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本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妈祖文化,人本主义,积极,超个人
人本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梁沛好[1](2019)在《“人本”心理学视野中的妈祖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方心理学的视野透视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妈祖文化,发现妈祖文化的核心精神与西方高举"以人为本"旗帜的叁大心理学派的思想精髓一脉相承。妈祖文化蕴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本情怀",传递出积极心理学的"阳光能量",闪耀着超个人心理学"心灵层境界"的瑰丽光华,她赋予了全人类和当今时代有关生命关怀、心灵关爱和精神提升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本文来源于《闽台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亚男[2](2016)在《《忏悔录》中卢梭形象的“人本心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卢梭在多个层面有所缺失。通过对作品中弃子事件的集中解读,发现卢梭在基本需求缺失的情况下,产生了一些轻微的心理疾病。通过分析《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及卢梭对待友人的态度,发现卢梭对自我实现的认知有其局限性。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维度展开分析卢梭种种行为背后的深层诱因。(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6年03期)
谢文祺[3](2016)在《人本心理学教育理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叁势力”,发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针对教育的看法的总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是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的重要作用应如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师一样,优秀的教师应该也是一个自我实现者。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意情意发展,而这些正是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所忽视的。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内在学习是依靠学生的内驱动力而不是外部动力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种学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的结果能引起学生全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涉及到认知层面,更渗透到人格和行动中。意义学习和内在学习都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作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意义学习和内在学习的发生,教师的作用是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鼓励者和朋友。笔者结合参加工作的经历以及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得出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教师自我实现感较低、地理课堂纪律较差、师生情感相对淡薄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地理教学其育人目标的实现,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笔者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是关键因素,地理教师应该成为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地理教师应该培养积极心态、热爱生活,做出成长而不是畏缩的选择,经历勤奋的准备阶段。课堂管理是地理教学有序进行的必要保障,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并做好实施,在课堂的具体管理中教师要多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对学生展现积极的期望,运用情感激励等方法。在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自由学习和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内在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做到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同理心,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11-01)
葛思华[4](2015)在《存在—人本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存在问题是生命的终极问题。存在意识的唤醒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前提。以存在—人本主义的叁条价值观念:自由、经验反省、责任,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参照,提出生命教育的叁个方面:真实生活、培养个人觉知能力、直面焦虑。(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汪罗[5](2013)在《人本心理学创立者——马斯洛》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斯洛其人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心理学第叁势力的领导人。马斯洛1926年进入康乃尔大学,3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着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马斯洛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力文化》期刊2013年06期)
康亮[6](2013)在《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的道家因素的理论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人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思想家从未间断过对这一与人关系最密切的问题的思考,而且他们在探索中显示出极大的相似点,这就正如中国道家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思想:他们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与儒家思想相辅相成的中国古典思想,一个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涌现的第叁思潮,虽然时代相差几千年,地域相隔几万里,但殊途同归,他们都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都致力于把人作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主体,都体现着对生命真谛的追寻。通过阅读,在马斯洛的主要着作中,“道家”一词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动机与人格》的英文版序中就有5次提到“道家”,在许金声所翻译的第叁版《动机与人格》中,所提到的“道家”一共有8次;《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所涉及的“道家”达10次多;《科学心理学》中有7次提及“道家”;《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所涉及的“道家”应该是马斯洛着作中最多的,初步估计不少于34次。这就为两者的比较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论文首先介绍了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的道家因素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与意义;然后从历史文化方面和现实理论方面为研究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的道家因素提供依据,进而梳理马斯洛主要着作中有关“道家”的词语及其相关思想;接着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审美人性、审美人格、审美体验这叁个角度比较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由此见出马斯洛的思想与道家之间的某种相契合点和相异之处;最后探讨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的道家因素的文化现象的美学意义,即中国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和当代意义。这一现象正好也说明了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无论中外古今,都具有一定的内在相通性,尤其在人们所关注的终极存在问题上,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艾琳·塞林,陈寿文[7](2012)在《马斯洛及其之后的人本心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心理学诞生于两个不同的源头:一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测试。为了建立心理学在科学上的正统性,心理学家以物理学作为实验心理学的范式,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上,避开了无法被观察到的内在经验世界。基于这个理由,实验心理学逐渐被行为主义学派主导。另一(本文来源于《经济观察报》期刊2012-06-04)
徐廷[8](2011)在《马斯洛人本心理学思想下的员工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是企业运行的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员工管理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现代的员工管理要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从人的需要出发,设计满足员工不同层次需求的各种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员工自我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1年20期)
麻连红[9](2011)在《人本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引入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之中,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校内环境对大学生无形的渗透性作用,对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起到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深入认识人本心理学理论观点入手,论述了叁大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人本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罗杰斯的求助者中心理论为代表。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详尽地阐述了将人本主义理论运用到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从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系统地论述了人本心理学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和影响。进而在前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明确提出将人本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辅导员工作中的有效路径。即首先要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做到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1-04-30)
陈青,赖力,邵建勋[10](2010)在《论歌尓德蒙的自我实现——从人本心理学角度看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一文中研究指出《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黑塞中后期的重要着作,也是黑塞本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本文尝试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歌尔德蒙的成长之路的剖析,论证小说的主题是自我实现。歌(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0年22期)
人本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卢梭在多个层面有所缺失。通过对作品中弃子事件的集中解读,发现卢梭在基本需求缺失的情况下,产生了一些轻微的心理疾病。通过分析《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及卢梭对待友人的态度,发现卢梭对自我实现的认知有其局限性。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维度展开分析卢梭种种行为背后的深层诱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本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梁沛好.“人本”心理学视野中的妈祖文化[J].闽台文化研究.2019
[2].李亚男.《忏悔录》中卢梭形象的“人本心理学”[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6
[3].谢文祺.人本心理学教育理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葛思华.存在—人本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汪罗.人本心理学创立者——马斯洛[J].当代电力文化.2013
[6].康亮.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美学的道家因素的理论剖析[D].西北大学.2013
[7].艾琳·塞林,陈寿文.马斯洛及其之后的人本心理学[N].经济观察报.2012
[8].徐廷.马斯洛人本心理学思想下的员工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
[9].麻连红.人本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1
[10].陈青,赖力,邵建勋.论歌尓德蒙的自我实现——从人本心理学角度看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J].大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