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理层股权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
管理层股权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汤依娜[1](2018)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结构是公司融资导致的权益与债务的资本组合,资本结构决策作为重要的财务决策,与公司价值的提高息息相关。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本成本,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负债比率过高可能会引起公司的经营危机,也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负债比率过低意味着公司未充分利用好税盾收益,同时也会引起自由现金流问题。因此,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已由静态层面发展到动态层面,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的兴起使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领域的研究成为焦点。根据动态资本结构理论,公司始终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并会不断变化,由于公司内外部因素的复杂多变,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可避免会偏离其目标资本结构,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可以通过融资决策进行资本结构调整,使其靠近目标资本结构。根据现有的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大量学者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研究主要从制度背景、宏观经济环境、公司特征等角度进行,较少有学者从管理层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并且还没有学者对不同股权激励模式下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有何不同,以及管理层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丰富相关理论,以及为公司设定资本结构目标值和优化资本结构提供建议和依据,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国2008-2017年进行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效果的关系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并进一步对不同股权激励模式下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有何不同进行研究。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随着管理层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大,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显着加快,调整效果显着提升,说明随着管理层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大,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优化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2)无论是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方面还是调整效果方面,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效果都比股票期权更好;(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加快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说明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和动力参与公司治理,促进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速度,但对于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影响不显着,可能是由于代理变量的选择、不同主体设定目标资本结构有差异,机构投资者投资目标不同、投资分散,以及治理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4)机构投资者持股能促进管理层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正向作用,说明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治理作用,对管理层决策行为实施监督和约束,对股权激励发挥作用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加快,但在调整效果方面结果并不显着。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了四点建议:树立目标资本结构意识,为公司资本结构设定科学的目标值;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扩大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范围,在股权激励契约中把资本结构优化和价值提升的问题考虑进去;提高机构投资者中员工的专业水平,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8-12-01)
张芮[2](2018)在《基于组织利益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管理层舞弊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舞弊理论发展至今,股票市场爆出的会计丑闻依然频频发生。在各方利益的交织和冲突下,股权结构引发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立足于国内资本市场背景下,对我国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舞弊之间的相关性,特别是对股权集中度和国有化程度对管理层舞弊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实践中企业如何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降低管理层舞弊风险提供思路。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根据实证研究的目的、设计的要求选取了两类舞弊的研究样本(以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为其分别选取一组非舞弊公司作为配对样本,作为比较研究之用,再利用回归模型分析舞弊公司区别于非舞弊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谋取组织利益的舞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国有股持股比例负相关。(2)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损害组织利益的舞弊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与国有股持股比例正相关。最后本文选取了乐视网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管理层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舞弊的发生与股权结构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最后,本文总结了从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中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从组织利益的视角去思考管理层舞弊的性质,分析其发生的诱因,并使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性质管理层舞弊与股权集中度和国有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4-01)
李健[3](2017)在《股权结构、管理层持股与风险承担》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对企业价值具有重要作用,管理层作为企业的主要决策者,其风险承担倾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况下,股东与管理层分散风险的能力不一致,导致风险偏好不一致,进而产生了风险承担方面的代理问题。管理层持股通过赋予管理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理论上可以使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缓解代理冲突,提高管理层的风险承担意愿。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的差异以及股权相对集中的情况,探究管理层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管理层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股权性质下二者关系的差异;最后进一步考虑大股东控制权对管理层持股与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与风险承担呈显着的倒U型关系;在区分股权性质后,非国有企业的这种关系仍然显着,但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持股与风险承担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在非国有企业让管理层持股部分实现了风险承担促进作用,而在国有企业赋予管理层股权会导致其更加规避风险。考虑大股东控制权影响的结果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大股东控制权对管理层持股与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为一种U型影响,大股东控制权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最初体现的是一种冲突效应,会削弱管理层持股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而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大股东控制权逐渐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监督效应,促进了管理层持股的风险承担激励效应的发挥。在国有企业中,大股东控制权体现出线性的正面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对管理层持股的监督效应越强,能改善管理层的风险规避倾向。以上结论有助于充分理解在不同的股权性质、不同的大股东控制权强弱下管理层持股将如何影响风险承担,进而对上市公司在授予管理层股权时应考虑的因素有所借鉴和启发,以最有效的缓解风险承担方面的代理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4-25)
赵可意[4](2016)在《管理层权力、股权结构与主并公司并购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购一直是资本市场里的热门话题,但是现实中很多并购活动由于存在严重的管理层控制问题,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相关研究却很少关注管理层影响企业的关键基础——管理层权力。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选择管理层权力为研究对象,对公司并购活动中的管理层控制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在理论上,对公司并购理论的研究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而在实践中,为公司如何做出并购决策,以及在公司并购过程中如何保护股东利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本文以2013年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公司完成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以主并公司长期并购绩效为被解释变量,并将主并公司管理层权力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实证分析,考察管理层权力对主并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同时,以股权集中度与股权性质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主并公司长期并购绩效有负向影响。股权集中度对该负向影响有抑制作用。国有股权性质会增强管理层权力对主并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在国有性质股权条件下,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并购绩效负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更弱。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建议:(1)企业股东应重视企业并购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并对管理层主导的企业并购审慎决策。(2)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公司股东应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并积极发挥独立董事的重要作用。(3)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并提高股权制衡程度。(4)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单位在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应从公司治理与党组治理双重角度,对国有企业并购认真监管。(5)建立有效资本市场,完善法律法规。希望通过相关措施,改善企业并购行为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使并购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6-11-01)
王成,郝海宇[5](2016)在《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文章采用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出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以2004—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民营企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6年15期)
曾兴[6](2016)在《股权结构、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结构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股权集中型与股权分散型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孰优孰劣,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这是因为,股价崩盘风险会影响股东价值最大化,损害股东利益;当一个公司的股价受到非系统性因素发生的暴跌,可以认为公司的治理是不善的或者说是存在问题的。探讨两种股权结构类型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本文具体提出叁个问题:从股价崩盘风险角度探究哪一种股权结构更为有效?控股股东发挥的是“监督作用”、“掏空行为”还是“利益协同效应”?中小股东对公司的治理发挥了其应用的监督作用还是仅仅“用脚投票”?针对以上叁个问题,本文立足我国资本市场的实情,区别于股权分散结构的西方资本市场,不同于以往研究核心变量是管理层或股东。由于股权结构的类型由股东持股比例分布决定,因此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无疑处于契约的核心,而利益侵占行为的弱势群体往往是中小股东,因此,本文将叁者作为平等的研究变量来考察,希望能更有利于发现叁者之间的实际互动关系,回答本文提出的叁个问题。从管理者、第一大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叁者关系,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确实能发挥显着抑制管理层的自利行为,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同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亦存在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在股权较为分散的上市公司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作用显着,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监督效应”会被“利益侵占效应”所抵消,此时,持股比例上升不会起到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但整体来讲,其发挥的正面作用较为显着。对中小股东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依然以“用脚投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管理层权力较高确实会增加股价崩盘风险,但是CEO的学历、职称、年龄等个人特征与CEO的自利行为并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进一步对第一大股东按照是否为国有控股、法人股分组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性质、法人股时,其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更为显着;上市公司股权100%全流通、公司规模越大,第一大股东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也同样要显着。此外,本文亦发现可成长性越高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信息透明度越低,也会增加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根据本文研究结论,针对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可能性因素,提出了五条对策:一是,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二是,构建完善的股东替换机制;叁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四是,不断推进上市公司制度改革,五是加强相关人员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6-06-05)
徐丽[7](2016)在《双层股权结构下管理层人力资本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阿里巴巴上市引发的双层股权结构争议,因国内证券市场高层的表态再受关注。“国十条”指出要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那么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是未来的重点,这也为双层股权结构被我国接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由于美国等较多西方国家均允许双层股权结构公司上市,但是目前无论是香港证券交易所还是内地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均不接纳双层股权制度,由此引发了关于双层股权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讨论。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我国在美上市的184家上市公司中,除去退市和回归A股的外,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已达36家,占比达到了19%,近年来上市的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均采用这种股权结构在美上市,双层股权正在被大多数上市公司接受,因此有必要针对双层股权结构做一些深入研究。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环境,盲目模仿是不可行的,而且双层股权结构下由于投票表决权和财产权的分离,持有少数股票的管理层对公司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本文在系统回顾前人关于双层股权结构的研究以及参考人力资本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管理层人力资本的一些特征出发,以在美上市的184家中国公司为样本,在模型中引入双层股权结构虚拟变量,把单一股权结构与双层股权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管理层的人力资本特征(高管数量,管理层任期、年龄、持股比例、学历)对公司绩效存在的影响。文章发现,管理层任期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绩效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管理层任期越长,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管理层的年龄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管理层越年轻,对公司业绩提升作出的贡献越大;管理层的学历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提升越有帮助,但是高管数量以及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较为复杂,且并不显着,有待后续进一步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作为虚拟变量的结果的公司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着,说明股权结构的设计对公司的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不大,但是对公司的托宾Q值的影响极为显着,且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投资者很可能对采用这一结构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打折”。(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6-05-01)
强国令[8](2014)在《制度环境、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例,研究股权制度变化对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降低了长期负债比重。股权制度变化对国有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正面影响,而对非国有公司没有显着影响。最终结论是:制度环境和产权性质是影响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关系的重要因素.这对于研究国有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及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08期)
朱宝琛[9](2014)在《科学的股权结构让管理层最大限度发挥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走进公司的展览大厅,一系列琳琅满目的印刷品跃入的眼帘,各种门票、彩票、账单……日前,走访了东港股份,与公司董事长王爱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拥有各类国际先进的印刷设备、制卡设备、芯片覆合设备,是国内最大的印刷媒体服务企业之一。”王爱先(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4-04-18)
尹传美,秦江涛,孙绍荣[10](2014)在《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内部投资结构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份制公司中股东与高级管理层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基于股东为风险中性,高级管理层为风险规避的假设,通过构建股权激励模型,探究了股权激励机制对高级管理层进行公司内部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级管理层的努力水平与公司给予的股权激励比例以及公司内部投资结构中的风险投资比例正相关,与自身的努力成本负相关。同时,公司的股权激励比例与内部投资结构中的风险投资比例正相关,并且进一步得出股权激励比例的有效分布区间为[1/3,1/2]。(本文来源于《科技与管理》期刊2014年01期)
管理层股权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舞弊理论发展至今,股票市场爆出的会计丑闻依然频频发生。在各方利益的交织和冲突下,股权结构引发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立足于国内资本市场背景下,对我国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舞弊之间的相关性,特别是对股权集中度和国有化程度对管理层舞弊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实践中企业如何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降低管理层舞弊风险提供思路。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根据实证研究的目的、设计的要求选取了两类舞弊的研究样本(以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为其分别选取一组非舞弊公司作为配对样本,作为比较研究之用,再利用回归模型分析舞弊公司区别于非舞弊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谋取组织利益的舞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国有股持股比例负相关。(2)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损害组织利益的舞弊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与国有股持股比例正相关。最后本文选取了乐视网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管理层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舞弊的发生与股权结构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最后,本文总结了从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中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从组织利益的视角去思考管理层舞弊的性质,分析其发生的诱因,并使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性质管理层舞弊与股权集中度和国有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理层股权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汤依娜.管理层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D].浙江财经大学.2018
[2].张芮.基于组织利益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管理层舞弊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8
[3].李健.股权结构、管理层持股与风险承担[D].湖南大学.2017
[4].赵可意.管理层权力、股权结构与主并公司并购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6
[5].王成,郝海宇.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6
[6].曾兴.股权结构、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D].华侨大学.2016
[7].徐丽.双层股权结构下管理层人力资本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6
[8].强国令.制度环境、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J].上海经济研究.2014
[9].朱宝琛.科学的股权结构让管理层最大限度发挥能力[N].证券日报.2014
[10].尹传美,秦江涛,孙绍荣.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内部投资结构影响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