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村论文-张卓

喜洲村论文-张卓

导读:本文包含了喜洲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策略

喜洲村论文文献综述

张卓[1](2019)在《少数民族村寨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教育作为其他教育的根源和基础,对每个人的一生的成长有着终身的教育作用。良好家庭教育对于全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了民族性、地域性的影响,家庭教育依然很落后。家庭作为社区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的实施又与社区密切相关,为了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水平及成效,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支持及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研究现状,了解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喜洲村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足。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二是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文化的学习,缺少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叁是由于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较为落后,家长的思想观念陈旧,对家庭教育社区支持认识不足,其次是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关于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缺乏相应的地方法规约束指导,二是政府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缺乏协调,叁是社区教育资源缺乏,对已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四是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缺乏专业的指导及管理人员,五是社区内部的社区组织缺乏服务社区的意识,六是个人服务社区意识淡薄。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喜洲村家庭教育社区支持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认识,构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政府支持体制,建立合理的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社区管理体系,加强家长与社区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成效,有效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少数民族村寨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水平的建议和策略。(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李娅[2](2016)在《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喜洲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古镇腹心,是祖国西南边疆的白族古村落,拥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该村在基层民主自治的宏观政治生态中,利用村落文化探索出一个成功的村级治理方案。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为全国农村基层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治理思维。亦可以基于现实个案的探究,总结说明村落文化治理理论。喜洲村文化治理是一个益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并以其特质滋养村落社会的创新型治理模式。它不是喜洲村治理的全部,却是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部分。自21世纪初始,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该村文化治理的场域效应已然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力。目前,喜洲村文化治理形成政府、村党总支及村委会、企业、文化精英及村民、社会性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治格局。该村文化治理实践渗透着这样一个治理思维:首先治理村落多元文化,深刻挖掘其内涵,再利用文化的精神塑造社会心理基础。在治理思维的指引下,该村文化治理取得许多显性或者隐性的实效,涵化村民、涵养村落社会风气是深层次的治理效果,推动村落经济发展、弘扬村落传统文化是最为直接的成效,同时还间接带动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该村文化治理也存在局限之处,部分古民居产权复杂以及文化经济化现象渐趋明显,这应当引起治理主体及相关行为者的思考。当下,学界关于村落文化治理研究尚未成体系,零星观点散见于各类研究成果之中。笔者以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为基础,尝试从村落文化与村落治理的关系,村落文化治理的有效性、局限性以及发展等方面对村落文化治理理论进行总结与说明。基于前文研究,笔者得出下述结论:村落文化是可供村落治理借鉴的基础性资源,村落可以构建文化治理模式。通过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的内涵、精神或者特质,再利用这些行为价值、处事准则治理村落社会,这样的治理思维符合现代治理观,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广域推广价值。未来,村落文化治理的前行需要从基础性条件入手,谋求实质性进步,为村落发展提供助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杨艳玲[3](2014)在《喜洲村党总支为民服务无缝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支持古镇的保护开发,我们村党总支带头搬出了‘严家大院’,将这座百年古院用于旅游开发;多方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将村内老路铺设成青石板,改善了交通状况;鼓励引导当地群众抓住机遇发展古镇旅游,预计今年喜洲村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说起(本文来源于《大理日报(汉)》期刊2014-11-18)

朱宏莉,车震宇[4](2012)在《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对村落空心化的影响——以大理市喜洲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来,村落空心化备受关注。学界对村落空心化从定义、结构、功能、形成原因、机制、对策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涉及较为广泛,但是某一种原因发生作用都需要一定的背景条件,原因和背景联系密切,其间关系需要探讨。该文以大理市喜洲村为例讨论政府主导村落旅游开发,村落加速地域、生活和产业转变,并产生村落空心化的原因,最后描述了喜洲村落空心化过程、发展趋势,探讨政府主导的旅游开发的利弊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2年11期)

张欣[5](2012)在《门里门外:白族民居大门与民族文化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各民族的民居建筑民俗中,民居的“门”无疑是文化和民俗色彩最为浓重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田野地点——我国西南部某白族村落——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为个案,运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民居之“门”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民俗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透过这一扇扇“门”来透视这一特殊群体的民众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性格。本文不仅仅是对于门这一建筑物进行建筑学和美学的阐述与鉴赏,更重要的是把民居之“门”作为一种象征物,透过关注这种象征物来关注门背后的“人”,“推开一扇透视民族本真生存状态的窗子,了解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通过推开大理喜洲民居这扇“门”,通过对大理喜洲白族地区门文化的探析,了解当地民众的生存和心理状态、理想与诉求,并通过与中原汉民族门文化进行比较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民族民族价值观的异同,为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研究民族心理和民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走近一扇门——从外部视角主要交代田野地点——大理喜洲镇喜洲村的自然环境概况与人文环境概况,以及当地民居建筑概况以及建房过程中的仪式风俗。此章为喜洲白族门文化的生成和生存背景。第二章:大门外——从外部视角凝视“门”这一建筑形态,对门的构成元素进行描述和归纳;第叁章:进门来——运用多维分析的方法,对门这一建筑和文化丛进行实用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第四章:门背后——运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方法,对喜洲白族民居的门文化丛进行符号学分析和与象征意蕴解读。第五章: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眼光,对门的生存环境——喜洲白族古镇的开发和建议进行调研,通过人类学者、政府和当地商人的视角,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展望。(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2-05-01)

刘裕荣[6](2006)在《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洲村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与洱海之间狭长的平坝地带北端。古代洱海地区是云南白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大理是沟通西南诸省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走廊。喜洲村作为洱海地区的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喜洲村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忠实地记录了洱海地区,特别是喜洲村自身发展沿革的独特历史进程。本文以喜洲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背景,分别从整体——群体——单体——细部四个层面入手,对喜洲村白族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全面、系统、详实的分析研究,同时着力把握各个层面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喜洲村白族民居传统建筑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研究过程中,本文采取了跨学科、多层次、系统化的研究方法。本文提供的研究模式对于从实际出发,系统的古村落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5-08)

刘裕荣,熊海龙[7](2006)在《冲突与融合——云南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门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大理地区就生活着白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依山傍水的喜洲,是白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喜洲位于大理坝子(盆地)北部,西枕苍山,东临洱海,山海之间是西高东低的狭长平坝,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几十个自然村(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06年01期)

喜洲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喜洲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古镇腹心,是祖国西南边疆的白族古村落,拥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该村在基层民主自治的宏观政治生态中,利用村落文化探索出一个成功的村级治理方案。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为全国农村基层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治理思维。亦可以基于现实个案的探究,总结说明村落文化治理理论。喜洲村文化治理是一个益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并以其特质滋养村落社会的创新型治理模式。它不是喜洲村治理的全部,却是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部分。自21世纪初始,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该村文化治理的场域效应已然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力。目前,喜洲村文化治理形成政府、村党总支及村委会、企业、文化精英及村民、社会性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治格局。该村文化治理实践渗透着这样一个治理思维:首先治理村落多元文化,深刻挖掘其内涵,再利用文化的精神塑造社会心理基础。在治理思维的指引下,该村文化治理取得许多显性或者隐性的实效,涵化村民、涵养村落社会风气是深层次的治理效果,推动村落经济发展、弘扬村落传统文化是最为直接的成效,同时还间接带动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该村文化治理也存在局限之处,部分古民居产权复杂以及文化经济化现象渐趋明显,这应当引起治理主体及相关行为者的思考。当下,学界关于村落文化治理研究尚未成体系,零星观点散见于各类研究成果之中。笔者以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为基础,尝试从村落文化与村落治理的关系,村落文化治理的有效性、局限性以及发展等方面对村落文化治理理论进行总结与说明。基于前文研究,笔者得出下述结论:村落文化是可供村落治理借鉴的基础性资源,村落可以构建文化治理模式。通过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的内涵、精神或者特质,再利用这些行为价值、处事准则治理村落社会,这样的治理思维符合现代治理观,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广域推广价值。未来,村落文化治理的前行需要从基础性条件入手,谋求实质性进步,为村落发展提供助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喜洲村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卓.少数民族村寨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李娅.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杨艳玲.喜洲村党总支为民服务无缝隙[N].大理日报(汉).2014

[4].朱宏莉,车震宇.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对村落空心化的影响——以大理市喜洲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2

[5].张欣.门里门外:白族民居大门与民族文化心理[D].辽宁大学.2012

[6].刘裕荣.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研究[D].重庆大学.2006

[7].刘裕荣,熊海龙.冲突与融合——云南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门文化[J].小城镇建设.2006

标签:;  ;  ;  ;  

喜洲村论文-张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