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时态副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态逻辑,时间副词,“永远”
时态副词论文文献综述
于超[1](2015)在《时间副词“永远”的时态逻辑刻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利于人们对时间副词"永远"进行语义理解、运用以及与相关时间副词的语义衍推,运用时态逻辑的分析方法,对时间副词"永远"进行逻辑语义分析,归纳出"永远"的4种时点集类型,从而推导出时间副词"永远"与其他时间副词在语言交际中的关系,揭示出时间副词"永远"在时态上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李姝[2](2014)在《短时副词与时制和时态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考察了短时副词与时态助词、谓词、语气词和其他副词的搭配规律,揭示了短时副词与时制、时态之间的关系,提出:短时副词从时量角度看表示短时,从时制角度看可以表示后事,从时态角度看表示即行。我们对短时副词的重新界定是对马真、陆俭明的归类作进一步的完善,也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具有创新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李文奇[3](2009)在《越南学生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态副词作为汉语时间副词的一个重要次类,在对越汉语语法教学中,一直都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时间副词过程中的一大难点。为了使越南学生能准确掌握汉语时态副词的用法,同时也为提高今后对越汉语副词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以越南学生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大量自然习作和问卷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中介语、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采用对比分析、定量分析、偏误分析等方法,对越南学生在习得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和分析,旨在挖掘越南学生汉语时态副词的习得规律,以为今后对越汉语教学尤其是对越时态副词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共分为七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对“时态副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汉语时间副词叁个时态标准的划定进行了说明,指出本论文的写作缘由、目的及研究意义;接着,在综述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所需语料的来源。第二章,通过定性分析和量化统计对越南学生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进行了具体分类,进一步确定了本文所要考察的主要时态副词。第叁章,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了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和越南语中对应的时间副词在语义和语法形式上的对应关系。第四章,通过对中介语语料库统计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和检验,确定了越南学生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的习得顺序。第五章,根据学生习作偏误的分析,归纳出越南学生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所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并从母语、目的语、教材、工具书和教师等方面对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六章,对时态副词教学、教材中时态副词顺序的编排及具体讲解提出了建议,为改进教材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七章,结语。(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09-04-01)
曹凤霞[4](2002)在《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时态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副词“曾经”、“已经”都表已然态。“曾经”只表过去的已然 ,时间一般不在最近 ;当与时间词语或指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 ,可表最近或很久以前的特定已然。“已经”既表过去的已然 ,也表现在的已然 ,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或现在 ;并能与表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短语或指示性时间短语共现 ,与特殊将来时间副词共现时也能表特殊已然———说话时实际上的未然态(本文来源于《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6期)
郑鸿乔[5](1997)在《文言时态副词的“叁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动作发生的先后状态,一般文言文中,时间副词也同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一样,同样可以具备叁类——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只是文言文时间副词叁态不是使用“过去”、“现在”、“将来”之类的词语,而这一点正是学文言的一大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文言文里表示动作发生的时态副词介绍如下。(本文来源于《语文知识》期刊1997年06期)
汪化云[6](1994)在《论时态副词“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一”和“V”连用充当谓语的句子(以下简称“一V句”)中“一”的性质、作用等问题。“V”,指动词或动词短语;“一”,指一般所谓“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的、有关联作用的副词。 我们认为,“一”是在复句的分句中表示实现态的副词,它大多用于叙事,有使句子分句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4年01期)
王克昆[7](1993)在《Be+某些介词短语、副词的时态及语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是动词的两个语法范畴。在张道真所着的《实用英语语法》中,他对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是这样定义的:“作谓语的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情况)发生时间的各种形式称为时态。”而语态则是“表示主语是做这动作的人或物还是承受这动作的人或物。”(本文来源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时态副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考察了短时副词与时态助词、谓词、语气词和其他副词的搭配规律,揭示了短时副词与时制、时态之间的关系,提出:短时副词从时量角度看表示短时,从时制角度看可以表示后事,从时态角度看表示即行。我们对短时副词的重新界定是对马真、陆俭明的归类作进一步的完善,也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具有创新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态副词论文参考文献
[1].于超.时间副词“永远”的时态逻辑刻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
[2].李姝.短时副词与时制和时态问题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
[3].李文奇.越南学生汉语叁组常用时态副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
[4].曹凤霞.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时态用法[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5].郑鸿乔.文言时态副词的“叁态”[J].语文知识.1997
[6].汪化云.论时态副词“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7].王克昆.Be+某些介词短语、副词的时态及语态意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