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832000
摘要:微课是教育发展的新产物,也是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途径多元化的产物。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逐渐走入了教育的视线,微课的提出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通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谈谈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微课教学应用
一、引言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和课程表现形式。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微课可以划分为知识点微课、习题微课、拓展微课。由于微课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接受者转变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转变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使之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根据对人脑的科学研究,人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10分钟左右,因此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支持和喜爱。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1.预习。上传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给学生发放学习单,并提前收集素材,录制好微课,并上传微视频,学生可以在电脑终端或者手机终端直接下载观看视频,并按照学习单上的相关要求与引导,完成课前预习。同时,通过微课学生也可以充分认识到新知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更好地找到侧重点。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之后上课,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跟学生实行互动,交流学习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做补充讲解,充分将课堂交予学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变浓,进入良性循环。
2.抓住教学重点。从本质上说,微课就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微”主要体现于时间短这个方面,其将原本40分钟教学讲解浓缩到5到l0分钟,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炼。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就能够在微课教学中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要通过充分的备课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抓住教学重点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如上文述及,微课使课堂教学的时间集中于5到10分钟,但这并不表示整堂课的时间缩短,只代表教师讲解的时间缩短。这种特殊性正是微课教学的巨大优势,其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究和练习,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微课就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就是要在集中讲解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对微课教学的重点进行吸收,要通过有效的探究、交流和讨论建构更加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在小组中突出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参与到讨论与交流中。这就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更加紧凑,也迎合了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收获。
4.利用微课视频,巩固延伸知识点。教师利用微课视频,除了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也可以在课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拓展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或者本章课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捋清逻辑脉络,并适当设计一些跟内容相关的新闻事件或热点事件连线,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已有认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传统思政课的认识,使他们懂得初中思想品德课不是教条式的、古板似的、不切实际的、枯燥的课程,而是与时俱进、充满变化、体现创新的、受欢迎的课程。
5.利用微课视频,增添师生互动方式。传统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但利用微课视频,师生互动的时间、空间都扩展了;课上、课下互动不断,学生可以对教师的微课进行反馈,提出建议,也可以就某一知识点跟教师进行交流沟通。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微课视频的评论改进微课视频,甚至教师跟学生的观点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氛围,带动学风建设。
三、小结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局限于固定教室、固定时间上课,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碎片化学习。将传统课堂与微课堂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传统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微课对于教师来说,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促进教师尽快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微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充满好奇、短小精悍、支持手机在线观看的有趣的拥有海量信息的微型视频,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支持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学习,顺应时代潮流,定能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2013。
[3]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