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宏润中学陈新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体现着我们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以及把握程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目前初中历史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
第一,三维目标割裂。
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统一体,学生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并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的。脱离了知识目标,能力和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脱离了能力和情感目标,知识也就成为了僵化的、毫无生气的、没有实际价值的知识。
三维目标的整合,是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可是更多的时候,教学目标却表现为机械地罗列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目标之间分割孤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看,除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有较强的指向和较强的操作性外,其他两个维度的目标都缺乏实施的具体载体和途径。通常我们看不出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联,是如何进行整合的。
第二,目标制定过大。
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开始关注学生的素养,但有的目标制定过大,且表述的很比较抽象以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和落实,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教学目标,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例如某老师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通过分析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认识到民族关系的发展,并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表述中,“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如何分析、分析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具体的描述,而且通过这一事件根本无法完全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节课或是两节课所能完成的,所以这样的表述是空洞无效的,也是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
第三,学习主体不明确。
在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在理念上都认识到了要实现由以学生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中心的转变,但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却往往使用“通过向学生讲述……”“引导学生……”“使学生……”这种表述方式,体现的还是教师的主体,而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转变为考虑学生如何学,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变化、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那么,我们应如何整体建构教学目标呢?
第一,三维目标需要有机融合
整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例如,对《秦的统一》一课的目标表述如下:
知道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和修筑长城、开发南疆的有关史实,列举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以“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历史作用”为题展开讨论,尝试与同学交流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培养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
以“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为题,探讨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受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本案例并没有简单的罗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将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到了一起。对“秦始皇的历史作用”是建立在其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上,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的,并且通过这一讨论,完成对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那就是在“过程和方法”中掌握“知识和能力”,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更加科学、有效。
第二,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
教学目标的设定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例如,英国某位历史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学生将能够:(1)通过社区活动,考察历史中的人。了解方式可以通过访谈、新闻杂志以及小说等。(2)记录社区以及生活在社区内的不同民族的历史。(3)收集数据、组织、书写、编辑和修改,自己准备发表的文章。(4)理解文学和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表述中,都是围绕学生如何参与展开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三维目标应是可操作、可检测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呈现方式以梯级分布最为适宜,每节课的目标不要制定得太多,要符合学情。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应根据“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设定目标时,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