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焦虑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咽喉反流性疾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焦虑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邹哲飞,孙苏光,潘晓玲,袁琨[1](2019)在《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1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选取218例成人LPRD患者为病例组,207例同期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及病例组患者PPI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PPI治疗前及治疗后SAS与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PPI治疗前SAS与SDS评分高于治疗后(P<0.05);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PPI治疗前及治疗后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生理机能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维度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PPI治疗前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生理机能评分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维度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PRD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与反流症状指数(RSI)评分及反流体征评分(RFS)呈显着正相关,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中生理机能评分与RSI及RF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余各维度评分均与RSI及RF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LPR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均造成了影响;LPRD症状越重,体征越明显,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影响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殷勇,陆青云[2](2019)在《青少年咽喉反流性疾病与抑郁焦虑情绪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对青少年情绪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LPR青少年患者92例(LPR组)和同期正常青少年100例(正常组),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SCARED)进行情绪症状评分。结果:LPR组CDI总分20.42±4.41分,高于正常组的16.84±3.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PR组快感缺乏5.45±1.47分,负性情绪4.97±1.23分,分别高于正常组的3.58±0.91分和3.31±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R组SCARED总分16.18±9.79分,正常组为15.72±8.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R组躯体化惊恐3.39±2.47分,高于正常组的2.99±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R可影响青少年情绪症状,尤其是抑郁情绪症状。(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安瑞霞[3](2018)在《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妊娠期合并特发性疾病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情况,为针对此类产妇的心理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有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产妇40例为观察组,无妊娠特发性疾病产妇40例为对照组,在产后6周内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产妇产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对两组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产妇产后更易出现焦虑、抑郁,应针对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产妇加强心理疏导、心理治疗,降低产后焦虑抑郁率,预防重度焦虑抑郁出现。(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陈洁瑜,李登斐[4](2018)在《护理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后护理人员的不确定感和焦虑变化。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92例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于暴露后第1天、3天、14天的不确定感和焦虑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叁次调查时间点,护理人员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暴露后第3天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最高。结论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在暴露后不同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管理者应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其负性情绪。(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孙静,肖金玲[5](2017)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入组患者给予下呼吸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研究周期为14 d,治疗7 d及14 d时比较2组患者SAS量表评分、HAD量表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与干预前比较,治疗后7 d及14 d时观察组HAD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仅在治疗14 d时HAD评分及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7 d及14 d时观察组HAD评分、SAS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参考的护理干预手段。(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7年16期)
秦露雪[6](2017)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盆腔炎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生殖道感染疾病,如果治疗不彻底将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包括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及盆腔炎反复发作[1]。其中慢性盆腔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迁延难愈长期困扰患者,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了极大负担。中医中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痛方面卓有成效,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研究疾病的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规范化治疗奠定基础。随着对盆腔炎性疾病的不断认识,近年对其生存质量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并且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也日益得到重视。本课题旨在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主要的中医证型和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并且探讨中医证型证候与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观察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的各种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观察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及焦虑抑郁的情绪变化,探讨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针对性指导临床治疗,全方位综合性干预疾病,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石景山中医医院、奥运村社区医院中医妇科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患者共99例。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中医四诊信息。发放生存质量调查问卷(SF-36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将收集的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分类,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判断中医证型。用描述统计计算SF-36各维度积分,积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用单样本t检验分别对比本课题患者与正常人群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的差异,用方差分析比较主要证型之间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的情况。研究结果:1.本课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中医证型分为五个,其中以肾虚血瘀证比例最多,占33.3%;气虚血瘀证24.2%、气滞血瘀证20.2%,寒凝血瘀证与湿热蕴结证比例较少,分别为13.1%和9.2%。2.本研究的患者SF-36量表与正常人相比各个维度得分均下降。在生理功能方面:肾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有差异(P=0.008),肾虚血瘀证与湿热血瘀证有差异(P=0.006);角色限制方面:肾虚血瘀证与寒凝血瘀证有差异(P=0.048);在躯体疼痛方面:寒凝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有差异(P=0.034);社会功能:寒凝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有差异(P=0.046);精神健康方面:肾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P=0.036)、肾虚血瘀证与寒凝血瘀证(P=0.009)有差异;生理健康领域方面:肾虚血瘀证与寒凝血瘀证(P=0.013),气虚血瘀证与寒凝血瘀证(P=0.028)均有差异;一般情况、精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领域方面各组无差异。3.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抑郁情况的患者20人,占20.2%;轻度抑郁患者48人,占48.4%;中度抑郁29人,占29.2%;重度抑郁2人,占2.2%。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焦虑情况的患者75人,占75.7%;轻度焦虑21人,占21.2%;中度焦虑3人,占3.1%;重度焦虑0人。不同证型之间的焦虑抑郁情况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可以分为肾虚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及湿热蕴结等五个。2.盆腔炎性后遗症慢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普通人群明显下降。分析主要证型的生存质量显示:肾虚血瘀证在生理功能得分、角色限制、生理健康方面得分最低;寒凝血瘀证在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方面得分最低;气滞血瘀在精神健康方面得分最低。总体来讲肾虚血瘀生存质量最低。3.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但是不同证型之间的焦虑或抑郁情况没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马运玲[7](2014)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焦虑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感染类疾病科室护理人员显现的焦虑情绪进行调查,提出对策。方法:随机选出112名感染类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称之为感染科室组。随机选出112名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称之为一般科室组。对感染科室组和一般科室组的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进行调查,并做出对比。结果:感染科室组中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比一般科室组中的护理人员的焦虑程度高。结论:感染类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焦虑情绪很重,应重视解决他们的心理阻碍,并予以感染知识教育,呼吁医院、社会支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4年05期)
苏桂芳,白雪[8](2013)在《帕罗西汀干预复发性盆腔炎性疾病相关性抑郁和焦虑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复发性盆腔炎性疾病相关性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4例复发性盆腔炎性疾病伴发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者,SDS得分和SAS得分均≥50分,既往未曾应用过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所有患者应用帕罗西汀每天10~20 mg进行干预。服药4周后分别进行SAS和SDS评测。结果:全组治疗后SAS和SDS平均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对复发性盆腔炎性疾病相关性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干预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3年03期)
李书会,刘灿兰[9](2011)在《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的焦虑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程度,降低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的焦虑水平。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焦虑影响因素问卷,对100名感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护士面临重大疫情时的焦虑状态,并探讨通过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降低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的焦虑水平。结果 59.79%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心被传染、担心传染家人是导致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分别占100.00%、64.95%,社会支持度提高后护士焦虑水平显着降低(2χ=27.37,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焦虑具有一定影响,提高社会支持度可以降低护士焦虑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1年16期)
何佳莉,吴惠蝶,陈伟君,张立佳[10](2011)在《2种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和常规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入院后次日清晨,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用力深咳嗽排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设认知因素调查问卷,在采集痰液标本后和报告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后2个时间点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 230例患者有5个认知因素与焦虑正相关,包括担心用力咳嗽排痰损伤肺部、担心痰液不符合培养要求、担心疾病无法治愈、担心药物损害身体和担心医疗费用增加(r为0.665~0.753,P<0.01)。观察组在2个时间点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5个认知因素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有利于减轻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焦虑。(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1年13期)
焦虑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对青少年情绪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LPR青少年患者92例(LPR组)和同期正常青少年100例(正常组),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SCARED)进行情绪症状评分。结果:LPR组CDI总分20.42±4.41分,高于正常组的16.84±3.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PR组快感缺乏5.45±1.47分,负性情绪4.97±1.23分,分别高于正常组的3.58±0.91分和3.31±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R组SCARED总分16.18±9.79分,正常组为15.72±8.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R组躯体化惊恐3.39±2.47分,高于正常组的2.99±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R可影响青少年情绪症状,尤其是抑郁情绪症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焦虑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陈伟,邹哲飞,孙苏光,潘晓玲,袁琨.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
[2].殷勇,陆青云.青少年咽喉反流性疾病与抑郁焦虑情绪关系分析[J].交通医学.2019
[3].安瑞霞.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4].陈洁瑜,李登斐.护理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的研究[J].健康研究.2018
[5].孙静,肖金玲.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
[6].秦露雪.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7].马运玲.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焦虑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
[8].苏桂芳,白雪.帕罗西汀干预复发性盆腔炎性疾病相关性抑郁和焦虑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
[9].李书会,刘灿兰.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的焦虑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10].何佳莉,吴惠蝶,陈伟君,张立佳.2种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