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话与阐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野草》,鲁迅,鲁迅研究,影的告别,怒其不争,野草,反抗绝望,启蒙者,发微,创作心态
对话与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李致[1](2020)在《对话、阐释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先驱心态录:〈野草〉解读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启蒙先驱心态录》)是田建民教授近些年鲁迅研究的集成之作。田建民教授早在2004年就开始从事鲁迅《野草》研究,但比较集中研究应该是从近些年开始。作者连续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20-01-20)
张素丽[2](2019)在《阐释与对话:鲁迅文学翻译文本研究——评王家平《〈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学术界围绕晚清翻译作品的研究视域不断拓宽,在纯粹语言层面的探究外,国民性重塑、审美现代性、民族意识建构等被逐步纳入对这一股文化思潮的考量当中。比较而言,学界关于鲁迅文学翻译遗产的研究在这一大的研究态势中总体相对滞后。"重翻译而轻文学""重局部而轻整体"等"厚此薄彼"现象是当前鲁迅文学翻译研究中的显着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王家平教授的新着《〈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社会科学文(本文来源于《上海鲁迅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江,奥特弗莱德·赫费[3](2019)在《“原意性阐释”还是“理论性阐释”——关于阐释边界的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是自在的,自身蕴含着有限的确定意义;文本是开放的,读者可进行合理的阐释与发挥。但是,确定的意义不能代替开放的理解,理解的开放不能超越合理的规约。是否逾越具体的历史的边界,是衡量阐释有效性的重要依据。纵观百年以来中外学术史,特别是哲学和文学的学术发展史,阐释有无边界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阐释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并由此展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江教授就这一问题与当代德国哲学家奥特弗莱德·赫费教授进行了对话。本刊现摘要发表此次对话的部分内容,期待更多学者能够参与讨论。(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10期)
秦勇青[4](2019)在《逃离、回归、融合:《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嬗变的对话性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美国着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文学创作独具匠心。作为埃里森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因其题材的广泛性,自1952年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从对话性角度出发的却为之甚少,因此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间。本文在埃里森的创作实验和独特的文化观中捕捉到了对话性的存在。小说以主人公的身份追寻与嬗变这一过程为主线,揭示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美国黑人的共同身份困境。本文基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旨在研究小说主人公在与读者,与他人,与自身以及文化对话中所经历的身份嬗变过程。本文主体部分围绕主人公身份嬗变的叁个阶段而展开。第一章主要分析主人公对其原初黑人身份的逃离;第二章介绍主人公在身份逃离失败之后,试图回归其黑人身份;第叁章结合埃里森的文化观来阐释文本中的文化对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主人公的身份融合。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主人公在与读者、与他人、与自身以及文化对话中,经历了对原初身份状态的逃离、试图回归,最终在文化对话中完成了其身份的融合。最后,本文通过小说结尾主人公与读者的对话,对小说进行了升华,将主人公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延伸到当下,呼吁在全球化越发深入的今天,各国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应加强文化对话,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而这种前瞻性也是这部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旭光,陈奇佳,赵卫防,李卉[5](2019)在《对话“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2期实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2期——"对话‘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于北大二教202举行。本次沙龙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卉等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教授主对话,其他北大访问学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如高原、朱信宜、张若瑾、丁湛、王懿聪等数十人参与对话讨论。(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9年02期)
文浩[6](2019)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阐释的公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作为阐释对象的话语或者文本具有叁层内在对话性。话语的第二层内在对话和第叁层内在对话属于作者与未来理解者的对话"预演",指向实际的话语阐释活动。话语的两层内在对话关系和受话人(统觉背景)、超受话人这样的角色都是话语不可或缺的"建构要素",形成话语的"应答结构"。这一结构召唤实际阐释中积极的应答性理解,推动阐释活动由个体性转向公共性。具体来说:受话人和超受话人的复数性预设将会召唤复数性的阐释;第二层内在对话中受话人统觉背景的公共性预设将会召唤公度性和共享性的阐释;第叁层内在对话中的超受话人预设将会召唤公正性和真理性的阐释。在实际阐释对话中激活内在对话性的"应答结构"还会推动阐释公共性的"确当无疑"极和"丰富多元"极之间动态平衡。巴赫金对话理论对于当代阐释理论的启示在于:话语(文本)的内在对话催生阐释的外在对话,以确保阐释公共性不会转化为绝对独白和强制统一的话语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冠男[7](2018)在《论巴赫金对话思想与阐释学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对现代哲学相似的建构意义,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常被引为阐释学理论的同盟,而二者基本立场的巨大差异却被忽略。阐释学理论追求个人层面对存在的理解,而巴赫金的对话实质上是主体之间的"回应性"行为。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巴赫金作为"俄罗斯思想家"而具有的独特性,其行为哲学和对话思想同俄罗斯宗教本体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有深刻的同构关系。(本文来源于《文学与文化》期刊2018年04期)
朱玲[8](2018)在《布斯《小说修辞学》:阐释与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布斯时代的主流观点主张清除小说"讲述"的"修辞杂质",推崇"清除叙述者"的客观"显示",构成了某种"反小说修辞"语境,布斯《小说修辞学》有为小说修辞正名的意味。分析布斯区分"狭义的修辞/较大意义上的修辞"和国内"狭义修辞/广义修辞"作为相近概念术语的非对称信息,以及两类修辞的内涵呈现的深层信息,有助于保持对话布斯的清醒,也有助于挖掘《小说修辞学》包括但不限于小说修辞研究的思想冲击力。(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袁俊伟[9](2018)在《两个不同文本的对话和阐释——对《哺乳期的女人》小说和电影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毕飞宇的小说《哺乳期的女人》改编成电影后,产生了一个新的电影文本,具有了同原作不同的阐释空间。改编后的电影文本将二叁十年前出现的留守儿童与老人问题的初倪进行了一种当下语境的再现,让我们有了一种新的思考。当两个文本进行对话,对于其中问题的反思,似乎还是在回顾那个温情而感性形而上关怀,这便是文学或者电影的永恒主题。(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0期)
李潇潇[10](2018)在《阐释的公共性及其探讨方式——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科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阐释的公共性"这一议题,使得关于"阐释"的讨论进一步突破哲学领域、史学领域,甚至思维领域,延展并深入到了实践领域与现实生活层面。阐释的公共性的提出与凸显,为构建中国阐释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而与此同时,在相关议题的展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探讨方式的更新与联接,这或许可以看成是方法论层面的一个成果。不得不说,现代阐释学发端于西方,不仅在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中改变了现代哲学的气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8年02期)
对话与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1世纪以来,学术界围绕晚清翻译作品的研究视域不断拓宽,在纯粹语言层面的探究外,国民性重塑、审美现代性、民族意识建构等被逐步纳入对这一股文化思潮的考量当中。比较而言,学界关于鲁迅文学翻译遗产的研究在这一大的研究态势中总体相对滞后。"重翻译而轻文学""重局部而轻整体"等"厚此薄彼"现象是当前鲁迅文学翻译研究中的显着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王家平教授的新着《〈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社会科学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话与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1].李致.对话、阐释与建构[N].文艺报.2020
[2].张素丽.阐释与对话:鲁迅文学翻译文本研究——评王家平《〈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J].上海鲁迅研究.2019
[3].张江,奥特弗莱德·赫费.“原意性阐释”还是“理论性阐释”——关于阐释边界的对话[J].学术月刊.2019
[4].秦勇青.逃离、回归、融合:《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嬗变的对话性阐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陈旭光,陈奇佳,赵卫防,李卉.对话“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2期实录[J].齐鲁艺苑.2019
[6].文浩.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阐释的公共性[J].中国文学研究.2019
[7].张冠男.论巴赫金对话思想与阐释学的差异[J].文学与文化.2018
[8].朱玲.布斯《小说修辞学》:阐释与对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袁俊伟.两个不同文本的对话和阐释——对《哺乳期的女人》小说和电影的反思[J].名作欣赏.2018
[10].李潇潇.阐释的公共性及其探讨方式——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科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