4. 中外典型银行并购的绩效比较 |
4.1 中外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比较 |
4.1.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 |
4.1.2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 |
4.1.3 中外典型银行并购异同比较 |
4.2 中外典型银行并购的绩效比较分析 |
4.2.1 花旗银行VS工银亚洲:基于财务数据的比较 |
4.2.2 汇丰银行VS浦发银行:基于DEA分析的比较 |
4.2.3 综合结论 |
5. 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中外比较 |
5.1 国际银行业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 |
5.1.1 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的假说 |
5.1.2 变量选择的理论依据 |
5.1.3 数据来源、变量处理与描述 |
5.1.4 经验估计的计量模型设计 |
5.2 经验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
5.2.1 中国银行业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分析 |
5.2.2 外国银行业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分析 |
5.3 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中外比较 |
6. 推动我国银行业并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
6.2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障碍分析 |
6.3 中国银行业并购对策研究 |
6.3.1 我国银行并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6.3.2 中国银行业未来并购的路径设想 |
6.3.3 中国银行业未来并购的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中国六大行并购的DEA绩效测度,测算软件:DEAP 2.1 |
2. 外国六大行并购的DEA绩效测度 |
3. 关于并购绩效动因模式的回归结果,计量分析软件STATA10.0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基于综合经营视角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回顾 |
2.1 产业竞争力概念及评价方法 |
2.1.1 产业竞争力概念界定与内涵 |
2.1.2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概述 |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机构及学者研究综述 |
2.2.2 国内机构及学者研究综述 |
2.3 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 金融业综合经营概念界定及内涵 |
2.4.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概念研究综述 |
2.4.2 综合经营概念 |
2.5 文献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现状评价 |
3.1 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现状 |
3.1.1 我国银行业结构概况 |
3.1.2 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概况 |
3.2 国内外银行综合经营模式比较 |
3.3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水平评价 |
3.3.1 综合经营业务分析 |
3.3.2 综合经营水平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行为特征分析 |
4.1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1 市场份额测度与分析 |
4.1.2 市场集中度的测度与分析 |
4.1.3 进入壁垒测度与分析 |
4.2 商业银行市场行为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银行业市场绩效分析 |
5.1 绩效、效率概念界定与内涵 |
5.2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
5.3 评价方法比较 |
5.4 实证分析 |
5.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2 评价方法比较 |
5.4.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经营视角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
6.1 相关文献回顾 |
6.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 |
6.3 基于《银行家》杂志排名结果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对策 |
7.1 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宏观政策 |
7.1.1 逐步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
7.1.2 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
7.1.3 发展同时要注意金融市场稳定的维护 |
7.1.4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统一监管 |
7.2 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微观对策 |
7.2.1 提高多元化综合经营水平 |
7.2.2 鼓励银行金融创新行为 |
7.2.3 完善治理结构、提高银行管理效率 |
7.2.4 加大国际化综合经营力度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8.2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1 主要工作内容 |
8.2.2 结论 |
8.3 论文研究不足和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表3-1 2003—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 |
附表3-2 2003—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情况表 |
附表3-3 2007—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情况表 |
附表3-4 2007—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性情况表 |
附表3-5 2005—2010年各银行营业收入情况表 |
附表3-6 2005—2010年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
附表4-1 2004—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情况表 |
附表4-2 2004—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情况表 |
附表4-3 2006—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银行卡情况表 |
附表4-4 2006—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卡交易情况表 |
附表4-5 2006—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贷记卡情况表 |
附表4-6 2006—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准贷记卡情况表 |
附表4-7 2006—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借记卡情况表 |
附表4-8 2001—2009年大型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总额情况表 |
附表6-1 2000—2009年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情况表 |
附表6-2 2000—2009年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利润率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列表 |
致谢 |
四、中外银行业竞争力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D]. 金川.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对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 唐金湘,徐俪文. 对外经贸, 2019(06)
- [4]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比较研究[D]. 程雨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3)
- [5]中外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比较研究[D]. 王天宇.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12)
- [6]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国有银行为研究视角[D]. 谷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06)
- [7]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夏智勇. 武汉大学, 2014(07)
- [8]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宋翠玲. 苏州大学, 2013(11)
- [9]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D]. 周恩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10]基于综合经营视角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 赵卫花. 东华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