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线性折射波旅行时层析(论文文献综述)
邴琦[1](2021)在《复杂近地表多信息约束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上油气勘探的重点正在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西部和南方山前带转移。由于山区近地表地形起伏大,表层结构复杂,横向速度变化严重,采集条件差等原因,导致所采集的地震资料质量差,获得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成了解决近地表区域内地震成像的一个关键问题。初至走时层析反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是模型空间速度的复杂多变使得射线路径分布情况十分不均,会大大増加求解过程的不适定性,从而影响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因此进一步研究更高精度、反演过程更稳健、效率更高的初至走时层析首先,为了获取一种计算效率、精度都相对较高并且能够适用于复杂近地表的射线追踪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双向角度限制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其核心思想是在计算某一子震源点附近节点时,对所求节点使用角度限制进行筛选,避免大量计算无用节点;同样地,在求某一网格节点的走时也使用角度限制,增加其用来计算走时的上一级节点,来提高计算精度。算法的射线路径是通过在计算走时的过程中,将震源点信息记录,再反向追踪得到。其次,论文在推导了扰动走时积分基本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了不同迭代优化算法的基本公式,主要包括ART法、SIRT法、CG法和LSQR法,选择LSQR法对求解层析反演方程组的基础上,给出了反演流程,通过不同模型对算法进行验证,分析了层析算法的应用效果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做出总结。最后,本文将近地表调查方法与初至波走时层析做出结合,阐述了微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算例验证,分析了小折射方法应用于计算水平层状模型和起伏模型的适应性,并将近地表速度调查方法所获得信息用于约束层析所用初始速度模型,目的是通过多信息约束提高了层析的精度和准确性,同时保证其对复杂地表的适应性,通过不同模型验证了多信息约束是有效的。
沈杨[2](2021)在《近地表走时层析成像与波形偏移成像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地表成像与反演在地震勘探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地表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给浅层地震勘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近地表成像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地球物理学家对地球内部研究的精度。地震数据的质量在地震后续处理及成像中也十分关键,同时地震道编辑也是一项繁琐的预处理工作。地震道编辑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尤其是对于三维的实际数据。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化地震道编辑方法。同时,本研究将霍夫变换加到了方法中,提高了方法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实际数据应用表明,该方法在进行自动化地震道编辑时是有应用前景的。地震初至波提供了独有的近地表信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利用初至波走时数据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是一项标准且有效的成像方法。通过使用走时层析成像,我们可以得到近地表的速度结构及长波长静校正量。然而,传统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很难准确地反演低速体以及速度变化较大的结构。同时,反演过程也会受到走时数据及模型的不同数量级影响。在本论文中,我们针对传统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基于连续性条件,本方法通过反演慢度的自然对数值来平衡反演数据的数量级。不同于传统方法直接对慢度值的反演,本方法可以得到更高解析度的成像结果。我们将新的方法应用到了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中,应用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要优于传统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随着地球物理方向的快速发展,地震波干涉技术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地震干涉技术在数据重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地震波干涉法进行波场重构,可以将炮点、检波点排列虚拟地变动到更加接近目标体的位置。但是,由于地震干涉技术的条件限制,往往需要利用大量的地震炮集信息才能保证重构数据的精确性。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将经典的地震波干涉技术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行了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地震波干涉法偏移成像技术,并将其分别应用到了折射波数据与自由电缆数据当中。首先,本项研究将地震波干涉法偏移成像技术应用到了折射波数据中。目前,折射波信号还主要停留在近地表构造层析成像方面,在本文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对浅层及深层的折射波均进行偏移成像的方法,简称折射波偏移成像法。该方法涉及到对两个彼此相反的炮集进行预处理,再通过两次循环干涉形成若干新的道集。利用折射层以上的速度对这些经过处理的道集进行偏移成像就相当于利用临界反射波在这些折射层深度进行成像。该方法不要求拾取互换时间,既可以被应用于传统观测系统对浅层近地表结构进行成像,也可用于长偏移距观测系统对深层地下层位进行成像。最后,本项研究将地震波干涉法偏移成像技术应用到了海上新型的自由电缆数据当中。自由电缆观测系统是由法国地球物理公司Kietta设计出的一种新型海中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它的电缆接收器可以在海水中维持水平状态,同时炮点由海面震源船灵活激发。本项研究将自由电缆记录中的直达波与反射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干涉,间接地将观测系统向海底延伸,使得其更加接近海底,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同时,本项研究将地震干涉法波场重构技术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行了结合,消除了传统干涉法对炮点数目的限制,甚至可以进行单炮成像。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近地表走时层析成像以及波形偏移成像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能对未来的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做出一定的贡献。
沈鸿雁,王鑫,李欣欣[3](2019)在《近地表结构调查及参数反演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消除近地表对地震波场造成的影响是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复杂的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不但会严重影响采集参数的选择,而且会引起地震波能量被强烈吸收和衰减,并导致严重的静校正问题,获得精细的近地表结构特征及准确的参数模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概述了近地表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回顾了近地表结构调查的方法和手段,系统总结了当前近地表地震波能量吸收衰减与Q补偿、速度反演与近地表结构参数建模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近地表结构参数获取及建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针对日趋复杂的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资料"三高"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指出未来仍然需要在近地表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及能量吸收衰减机理、联合反演、全波形反演、反射资料中的面波成像等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精度更高的近地表结构及参数模型,使近地表对地震波场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路宏南[4](2019)在《地震层析成像在苏门答腊地区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精确的获取地下构造结构,而地下速度信息无疑是反映地下构造的重要参数。所以速度建模一直是地震勘探中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能否获得正确的速度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苏门答腊地区尼亚斯岛屿附近采集的人工源宽角地震数据,进行了原始数据的处理、初至走时数据的拾取,同时选取最佳反演参数,以FAST以及JIVE3D两种程序对走时初至进行反演,最终得到最佳速度模型,得到了该地区的较为精确的地质构造。同时根据地质构造联系尼亚斯岛附近两次地震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解释。该地区存在一个基本的俯冲带,它是由海洋俯冲板块、海沟斜坡、增生沉积层组成的。该地区还具有岛弧、弧前盆地、“阻滞体”等地质结构,而且在增生沉积层中的楔形沉积体的沉积体积变化形成了地震断裂边界,从而导致两次地震引起地震断裂定向传播的现象。同时,楔形沉积体的体积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尼亚斯岛以及巴图岛的岛屿沉降变化。
郭天智[5](2019)在《起伏地表初至波与反射波联合层析成像》文中指出对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进行研究,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无疑是其重要的途径,与此同时,它亦能对复杂区域的地震数据进行采集、解释与处理。以我国的沙丘、西部黄土塬等环境为地质背景进行地震勘探,由于这些地表地形呈现出强烈起伏状态,地下构造复杂多样,这使得地震勘探静校正、地震波的识别以及地震成像方面都颇具难度。所以,对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算法加以研究,并使之更好的适用于复杂构造与介质的环境,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地震层析成像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中一项重要技术,借助模型重建算法,利用已知地震波信息来反演地下介质构造、弹性参数等相关数据。对于地震初至波而言,具有跟踪与辨识简单的特性,在近地表速度分析或者是起伏地表静校正方面,其优势就颇为明显。但在层析成像反演中,仅用初至波进行速度建模不能准确而全面重构地下速度信息,尤其对于多层模型深层介质成像效果很差。反射波比初至波携带的信息更多,探测深度也更大,因此在层析成像中反射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起伏地表复杂介质为对象,分别从地震波场正演、初至波与反射波旅行时层析成像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期望能在层析反演方面取得突破,为地表起伏复杂介质区域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速度分析等方面服务。在地表起伏与地下构造复杂的背景下,为了获得精准的地震波旅行时同时兼顾计算效率,本文采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正演射线追踪模拟,即基于混合网格剖分的LTI射线追踪算法。其核心就是将不规则四边形与规则的矩形网格进行融合,得到适应于混合网格新公式计算局部旅行时。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可知,此法不仅可以对速度界面进行灵活性处理,同时还能在射线路径与旅行时的计算方面,拥有较高的精准度。正演模拟计算得到的走时信息作为观测值,反演中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LSQR算法求解层析方程组并结合模型参数加权和正则化、不同大小网格反演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起伏地表初至波与反射波层析成像,通过模型测试,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赵秋芳[6](2018)在《近地表地层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和品质因子Q反演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品质因子Q作为用来描述地震波吸收衰减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强弱,是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定量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油气检测和储层描述的重要参数。近地表Q值的准确估算是进行反Q滤波提高地震资料成像分辨率,储层预测精度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近地表吸收衰减作用剧烈,对波形、频谱改造作用巨大,通过建立合理的近地表吸收衰减模型,研究了地层厚度、噪声、拟合频带范围等因素对谱比法应用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谱比法的适用条件和在野外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谱比法适用于厚层储层Q值估算,因受旅行时间读数误差或速度估算误差等因素的影响,Q值估计结果跳跃波动剧烈、稳定性较差、估算精度较低,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效果较差。因此,借鉴微测井分层速度回归分析思想,提出一种估算近地表Q值的谱比积分法。在系统阐述方法原理和算法精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算法程序,实现了理论模型构建,人工合成微测井记录制作以及品质因子Q的定量估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理想准确旅行时拾取,谱比积分法Q值估算误差近似为零;信噪比等于10时,谱比法和谱比积分法最高相对误差分别为为128.71%和20.46%;实际旅行时拾取误差时,积分法Q值估算最大相对误差约为20%,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2%,谱比法Q估计最大相对误差高达367%,平均误差约为92%。实际微测井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谱比积分法估算的低速层、降速层和高速层的Q值依次为:43.67、119.71、358.52,谱比法Q估计的最大结果为3935.9、最小为9.02,相差约为4000呈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同时,基于S变换时频域的谱比积分法比STFT和WT具有更好的抗噪性,应用于大炮地震记录,同样取得稳定的Q值估算结果。与常规相邻道谱比法相比较,谱比积分法具有良好的抗噪特性,Q值估算结果更稳定、精度更高,与速度分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对于不同微测井观测系统和大炮初至记录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最后,针对核桃峪矿区近地表吸收衰减影响严重的问题进行吸收衰减补偿处理,并在提高勘探资料分辨率的基础上,提取丰富的地震属性信息,借助于S变换时频域分析方法,基于双相介质模型,研究了地震波穿过瓦斯富集区煤层产生的“低频阴影”和“低频能量增强,高频能量衰减”的特征,并用于预测矿区主采煤层的瓦斯富集区。经实际开采资料验证,利用“低频阴影”不仅能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区,而且可以刻画富集区的边界和空间展布,减小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区的多解性。
王琦[7](2018)在《起伏地表混合网格VTI介质旅行时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认识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方法来研究复杂区域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解释。在我国西部黄土塬、沙丘及山地环境下进行地震勘探,由于近地表地形的强烈起伏,加之地下构造的复杂性,使得精准计算静校正量、客观识别地震波、乃至实现精确地下目标的地震成像,都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此,研究适用于复杂构造复杂介质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的算法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是一种重要的反演算法,它将观测得到的地震波旅行时和射线路径作为已知信息,利用模型重建算法来反演地下介质构造、速度分布以及弹性参数等重要信息。地震初至波具有易识别,易追踪的特点,在井间地震或近地表速度分析以及起伏地表静校正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初至波携带了浅地表附近丰富的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浅地表附近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处的构造和速度参数分布。因此利用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可以为高精度地震成像提供更有效、更精确的浅层地震速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震勘探的准确性。本文主要研究了起伏地表复杂介质中地震波场正演和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的问题。以期,为复杂区域高精度地震成像提供可靠的速度信息。为了提高在起伏地表和复杂构造条件下地震波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对完全矩形网格剖分的旅行时线性插值(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简称LTI)射线追踪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用矩形网格和不规则四边形网格相结合的方法离散速度模型,对适用于矩形网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进一步推导,得到适用于混合网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并证明了该公式可稳定求解。结合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将该方法扩展为基于混合网的分区多步LTI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灵活地处理剧烈起伏的地表和构造复杂的速度界面,而且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结果能保持较高的精度。为了将混合网格的LTI算法拓展到复杂介质中,需要对混合网格LTI算法中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进行进一步推导,从而将复杂介质中的群相关系体现在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中。首先将群速度与群角的关系式变换成插值点与群速度的关系式,通过推导,得到一个关于插值点坐标与群速度的隐函数,不能直接求其解析解,因此利用二分法循环求解,就得到了适用于起伏地表复杂构造的混合网格LTI算法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将适用于起伏地表复杂构造的混合网格LTI算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与分区多步计算技术相结合,使得该算法可以计算起伏地表复杂介质模型中的多种类型地震波的旅行时。通过与有限差分算法、分区多步快速步进(FMM)算法和分区多步不规则网格最短路径(ISPM)算法的计算结果对比,以及复杂构造模型的试算,说明该方案是比较准确的,且对复杂构造模型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将混合网格LTI算法计算得到的地震初至波旅行时作为观测值,利用LSQR算法迭代求解方程得到了整个模型的慢度向量,从而实现了起伏地表条件下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经过多组理论模型试算及结果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正演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王鹏程[8](2018)在《波动方程反射波旅行时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确的宏观背景速度模型估计,在地震成像和模型参数反演中具有重要作用。全波形反演(FWI)是经典的数据域反演方法,然而,FWI需要良好的初始模型或可靠的低频分量和长偏移距数据。反射波因其反射角孔径比较小,经常被用来反演速度模型的高波数分量。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旅行时反演和波形反演,通过将速度模型分解为低波数和高波数两部分。基于反射波旅行时以及反射波路径概念,应用波动方程反射波旅行时反演方法(WERTI)来更新低波数背景速度模型。旅行时反演和全波形反演是地球物理学家用来从反射地震数据中提取地下速度模型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因为相对于数据残差来说,旅行时残差对长波长模型扰动更敏感且更线性相关,所以旅行时反演可以更好的提取低波数的背景模型。然后,传统的FWI使用WERTI提取的低波数组份作为一个新的初始模型从而改善模型的高波数部分。这种WERTI和FWI的交互组合减轻了速度和深部之间的耦合并且仅仅使用高频的反射波数据就可以恢复地下的速度场。在WERTI中,本文首先推导了基于地震散射的各级Born近似波场表达式,然后利用偏移和反偏移方法从背景速度场中模拟一次反射波,获取反射波信息。本文使用动态图像校正(DIW)方法来估算记录数据和合成数据之间的旅行时残差。相比经常在反射波旅行时提取中使用的互相关技术,DIW可以避免周波跳跃现象并且能够准确的提取反射波旅行时残差,即使当残差随时间变化很快的时候。在基于各级Born近似地震波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反射波路径。反射波的波路径能够更加精确的表达波在地下介质当中的传播过程,与传统射线路径相比,波路径能够避免高频射线路径在高速区域聚焦、在低速区域发散的问题。基于反射波旅行时残差,构建了目标泛函,建立了WERTI的梯度公式。从而建立了基于MPI并行地共轭梯度波形反演流程,最后分别用模型数据进行了理论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波动方程反射波旅行时反演方法利用反射波旅行时信息,成功的更新了速度模型的低波数组份,并改善了FWI的效果。
赵雪峰[9](2018)在《基于初至波旅行时与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的联合反演》文中研究指明浅层地震勘探在近些年越来越引起地球物理学者的兴趣,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得到的近地表模型参数信息可以为野外地震数据提供初始静校正量,为之后的地震数据处理提供高质量的预处理数据。常用的近地表速度建模的方法有初至波旅行时反演和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两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在本文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首先进行了初至波旅行时反演,并对模型进行了试算,通过结论分析,得出该方法要求近地表速度模型为随深度下降而速度增加的模型,并且对初至数据信噪比要求较高;(2)其次应用面波频散曲线进行了近地表模型反演,通过对模型试算得出:该方法的反演精度会随着地层深度的下降而下降,主要是由于面波能量随着深度下降急剧衰减造成的。(3)最后采用了联合反演的方法进行了近地表速度建模。将初至波旅行时与瑞雷面波频散曲线两种不同的地球物理数据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联合反演,通过泊松比中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将这两个数据列联系起来,并通过协方差矩阵对其进行约束,使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这两种地震波速度在反演的过程中相互联系、互相约束,以减少反演的歧义性。通过模型反演,验证了联合反演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单独反演时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近地表速度建模的准确性。并通过对反演结果的误差分析,得出该反演方法对改善初至数据含有噪音时的纵波速度反演结果尤为明显。
崔永福[10](2017)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速度建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的主力,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特点是地质目标小、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主要表现为:横向上储层物性变化快;纵向上储层的深度差异大;这些不仅造成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而且极大增加了其空间位置的准确地震成像的难度。所以,研究和建立一个适应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速度建场方法是最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从速度场误差对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影响结果出发,利用层析成像和全波形反演理论,研究了偏移浮动面的回折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建模、单方位/多方位的稳健反射波层析反演中深层速度建模、时间域分层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速度场高频成分及井中地震速度约束建场方法,为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更高精度的速度场,提高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间位置的成像精度,奠定了储层钻遇和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基础。偏移浮动面的回折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建模。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浅层速度建模,一直是速度建模的难题。对于无地震反射的浅层速度,在速度谱上是“空白”,现有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采用第一反射层速度充填,这样速度误差较大,第一反射层速度并不能完全代替浅层速度;而初至波层析反演是基于真地表层析,主要用于计算静校正,虽然也能反演速度,是等效速度,因为常规处理应用了静校正等处理,此等效速度不能直接用于叠前深度偏移的浅层速度。本文结合了偏移浮动面、回折波传播特点,利用初至波层析反演理论,研发了偏移浮动面的回折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建模,大大提高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浅层背景速度场精度。单方位、多方位的稳健反射波层析反演中深层速度建模。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中深层速度建模难度极大,不仅受上覆火成岩影响,而且获得缝洞型储层本身的速度场较准确的高频难。单方位反射波剩余曲率层析反演速度建模方法,没有考虑反射方位信息,仅仅能求取速度的较低频背景速度;多方位反射波剩余曲率层析反演速度建模方法能求取速度的较高频成分,但多方位道集信噪比低,严重影响剩余曲率的精度。本文结合单方位和多方位的反射波层析反演的优缺点,利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生成共偏移距道集,发展了单方位、多方位串联的稳健反射波层析反演中深层速度建模,既提高了速度反演的效率,又提高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中深层速度场的高频精度。时间域分层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速度场高频成分。由于地震初至层析和反射层析反演理论方法的限制,只能获得准确的中、低频背景速度,高频速度分量精度较低。而全波形反演方法理论上很完美,能够反演出准确的速度高频成分,但受数据质量、初始速度模型、正演子波等理论假设的限制,FWI反演很难收敛到正确的结果上。本文选用满足其基本假设的地震数据,设计了保真的数据预处理流程,利用回折波层析和反射波层析建立的高精度初始速度模型,采取时间域初至波和反射波分层反演、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速度场高频成分,不仅大大减少了迭代次数和避免了局部最优解、提高了速度场高频信息、实现了缝洞型储层的准确成像,而且展示了全波形反演在常规陆上采集资料的应用潜力。井中地震速度约束建场方法。井中地震技术速度约束建场方法利用钻井得到的实时数据,如声波测井或其他测井数据等资料,采用反射波层析反演理论,进一步约束和优化局部地下介质模型(各向异性速度模型精度),以提高现有的井周围地面地震数据的叠前偏移成像精度,使得速度模型与新的测井数据保持一致。在复杂的地质环境或在钻井前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因素的区域,提供了约束和优化后速度模型的地震叠前偏移成像,更新钻头前方危险区和目标层的位置,辅助了钻井轨迹至准确的地质目标体,避免了钻井事故,提高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位置成像精度。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开展了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场方法应用研究。该速度建场方法不仅提高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速度模型的精度、储层空间位置的准确度、储层一次性钻遇率,而且有利于后续地震解释、反演。实际钻探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正确,速度建模方法有效,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储层的地震速度建场方法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非线性折射波旅行时层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线性折射波旅行时层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近地表多信息约束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地表速度建模的研究现状 |
1.2.2 射线追踪的研究现状 |
1.2.3 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地震波初至类型与层析成像理论 |
2.1 地震波初至波类型 |
2.2 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近地表条件下的射线追踪算法 |
3.1 复杂近地表条件下的射线追踪问题 |
3.2 双向角度限制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 |
3.2.1 常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 |
3.2.2 双角度限制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 |
3.3 算法的全局实现 |
3.4 计算精度及效率分析 |
3.4.1 走时计算精度分析 |
3.4.2 走时计算效率分析 |
3.5 模型计算实例 |
3.5.1 水平层状介质 |
3.5.2 包含起伏地表的模型 |
3.5.3 包含起伏地表和起伏界面的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近地表初至层析的反演算法 |
4.1 初至走时层析扰动走时积分推导 |
4.2 迭代优化算法 |
4.2.1 ART方法 |
4.2.2 SIRT方法 |
4.2.3 CG方法 |
4.2.4 LSQR方法 |
4.3 初至走时层析实现流程 |
4.4 数值算例及分析 |
4.4.1 简单速度模型 |
4.4.2 起伏两层模型 |
4.4.3 含异常体的起伏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信息约束的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
5.1 微测井技术 |
5.2 小折射技术 |
5.2.1 水平层状介质折射解释 |
5.2.2 起伏地表模型折射解释 |
5.3 模型算例分析 |
5.3.1 微测井约束层析 |
5.3.2 小折射约束层析 |
5.3.3 多信息约束层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近地表走时层析成像与波形偏移成像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道编辑 |
2.1 卷积神经网络(CNN) |
2.1.1 简介 |
2.1.2 过拟合问题 |
2.1.3 CNN构架 |
2.2 方法背景简介 |
2.3 方法原理 |
2.3.1 数据预处理 |
2.3.2 霍夫变换检测 |
2.3.3 网络的训练 |
2.3.4 网络的预测 |
2.4 实际数据测试 |
2.5 讨论 |
2.5.1 霍夫变换对检测速度及精度的影响 |
2.5.2 输入地震道的时长对卷积神经网络检测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3章 走时层析成像新方法研究 |
3.1 走时层析成像 |
3.1.1 简介 |
3.1.2 非线性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 |
3.2 基于模型自然对数反演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
3.2.1 走时层析成像存在的问题 |
3.2.2 基于模型自然对数反演的走时层析成像 |
3.2.3 理论模型测试 |
3.2.4 实际数据测试一 |
3.2.5 实际数据测试二 |
3.3 层位约束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
3.3.1 方法原理简介 |
3.3.2 理论模型测试 |
3.4 小结 |
第4章 折射波波场偏移成像 |
4.1 折射波波场偏移成像 |
4.1.1 折射波波场偏移成像原理 |
4.1.2 干涉窗口的应用 |
4.2 理论模型测试 |
4.2.1 水平折射层模型测试 |
4.2.2 起伏折射层模型测试 |
4.2.3 噪声对折射波干涉成像方法的影响 |
4.2.4 偏移速度场对折射波波场偏移成像的影响 |
4.3 实际数据应用 |
4.3.1 浅层折射界面成像 |
4.3.2 深层折射界面成像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洋地震自由电缆数据干涉法偏移成像 |
5.1 海洋地震自由电缆观测系统 |
5.2 海洋地震自由电缆数据干涉法偏移成像原理 |
5.2.1 虚拟地震道集的构建 |
5.2.2 虚拟道集的偏移成像 |
5.3 理论模型测试及讨论 |
5.3.1 理论模型测试一 |
5.3.2 理论模型测试二 |
5.3.3 干涉法偏移成像方法与传统干涉法波场重建的区别 |
5.3.4 海洋地震自由电缆接收道间距对干涉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近地表结构调查及参数反演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地表结构调查方法与技术 |
2 近地表介质的能量吸收衰减与补偿 |
3 近地表速度反演与建模 |
3.1 走时层析反演成像 |
3.2 波形层析反演成像 |
3.3 联合层析成像 |
3.3.1 多类波型走时联合层析反演 |
3.3.2 走时-波形联合层析反演 |
3.4 全波形反演成像 |
3.5 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 |
4 结论与展望 |
(4)地震层析成像在苏门答腊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概述 |
1.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地震层析成像基本理论 |
2.1 互换原理 |
2.2 层析成像技术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型参数化 |
2.2.3 正演问题 |
2.2.4 反演问题 |
2.2.5 解的评价 |
2.2.6 层析成像程序 |
第3章 折射波走时数据的处理与拾取 |
3.1 苏门答腊地震数据工区 |
3.2 宽角地震数据质量 |
3.3 宽角地震数据的处理与拾取 |
3.3.1 地震检波器数据处理 |
3.3.2 数据的显示 |
3.3.3 数据的拾取 |
3.3.4 数据的不确定性 |
3.3.5 检波器的旋转与定位 |
第4章 折射波初至走时层析成像 |
4.1 折射波初至走时数据 |
4.2 速度反演 |
4.2.1 模型尺寸及网格大小 |
4.2.2 初始一维速度模型 |
4.2.3 最佳自由参数选取 |
4.2.4 反演策略 |
4.3 模型质量测试 |
4.3.1 射线覆盖范围 |
4.3.2 chi-square值 |
第5章 速度模型特征与地质构造解释 |
5.1 速度模型特征 |
5.2 地质构造解释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反演方法对比 |
致谢 |
(5)起伏地表初至波与反射波联合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射线追踪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1 传统的射线追踪算法 |
1.2.2 基于网格单元扩展的射线追踪算法 |
1.3 起伏地表射线追踪正演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层析成像反演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起伏地表层析成像反演所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起伏地表地震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 |
2.1 正演网格剖分问题 |
2.2 混合网格LTI算法计算原理 |
2.3 地震波旅行时及射线路径计算的具体实现 |
2.4 初至波旅行时模型试算 |
2.4.1 简单模型正演模拟与误差分析 |
2.4.2 复杂模型测试 |
2.5 基于分区多步技术的反射波正演模拟 |
2.5.1 反射波模型测试及误差分析 |
2.5.2 复杂模型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起伏地表地震旅行时层析成像基本原理和实现 |
3.1 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Radon变换 |
3.2 起伏地表旅行时层析成像实现的基本原理 |
3.3 LSQR算法基本原理 |
3.4 LSQR算法迭代停止准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层析反演的关键问题及处理方法 |
4.1 层析成像的混定性 |
4.2 加权处理 |
4.3 正则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测试及分析 |
5.1 起伏地表倾斜、不平整界面组合模型测试 |
5.2 起伏地表断层、不平整界面组合模型测试 |
5.3 起伏地表多层组合模型测试 |
5.4 混合网格参数化与矩形网格参数化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下一步计划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近地表地层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和品质因子Q反演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波吸收衰减研究现状 |
1.2.2 品质因子Q值的估算及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近地表品质因子估算研究现状 |
1.2.4 品质因子Q值在油气储层和煤矿瓦斯检测中应用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 |
2 地震波吸收衰减理论及定量表征 |
2.1 地震波吸收衰减理论 |
2.1.1 岩石颗粒间的内摩擦损耗机制 |
2.1.2 电化学作用和毛细管作用 |
2.1.3 粘弹性介质理论 |
2.1.4 双相介质理论 |
2.2 地震波吸收衰减影响因素 |
2.3 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定量表征 |
2.3.1 吸收系数α |
2.3.2 品质因子Q |
2.3.3 对数衰减量和衰减系数 |
2.4 小结 |
3 地层品质因子估算方法理论 |
3.1 方法分类 |
3.2 时间域Q值估算方法 |
3.2.1 振幅衰减法 |
3.2.2 上升时间法 |
3.2.3 脉冲振幅法 |
3.2.4 模拟法 |
3.2.5 解析信号法 |
3.3 频率域Q值估算方法 |
3.3.1 频谱比率法 |
3.3.2 中心频率偏移法 |
3.3.3 匹配技术 |
3.3.4 频谱模拟 |
3.3.5 联合时频分析法 |
3.3.6 频率域其他Q估算方法 |
3.4 时频域Q值估算方法 |
3.4.1 Hilbert变换 |
3.4.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3.4.3 小波变换 |
3.4.4 S变换和广义S变换 |
3.4.5 几种时频域方法的分析对比 |
3.5 经验公式 |
3.6 小结 |
4 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Q估算方法 |
4.1 近地表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 |
4.2 近地表品质因子Q值估算方法 |
4.2.1 岩石样本测试Q估计 |
4.2.2 地面地震数据测量Q估计方法 |
4.2.3 层析成像Q估计方法 |
4.2.4 微测井资料提取品子因子的方法 |
4.2.5 井地联合Q值估算法 |
4.2.6 多波场联合Q值反演法 |
4.3 小结 |
5 谱比积分法稳定Q估计 |
5.1 谱比法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地层厚度对谱比法的影响 |
5.1.2 噪声对谱比法的影响 |
5.1.3 拟合频带范围对谱比法的影响 |
5.2 谱比积分方法原理 |
5.2.1 谱比积分法原理 |
5.2.2 谱比积分法Q值估算流程 |
5.3 基于谱比积分法稳定Q值估算 |
5.3.1 理论模型分析 |
5.3.2 应用实例分析 |
5.4 基于大炮初至波的稳定Q估计 |
5.4.1 大炮初至波理论模型 |
5.4.2 实际资料效果分析 |
5.5 精度、稳定性分析 |
5.6 小结 |
6 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区的应用 |
6.1 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 |
6.1.1 地震条件 |
6.1.2 地质条件 |
6.1.3 地质构造 |
6.2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析 |
6.2.1 地震数据处理流程 |
6.2.2 数据处理成果 |
6.3 煤层瓦斯富集区时频谱特征正演模拟分析 |
6.3.1 理论模型建立 |
6.3.2 正演模拟结果分析 |
6.4 煤层瓦斯富集区地震预测效果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起伏地表混合网格VTI介质旅行时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射线追踪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1 传统的射线追踪算法 |
1.2.2 基于网格单元扩展的射线追踪算法 |
1.3 起伏地表射线追踪的研究现状 |
1.4 各向异性介质研究现状 |
1.5 各向异性介质波场正演模拟的研究现状 |
1.6 层析成像的研究现状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8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LTI方法及其改进和各向异性介质的基本理论 |
2.1 LTI方法的基本原理 |
2.2 LTI方法的实现及改进 |
2.3 各向异性介质的基本理论 |
2.3.1 本构方程 |
2.3.2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 |
2.3.3 横向各向异性介质的Thomsen参数 |
第三章 起伏地表混合网格LTI方法及其实现 |
3.1 起伏地表模型混合网格剖分 |
3.2 混合网格中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的建立 |
3.3 混合网格中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稳定性分析 |
3.4 全局旅行时与射线路径的计算 |
3.5 后续波的计算 |
3.5.1 模型分区 |
3.5.2 多步计算 |
3.6 模型试算 |
3.6.1 方法对比 |
3.6.2 误差分析 |
3.6.3 起伏地表二维层状介质多次波模拟 |
3.6.4 起伏地表二维层状介质多次透射、转换和反射波模拟 |
3.6.5 带地形的Marmousi模型多次波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TI介质起伏地表混合网格LTI方法原理与实现 |
4.1 VTI介质的群相关系 |
4.2 VTI介质混合网格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的建立 |
4.3 全局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 |
4.4 模型试算 |
4.4.1 方法对比 |
4.4.2 误差分析 |
4.4.3 二维起伏地表VTI介质多次波模拟 |
4.4.4 带地形的VTI介质Marmousi模型多次波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起伏地表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基本原理和实现 |
5.1 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Radon变换 |
5.2 起伏地表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实现的基本原理 |
5.3 LSQR算法基本原理 |
5.4 LSQR算法迭代停止准则 |
5.5 起伏地表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模型试算 |
5.5.1 起伏地表、倾斜界面组合层状模型 |
5.5.2 起伏地表、断层界面组合层状模型 |
5.5.3 起伏地表、起伏界面组合层状模型 |
5.5.4 起伏地表、断层界面和水平界面组合层状模型 |
5.5.5 起伏地表、起伏界面和断层界面组合层状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下一步计划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波动方程反射波旅行时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波动方程旅行时反演的基本理论 |
2.1 概述 |
2.2 基本理论 |
2.2.1 连接函数 |
2.2.2 残差泛函 |
2.2.3 WTI与射线层析和FWI的关系 |
2.3 常用反演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地震散射的正反演方法和反偏移 |
3.1 概述 |
3.2 地震波散射原理 |
3.3 各级Born近似散射场的推导 |
3.4 偏移与反偏移 |
3.4.1 偏移理论基本概述 |
3.4.2 反偏移模拟一次反射波 |
3.4.3 模型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动方程反射波旅行时反演 |
4.1 概述 |
4.2 反射波旅行时残差的提取 |
4.2.1 动态时间校正 |
4.2.2 动态图像校正 |
4.3 反射波路径 |
4.4 梯度的推导 |
4.5 反演基本步骤和流程 |
4.6 模型试算及效果分析 |
4.6.1 简单模型 |
4.6.2 sigsbee2b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初至波旅行时与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的联合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初至波旅行时反演方法研究 |
1.2.2 Rayleigh面波分析方法研究 |
1.2.3 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初至波旅行时反演技术 |
2.1 初至波旅行时反演理论 |
2.2 顺层模型反演 |
2.2.1 初至旅行时拾取准确(不含噪音) |
2.2.2 初至旅行时拾取不准确(含噪音) |
2.3 夹低速层模型反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Rayleigh面波频散曲线反演技术 |
3.1 瑞雷面波有限差分正演模拟 |
3.2 利用fv-MUSIC法进行瑞雷面波频散曲线提取 |
3.2.1 fv-MUSIC方法频散成像基本理论 |
3.2.2 效果分析 |
3.3 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对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Rayleigh面波频散曲线反演理论 |
3.5 模型反演 |
3.5.1 顺层模型反演结果研究 |
3.5.2 含低速层模型反演结果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至旅行时与瑞雷面波联合反演技术 |
4.1 联合反演算法原理 |
4.2 模型反演 |
4.2.1 顺层模型反演结果研究 |
4.2.2 隐蔽层模型反演结果研究 |
4.3 算法改进 |
4.3.1 顺层模型反演结果研究 |
4.3.2 隐蔽层模型反演结果研究 |
4.4 反演方法改进后稳定性及抗噪性分析 |
4.4.1 稳定性分析 |
4.4.2 抗噪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际资料处理及效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就 |
致谢 |
(10)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速度建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叠前深度偏移的速度分析方法 |
1.2.2 走时层析反演方法 |
1.2.3 全波形反演方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流程 |
第二章 层析反演基本理论 |
2.1 层析反演的基本概念 |
2.1.1 层析反演的基本原理 |
2.1.2 层析正演的基本原理 |
2.1.3 层析反演问题 |
2.2 层析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2.2.1 迭代法 |
2.2.2 投影类方法 |
2.2.3 阻尼最小二乘法 |
2.3 正则化方法 |
2.3.1 Tikhonov正则化 |
2.3.2 总变差正则化 |
第三章 缝洞型储层初至波走时层析反演 |
3.1 回折波走时层析原理 |
3.1.1 初至回折波层析原理 |
3.1.2 具体实现方法及流程 |
3.2 实际资料应用 |
3.2.1 数据校正处理 |
3.2.2 回折波速度建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反射波走时层析反演 |
4.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波传播特征 |
4.2 剩余曲率速度反演概述 |
4.2.1 共偏移距域剩余曲率速度反演 |
4.2.2 角度域剩余曲率速度反演 |
4.3 反射层析方法的实现 |
4.4 实际资料处理 |
4.4.1 速度建场流程 |
4.4.2 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 |
4.4.3 单方位层析成像速度更新 |
4.4.4 多方位层析成像速度更新 |
4.4.5 基于正演模型的速度精度论证 |
4.4.6 处理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缝洞型储层时间域全波形反演方法 |
5.1 全波形反演概述 |
5.1.1 全波形反演方法介绍 |
5.1.2 全波形反演发展历程 |
5.2 时间域全波形反演基本原理 |
5.3 算法实现 |
5.3.1 波形反演算法 |
5.3.2 时间域正演算法 |
5.4 实际资料处理及效果 |
5.4.1 原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4.2 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 |
5.4.3 浅层折射波波形反演 |
5.4.4 中深层反射波波形反演 |
5.4.5 全波形反演与层析成像效果对比 |
5.4.6 全波形反演成像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随钻VSP约束反射波走时层析反演 |
6.1 约束速度建模基本原理 |
6.1.1 约束处理基本原理 |
6.1.2 随钻约束处理流程 |
6.2 随钻资料采集及处理 |
6.2.1 随钻VSP数据采集 |
6.2.2 随钻VSP数据处理 |
6.3 中途VSP采集及处理 |
6.3.1 中途VSP数据采集 |
6.3.2 中途VSP处理流程 |
6.4 实际资料应用 |
6.4.1 随钻约束处理效果 |
6.4.2 中途VSP约束处理效果 |
6.4.3 随钻约束与中途VSP约束处理效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非线性折射波旅行时层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近地表多信息约束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 邴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近地表走时层析成像与波形偏移成像的方法研究[D]. 沈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近地表结构调查及参数反演综述[J]. 沈鸿雁,王鑫,李欣欣. 石油物探, 2019(04)
- [4]地震层析成像在苏门答腊地区的应用[D]. 路宏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起伏地表初至波与反射波联合层析成像[D]. 郭天智. 长安大学, 2019(01)
- [6]近地表地层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和品质因子Q反演方法与应用研究[D]. 赵秋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起伏地表混合网格VTI介质旅行时计算[D]. 王琦. 长安大学, 2018(01)
- [8]波动方程反射波旅行时反演方法研究[D]. 王鹏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基于初至波旅行时与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的联合反演[D]. 赵雪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速度建场方法研究[D]. 崔永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