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流阶地序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流阶地,大渡河,阶地时代,构造抬升
河流阶地序列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宇[1](2018)在《大渡河中下游河流阶地序列及其对山体隆升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一定程度反映阶地形成历史时期的地质构造和气候变化。大渡河中下游河段地处川西高原和攀西高原的交界地带,河谷展布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及大渡河韧性断裂带“Y”字型交汇处,地理位置特殊,对研究该区域山体的抬升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对大渡河中下游石棉—金口河区河流阶地进行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年代实验分析,对研究区河流阶地的类型、分布、序列划分及阶地沉积物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研究区河流阶地发育特征,初步探讨河流阶地对山体构造抬升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对各级阶地的拔河高度、阶地系统、剖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研究区阶地的分布与序列进行初步确定。结果表明,大渡河中下游河段发育有6级阶地,阶地类型主要为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其中T1、T2为堆积阶地,T3、T4、T6为基座阶地,T5为侵蚀阶地。T1-T6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21-25m、47-49m、79-94m、145-175m、403m、502m,T3—T6的阶地极差反映了不同时期河流下切及构造抬升幅度。(2)利用光释光(OSL)和电子自旋共振(ESR)年代学方法对大渡河中下游T1-T6阶地进行采样测年,T1-T6阶地的形成年代分别为:16.8-18.5ka、35.1-42.6ka、94.8-110.6ka、389.8-418.5ka、656±99.2ka、722.5-795.3ka。通过对阶地类型、流域内阶地分布形态以及阶地沉积物旋回特征分析,研究区河流阶地成因是以构造抬升为主导,气候参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3)石棉—金口河区河段河流阶地类型、拔河高度以及阶地极差特征表明,研究区的阶地较好地反应了早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山体抬升过程。(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魏亚刚[2](2016)在《澜沧江中上游河流阶地序列及其与构造抬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澜沧江中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本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复杂,多发育河流阶地。而河流阶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貌面,被广泛看作是地质构造运动的一个直接证据,因此运用河流阶地资料分析区域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环境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并且被广泛运用在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澜沧江流域阶地由于受技术和交通不便的影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在阶地序列和形成年代方面数据资料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新构造运动信息的获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澜沧江昌都段和竹卡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澜沧江昌都段和竹卡段阶地序列实地考察,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确定了昌都段的阶地形成年代,探讨了其阶地演化系列与构造抬升的关系。得到以下认识:(1)澜沧江竹卡段发育叁级基座阶地,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25m、43-45m、55m,阶地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明显,砾石分选和磨圆度均较好。(2)澜沧江昌都段八级阶地中,除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外,其他都是基座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 8m、25-52m、52.5-55m、53-72m、104m、140m、152m、183m。(3)利用(ESR)年代学法建立了澜沧江昌都段河流阶地的年代格架,即四、五、六、七、八级阶地的年代,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6、MIS10-8、MIS16。阶地的发育模式为在构造背景下,"冰期堆积,间冰期下切"和"冰期-间冰期转型期下切,冰期堆积"。(4)澜沧江昌都阶地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较大,其阶地系列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几次隆升事件关系密切,其中T8阶地的形成受控于1.2-0.6Ma的"昆-黄运动",T4阶地是150ka左右的"共和运动"的产物。T5-T7阶地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大,这期运动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研究数据较少,但是在高原及其周缘地区表现明显,并多有研究。(5)根据阶地测年结果及阶地拔河高度,计算出区域隆升速率在0.31~0.42mm/a之间,在"昆仑-黄河运动"末期高原隆升速率相对较小,在0.31mm/a左右;585-359ka隆升速率逐渐升高达到0.42mm/a;随后高原隆升速率在20ka的时间内迅速下降到0.30mm/a;之后由于受到150ka左右的"共和运动"的影响,高原构造隆升剧烈,隆升速率达到0.36mm/a。总体来说藏东南昌都地区的隆升速率明显小于高原其他地区及其高原周缘地区的隆升速率。不能简单地用的河流的下切速率来衡量山体抬升。(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何回丽[3](2015)在《金沙江金江街段河流阶地序列及形成年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沙江是中国第一大长河长江的上游,对这条河流的阶地级序划分和形成年代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区域水系演化历史和新构造运动状况。本论文选择前人研究相对薄弱,但在整个金沙江河流演化研究中又占有重要地位的金江街段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考察、沉积组构分析以及ESR、OSL年代测定等工作,建立了金江街段较为完整的有准确年代标定的阶地序列,恢复了金沙江中下游河谷演化历史,并利用阶地级序和形成年代探讨了程海断裂带中更新世以来的垂直运动状况。金沙江金江街段流经程海断裂带上、下两盘。研究表明,在程海断裂带的上盘河谷(即以程海断裂带为界金江街河谷的上游部分),发育了至少6级阶地,从低到高分别为:T1堆积阶地,拔河高度15m,OSL年龄为0.046±0.002Ma;T2堆积阶地,拔河高度32m,ESR年龄为0.096±0.010 Ma;T3堆积阶地,拔河高度66m,ESR年龄为0.490±0.045 Ma;T4堆积阶地,拔河高度89m,ESR年龄为0.538±0.050Ma;T5基座阶地,拔河高度101m,ESR年龄为0.648±0.064 Ma;T6基座阶地,拔河高度118m,ESR年龄为0.707±0.070Ma。程海断裂带下盘河谷(即以程海断裂带为界金江街河谷的下游部分)同样发育了6级阶地,T1堆积阶地,拔河高度23m,下切速率推算年龄为0.093Ma;T2基座阶地,拔河高度76m,下切速率推算年龄为0.308Ma;T3基座阶地,拔河高度239m,ESR年龄为0.557±0.050 Ma;T4基座阶地,拔河高度249m,ESR年龄为0.734±0.070Ma;T5基座阶地,拔河高度295m,ESR年龄为1.139±0.100 Ma;T6基座阶地,拔河高度312m,ESR年龄为1.179±0.110Ma。从形成年代来看,金江街段总共有11个时期的阶地。根据阶地的年龄和拔河高度推算程海断裂带上盘河谷下切速率为0.147mm/a,下盘下切速率为0.246mm/a,程海断裂带中更新世以来的平均垂直运动速率为0.099mm/a。以侵蚀循环理论为基础的地貌模拟表明,现代金沙江水系诞生于海拔2000m地形面形成之后,之前古金沙江是南流水系,后来被东流的古长江水系袭夺才形成现在的水系格局。根据我们获得的最低下切速率0.147mm/a推算海拔2000m地形面的形成时间,即现代金沙江水系格局的诞生时间,为5.5 Ma,如果以最高下切速率0.246mm/a推算这一时间为3.3 Ma,说明现代金沙江水系形成时代不早于中新世末,可能是上新世。从河流阶地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以及地貌模拟的结果推测金沙江河谷水系演化大致经历过叁个阶段:①河流袭夺宽谷形成阶段:中新世末至上新世,古金沙江发生袭夺,改向东流,现代金沙江形成,整个地形以宽谷为主。此时,尚没有发育金沙江阶地。②峡谷形成阶段:上新世至0.65Ma,宽谷面解体,金沙江峡谷形成,河流侧蚀与下蚀交替形成了4个时期的阶地,生态环境向干热河谷过渡。③干热河谷形成阶段:从0.65Ma开始至今,金沙江深切,并发育了7个时期的阶地,焚风效应作用明显,干热河谷形成,阶地上出现适应干热环境的黄土堆积,河谷植被演化为稀树灌草丛。(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30)
史兴民,何大周,郭晓鸽[4](2012)在《黄河中游水系河流阶地序列与数值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黄河中游水系河流阶地的年代资料,通过对比各种测年结果,获得一个具有较准确数值年代的黄河中游的阶地序列。黄河中游水系河流阶地可分为黄河干流阶地(即兰州段、晋陕峡谷段、禹门口至河南孟津段黄河阶地)、黄河一级支流阶地(渭河和汾河阶地)、黄河二级河流阶地(泾河和洛河阶地)。建立一个准确的阶地序列和数值年代框架,需要多种测年技术的相互印证以及加强河流上下游阶地对比研究。总体来讲,兰州段黄河阶地的年代可靠度比较高,而晋陕峡谷段的河流阶地年代仍有很多争议;渭河的下游阶地年代相对较可靠,但渭河上游、汾河、泾河、洛河的阶地年代研究还需要加强。(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2年01期)
吕红华,李有利,南峰,司苏沛,刘运明[5](2008)在《天山北麓河流阶地序列及形成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山北麓河流阶地序列及其年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据详细的野外工作,确定天山北麓发育7级河流阶地,其中T7、T6、T5及T2等主要阶地为河流切割先期冲积扇而形成,与4级阶地对应的4期冲积扇分别为F1、F2、F3与F4。由于天山北麓构造隆升向盆地方向迁移,冲积扇呈串珠状发育,背斜带间发育的冲积扇平面形态则由于南北背斜的限制而变得不规则。基于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分析、ESR与OSL测年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确定天山北麓河流下切形成T7、T6、T5及T2等阶地的时间分别为约0.54MaBP、0.3 ̄0.2MaBP、28 ̄8kaBP和全新世早期。阶地年代表明,天山北麓3级主要阶地T7、T6、T5及对应冲积扇发育与天山更新世3个冰期间冰期旋回基本对应。(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河流阶地序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澜沧江中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本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复杂,多发育河流阶地。而河流阶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貌面,被广泛看作是地质构造运动的一个直接证据,因此运用河流阶地资料分析区域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环境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并且被广泛运用在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澜沧江流域阶地由于受技术和交通不便的影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在阶地序列和形成年代方面数据资料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新构造运动信息的获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澜沧江昌都段和竹卡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澜沧江昌都段和竹卡段阶地序列实地考察,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确定了昌都段的阶地形成年代,探讨了其阶地演化系列与构造抬升的关系。得到以下认识:(1)澜沧江竹卡段发育叁级基座阶地,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25m、43-45m、55m,阶地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明显,砾石分选和磨圆度均较好。(2)澜沧江昌都段八级阶地中,除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外,其他都是基座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 8m、25-52m、52.5-55m、53-72m、104m、140m、152m、183m。(3)利用(ESR)年代学法建立了澜沧江昌都段河流阶地的年代格架,即四、五、六、七、八级阶地的年代,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6、MIS10-8、MIS16。阶地的发育模式为在构造背景下,"冰期堆积,间冰期下切"和"冰期-间冰期转型期下切,冰期堆积"。(4)澜沧江昌都阶地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较大,其阶地系列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几次隆升事件关系密切,其中T8阶地的形成受控于1.2-0.6Ma的"昆-黄运动",T4阶地是150ka左右的"共和运动"的产物。T5-T7阶地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大,这期运动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研究数据较少,但是在高原及其周缘地区表现明显,并多有研究。(5)根据阶地测年结果及阶地拔河高度,计算出区域隆升速率在0.31~0.42mm/a之间,在"昆仑-黄河运动"末期高原隆升速率相对较小,在0.31mm/a左右;585-359ka隆升速率逐渐升高达到0.42mm/a;随后高原隆升速率在20ka的时间内迅速下降到0.30mm/a;之后由于受到150ka左右的"共和运动"的影响,高原构造隆升剧烈,隆升速率达到0.36mm/a。总体来说藏东南昌都地区的隆升速率明显小于高原其他地区及其高原周缘地区的隆升速率。不能简单地用的河流的下切速率来衡量山体抬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流阶地序列论文参考文献
[1].张俊宇.大渡河中下游河流阶地序列及其对山体隆升的响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魏亚刚.澜沧江中上游河流阶地序列及其与构造抬升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何回丽.金沙江金江街段河流阶地序列及形成年代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4].史兴民,何大周,郭晓鸽.黄河中游水系河流阶地序列与数值年代[J].海洋地质前沿.2012
[5].吕红华,李有利,南峰,司苏沛,刘运明.天山北麓河流阶地序列及形成年代[J].地理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