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行为差异论文-李思毅

语言行为差异论文-李思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行为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对比分析

语言行为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毅[1](2018)在《浅析从非语言行为中看中西方交际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语言行为是近年新兴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除了言语之外的行为所表达的意思。主要研究中外非语言行为的差异,而且非语言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了解中外文化交际的不同点这样才能有利于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这样更加有利于我们对非语言行为的了解,面对学生的一些困惑,我们更能游刃有余的进行解答。(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3期)

陈宗誉[2](2017)在《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文化群体在获得更多交流机会的同时,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性及其分类等方面来分析概述非言语交际,并结合实例探讨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以突出非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郑曦[3](2016)在《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仅有语言的交流,也有非语言行为的交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固有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不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对方的文化习惯及行为模式所表达的特殊含义,将会很容易招致误解,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从目光语、手势语、身势语叁种非语言行为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民的非语言行为的异同点,探讨两国非语言行为下的文化差异,以促进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理解。(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6年09期)

吴海平[4](2014)在《自然会话和传统语言教材表现语言行为之差异:以赞同和反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语用教学难点,以赞同和反对的表达为例,探讨了传统汉语教材与自然会话在实现言语行为上的差异,并提出改进教材和教学的建议。基于自然口语研究的成果,本研究发现,教材模拟会话表达语言行为的方式常常是高度标记性的,并据此提出,传统教材有必要采用真实语料作为辅助,以准确反映日常交际中语言的常规使用。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多让学生观察、接触并参与真实的交际活动,以提高语用能力。(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期刊2014年00期)

肖瑶,李筱平[5](2014)在《论职场道歉场合中日非语言行为之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交往中非语言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职场中的道歉场景为中心,搜集中日电视剧职场道歉时的非言语表现,从"表情""视线""动作"角度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探究中日两国在道歉时所使用的非语言行为的异同及原因。(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宋依桐[6](2014)在《性别差异在语言行为中的反映(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nguis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differences oflanguage and the language us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research. Language is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social reality. As the creator and the user of language, people'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hasbeen fully reflected in language using. Because human beings hav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gender, language inevi-tably has the gender traits. The language differences of gender roles and gender identity reflect all aspects ofpeople's social life as a part of human communication. Gender, as a special social factor, has a great influenceon the language variations. And it gives colors to the use of language.(本文来源于《英语画刊(高级版)》期刊2014年06期)

赵卿帆[7](2014)在《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适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对泰汉语教学过程中非语言交际下发生的汉语教师文化不适应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结合笔者亲身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的表现形态,将事例以非语言交际行为分类叙述。再从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五个主要文化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宗教思想、风俗习惯等方面来分析文化差异的深层因素,结合实际案例做进一步的原因分析。接着对文化差异下产生的文化不适应各种表现形态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这一部分,首先需要对泰汉语教师了解当地文化,尊重所在国的宗教、价值观念;其次汉语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学方法;然后实施编写教材,制定考核目标;最后是要改变课堂管理传统模式去适应泰国教育制度。前面两个方面是经过教学亲身实践之后得出的经验总结,后面两个方面从教材、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和思考。以上是为教师和学生在之后的对外汉语课堂上提前做好相应的文化调适,本着包容文化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去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从而让对泰汉语教学更加顺畅进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不适应。汉语教师应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去对待汉语学习者,在对学生的行为宽容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尽量使自己融入到他们之中去。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做到良好的文化调适,融洽相处,建立和谐学习氛围,尽量减少文化差异下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汉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达到汉语国际教育的有效实践。(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4-05-01)

许多[8](2012)在《浅谈中德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跨文化交际中起重要辅助功能的非语言行为,在实际交际中发挥着难以磨灭的延伸作用,文化和思维方式等差异赋予了不同国别非语言行为的不同含义。本文从副语言、身势语、体距叁方面分析了中德两国在非语言行为上的差异表现,进而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最后讨论了适应这些非语言行为之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2年12期)

江坚智[9](2011)在《“盐类水解”教学中专家-新手教师语言行为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弗兰德斯的言语互动分析法,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盐类水解"这一课"同题异构"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种类型教师的差异。依此提出使新手教师尽快成长的做法。(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崔羽杭[10](2007)在《语言行为性别化差异的多层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语言结构层次和语言使用层面出发,基于语言本体及语用视角,对语言的性别化差异进行全面探讨,多层次的呈现男性和女性语言行为的差别,并试图从生理因素、角色定位、社会地位叁方面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语言行为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文化群体在获得更多交流机会的同时,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性及其分类等方面来分析概述非言语交际,并结合实例探讨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以突出非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行为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李思毅.浅析从非语言行为中看中西方交际差异[J].才智.2018

[2].陈宗誉.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J].文化学刊.2017

[3].郑曦.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

[4].吴海平.自然会话和传统语言教材表现语言行为之差异:以赞同和反对为例[J].国际汉语.2014

[5].肖瑶,李筱平.论职场道歉场合中日非语言行为之差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6].宋依桐.性别差异在语言行为中的反映(英文)[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4

[7].赵卿帆.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适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4

[8].许多.浅谈中德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J].文学教育(中).2012

[9].江坚智.“盐类水解”教学中专家-新手教师语言行为差异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

[10].崔羽杭.语言行为性别化差异的多层次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语言行为差异论文-李思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