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闲居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徵明,无锡,方印,朱文
闲居诗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翔[1](2015)在《《文徵明和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及其父子信札合册》小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徵明和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及其父子信札合册》(以下简称合册),纸本,书和画一共十四开,其中书法尺幅每开大约纵21.5cm,横12cm,绘画尺幅略大,原为台湾华氏家族旧藏,后归无锡博物院。从书册整体装裱情况来看,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联并无十分严谨的逻辑顺序,应为后人重新装裱而成。该书册的第一、二开是清代顾子长为文徵明的《九日闲居诗》补作的一幅设色小景山水画,一座院落里(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5年15期)
李保定[2](2009)在《李商隐永乐闲居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商隐是晚唐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深情绵邈,深婉典丽的特征。但李商隐永乐闲居期间的诗作,却主要表现为素淡平朴的风格,这是他诗歌多样性风格中较为独特的一面。《李商隐诗歌集解》是今人研究李商隐成就的代表。该书对李商隐诗歌《赋得桃李无言》和《落花》两首编年与李商隐永乐闲居生活时代不符,本文力图勘正之。本文对李商隐永乐闲居期间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是对唐代河中府永乐的历史沿革作了考证,其次对永乐期间在永乐的居留做了资料印证,最后指出退隐思想虽然是移家永乐的原因,但风水迷信和避乱自保也是商隐退居永乐的原因。第二部分,对李商隐永乐闲居诗进行了比较和认定。着重对《赋得桃李无言》和《落花》两首诗的作年进行了相应的辨析。第叁部分,把李商隐永乐闲居诗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把李商隐在永乐期间所作诗歌进行分类探究。指出李商隐永乐闲居期间的诗歌主要有闲愁诗、题咏诗、赠寄诗、行旅诗和帖体诗等,以隐逸安闲、忧愁自伤和充满期待的为主要思想情感特征。第四部分,李商隐永乐居留期间诗歌在总体风格上表现为素淡真朴和浅近直白,艺术上以托物寓怀为主的,善长使用比喻和用典;以喜见忧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艺术手法。最后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10)
小野道风[3](2001)在《《常乐里闲居诗》(局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01年09期)
闲居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深情绵邈,深婉典丽的特征。但李商隐永乐闲居期间的诗作,却主要表现为素淡平朴的风格,这是他诗歌多样性风格中较为独特的一面。《李商隐诗歌集解》是今人研究李商隐成就的代表。该书对李商隐诗歌《赋得桃李无言》和《落花》两首编年与李商隐永乐闲居生活时代不符,本文力图勘正之。本文对李商隐永乐闲居期间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是对唐代河中府永乐的历史沿革作了考证,其次对永乐期间在永乐的居留做了资料印证,最后指出退隐思想虽然是移家永乐的原因,但风水迷信和避乱自保也是商隐退居永乐的原因。第二部分,对李商隐永乐闲居诗进行了比较和认定。着重对《赋得桃李无言》和《落花》两首诗的作年进行了相应的辨析。第叁部分,把李商隐永乐闲居诗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把李商隐在永乐期间所作诗歌进行分类探究。指出李商隐永乐闲居期间的诗歌主要有闲愁诗、题咏诗、赠寄诗、行旅诗和帖体诗等,以隐逸安闲、忧愁自伤和充满期待的为主要思想情感特征。第四部分,李商隐永乐居留期间诗歌在总体风格上表现为素淡真朴和浅近直白,艺术上以托物寓怀为主的,善长使用比喻和用典;以喜见忧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艺术手法。最后是对全文进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闲居诗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翔.《文徵明和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及其父子信札合册》小考[J].中国书法.2015
[2].李保定.李商隐永乐闲居诗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3].小野道风.《常乐里闲居诗》(局部)[J].书法.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