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渗透性函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瞬态剖面法,非饱和黄土,非饱和渗透性,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性函数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1](2015)在《非饱和黄土渗透性函数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自然降雨和灌溉都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黄土区地下水位一般很深,水分在土体中的运移属于非饱和渗流。因此,研究降雨或灌溉条件下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或水分在黄土中的分布运移,都需要利用非饱和渗流理论。非饱和渗透系数是非饱和渗透方程的基本参数,与饱和渗透系数不同,它是含水率(或基质吸力)的函数,需要用特定的量测方法。本文通过室内渗透试验,选用瞬态剖面法测定甘肃正宁地区重塑马兰黄土(Q3)的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装置为一高2m,外径25cm的圆柱形有机玻璃桶。土样碾压风干,用0.5mm的筛筛入玻璃桶,一系列EC-5土壤水分探头按5cm的间距预埋到土柱中。试验开始前,土样顶部补给2500ml的水量,密封玻璃桶。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采集数据,记录不同时刻土柱不同深度的含水率。同时在制样盒中单独配制土样,其干密度与玻璃桶土柱相同,选择张力计来测定基质吸力。分别采用Fredlund&Xing、Gardner和Van Genuchten叁种理论方程来拟合该土水特征曲线。不同时刻土样的总水头剖面由实测的体积含水率和土水特征曲线计算得到。基于以上叁种拟合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利用瞬态剖面法分别计算获得了相应的非饱和渗透性曲线。同时,直接采用土水特征曲线法估算出相应的非饱和渗透性曲线。并对以上两种方法获得的渗透性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Fredlund&Xing和Gardner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差较大;而基于Van Genuchten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二者趋势相同,数值最接近。根据室内渗透试验建立SEEP/W数值模型,选用试验得到的非饱和渗透性曲线作为模型的参数。设与室内渗透试验相同的边界条件,模拟土柱中水分的运移,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吻合,表明瞬态剖面法测非饱和渗透系数是可行的;改变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研究土体中水分的运移。结果发现模型中,边界条件和土性一定的条件下,远离边界一定距离存在一个平衡区域,当平衡区域形成后,上部入渗不会改变其含水率,但会使底部隔水边界处水位上升。这和黄土区所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对非饱和渗透系数及土体中水分运移研究,为应用非饱和渗流理论研究降雨或灌溉型滑坡机理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5-06-10)
李晓云,赵宝平[2](2012)在《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函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饱和土[1]渗透系数同时受到土的孔隙比和饱和度变化的强烈影响,不能假定为常数,它是体积含水量的函数,也遵从达西定律规律。本文通过体积压力板仪绘制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2],得到体积含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Marshall和Kunze.的修正公式推求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35期)
渗透性函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饱和土[1]渗透系数同时受到土的孔隙比和饱和度变化的强烈影响,不能假定为常数,它是体积含水量的函数,也遵从达西定律规律。本文通过体积压力板仪绘制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2],得到体积含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Marshall和Kunze.的修正公式推求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透性函数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红.非饱和黄土渗透性函数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李晓云,赵宝平.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函数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