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作家论文-张悦

左翼作家论文-张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左翼作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京海之争,沈从文,左翼

左翼作家论文文献综述

张悦[1](2019)在《左翼作家在“京海之争”中的角色与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左翼作家被视为"京海之争"中的旁观者,鲁迅"官的帮闲"和"商的帮忙"的观点更是长期被看作对京海各有批判的经典论述。但是本论文通过梳理鲁迅、徐懋庸、胡风、姚雪垠等左翼作家在"京海之争"中的言论,认为左翼作家不仅是这场论争的主要力量,"与其京派也,宁海派"的态度也折射了1930年代左翼文学与海派商业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与共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9期)

路瑗媛[2](2019)在《《黄金时代》塑造的左翼作家形象分析——以影片中主要塑造的萧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时代》是一部以萧红的个人传记为主线,以萧红一生的人际交往与爱情发展为主要线索,再现民国时期的文艺青年们在文坛上的逐步发展,以及左翼作家中的青年创作者逐步成长的历程,倒映出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红色文学发展史的红色电影。本篇论文将分析《黄金时代》这部红色电影中所进行塑造的左翼作家形象。(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19期)

侯敏,林琳[3](2019)在《人道主义:高尔基与中国左翼作家的精神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尔基以人民为本位的无产阶级人道主义迥异于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人道主义涵纳的底层情怀、平民意识和人民性特质,引发了鲁迅、茅盾、夏衍、艾芜等中国左翼作家的精神共鸣与对话。这种共鸣与对话或表现为高尔基文学创作对左翼作家的直接影响,或彰显为高尔基与左翼作家精神层面的相互呼应。这些影响与呼应的存在,极大丰富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学世界,形成左翼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振宇[4](2019)在《《左翼作家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诗林》期刊2019年01期)

谢力哲[5](2018)在《民国出版经济与左翼作家作品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机制——以1930年代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活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30年代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商业出版运作方式及赵家璧针对左翼作家作品的编辑出版活动反映了民国出版经济与左翼作家作品紧密"接轨"的现象,并由此造就了左翼作家的生存空间,也使得左翼作品借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出版业实现了从国民党文化专制中的突围。从根本上说,正是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存在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制度矛盾"与"制度张力"提供和建构了左翼作家作品的生存机制。随着左翼政治文化潮流在读者中的普及,出版业实际上在市场竞争和商业盈利目的的驱使下起着不断冲击国民党专制之网的客观进步作用,而以"左翼取向"转变了良友公司原有出版风格的赵家璧本人,则为左翼作家作品与商业出版模式的结合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杨慧[6](2018)在《如何书写革命?——普罗/左翼作家对好莱坞电影《党人魂》的挪用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茅盾、殷夫、谢冰莹、阳翰笙等普罗/左翼作家的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嵌入了一部取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好莱坞电影《党人魂》。而在蒋光慈那部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中,《党人魂》更是成为作者学习和借鉴的"前文本"。此外,这部题材独特、票房大卖的影片,还曾引得殷夫、高长虹、巴金、鲁迅、田汉等来自"革命阵营"的作家先后撰文批判。凭借俄国革命叙事而大获成功的《党人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标本:它既从正面揭示出市民阶层的社会心理以及通俗文化的运行机制,又从反面提示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革命认识的局限及其革命书写中暗藏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谷新[7](2018)在《左翼作家的故乡叙事——以萧红的《呼兰河传》与鲁迅《朝花夕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呼兰河传》和《朝花夕拾》作为萧红与鲁迅归乡追梦的共鸣之作,纵观以往研究资料,大多集中在萧红对鲁迅国民性批判、儿童视角及民俗等方面的继承与分析。本文基于回忆哲学理论,采用回忆哲学视角分析《呼兰河传》和《朝花夕拾》,从而展现萧红和鲁迅各自的回忆观与人生观。(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蒋成浩[8](2018)在《左翼作家的心路历程:在历史与个体之间——评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一书以同情批评的态度研究左翼文学作家,考察他们作为独异的个体在历史的"潮流"中的悲剧命运。同时,夏济安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将大量的史料与文本相互结合、相互引证,突显一位学者应有的严谨治学的风范。他由文本解读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心灵世界中,书写了左翼作家的心灵史,为其后留美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拓展空间。(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咸立强[9](2018)在《鲁迅与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一文中研究指出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1878.9.20-1968.11.25),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14岁时考入纽约城市大学,在校期间接触到社会主义理论,成为社会主义的支持者。1904年下半年,《向真理呼吁》的编辑派辛克莱去芝加哥调查屠场工人的生活,正是这次调查催生了长篇小说《屠场》。1906年,《屠场》全书出版,随即在美国社会引发巨大反响。辛克莱先后曾出版过80多(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8年01期)

刘子凌[10](2018)在《面向“事情本身”——评张广海《政治与文学的变奏: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史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诉求,自"中国现代文学"从1950年代逐渐成立以来~((1)),研究者便将相当的注意力倾注在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各种文学现象上。"革命文学"或曰"左翼文学"~((2))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文学运动也得到了特殊的关照,"左联"的周边,也就集聚了无数的争执与分歧、言说与讨论,结果,"左联研(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8年01期)

左翼作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金时代》是一部以萧红的个人传记为主线,以萧红一生的人际交往与爱情发展为主要线索,再现民国时期的文艺青年们在文坛上的逐步发展,以及左翼作家中的青年创作者逐步成长的历程,倒映出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红色文学发展史的红色电影。本篇论文将分析《黄金时代》这部红色电影中所进行塑造的左翼作家形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翼作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悦.左翼作家在“京海之争”中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2].路瑗媛.《黄金时代》塑造的左翼作家形象分析——以影片中主要塑造的萧红为例[J].长江丛刊.2019

[3].侯敏,林琳.人道主义:高尔基与中国左翼作家的精神对话[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李振宇.《左翼作家群》[J].诗林.2019

[5].谢力哲.民国出版经济与左翼作家作品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机制——以1930年代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活动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杨慧.如何书写革命?——普罗/左翼作家对好莱坞电影《党人魂》的挪用与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谷新.左翼作家的故乡叙事——以萧红的《呼兰河传》与鲁迅《朝花夕拾》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

[8].蒋成浩.左翼作家的心路历程:在历史与个体之间——评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

[9].咸立强.鲁迅与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J].鲁迅研究月刊.2018

[10].刘子凌.面向“事情本身”——评张广海《政治与文学的变奏: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史考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

标签:;  ;  ;  

左翼作家论文-张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