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测树因子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秃杉,厚朴,树冠圆满度,胸径
测树因子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廖先金[1](2016)在《秃杉、厚朴树冠圆满度与主要测树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福建省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经营区的秃杉、厚朴的树冠圆满度与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等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个树种的树冠圆满度均与胸径、树高、材积呈负相关,与形数呈正相关。其中秃杉的树冠圆满度与树高、材积相关关系显着,而与胸径、形数无显着相关关系;厚朴的树冠圆满度与胸径、树高、材积、形数均无显着相关关系。秃杉树冠圆满度的大小对秃杉生长影响较大,而对干形影响较小;厚朴树冠圆满度对其生长和干形影响均较小。(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席常新,郭万军,方旭,巩建新,李艳山[2](2013)在《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不同测树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华北地区森林类型的主要优势树种,本文通过对华北落叶松各测树因子的(胸径和树高)的调查,利用树干解析,建立带皮胸径和去皮胸径、带皮胸径和树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结果进行双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0年生的华北落叶松树高和胸径都存在极显着相关,而12、15年生差异并不显着;中坡由于处于上下坡位的交界位置,所以胸径树高差异均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朱宏光,孙冬婧,赵金龙,李燕群,韦洁[3](2010)在《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冰冻灾害与测树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亚热带森林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监测灾后云贵山茉莉种群的恢复和演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种群生态学角度评估了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对大明山中山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影响。[结果]样地内胸径≥1 cm的云贵山茉莉植株共1 090株,其中697株受灾,占总株数的63.9%;受灾植株中以冠损的数量最多,占37.6%,被压弯株数次之,占13.0%,折干占10.2%,掘根的个体数最少,仅占3.1%。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受灾类型和程度存在显着的径级、树高级、冠幅和尖削度差异;冠损率和受灾率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压弯率则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受灾率、压弯率和折干率随着高度级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冠损率则表现为正态分布;林木冠幅级越高受灾率和冠损率越高,折干率随着冠幅级的增大而减少;尖削度大的植株更易发生冠损、压弯、折干和掘根。[结论]云贵山茉莉种群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如胸径、树高、冠幅、尖削度等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表现出以机械损害为主的各种受灾类型,直接被冻死的植株极少。(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32期)
朱宏光,孙冬婧,赵金龙,李燕群,韦洁[4](2010)在《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冰冻灾害与测树因子的关系(摘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亚热带森林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监测灾后云贵山茉莉种群的恢复和演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种群生态学角度评估了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对大明山中山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影响。[结果]样地内胸径≥1cm的云贵山茉莉植株共1090株,其中697株受灾,占总株数的63.9%;受灾植株中以冠损的数量最多,占37.6%,被压弯株数次之,占13.0%,折干占10.2%,掘根的个体数最少,仅占3.1%。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受灾类型和程度存在显着的径级、树高级、冠幅和尖削度差异;冠损率和受灾率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压弯率则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受灾率、压弯率和折干率随着高度级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冠损率则表现为正态分布;林木冠幅级越高受灾率和冠损率越高,折干率随着冠幅级的增大而减少;尖削度大的植株更易发生冠损、压弯、折干和掘根。[结论]云贵山茉莉种群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如胸径、树高、冠幅、尖削度等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表现出以机械损害为主的各种受灾类型,直接被冻死的植株极少。(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0年07期)
李进,王鑫,张园[5](2010)在《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与马尾松林测树因子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航片纹理图像与马尾松林测树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最优建模结果,用角二阶矩这一纹理指标拟合得到的年龄模型最好,其相关系数的平方达到了0.556 6;用方差拟合得到的平均树高模型,其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501 4;方差与郁闭度的相关程度不高,其相关系数平方仅为0.391 4。另外通过实验还发现,灰度等级越高,窗口越大,其纹理图像与测树因子之间的关系越显着。(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0年03期)
林昌喜[6](2009)在《木荷马尾松天然林若干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木荷、马尾松天然林标准地资料,应用多方程分析对比法研究测树因子胸径、地径、树高、冠幅、枝下高之间的数量关系,筛选出的各测树因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预估效果较理想,在实践上有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林业勘察设计》期刊2009年01期)
王占勤,宋冬昱,樊慧萍,桂志宏[7](2006)在《太岳林区油松采脂量及其与测树因子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15块标地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太岳林区油松16 cm~32 cm径级林木年均采脂量为916.2 g,20 cm以上径级林木年均采脂量为1 042.5 g;每个径级林木采脂量与相邻3个高径级和3个低径级中任一径级林木采脂量间差异不显着,与相邻3个高径级和3个低径级以外的任一径级林木采脂量间差异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油松采脂量与采脂木胸径、活枝下高、冠幅、树冠因子呈一元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 6,0.705 1,0.765 6,0.911 6,相关关系显着或极显着。(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科技》期刊2006年02期)
张玉柱,曹志伟,闫敦梁,戴玉玮[8](2006)在《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各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了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之间以及胸径、生物量与树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樟子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相关紧密;采用W=aebD模型,地上生物量、树干、树枝、树根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平均拟合率都大于70%。(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6年01期)
李蔚[9](2005)在《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若干测树因子相关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福建省天然阔叶林主要分布区的林分标准地资料,对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的树高与胸径、枝下高与胸径、冠幅与胸径、树高与枝下高、冠幅与树高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几个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为天然阔叶林经营、林地生产力评价、森林收获预估等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水土保持》期刊2005年03期)
吴强[10](2001)在《巨尾桉立木测树因子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凤山工区巨尾桉引种试验林皆伐标准地的120株样木材料,对巨尾桉胸径与树高,胸径、树高与材积,胸径、树高与生物量间的内在关系,采用数理统计和现代计算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用数学模型反映立木测树因子之间关系的规律性,为编制巨尾桉测树数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勘察设计》期刊2001年02期)
测树因子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华北地区森林类型的主要优势树种,本文通过对华北落叶松各测树因子的(胸径和树高)的调查,利用树干解析,建立带皮胸径和去皮胸径、带皮胸径和树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结果进行双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0年生的华北落叶松树高和胸径都存在极显着相关,而12、15年生差异并不显着;中坡由于处于上下坡位的交界位置,所以胸径树高差异均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树因子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廖先金.秃杉、厚朴树冠圆满度与主要测树因子的关系[J].福建林业科技.2016
[2].席常新,郭万军,方旭,巩建新,李艳山.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不同测树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3
[3].朱宏光,孙冬婧,赵金龙,李燕群,韦洁.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冰冻灾害与测树因子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
[4].朱宏光,孙冬婧,赵金龙,李燕群,韦洁.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冰冻灾害与测树因子的关系(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0
[5].李进,王鑫,张园.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与马尾松林测树因子关系初探[J].浙江林业科技.2010
[6].林昌喜.木荷马尾松天然林若干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9
[7].王占勤,宋冬昱,樊慧萍,桂志宏.太岳林区油松采脂量及其与测树因子关系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6
[8].张玉柱,曹志伟,闫敦梁,戴玉玮.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各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6
[9].李蔚.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若干测树因子相关关系的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
[10].吴强.巨尾桉立木测树因子关系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