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家庭论文-曹雨

服刑家庭论文-曹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服刑家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特殊贫困家庭,精准帮扶,社会工作

服刑家庭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1](2019)在《城市特殊贫困家庭精准帮扶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在中国减贫史乃至世界减贫史上堪称奇迹。然而,未来两年,中国仍然需要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解决城市和农村剩余贫困问题。深圳市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些特殊家庭的贫困问题尤为突出。精准识别特殊贫困家庭及其家庭每个成员的贫困问题和差异化脱贫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策划精准的帮扶方案,对于助推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准帮扶剩余贫困群体如期脱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工作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精准扶贫中具有许多先天优势。深圳市P区是外来贫困人口集中地区,其中该区黄某家庭,因夫妻离异加上案主参与赌博被拘役,陷入更加贫困境地。以该服刑特殊贫困家庭为例,运用社会工作的社会历史报告法、家庭图谱分析法等,精准评估该特殊贫困家庭及其每个家庭成员的特殊贫困问题及脱贫需求,在优势视角、增权视角以及系统理论视角下,精准识别该特殊家庭贫困成因。进而在增能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设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精准帮扶方案;服务过程聚焦于案主的错误认知、社会交往和个人能力,运用优势视角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困难家庭及主要成员发现自我优势、重构自我认知、提升交往能力和脱贫能力;链接整合资源,为案主增能,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同时,争取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共同帮助该特殊家庭缓解危机,减缓贫困。(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涛[2](2019)在《正念疗法在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9年社区矫正在我国全面实施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参加矫正过程中,由于“犯人”身份,在归复自己家庭和重新融入社会中存在不少困难,这阻碍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进程。鉴于此,本文拟采用正念疗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介入性研究。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8节小组活动,并借助《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前后测,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发现,量表中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这七个维度的数值均有所改变,这说明正念训练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的问题是有改善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有对正念疗法、社区服刑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相关综述。第叁章研究设计,介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资料的收集过程和分析路径。第四章小组实践:主要介绍正念训练在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中的应用过程,包括研究前期准备、小组目标、活动安排、小组过程等。第五章小组评估,主要对正念训练在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中的效果进行评估。第六章结论与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殷玉婷[3](2019)在《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与社会接轨的窗口。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的良莠直接影响矫正效果。在过去15年的实践探索中,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距离高水平的教育矫正尚有较大差距,尤其在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中,对家庭教育力量的挖掘不足,矫正效果难以保证。所以文章从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发现: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类型主要有“摆平错误”溺爱型、“专制圈养”溺爱型、“被动卷入”放任型、“手风琴”放任型四类。这四类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主体、观念、时间、方式、内容五个维度上,这五个维度又以家庭教育主体担责与否为基础的“一体四面”的问题体。所以,四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可以通过家庭教育主体担责与否分为主体不(少)作为的家庭教育问题类型以及主体作为的家庭教育问题类型。法律政策不健全和转型期效率与质量的之间冲突、中间支持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的力量薄弱、家庭内部能量不足等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提出倡导政策法律的完善以确保家庭教育主体担责,通过链接资源协助炼强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力量增强各类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的教育能力,直接干预四类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问题,促进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质量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1-07)

刘柳[4](2018)在《服刑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的社区帮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众视线的盲区,生活现状艰苦。为了有效地对其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救助,在借助政府帮助的基础上,还应呼吁社会团体构建社会帮扶体系。本文基于社区扶持的视角,围绕服刑人员子女当前所面临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叁方面的困境展开叙述,提出以社区为基础单位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展开救助的建议与对策。(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贾晓文[5](2018)在《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成员参与社区矫正研究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成员参与社区矫正的现状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成员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能发挥独特作用。我国社区矫正自试点开始就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2014年11月,司法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意见》下发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和引导基层组织、家庭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成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为服刑(本文来源于《犯罪与改造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刘威,单希政[6](2018)在《服刑女犯未成年子女家庭支持缺失与内外整合性替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入狱服刑对于女犯及其家庭而言是一个重要转折。它不仅意味着家庭结构的解体和家庭关系的破裂,而且预示着整个家庭命运的沉沦。母亲角色的缺位、父母婚姻的破裂、亲子关系的隔离,为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带来了极大阻碍。通过分析两个非典型案例发现,服刑女犯未成年子女能够正常社会化,源于两种替代模式:一是"家庭内的功能替代",即通过亲缘关系的投入和强化,整合家庭内部的关系资源,实现亲缘关系替代亲子关系的"功能转化";二是"家庭外的功能替代",即社会组织的资源链接和专业支持替代和补充缺失的家庭功能。为了解开服刑女犯未成年子女家庭支持缺失的"结",专业社工机构和公益慈善组织应担当社会网络的编织者、困境家庭的同行者和孤独儿童的陪伴者,融合微观的"家庭思维"和宏观的"社会思维",整合"家庭内"与"家庭外"的功能替代路径,架起"小家庭"与"大社会"的桥梁。(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10期)

崔荣宝,杨曼,刘亚[7](2018)在《男性服刑人员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家庭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犯罪预防与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7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2.2%,中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7%。男性服刑人员的SCL-90中的所有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全国常模(t=13.048~22.961,P<0.01);(2)男性服刑人员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其SCL-90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显着(P<0.05)。回归分析显示,温暖理解(FSS1)、过分干涉(FSS3)、过度保护(FSS6)和惩罚严厉(MSS4)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β=0.642,0.892,0.420,0.126;P<0.01);惩罚严厉(FSS2)、偏爱被试(FSS4)和干涉保护(MSS2)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03,-0.305,-0.072;P<0.01)。结论 :男性服刑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唐淑尧[8](2018)在《婚姻家庭关系对监狱服刑犯人改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婚姻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通过对不同时期婚姻家庭关系的分析,和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历史探究,以及结合我国关于监狱法规的不同规范,来进一步阐明婚姻家庭关系对于监狱服刑犯人改造的影响。不仅包括心理影响,也包括改造后的社会回归问题。本文重点探究了婚姻家庭关系中未婚监狱服刑人员的结婚权利和已婚监狱服刑人员的生育权利。(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19期)

李燕梅[9](2018)在《服刑人员家庭功能、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服刑人员攻击性的现状;(2)探讨暴力与非暴力服刑人员家庭功能、儿童期虐待、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差异;(3)探究暴力与非暴力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家庭功能、早期适应不良图式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图式问卷、儿童期虐待史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问卷和攻击量表对842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Amos17.0进行路径分析以探究家庭因素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认知机制的作用。结果:(1)暴力与非暴力服刑人员在儿童期虐待、家庭功能、早期适应不良图式、攻击性上存在差异(p<0.05);(2)抛弃、不信任、缺乏自控图式在暴力犯罪服刑人员情感虐待和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不信任、社交孤立、失败、缺乏自控、情感压抑图式在非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总功能、躯体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不信任、缺乏自控、社交孤立、失败和情感压抑图式在非暴力犯罪服刑人员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和躯体虐待与躯体攻击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5)不信任、社交孤立、缺乏自控、依赖、失败图式在非暴力犯罪服刑人员总功能与愤怒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6)抛弃、不信任、寻求赞赏图式在暴力犯罪服刑人员情感虐待与敌意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1)情感虐待对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形成有直接影响,此外还通过形成抛弃、不信任、缺乏自控图式间接影响攻击性。(2)躯体虐待和家庭总功能对非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形成有直接影响。除了与暴力罪犯相同的图式,还通过社交孤立、失败、情感压抑等图式间接影响攻击性。(3)可根据不同犯罪类型对服刑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图式治疗以预防再犯罪。(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周虹宇,刘洪广,吕星阳[10](2018)在《家庭因素对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EPQ埃森克人格问卷对9 283名服刑人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服刑人员与常模得分有明显差异,且不同性别在各量表的得分趋势上相同;家庭变故、单亲家庭、与家人关系好坏以及婚姻关系对人格特质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环境良好的群体在各量表的得分上更趋近于常模,表现出更稳定的人格特质。家庭因素对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应重视对服刑人员的家庭教育,强调责任感和家庭意识。(本文来源于《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服刑家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9年社区矫正在我国全面实施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参加矫正过程中,由于“犯人”身份,在归复自己家庭和重新融入社会中存在不少困难,这阻碍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进程。鉴于此,本文拟采用正念疗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介入性研究。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8节小组活动,并借助《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前后测,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发现,量表中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这七个维度的数值均有所改变,这说明正念训练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的问题是有改善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有对正念疗法、社区服刑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相关综述。第叁章研究设计,介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资料的收集过程和分析路径。第四章小组实践:主要介绍正念训练在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中的应用过程,包括研究前期准备、小组目标、活动安排、小组过程等。第五章小组评估,主要对正念训练在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中的效果进行评估。第六章结论与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服刑家庭论文参考文献

[1].曹雨.城市特殊贫困家庭精准帮扶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2].王涛.正念疗法在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殷玉婷.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4].刘柳.服刑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的社区帮扶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贾晓文.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成员参与社区矫正研究与思考[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8

[6].刘威,单希政.服刑女犯未成年子女家庭支持缺失与内外整合性替代[J].学术交流.2018

[7].崔荣宝,杨曼,刘亚.男性服刑人员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

[8].唐淑尧.婚姻家庭关系对监狱服刑犯人改造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8

[9].李燕梅.服刑人员家庭功能、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中介作用[D].深圳大学.2018

[10].周虹宇,刘洪广,吕星阳.家庭因素对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影响[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服刑家庭论文-曹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