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分工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分工与协作理论,京津冀协同发展,利益协调机制
区域分工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祁文辉,魏丽华[1](2016)在《新常态下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启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工协作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很多着作中都对协作与分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思想精髓在当今对区域发展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重温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的经典思想,对积极贯彻新常态下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5期)
丁任重,李标[2](2014)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迁历程,研究发现伴随区域发展战略的变迁,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有四条演变路径:大区协作、东中西叁大经济带、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多极发展,且区域经济格局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另外,多极化渐渐成为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方向,但不容忽视的是区域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细化区域分工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竞争、弱化了区域协作。(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5-10)
王昆,黎晓[3](2014)在《多重约束、分工演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增长问题依然较大,这可能与东部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有关。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一方面分享了分工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分工的低端定位导致中国出现资源的数量、成本利润、质量与环境等多重约束的特征。可见,多重约束、分工演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叁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理论联系。对叁者进行理论框架的构建,可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丁任重,李标[4](2012)在《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蕴含了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配置、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等理论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格局历经了大区协作、东中西叁大经济带、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多极发展的变迁。多极经济格局更能体现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区域发展差异,且已然成为区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多极经济格局却加剧了经济竞争。因此,我们应积极构建外向型的外围经济带、以外带内的经济走廊和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以强化区域协作、弱化区域竞争。(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12年11期)
苏红键[5](2012)在《空间分工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一轮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战略及国内产业转移战略制定与实施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借用人文地理学科空间分工的概念,结合古典分工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多区位企业理论等多学科观点,从空间分工的形式、微观基础、经济性、促进机制等方面构建了空间分工理论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此利用中国不同区域层面的数据考察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对中国空间分工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水平均较低,但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叁大经济圈内部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表现出显着的职能分工特征,而且表现出职能分工不断深化的趋势。中国职能分工的特征表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趋势。基于中国地级单位数据的研究发现: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与城市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着的非线性关系。结合中国城市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提高两类专业化水平更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分地区分规模城市中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的重要性各不相同,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东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应当积极提高职能专业化水平,而其他城市应当积极提高产业专业化水平。经济圈范围内空间分工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圈内部,两位数制造业绝对地理集中度与产出显着负相关,经济圈内部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与产出显着负相关。由此表明,一方面由于经济圈内部城市职能分工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部门能够在更广范围内实现前后向联系和劳动力共享,从而在经济圈范围内制造业广域集聚经济是存在的,制造业结构趋同可能是合意的,经济圈中城市围绕圈域主要产业的相对多样化能够更好的促进和利用广域集聚经济。(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2-06-01)
张楠[6](2011)在《区域分工条件下企业跨国合作的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企业的跨国合作,我国部分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承接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蛙跳式扩散,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通过涓滴效应,拉动毗邻企业和地区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区域经济网络。文章通过模型分析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时看重的因素,结合微笑曲线说明企业分工合作利弊,为我国跨国企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2011年09期)
刘渝琳,林永强[7](2011)在《我国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和shapley分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区域间科技差距的原因所在,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动态层级式科技发展模型。结合1997-2007年面板数据,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中国区域科技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1)R&D研究人员数量和市场结构(市场化指数k)对区域科技发展影响较大;(2)区域间的国家R&D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数量以及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形成区域间科技差异的贡献较大;(3)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区域间科技差异贡献率有上升趋势,而R&D经费的科技差异贡献率却趋于下降。(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1年07期)
李勇,王满仓,杨建飞[8](2010)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分解——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和Shapley值分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并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较强的阻碍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定义为由于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效应导致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涵盖教育和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型,得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另外,本文利用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出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协整方程,然后以协整方程为基础利用Shapleyvalue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夏普里值的分解结果表明:省际地理固有因素、制造业市场的交易效率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差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因素,其贡献程度分别达到了30.36%和26.87%,排在第3到第7位的分别为城市化水平、交通、信息、金融和教育市场的交易效率,2001-2007年其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2.36%、19.10%、15.23%、10.83%和7.54%。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0年05期)
李红[9](2010)在《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迅猛发展,但广东区域差距在不断扩大,且珠叁角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转型期。如何正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这有赖于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区域分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总结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发挥广东经济的比较优势,维持和创造其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准确定位,以新的战略眼光,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发展之路,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彭其[10](2010)在《对传统区域分工理论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传统区域分工理论的历史回顾区域分工理论最早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后来,区域经济学学者一直把最具影响性的古典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用于解释区域分工,从而诞生了区域分工理论。自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但是追根溯源,现在所说的区域分工理论都是由早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发展而来的,其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新东方》期刊2010年01期)
区域分工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回顾了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迁历程,研究发现伴随区域发展战略的变迁,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有四条演变路径:大区协作、东中西叁大经济带、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多极发展,且区域经济格局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另外,多极化渐渐成为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方向,但不容忽视的是区域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细化区域分工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竞争、弱化了区域协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分工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祁文辉,魏丽华.新常态下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启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
[2].丁任重,李标.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迁[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4
[3].王昆,黎晓.多重约束、分工演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
[4].丁任重,李标.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变迁[J].当代经济研究.2012
[5].苏红键.空间分工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6].张楠.区域分工条件下企业跨国合作的理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
[7].刘渝琳,林永强.我国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和shapley分解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
[8].李勇,王满仓,杨建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分解——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和Shapley值分解方法[J].产经评论.2010
[9].李红.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彭其.对传统区域分工理论的再思考[J].新东方.2010
标签:马克思分工与协作理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 利益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