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楠论文-周生财,吴小林,张东北,瞿思民,叶青

浙江楠论文-周生财,吴小林,张东北,瞿思民,叶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浙江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浙江楠,大树移植,养护技术

浙江楠论文文献综述

周生财,吴小林,张东北,瞿思民,叶青[1](2019)在《浙江楠大树移植与养护实用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城市绿化层次,珍贵树种进城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园林绿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实例,介绍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大树的移植技术与移植后的养护管理,并提出各项技术措施的重点所在,以期对提高珍贵树种大树移植成活率有所指导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8期)

王松,方芳,范正文,何理坤,陈邦锦[2](2019)在《浙江楠研究现状及濒危保护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该种群分布狭窄,自然更新能力较差,此外,由于该物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人类干扰及盗伐现象严重,致其种群数量减少,逐步走向衰亡。从资源状况和地理分布、种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种子萌发与生理生化研究、容器苗育苗技术、造林技术以及濒危的原因几个方面介绍了浙江楠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本文来源于《华东森林经理》期刊2019年03期)

童再康[3](2019)在《珍稀珍贵浙江楠 金丝木材贵于金》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楠(P. chekiangensis C.B.Shang)隶属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20世纪60年代,植物分类学家向其柏教授在浙江天目山、龙塘山首次发现定名的树种,是以"浙江"命名的少数树种之一,杭州云栖为模式标本产地。浙江楠木材纹理清晰,坚韧致密,刨面淡黄光滑、光泽亮丽、清香淡雅,是实木家具、雕刻的上等用材,被列为南方重要的珍贵树种之一。浙江楠因其(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期刊2019年06期)

李伟成,田新立,盛海燕,刘姚姚,张瑞[4](2019)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浙江楠光合与根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珍贵树种斑块化混交造林的可行性,以浙江楠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旱胁迫和复水试验,分析其光合生理特征、根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浙江楠的光合生理最优,重度干旱严重影响浙江楠的生理进程,具体表现为光合能力、光适应特征、瞬间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显着下降,其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气孔因素导致;中度干旱条件下的浙江楠植株水分利用率最高,重度干旱条件下的水分利用率与对照、中度干旱相比较,分别下降了29.6%和46.4%;中度干旱条件下根半径下降,但SOD、POD和CAT未显着下降, CAT均值略有上升,重度干旱条件下的3种保护酶均表现出显着下降,抗氧化酶已不能有效清除掉活性氧物质。因此,浙江楠具备一定的抗旱能力,中度干旱并不影响浙江楠的正常生长,在实际斑块化造林过程中,可适度控制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在不同树种斑块化混交配置应用中提升浙江楠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安林辉,孔凡贵,双德良,周欢,柯尊发[5](2019)在《浙江楠幼龄林施肥试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楠为我国南方珍稀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经济价值高。为探索施肥对浙江楠幼龄林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较佳的施肥模式,我们在太子山林场管理局王岭林场采用CK、50 g复合肥、100 g复合肥、150 g复合肥、50 g尿素、100 g尿素、150 g尿素7种施肥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00g复合肥效果最优,浙江楠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差异最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岳阳[6](2018)在《浙江楠木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楠木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树种,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及生态意义。近年来在浙江省楠木种植区发现一种新型枝枯病害,枝条被侵染后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情加重后分杈处肿胀并纵向开裂,严重的感病植株全冠幅枯死。发病区平均发病率为63.72%,平均病情指数为29.17,楠属Phoebe Nees、润楠属Machilus Nees树种均被发现感染此类病害,病情较为严重。本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调查分析了病害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对病害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对其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结果为今后楠木枝枯病的科学防控提供有效理论指导。结果如下:1.该种病害4月初~5月中旬在林间零星发生,6月~9月底为高发期,研究数据可知在立地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楠木枝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会有显着性的变化,包括树高、坡向等,但是显着性差异并不表现在坡位不同、郁闭度指数不同的样地之间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上。种植在半阳坡和半阴坡的楠木其枝枯病发病率以及病情指数要比种植在阳坡和阴坡的楠木要高。5年以上树龄的楠木发病率以及感病指数较高,其中5年~30年的楠木病情最为严重。林分密度越大的楠木种植林发病率以及感病指数越高。树高1 m以上的楠木与树高1 m以下的楠木发病率以及病情指数差异性显着,其中树高1 m至5 m的楠木病情最为严重。单一品种楠木纯林和多品种楠木混合种植的林地发病程度要比楠木与其他树种混合种植的林地严重。2.分离纯化后比较其形态及培养特性,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分为两组,分别编号为JDHNY1为优势菌种,分离率为68.32%;JDHNY2为23.46%。对JDHNY1、JDHNY2进行致病性测定,JDHNY1能够引起健康楠木枝条发病,分离纯化后依旧能得到JDHNY1。使用ITS序列及EF1-α序列对JDHNY1进行形态学以及生物学鉴定,将所得序列上传至NCBI,获得登录号MK040561以及MH663527。并筛选下合适的载参比序列。结合系统发育树及培养特性可知,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为楠木枝枯病病原菌。3.病原菌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处理下菌落直径扩展速率最快,葡萄糖为假可可毛色二孢最适碳源;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处理下菌落直径扩展速率最快,硫酸铵为假可可毛色二孢最适氮源;PDA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扩展速率最快,PDA培养基最适合假可可毛色二孢;病原菌在10℃低温条件下也能发育,最适温度区间为25℃~35℃,假可可毛色二孢属于高温适生菌;不同光照条件对于假可可毛色二孢发育的影响并不明显;假可可毛色二孢在pH值5~11之间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6。这是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引起楠木枝枯病的首次报道;楠木为假可可毛色二孢的新寄主;同时也是假可可毛色二孢少数几则在南亚热带以外的气候区域被发现的报道之一。(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10-30)

周进[7](2018)在《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在浙江楠溪书院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3日上午,"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在温州市永嘉县石桅岩景区的楠溪书院启幕。本次活动分为主题展览、学术论坛、写生创作叁个部分。此次中法艺术交流活动也是楠溪书院成立后的首个项目。"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共计展出包括雷米艾融、安德烈·布布奈尔、让-达尼埃尔·布瓦尔、刘曦林、程大利、尹舒拉等22位中法艺术家的近60件作品。(本文来源于《文化交流》期刊2018年07期)

陆云峰,裴男才,朱亚军,柏志靓,杨安娜[8](2018)在《渐危植物浙江楠群落结构及叶片性状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楠为商品材"金丝楠木"的原植物之一,天然分布区窄,属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其天然种群所在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楠天然分布区内13个典型种群为对象,研究其所在群落的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和叶片表型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楠天然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13个群落的16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87科162属235种,其中种子植物79科151属221种;重度干扰导致浙江开化、浙江临安等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着低于其他群落,而中度干扰提高了福建建宁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轻度干扰则利于浙江楠种群自然更新.叶片表型作为楠木属植物重要的分类依据,叶片表型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均存在丰富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17.2%,变异幅度为10.4%~27.5%.种群间的变异(53.6%)大于种群内的变异(17.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5.1%,种群间变异是浙江楠叶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欧式距离(10 cm)将13个天然种群划分为两大类群,但变异呈随机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陈炳全,胡蝶[9](2017)在《水分胁迫下闽楠和浙江楠幼苗的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移栽直至水分胁迫全过程,待幼苗长出的新叶至成熟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后的7、14d和21d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初期不同处理下闽楠和浙江楠的高度增长变化不显着。在3个不同的水淹处理情况下,苗木高度增长较快,且闽楠增长速度较浙江楠快。在外部形态方面,重度水淹情况下,闽楠、浙江楠叶片均出现红色,且浙江楠出现较早;后期排水试验中,叶片恢复,叶片红色变浅,植株仍可恢复生长。在生理特性方面,浙江楠幼苗MDA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闽楠在轻度、中度淹水21d后,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浙江楠幼苗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闽楠在轻度、中度淹水胁迫下S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表明闽楠幼苗能适应轻度、中度淹水环境,且抗旱性高于浙江楠幼苗,因而适宜在我国干旱和多雨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7年22期)

臧敏,邱筱兰,刘志龙,王迁,林海潮[10](2017)在《江西叁清山浙江楠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叁清山浙江楠群落为调查对象,在野外样方调查获取资料基础上,对浙江楠种群径级、高度级、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楠种群径级结构呈橄榄型;高度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和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幼苗严重不足,具有逐步衰退的趋势;种群更新主要靠种子繁殖;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群分布;分布格局动态由幼苗、幼树的聚群分布向中树、大树的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浙江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该种群分布狭窄,自然更新能力较差,此外,由于该物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人类干扰及盗伐现象严重,致其种群数量减少,逐步走向衰亡。从资源状况和地理分布、种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种子萌发与生理生化研究、容器苗育苗技术、造林技术以及濒危的原因几个方面介绍了浙江楠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浙江楠论文参考文献

[1].周生财,吴小林,张东北,瞿思民,叶青.浙江楠大树移植与养护实用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

[2].王松,方芳,范正文,何理坤,陈邦锦.浙江楠研究现状及濒危保护建议[J].华东森林经理.2019

[3].童再康.珍稀珍贵浙江楠金丝木材贵于金[J].浙江林业.2019

[4].李伟成,田新立,盛海燕,刘姚姚,张瑞.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浙江楠光合与根系生长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9

[5].安林辉,孔凡贵,双德良,周欢,柯尊发.浙江楠幼龄林施肥试验初探[J].湖北林业科技.2019

[6].岳阳.浙江楠木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8

[7].周进.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在浙江楠溪书院举行[J].文化交流.2018

[8].陆云峰,裴男才,朱亚军,柏志靓,杨安娜.渐危植物浙江楠群落结构及叶片性状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8

[9].陈炳全,胡蝶.水分胁迫下闽楠和浙江楠幼苗的抗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

[10].臧敏,邱筱兰,刘志龙,王迁,林海潮.江西叁清山浙江楠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标签:;  ;  ;  

浙江楠论文-周生财,吴小林,张东北,瞿思民,叶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