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主题论文-李娜

反战主题论文-李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战主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威尔弗雷德·,欧文,西格弗雷德·,萨松,反战思想

反战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19)在《战争诗歌《为国捐躯》和《他们》中的反战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的诗歌《为国捐躯》和西格弗雷德·萨松的诗歌《他们》都是典型的战争诗歌。本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讽刺意象以及残酷的战争对年轻士兵造成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反映了两位诗人的反战思想。(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8期)

耿渤添[2](2019)在《反战主题在战争题材影片中的创新表达——以影片《全金属外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眼世界各国优秀的战争片,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反战思想,而不同的影片对于反战主题的表达形式却有所不同。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来解读战争题材电影反战主题的创新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影片用惨烈的场面和悲剧的结局去呼唤观众的思考,该影片更多的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人们在战争中的迷茫和对死亡的麻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以新颖的手段完成了对反战主题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闫彦[3](2017)在《反战主题招贴中手形符号的视觉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人们反思历史,越来越意识到战争的巨大危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反战主题的招贴设计作品大量地涌现。手形符号以其特有的天然亲切感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力,在反战主题的招贴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设计师利用各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创意手段,将手形符号应用于招贴作品中,通过符号化的视觉语言直观明了地表现作品的主旨,控诉战争对人类的伤害,祈望和平的永驻,期待美好未来的到来。通过手形符号语言,跨越不同文字的限制、不同文化的差异,可以达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感染受众的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04期)

陈燕[4](2017)在《死亡主题与反战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主题。而他的小说中无论是躯体的还是精神的死亡主题,绝大多数都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永别了,武器》中人物躯体的死亡和《太阳照样升起》中"迷惘的一代"战后精神或心理的死亡,以此揭示战争的毁灭性和海明威强烈的反战情绪。(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7年02期)

贾霞[5](2016)在《《永别了,武器》中反战主题表现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在1929年发表的一部巨作,标志着海明威的艺术及思想走向成熟。作品显现了海明威对战争的经验及思考,是其所有战争题材小说中写作最为精致的一部,其中所阐述的反战主题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本文来源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贾霞[6](2016)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在1929年发表的一部巨作,同时也标志着海明威的艺术及思想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而这篇长篇小说作为海明威对战争的经验及思考,同时也是在其所有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写作最为细致的一部,尤其是他所阐述的反战主题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本文将从描写人物、事件、景物等方面来深入探讨一下海明威所表达的反战主题。(本文来源于《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徐小宝,黄劲怡[7](2016)在《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短诗《为国捐躯》是英国有"战壕诗人"之称的威尔弗雷德·欧文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通过文体学视角,从语音,韵律,以及修辞层面来分析蕴含在诗中的反战情绪。(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2期)

申丹[8](2015)在《反战主题背后的履职重要性——比尔斯《空中骑士》的双重叙事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中外小说研究一直围绕情节发展这一种叙事运动展开,从各种角度挖掘其深层意义。然而,笔者发现,在不少小说的情节发展背后,还存在一个与之并行的"隐性叙事进程"。两者走向不尽相同甚或完全相反,在相互补充或相互颠覆的过程中,表达出丰富的主题意义,塑造出多面的人物形象,引发或邀请读者做出复杂的反应。在安布罗斯·比尔斯的《空中骑士》中,就存在这样的双重叙事运动。其情节发展围绕战争的残酷无情、儿子被迫弑父的悲剧展开,而隐性进程则围绕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展开。我们若从头到尾追踪这并列前行的双重叙事运动,关注其既互相冲突又互为补充的复杂关系,就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修辞目的并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若打破长期批评传统的束缚,将注意力从单一叙事运动拓展到双重叙事运动,还能在多个方面发现理论创新的机遇和研究扩展的空间。(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章于红,洪庆福[9](2014)在《反战:《金色笔记》的一个重大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半个世纪的研读中,人们从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解读出了两性关系/人性自由、人格分裂、民族矛盾、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等主题。其实,除了上述主题外,《金色笔记》还书写了反战这个重大主题,从创作的相关历史背景,文本的形式暗喻和直接叙述叁个方面可窥一斑。(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耿立沙,邢进阁[10](2012)在《《当我走后战争爆发了》的反战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1998年8月7日,本.拉登带领的基地组织轰炸了美国驻非洲的两所使馆。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发生的卡车爆炸事件中,213人死亡,将近4000人受伤。使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一次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爆炸事件中,12人死亡,85人受伤。听到这些爆炸事件,卡斯蒂洛写下了诗歌《当我走后战争爆发了》,收录在诗集《我询问不可能的事》中。诗人说这首诗写于1998年的芝加哥。虽然这首诗是对具体事件的反映,但总体反映了整个世界的暴力状态。基地组织后来又曾多次袭击美国,2001年的"9.11"事件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因此卡斯蒂罗诗歌的题目貌似是有预见性的。针对美国的战争确实开始了,但是在当天纽约和华盛顿受到袭击前,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我走后战争爆发了"以意大利罗马的葡萄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持续的战争报道的无能为力,并讽刺了大众对战争的麻木不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2年20期)

反战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放眼世界各国优秀的战争片,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反战思想,而不同的影片对于反战主题的表达形式却有所不同。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来解读战争题材电影反战主题的创新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影片用惨烈的场面和悲剧的结局去呼唤观众的思考,该影片更多的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人们在战争中的迷茫和对死亡的麻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以新颖的手段完成了对反战主题的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战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战争诗歌《为国捐躯》和《他们》中的反战主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9

[2].耿渤添.反战主题在战争题材影片中的创新表达——以影片《全金属外壳》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3].闫彦.反战主题招贴中手形符号的视觉语义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7

[4].陈燕.死亡主题与反战情绪[J].考试周刊.2017

[5].贾霞.《永别了,武器》中反战主题表现形式[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6].贾霞.《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

[7].徐小宝,黄劲怡.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J].唐山文学.2016

[8].申丹.反战主题背后的履职重要性——比尔斯《空中骑士》的双重叙事运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9].章于红,洪庆福.反战:《金色笔记》的一个重大主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耿立沙,邢进阁.《当我走后战争爆发了》的反战主题[J].语文学刊.2012

标签:;  ;  ;  ;  ;  

反战主题论文-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