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体红外吸收光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外气体检测,分布反馈式激光器,带间级联激光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气体红外吸收光谱论文文献综述
何启欣[1](2018)在《基于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课题来源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红外瓦斯和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究”、美国xx部项目“xxx”。研究了基于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检测系统,采用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和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研制了四套气体检测系统,检测了甲烷、乙炔、水汽、甲醛等气体。详细介绍了各检测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测试了系统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参数。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甲烷、乙炔、甲醛等气体的应用和危害,监测这些气体的浓度对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气体检测方法:电化学法,催化燃烧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如红外吸收光谱法的优缺点: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可以非接触式测量等,可以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医学诊疗和军事等领域。介绍了红外气体检测技术的种类、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光声光谱技术、腔衰荡光谱技术、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和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等。第二章是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理论部分:分子光谱理论和朗伯-比尔定律。气体分子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分子内部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具有不同的吸收谱线位置和强度,气体分子的光谱特征确保了红外气体检测技术的选择性。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待测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光强的吸收量与气体浓度有关。第叁章主要介绍了基于近红外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激光器)和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的乙炔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及检测性能。设计的电路部分包括高精度、高稳定性的DFB激光器驱动器,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以及光电探测电路。驱动器的温控模块采用积分分离式数字比例积分微分算法,温控过程快速平稳,长期工作波动为±0.01oC,长期稳定性高;设计的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以数字处理器芯片为核心,硬件电路简单、体积小、便于集成。比较了减法预处理电路和除法预处理电路两种信号处理方式,通过实验发现,采用除法预处理电路时,系统具有较低的检测下限。当积分时间为1 s时,阿伦方差为15.8 ppm~2,系统的检测下限为3.97 ppm;积分时间增加到68s时检测下限进一步降低为540 ppb。第四章介绍了基于近红外DFB激光器和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的甲烷检测系统,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拥有很多特性,它内部的空芯不仅可以传导光,而且可以充满气体作为气室,这样大大简化了检测系统结构。根据阿伦方差分析,当积分时间为10 s时,该系统的检测下限可达1.4 ppm。第五章介绍了基于DFB激光器和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的水汽检测系统。系统采用了设计的腔长为20 cm的谐振腔,有效光程达到了50 m。系统通过调制激光器温度来实现波长扫描,采用电光调制器调制激光频率,通过PDH技术锁定激光器频率;采用重复间断PDH(Pound-Drever-Hall)锁定技术,在一个波长扫描范围内激光与谐振腔进行多次锁定,通过测量腔透射光强的变化可以得出气体吸收谱线。第六章介绍了基于中红外带间级联激光器和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的甲醛检测系统。该系统与水汽检测系统不同的是采用了射频电调制技术调制激光相位,简化了系统结构,节省了系统成本。系统采用连续PID锁定技术将带间级联激光器锁定至腔长为2 cm的微型谐振腔,通过探测透射光光强实现了对甲醛气体的检测。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可以通过小体积的谐振腔实现长达数千米的有效吸收路径,在痕量气体检测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分布反馈(DFB)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TDLAS)技术的乙炔检测系统中电路部分为自主设计研发,实现了对激光器温度的稳定控制、对激光器工作电流的调谐以及光电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可以方便地进行集成。系统采用除法电路消除了剩余幅度调制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系统中采用的光纤传感探头结构简单稳定,使该系统有进行远程、分布式气体检测的潜力。2.基于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的红外检测系统无需气体反应池,可以组成全光纤式传感光路,可以以很小的体积得到很长的有效吸收路径,这在不增加系统复杂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灵敏度。3.在基于DFB激光器和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的水汽检测系统中,采用了PDH(Pound-Drever-Hall)间断锁定技术,与连续锁定技术相比,该技术波长扫描范围不受谐振腔长的限制,可以获得更大波长扫描范围内的气体吸收谱。4.在基于带间级联激光器(ICL)和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的甲醛检测系统中,采用了射频电调制PDH锁定技术,实现了ICL激光器与谐振腔的锁定。与传统的光调制PDH锁定技术相比省去了昂贵的电光调制器,系统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低廉,且体积小便于集成。系统中采用了设计的腔长为2 cm的小型谐振腔,有效吸收光程达到了20 m,系统检测下限达到了ppb级别。(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郭安祥,叶日新,董明,任明,张乔根[2](2017)在《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法检测SF_6分解气体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红外吸收光谱法在SF_6分解气体检测分析中的应用,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SF_6特征分解气体的红外吸收特征光谱,并确定了3种目标检测气体(CO、SO2、H2S)的红外特征频谱;依据红外光谱检测原理,设计了基于FTIR的SF_6分解气体检测系统,使用该检测系统对实验样气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TIR的SF_6分解气体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目标检测气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可应用于SF_6分解气体的在线监测。(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7年12期)
于亚军[3](2017)在《基于中红外激光吸收光谱的痕量气体检测理论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红外激光器的吸收光谱技术在痕量气体检测方面是一种很强大的探测手段,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大气化学、工业过程分析和控制、医学诊断等领域。大量的痕量气体传感器已经被开发和证实,其主要得益于商业上可购买的高性能中红外激光器的最新发展和重要突破。中红外激光器主要包括二极管激光器、带间级联激光器(ICL)、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等,它们发射的波长能覆盖3-12μm范围,而该光谱区域被称为痕量气体的“指纹区”。因为痕量气体在环境大气中的浓度很低,吸收特征常常很微弱,因此设计的传感器需要具备灵敏并精准地测量痕量气体的能力。在痕量气体传感器系统中,使用多通气池(MPGC)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增加气体吸收的有效光程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另一种称为波长调制光谱(WMS)的方法也广泛应用在痕量气体检测中。在WMS技术中,将激光器的波长调制在较高的频率,这样会导致吸收谱线附近的透射光强受到调制,然后将探测到的透射光强进行解调,可以得到谐波信号。通常提取WMS的二次谐波(2f)信号来表示吸收特征。因此,将多通气池和波WMS结合起来能够显着地提高探测气体的灵敏度。水汽、一氧化二氮(N2O)和甲烷(CH4)作为非二氧化碳(CO2)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强迫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自然系统。在论文的第四章中,我将介绍基于单个连续波外腔式量子级联激光器(CWEC-QCL)的传感器,在1281.05-1281.66 cm-1的窄光谱范围内能够以1秒的采样间隔同时探测H2O,HDO,N2O和CH4。系统使用了一个有效光程为57.6米的密集光斑图样的多通气池,它的物理尺寸只有17×6.5×5.5 cm3。我们处理采集的光谱数据的方法是将WMS-2f的峰峰值除以1f信号,采用Allan-Werle方差理论来评估传感器系统的噪声水平。探测H2O、HDO、N2O和CH4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0秒、50秒、100秒和129秒时,最低检测极限可以分别达到1.77ppmv,3.92ppbv,1.43ppbv和2.2ppbv。为了验证传感器长期探测的稳定性,传感器分别完成了 10个小时和一周的环境监测任务。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气体,在对流层臭氧(O3)光化学反应、羟基(OH)浓度的决定和二次有机气溶胶以及酸雨的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够同时检测NO和NO2对于环境监测和气候研究将至关重要。论文的第五章里,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双QCL的传感器系统,它能以1 Hz的采样率同时检测这两种大气中最普遍的污染性氮氧化物(NOx),并使用了一个有效光程为76米的象散Herriott多通气池。我们采用一种波长调制分离复用(WMDM)技术来实现1900.075 cm-1处的NO和1630.33 cm-1的NO2的同时检测,两者的光谱间隔达到了~270cm-1。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四个基于Labview编程设计的锁相放大器,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简化了传感器系统。根据Allan-Werle方差分析,最低检测极限能够达到亚ppbv浓度量级,这说明我们的传感器能够探测大气中的NOx。(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刘茜阳[4](2017)在《中红外波段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与谱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体检测领域,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方便、试样用量少、仪器结构简单等特点,已成为气体检测的重要手段。中红外光谱波段(2.5-25μm)包含有“指纹”区间,此区间具有非常丰富的分子吸收特性,对于光谱测量十分有利,但多数组分在中红外区域存在连续吸收谱线,使混合物的成分分析和定量检测存在一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中红外波段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的组分识别方法及定量检测方法。采用二阶导数谱方法对原始吸收谱线进行处理,通过获取谱线二阶导数去除背景及噪声干扰,并一定程度上区分混迭谱峰。在获取二阶导数谱线过程中运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并根据谱线频率特征选取最佳滤波参数,解决了滤波参数缺乏标准化选取方法的问题。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小波基和尺度分辨率,对导数光谱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二维时频特征矩阵。对各组分及其混合物的时频特征矩阵进行两个维度方向的相关性分析,结合导数光谱的形态特征实现组分识别,并以谱库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组分识别验证。根据被测组分的吸收分布情况生成特征吸收窗分别对待测原始吸收谱线以及二阶导数谱线加以处理,提取出在浓度计算过程中占据重要性更大的特征吸收的区域,从而排除非吸收区域中背景、噪声及其他组分对计算结果的干扰,利用全场拟合方法实现定量检测。以一组空气与甲硫醇混合气体实验数据为例,进行中红外波段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组分识别与浓度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谱线解析方法,能够有效地从混迭谱线中识别目标组分,且对目标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相对误差基本在5%以内,为中红外波段多组分同时检测与谱线分析提供了方法与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永宁[5](2016)在《气体红外吸收光谱检测信号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入融合,需要对工业生产中的多个环节实施在线监测,以确保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对源头性气体、中间气体以及废气的检测是生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气体检测技术中,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检测系统、仪器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多数工业气体具有红外发射、吸收光谱特性;另一方面,半导体激光技术、光纤传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实用性技术的逐步成熟为智能仪器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光纤质轻、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因此基于光纤技术的红外吸收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环境复杂、易燃易爆的特殊环境中。在红外吸收光谱检测技术的分支中,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因其多年的研究积淀应用最为广泛,光声光谱(PAS)技术则由于无背景检测的特点在痕量气体检测应用中占据优势。基于以上技术,致力于小型化甚至微型化仪器和专用型检测设备或模块的研究是我国红外光谱检测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应用在生产环节的设备而言,高分辨率固然重要,但检测准确性和性能稳定是系统在应用中更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需要从信号的产生、噪声起因、波形变化等方面去广泛而深入的分析能够影响到实际检测信号的各种因素,找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优化系统性能。因此,对系统信号的分析研究是系统开发的关键工作。本文主要以水蒸气红外吸收光谱检测系统为例,针对非电子噪声来源、信号畸变(剩余幅度调制影响、激光器非线性效应影响)、信号提升以及稀释气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阐述分子红外吸收的产生机理,给出气体红外吸收检测技术的可行性理论依据。介绍吸收谱线强度和谱线线型函数等关键参数,并分析了压强和温度对谱线强度、谱线半高全宽、线型函数以及单位浓度吸收率的影响。阐述光声信号的产生机理,给出石英增强型光声光谱检测技术中光声信号的理论推导。对洛伦兹吸收线型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给出谐波检测技术的理论依据,并分析剩余幅度调制的来源和相关参量。2.介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和石英增强型光声光谱(QEPAS)技术的典型系统结构,以及TDLAS系统叁种信号解调方式:直接差分、谐波检测和差分后再谐波检测。阐述波长调制和锁相检测技术原理。3.分析了TDLAS系统的非电子噪声来源。具体包括:光纤宏弯(抖动)、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光器件工作状态改变带来的功率波动噪声;本底吸收影响,即大气高组分气体残留在器件内部引起的非气室内待测气体的吸收;光路中多个光学平面之间的标准具干涉噪声干扰。4.详细研究了波长调制下激光器输出光频(波长)和功率之间的相位差对二次谐波信号的影响,并利用气体吸收峰对该相位差进行了测量。上述相位差根据驱动电流的作用分为调制相位差和扫描相位差。研究了调制相位差分别对单相锁相检测系统和双相锁相检测系统所得到的二次谐波信号的影响,并且针对单相锁相的影响提出相位补偿的办法。还研究了扫描相位差对谐波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差测量相位差的方法,利用气体吸收峰对50Hz-50kHz驱动频率下正弦和叁角波驱动激光器产生的相位差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5.深入研究了激光器功率非线性对低浓度检测时谐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激光器非线性效应对一次和二次谐波的影响与驱动激光器的扫描电流有关。分析了激光器非线性效应对低浓度下一次谐波检测和二次谐波检测信号的影响,以二次谐波检测为例,该非线性效应带来的信号畸变量约与5ppm(利用5m气室进行检测)水蒸气产生的吸收信号的幅值相当,因而在痕量检测应用中非线性的影响不能忽视。针对激光器非线性输出对痕量气体检测造成的影响,提出利用双光路结构进行抑制。6.针对QEPAS系统光声信号的提升展开研究。研究包括:声波共振管的最佳放置位置和各点的共振放大倍数;同等物理结构下对比石英材料和不锈钢材料共振结构的共振效果;利用直角棱镜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光轴错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角棱镜搭建的双程QEPAS气体检测系统,利用棱镜将单路透射光束反射,使反射光束二次激发光声信号,并进行声波共振放大,在提升光声信号的同时改变了音叉在系统中的响应特性,使系统信号放大倍数由16增加至22.4倍,且噪声幅度由单程结构的14.3μV降至11.6μV,改善系统信噪比。7.研究了改变稀释气体(背景气体)对检测系统信号的影响。实验发现同一浓度(体积比)甲烷气体在分别以氮气、氧气和乙烷作为稀释气体的检测系统中产生的吸收信号各不相同,根据吸收信号产生的机理分析认为改变稀释气体导致待测气体谱线线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检测到的吸收峰峰值和二次谐波信号幅值。利用统计力学的碰撞理论对谱线线宽因稀释气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11-25)
黄小亮[6](2016)在《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和红外吸收光谱的气体传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深部采动下红外瓦斯传感特性致变模式及自适应检测机制研究,编号:61307124。痕量气体检测在工业过程控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气体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同时,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可以为光与气体相互作用提供理想的场所,在非线性光学、气体传感、痕量气体检测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本论文研究设计了基于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和红外吸收光谱的气体传感系统,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中慢光效应对气体传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气体传感系统,并针对乙炔气体开展了浓度测量实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光子晶体光纤开展了理论计算与分析。运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二维光子晶体带隙形成条件,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本导光性质,计算了带隙型光纤的模场分布,估算了带隙型光纤与单模光纤之间的光强耦合效率,为研究设计光子晶体光纤气体传感系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计算了光子晶体光纤中慢光效应对气体传感的影响。首先,运用微流控技术,设计了一种可调谐的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计算了光纤模场分布及其色散、群折射率等特性。其次,运用有限元方法,针对设定气体的不同消光系数,计算了在不同光流体填充下的增强吸收因子,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中慢光效应对增强光与物质反应的影响,证实了慢光效应能够增强物质对光的吸收作用。最后,以氨气和乙炔为例,说明如何调谐光纤模式,使其与气体的吸收谱线相匹配。3.分析设计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和红外吸收光谱的气体传感系统,主要包括光纤传感光路、激光器驱动电路、后端信号检测电路等。首先,采用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与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光路,优化设计了光纤耦合系统;选择DFB激光器作为光源,自主研制了基于数字PID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实现了对激光器的波长调制;针对后端信号检测部分,采用程控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实现了量程可调;设计并开发了数字锁相放大器,可用于提取二次谐波信号。4.建立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和红外吸收光谱的气体传感系统;采用乙炔为目标气体,选择1534.099 nm为其吸收谱线,开展了气体测量实验及分析。参照配气标准,配备了浓度为500~2600 ppmv的标准气体,开展了乙炔浓度测量实验,得到了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值与乙炔浓度的关系曲线。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较好地测量乙炔浓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陈伟根,万福,高拓宇,顾朝亮,廖超[7](2015)在《差频中红外吸收光谱应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准确度、高灵敏度检测故障特征气体是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变压器早期潜伏性故障诊断的关键。基于差频中红外及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搭建了一个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检测系统。以故障混合气体中浓度为0.5μL/L的C2H4为代表,验证了该系统的检测特性。选取1 583.0 nm信号源及1 063.8 nm抽运源,利用非线性光学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结合准相位匹配技术,差频产生了3.245μm(对应C2H4的基频吸收线3 081.001 6 cm-1)的中红外相干光:最大输出功率为288μW,最大调谐范围为35 cm-1。气体压强100 Torr下,系统对于气体C2H4的最低吸收系数及检测下限分别为7.39×10-10 cm-1及0.014 4μL/L,很好地满足了变压器油中溶解乙烯检测极限值(0.5μL/L)的需要,分析和证明了气体压强对C2H4的吸收峰值、系统最低吸收系数及检测下限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基于差频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带电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8期)
黄继先[8](2013)在《红外吸收光谱(NDIR)检测混合气体中二甲醚含量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分光红外吸收光谱法(NDIR),采用中红外光源(波长:2.5~25μm)和主要包括样品气气阻、样品泵、红外吸收池和电路模块技术建立了混合气体中二甲醚气体成分光谱检测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对混合气体中的二甲醚气体成分进行了测量,得到了1.0×10-2的检测灵敏度。整个光谱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光谱分辨率、选择性以及测量灵敏度,适用于各种混合气体中二甲醚气体成分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低温与特气》期刊2013年02期)
黄继先[9](2012)在《红外吸收光谱(NDIR)检测混合气体中二甲醚含量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分光红外吸收光谱法(NDIR),采用中红外光源(波长:2.5~25μm)和主要包括样品气气阻、样品泵、红外吸收池和电路模块技术建立了混合气体中二甲醚气体成分光谱检测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对混合气体中的二甲醚气体成分进行了测量,得到了1.0×10-2的检测灵敏度.整个光谱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光谱分辨率、选择性以及测量灵敏度,适用于各种混合气体中二甲醚气体成分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会、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气体标样工作组四届叁次会议、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分会一届叁次联合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0-14)
陈长水[10](2011)在《利用气体精细吸收光谱进行单频中红外激光波长锁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气体(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呼吸气体等)和特殊环境中的CO、CO2、N2O和NO等衡量气体的同位素组分含有人或动植物的生理信息与环境信息,甚至地域信息,是非接触、非破坏检查的理想方式之一。这种测量可广泛应用在大气科学、人和动物的疾病监控、食品保鲜、树林化检测、作物生长状态检测、垃圾处理等方面。由于上述气体在中红外波段有强的吸收谱线,且多种气体分子的吸收谱线重迭,为此选择单频可调谐中红外光源系统非常重要。本论文将利用反馈控制系统,利用待检测气体成分的特定精细吸收谱线来对单频中红外激光器系统进行波长反馈锁定研究,由于精细吸收谱线的线宽很窄,为此,我们将研究在窄气体吸收线宽情况下的反馈控制的原理和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期刊2011-09-05)
气体红外吸收光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红外吸收光谱法在SF_6分解气体检测分析中的应用,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SF_6特征分解气体的红外吸收特征光谱,并确定了3种目标检测气体(CO、SO2、H2S)的红外特征频谱;依据红外光谱检测原理,设计了基于FTIR的SF_6分解气体检测系统,使用该检测系统对实验样气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TIR的SF_6分解气体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目标检测气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可应用于SF_6分解气体的在线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体红外吸收光谱论文参考文献
[1].何启欣.基于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郭安祥,叶日新,董明,任明,张乔根.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法检测SF_6分解气体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绝缘材料.2017
[3].于亚军.基于中红外激光吸收光谱的痕量气体检测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7
[4].刘茜阳.中红外波段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与谱线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7
[5].刘永宁.气体红外吸收光谱检测信号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6
[6].黄小亮.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和红外吸收光谱的气体传感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7].陈伟根,万福,高拓宇,顾朝亮,廖超.差频中红外吸收光谱应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
[8].黄继先.红外吸收光谱(NDIR)检测混合气体中二甲醚含量分析法[J].低温与特气.2013
[9].黄继先.红外吸收光谱(NDIR)检测混合气体中二甲醚含量分析法[C].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会、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气体标样工作组四届叁次会议、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分会一届叁次联合会议论文集.2012
[10].陈长水.利用气体精细吸收光谱进行单频中红外激光波长锁定研究[C].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2011
标签:红外气体检测; 分布反馈式激光器; 带间级联激光器;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