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派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影艺术家
海派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陈东[1](2019)在《海派电影的新攀登》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15日,上海大剧院。上影演员剧团以话剧《日出东方》纪念上影厂70年。撷取了毛主席在上海建党、与杨开慧母子的亲情、上海解放及毛主席和文艺界的交往等数个瞬间。着名电影艺术家纷纷亮相,牛犇以没有一句台词的方式出场,饰演了老摄影师;达式常成功扮演了旧政府留任市长的赵祖康;团长佟瑞欣再度出演毛主席,既有凝聚力也有表现力,那几步台阶上的路惟妙惟肖。这样的厂庆活动(本文来源于《新民周刊》期刊2019年29期)
梁阿龙[2](2019)在《海派电影在中国电影学派建构过程中的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电影史上,以上海代表的海派电影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介绍了我国电影史上早期上海电影的萌芽及特征,并分析了上海电影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各个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及特点,从中可以管窥海派电影在我国电影学派构建过程中的简单轨迹。(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刘永丽[3](2019)在《好莱坞电影影响下海派文学中的拷贝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在考察好莱坞电影在海派文学作品中的映射方式及呈现形态。电影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拷贝世界",给中国民众的心理世界、生活方式及行为选择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同样投射到海派文学中,具体表现在:好莱坞电影(1)改变了文学中女性的身体仪态;(2)改变了文学中男性审美,从而直接影响到男作家的女性形象塑造;(3)电影院空间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在小说中呈现;(4)好莱坞电影改变了民众日常观念。(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胡欣然[4](2018)在《基于海派文化视域的早期中国电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在推动早期中国电影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与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对"海派文化"概念进行概述;其次分析海派文化成为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土壤的原因;最后探讨了海派文化对早期中国电影审美特点的影响。期望本文能够为早期中国电影研究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10期)
[5](2018)在《海派动画电影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动画电影可谓领风气之先。具有海派气质的电影人始终洋溢着创新活力,以开放、多元的姿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和要求,不断创作出符合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海派动画电影以虚实结合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闻名,开启心智,美化心灵。本期影像,撷取其中些许精品,与读者朋友一起重温那些经典作品及其给孩子们留下的美好记忆。(本文来源于《档案春秋》期刊2018年10期)
周斌[6](2018)在《海派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大力倡导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时,也应该深入梳理其文化渊源和美学传统,在传承其优良基因和个性元素的基础上,依据当下新时代的需要,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努力建构有坚实文化基础、丰厚思想内涵和独具艺术特点与美学品格的中国电影学派,其中海派电影传统乃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无疑,海派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派电影传统也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珍惜海派影人的历史贡献和海派电影传统的美学精华,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应该得到各方面足够的重视。当下,海派电影也需要面向新时代在弘扬自身美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拓展,从而为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换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8年04期)
刘春[7](2018)在《《大李小李和老李》与海派电影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李小李和老李》虽然是"歌颂性喜剧"不做社会批判,谢晋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敏感而又谨慎地介入生活,干预现实",而对现实生活尤其普通人的关注,正是"海派"电影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结合前文《大李小李和老李》对"海派"电影特点的继承,简要梳理"海派"电影,即受上海的地域文化、空间文化、市民文化、吴越文化、洋场文化、跨国文化、工业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形成于上(本文来源于《上海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徐巍[8](2018)在《海派电影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伴随着上海近现代以来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发展。孙逊也认为,海派文化为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四个主要特点,而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成因,主要在于上海作为商业都会、移民城市和租界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从本质上讲,"海派文化"是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典型表现。(本文来源于《上海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9](2018)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大李小李和老李》观海派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的电影节从受众来说,似乎西方电影大师的专题更显热门。比如作为每年常客的法国新浪潮,今年的板块则是英格玛·伯格曼、路易斯·布努埃尔以及刚在戛纳获得最高荣誉的是枝裕和……在这一局势下,谈海派电影尤显意义。"海派"本身当然是中西结合、海纳百川的;但是当代电影创作中,上海本土原创电影似乎少见;而文化,当然是有地域滋养的因子的。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走到今天,这个过(本文来源于《上海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马纶鹏[10](2017)在《选片与展映、海派黄牛的政治经济学、国际范或上海情——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几个侧面》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IFF,下简称上影节)始创于1993年,至今已举办了20届,并成为大中华地区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1])和国内最大最全的电影节,其竞赛单元之丰富(金爵奖、亚洲新人奖、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以及手机短片奖等)、创投环节的活力、电影论坛之亮点频现~([2])、影展历时之长(9―10天)、参与人数之多、展映影片之多元,皆是大陆其他电影节所无法望其项背的。然而,作为第二年轻的国际A类(本文来源于《戏剧与影视评论》期刊2017年05期)
海派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电影史上,以上海代表的海派电影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介绍了我国电影史上早期上海电影的萌芽及特征,并分析了上海电影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各个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及特点,从中可以管窥海派电影在我国电影学派构建过程中的简单轨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派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东.海派电影的新攀登[J].新民周刊.2019
[2].梁阿龙.海派电影在中国电影学派建构过程中的轨迹[J].声屏世界.2019
[3].刘永丽.好莱坞电影影响下海派文学中的拷贝世界[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9
[4].胡欣然.基于海派文化视域的早期中国电影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
[5]..海派动画电影流变[J].档案春秋.2018
[6].周斌.海派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J].电影新作.2018
[7].刘春.《大李小李和老李》与海派电影传统[J].上海艺术评论.2018
[8].徐巍.海派电影辨析[J].上海艺术评论.2018
[9]..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大李小李和老李》观海派电影[J].上海艺术评论.2018
[10].马纶鹏.选片与展映、海派黄牛的政治经济学、国际范或上海情——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几个侧面[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7
标签:电影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