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概念网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检察网格化,网格化管理
概念网格论文文献综述
潘胜,李辉,潘倩宁[1](2019)在《检察网格化概念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治理面临新压力、司法公正面临新期待、检察工作面临新挑战的新局势下,检察工作群众需求不断加大,但是现实的检察制度不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检察网格化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一项有效抓手。本文试就理论角度,结合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文件精神,对检察网格化的概念进行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05期)
马新生,郑永路,马完君[2](2018)在《离散网格中相速度、群速度概念的注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散网格波动的频散分析结果表明:离散网格中波的传播规律与连续模型中波的传播规律存在显着差异。数值离散将额外引入波传播的频散及耗散误差,其中频散误差可基于离散网格中波传播的相速度以及群速度加以描述。群速度亦是描述离散网格中能量传播的重要概念,且被广泛应用于离散模型数值稳定性分析。基于一维双向波动模型进一步阐明离散网格中波传播的相速度及群速度概念。除证实离散模型中波包和波前的传播速度由群速度描述这一常规认识外,明确指出单频简谐波在离散网格中是以相速度传播这一概念。因此,不能未加区别地认为离散网格中波传播速度均由群速度给出。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分析离散网格中的波传播规律及误差分析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S2期)
罗慧娟,邓文字,黄炎[3](2018)在《基于网格变形技术的概念设计阶段白车身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网格变形技术应用于平台改型车的开发设计。根据改型车与基础车的差别,拟定变形方案,改变基础车有限元模型的形状,得到改型车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白车身静刚度。结果表明:通过网格变形技术,可在改型车的概念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性能评估,避免了设计反复,为缩短车型开发周期提供了保障。(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8年09期)
崔泽林[4](2017)在《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和概念漂移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流聚类算法是一项关键的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流聚类研究中,算法框架可以分为两类:single-phase model 和 two-phase scheme。应用 two-phase scheme 的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框架,包含了在线处理阶段和离线处理阶段。在线处理阶段中,将据流数据映射到网格中,在离线处理阶段中,对网格数据聚类,此框架降低了数据流聚类的难度。但是在离线处理阶段中,这种聚类框架也存在叁点缺陷:(1)基于固定阈值的稀疏网格或稠密网格判定不能适用于不均匀分布的数据流和多密度的数据流;(2)基于密度把相邻的网格连接为一类,而没有考虑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数据间相似度考量的缺失会影响数据聚类的准确性;(3)边界点的检测考量不够全面,有的边界点是噪音,而有的边界点可能属于邻近的簇。数据流的概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概念漂移。DCDA是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滑动窗口技术的概念漂移检测算法,其主要思想是:计算两个滑动窗口之间的距离判断概念漂移。这种算法存在如下缺陷:(1)只适用于分类型数据;(2)没有考虑一个窗口中包含多概念的情况;(3)无法确定合适的滑动窗口尺寸。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针对DCDA概念漂移检测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概念漂移检测框架(简称DCDD)。该框架利用网格技术,进而使得其适用于一般的数据。在解决滑动窗口中多概念问题上,在在线处理阶段中创建一个临时密度网格和一个历史密度网格,根据数据集到达时间给网格赋予一个权值扩展了DCDA检测模型,计算临时密度网格和历史密度网格的距离检测概念漂移。在离线处理阶段中训练提取的概念漂移特征,提出一个预测模型,预测概念数据量,并根据预测量设计了可变尺寸的滑动窗口。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检测概念漂移的时间远低于DCDA算法,且检测的概念漂移更准确,更有效。第二,针对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框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算法和边界检测算法。其主要思想是:计算相邻网格之间的相似性,并根据相似性作为权重去影响相邻网格之间的连接,而连接相邻网格是根据一个考虑了密度、质心和相邻网格之间的相似性权重的差异模型。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边界检测算法,使用隶属函数给簇周围稀疏网格中的数据点打上簇标签。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适用于多密度分布的数据流,且具有更好的聚类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4)
苗雪[5](2015)在《康普推出业界领先“通用连接网格”概念及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背景当代的工作场所正经历快速转型,要求办公室、协作区、会议室和其他公用区域具有更为灵活的布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员工行为和使用模式。工作场所的转型也促使了电信布线的转变:从以工作站为中心变成以分布式设备为中心,同时在天花板或附近部署越来越多的接入点。不仅要满足工作区域的用户连接要求,其他区域也需要接入点以便支持逐渐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期刊2015年08期)
廖楚江,黄宇民,侯宇葵,汪夏[6](2015)在《关于网络、网格、物联网、云、智慧城市、大数据等概念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随着上世纪末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全球空间信息传输与分发、空间导航服务、空间遥感等与互联网等领域实现了全面的融合发展,带动了以网络、网格(栅格)、云(技术/计算/服务)、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创新概念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了一系列的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未来国家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促进了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5年07期)
李伟文,刘健[7](2014)在《巨型网格拉索-筒壳结构体系概念及研究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型网格拉索-筒壳结构是张拉结构应用于巨型网格筒壳结构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杂交空间结构体系,属于张拉结构的一种,因此具有张拉结构的种种优点。该体系可大幅度降低用钢量,在对超大跨度结构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开展其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很有必要。(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7-18)
马志勇,杨正理,张爱国[8](2013)在《基于网格服务的未来公路监控控制中心概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网格技术引入高速公路监控控制中心的通信服务,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集成和灵活的分布式控制中心系统。采用Web服务开发网格服务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提出基于网格服务建立未来高速公路监控控制中心的中心概念模型,并通过对其实现条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网格技术在未来控制中心模型中的实现方法,最后就本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3年10期)
王曼,刘毅[9](2013)在《面向飞行器概念设计的动网格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弹簧近似光滑法和局部网格重构法两种动网格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类型函数/形状函数方法,针对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方案多变、参数变化快的特点,对二元机翼随参数变化的翼型提出了相适应的动网格方法。该方法根据参数的影响,将变动的边界信息传递到网格上,网格随之迭代变化。相对于常用动网格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参数表现力和适应力,使得网格生成更快速。对类型函数/形状函数转换方法(CST)拟合的NACA2415翼型在不同迎角情况下的低速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动网格技术较好地模拟出了翼型的流动特性,较准确地得出了翼型的气动力系数,对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的参数确定具有实用价值,显示了该动网格方法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王剑喜,高展,刘丽[10](2012)在《空间信息网格概念、架构以及政务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从空间信息网络概念、框架以及政务应用等方面描述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是建立在GIG框架基础上的,在这基础上,针对城市管理中需要整合分布式的数据资源,协同多部门进行流程化办案的业务需求,提供市政设施与市容环境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工具。本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典型应用,满足数字城市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的技术特征,也为建立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应急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信息。(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12年10期)
概念网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离散网格波动的频散分析结果表明:离散网格中波的传播规律与连续模型中波的传播规律存在显着差异。数值离散将额外引入波传播的频散及耗散误差,其中频散误差可基于离散网格中波传播的相速度以及群速度加以描述。群速度亦是描述离散网格中能量传播的重要概念,且被广泛应用于离散模型数值稳定性分析。基于一维双向波动模型进一步阐明离散网格中波传播的相速度及群速度概念。除证实离散模型中波包和波前的传播速度由群速度描述这一常规认识外,明确指出单频简谐波在离散网格中是以相速度传播这一概念。因此,不能未加区别地认为离散网格中波传播速度均由群速度给出。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分析离散网格中的波传播规律及误差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概念网格论文参考文献
[1].潘胜,李辉,潘倩宁.检察网格化概念初探[J].法制博览.2019
[2].马新生,郑永路,马完君.离散网格中相速度、群速度概念的注记[J].建筑结构.2018
[3].罗慧娟,邓文字,黄炎.基于网格变形技术的概念设计阶段白车身性能评估方法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8
[4].崔泽林.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和概念漂移检测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5].苗雪.康普推出业界领先“通用连接网格”概念及解决方案[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
[6].廖楚江,黄宇民,侯宇葵,汪夏.关于网络、网格、物联网、云、智慧城市、大数据等概念的探讨[J].卫星应用.2015
[7].李伟文,刘健.巨型网格拉索-筒壳结构体系概念及研究方向[C].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8].马志勇,杨正理,张爱国.基于网格服务的未来公路监控控制中心概念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
[9].王曼,刘毅.面向飞行器概念设计的动网格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
[10].王剑喜,高展,刘丽.空间信息网格概念、架构以及政务化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