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郑桂贵

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郑桂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

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文献综述

郑桂贵[1](2018)在《福建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民族人口跨城乡流动的速度加快,跨区域流动的广度拓宽,跨行业流动的程度加深,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人口流入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寻求经济上的发展和生活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开阔视野、增加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民族地区发展,有利于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但是,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涌入,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既有就业、子女就学、就医、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流动人口的共性问题,也有语言文字等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性问题,还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小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个性问题。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虽是少数民族的散居地区,但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省份之一,经济上的发达和文化上的包容,使其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入,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截止2016年底,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83.22万人,已经超过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因此,对福建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研究,对于全国少数民族主要流入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运用社会融合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认真研究文献资料和案例,在对福建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福建省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政府管理者对如何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相关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相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沟通不畅;基层民族工作部门力量薄弱,缺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专门地方性法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法治化水平不高;在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个性需求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主要观点是:政府管理者应当本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趋势,坚持尊重各民族差异性、强调中华民族共同性,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信息共享机制以及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协调机制,在流动人口市民化、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以及个性需求等方面改进工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公平高效便捷的服务,依法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并且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环境,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12-01)

江昼[2](2018)在《苏南乡镇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昆山市张浦镇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外来人口问题将是苏南乡镇在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在大小城镇中一样,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都是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在小城镇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掌握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和居住现状及其他相关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小城镇地区少数民族外来人口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张浦镇的所辖几个社区913份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张浦镇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在苏南小城镇改进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居住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对策建议。为我国小城镇地区的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及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和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戈祥,张晓玲[3](2016)在《杭州城市化进程中关于加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到东南沿海城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外来少数民族群体涌入也造成了城市管理上的困境。以杭州为例,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进入,使得少数民族群体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城市管理问题的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可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倡导自我管理、发挥社区功能、更新思维理念等来突破城市管理上的困境。(本文来源于《市场论坛》期刊2016年09期)

金祥[4](2015)在《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各行业、各民族联系不断增强,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少数民族人流进入城市谋求自身、本民族的发展也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的人口的数量庞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丰富与充实了流入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加大城市了对其服务与管理的难度。加强对少数民资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为代表的大城市中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本文选取广州白云区叁元里街道为调查区域,以广泛文献资料梳理为基础,通过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访谈法,总结分析广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据此从提高自身素质和政府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对这一群体服务和管理的有效措施。数据调查分析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总量、流向、布局的现状,深入分析广州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本文着重研究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生活条件、就业服务、政策服务叁个方面的社会服务于管理情况。通过问卷数据的分析,深入的访谈,了解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条件较差、收入水平偏低,对语言、技能等就业培训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对自身的权益保护意识较差,对当地的政府政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针对问卷调查分析的问题,提出多途径参加教育活动与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适应性的社会融入措施。政府方面提出树立服务理念;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的建议。非政府方面发挥社区管理的优势;重视少数民族社会团体的作用以及发挥少数民族个人网络支持的作用叁个层面措施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期刊2015-06-01)

付晓华[5](2015)在《公平是少数民族对城市教育的最大诉求——以广东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需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7.6%,其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3000万。男女两性比例基本相当,男性约1.27亿人,女性约1.12亿人(已婚妇女约为6640万人)。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化迁徙趋势,夫妻其同流动、父母携带子女随迁的比例不断增加。2013年,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迁比例已达62.5%。同年,跨省流动人口(约(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教育》期刊2015年05期)

王亚亮[6](2014)在《做好少数民族 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山日报讯王亚亮报道:广东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会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会议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予以表彰。我市有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区分局国内安全(本文来源于《佛山日报》期刊2014-12-25)

郭正涛,张晓颖[7](2014)在《基于广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与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是关系到城市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广州是珠叁角城市群的代表城市。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了影响广州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因素,然后从经济、文化、心理叁个方面分析了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适应现状,并探析了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适应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陈卓君[8](2013)在《大都市社会福利制度与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大都市基本上都是移民城市,大量涌入大都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带来了生机,也滋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尖锐挑战,是城市化进程中,新移民对于本地的认同问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作为新移民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民族村寨、西部地区进入东南沿海较发达的城市,如何对上海产生认同、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对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本文以上海地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产品提供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福利产品提供当地的社会认同程度进行研究,为此,本文提出的基本假设是,大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政府提供给这一族群的社会福利产品有关。在社会福利产品的提供上,遵循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监管为辅助的结构存在一定制度性排斥因素,不利于形成少数民族的社会认同。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数据来源,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并提出基本假设。第二章界定了本文核心概念,社会福利与社会认同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分析路径。第叁章研究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及其认同困境。通过对在沪少数民族流动群众生存状况的描述性分析,论证社会福利对少数民族社会认同的影响,以及大都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几种认同障碍:群体边界固化与认同跃迁障碍、制度性排斥与认同“增强效应”和社会认同的可逆性特征,第四章是提出大都市在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福利时公共政策优化与完善建议。第五章是结语。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社会福利是建构城市中社会认同的一种支撑性结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政府提供给少数民族的福利产品有关。在社会福利产品的提供上,一味遵循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监管为辅助的结构存在一定制度性排斥因素,对形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并未起到预期效果。应该以这个族群的多元身份特征为研究起点,在公共管理上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合理分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社会福利,优化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专项服务。(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11-08)

郭正涛,黄庆泉[9](2013)在《广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双向适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自身的差异性,来到城市后必定会遇到很多适应上的困难,而城市也要逐渐适应他们的到来以改善他们的服务和管理。广州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现状是增长速度快、居住城郊结合、经济活动单一,导致城市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和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两个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政府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要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最终实现城市与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双向适应。(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黄庆泉,郭正涛[10](2012)在《东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是城市的一大挑战。本文基于对东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给东莞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数民族外来人口问题将是苏南乡镇在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在大小城镇中一样,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都是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在小城镇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掌握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和居住现状及其他相关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小城镇地区少数民族外来人口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张浦镇的所辖几个社区913份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张浦镇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在苏南小城镇改进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居住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对策建议。为我国小城镇地区的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及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和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参考文献

[1].郑桂贵.福建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2].江昼.苏南乡镇少数民族外来人口生活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昆山市张浦镇研究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8

[3].戈祥,张晓玲.杭州城市化进程中关于加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6

[4].金祥.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5].付晓华.公平是少数民族对城市教育的最大诉求——以广东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需求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5

[6].王亚亮.做好少数民族外来人口服务管理[N].佛山日报.2014

[7].郭正涛,张晓颖.基于广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与管理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

[8].陈卓君.大都市社会福利制度与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D].复旦大学.2013

[9].郭正涛,黄庆泉.广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双向适应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黄庆泉,郭正涛.东莞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标签:;  ;  ;  

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论文-郑桂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