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山西农业”拓展业务

祝贺“山西农业”拓展业务

一、祝贺《山西农业》扩版(论文文献综述)

周浒[1](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彭丹[3](2019)在《互文性的呈示:《人民日报》四十年广告话语研究(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视角,考察《人民日报》广告话语与外部社会话语实践之间的关系,探究外部社会话语实践渗透到《人民日报》广告话语中的路径和形式。研究发现,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价值观念等外部社会话语实践,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深度互文,在文本、意义层面对《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均有渗透和影响。

陈龙[4](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彭丹[5](2019)在《互文性的呈示:《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变化。广告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的镜子,报纸广告与社会生活变迁有深厚的关系,《人民日报》刊载广告(1),就是透视新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以互文性理论的研究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生成与传播过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1978年至2018年间,《人民日报》(不包括海外版)刊载广告版面的收集、阅览、整理,发现《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生成与外部社会话语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价值观念等外部社会话语实践,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深度互文,在文本、意义层面均有渗透和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互文本的《人民日报》广告话语,也积极参与了社会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建构。通过对《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互文视角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传播特色。全文共分为五大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人民日报》广告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人民日报》广告传播经历了初步恢复期、高速发展期、改革转型期、稳定发展期等四个阶段,并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点;第三章,深入探讨社会话语实践通过何种渠道、何种形式对《人民日报》广告话语进行渗透和影响,以及如何在《人民日报》广告文本中呈现;第四章,阐述作为互文本的《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参与意识形态构建的过程与表现;第五章,《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传播特色总结。

张钰承[6](2018)在《《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搜集与研究(1948-2008)》文中提出《内蒙古日报》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汉文版于1948年创刊,在70余年的耕耘建设中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与繁荣。其中,音乐艺术作为自治区文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创刊至今,《内蒙古日报》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音乐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为地方音乐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48-2008年间《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出版的21807期报纸以及3053篇音乐类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反观内蒙古地区成立至今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阐述了《内蒙古日报》(汉文版)的发展概况和音乐类文献的排版特点;第二章对已搜集的音乐类文献从历时性角度进行分期,并对各时期文献特点加以分析;第三章主要就乐评、音乐家专题报道、学术文章等不同等类型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结语重点归纳了《内蒙古日报》(汉文版)的创刊历史及1948—2008年不同时期音乐文章在内容、类型、版面等特点,探讨《内蒙古日报》对内蒙古音乐文化的推广所做的贡献。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7](2018)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文中研究说明1984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不久,原在国家农垦部曾从事期刊工作的赵书敏教务长就和方道中院长以及王蓉处长(培训处)等,多次就创办院刊事宜进行研究和磋商。1986年6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培训处积极引进在农业部成人高校具有多年编辑工作经验的张世蓁同志,着手院刊创刊的筹备工作。1987年3月学院组建院刊编辑委员会,组成如下:

张娣[8](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刘长军[9](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刘小燕[10](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提出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二、祝贺《山西农业》扩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贺《山西农业》扩版(论文提纲范文)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互文性的呈示:《人民日报》四十年广告话语研究(一)(论文提纲范文)

《人民日报》四十年广告发展概述
    (一)第一个十年:初步恢复期(1979-1988)
    (二)第二个十年:高速发展期(1989-1998)
    (三)第三个十年:改革转型期(1999-2008)
    (四)第四个十年:稳定发展期(2009-2018)
外部社会话语实践对《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渗透和影响
    (一)政治领域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1.国家政策
        2.重大活动中的“热点”宣传理念
        3.外交关系中的“姿态”话语
        4.法律法规文本
    (二)经济领域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1.经济发展水平
        2.具体的经济政策文本
        3.雄厚的资本话语
    (三)文化领域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1.成语俗语谚语
        2.文艺作品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四)社会观念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1.消费观念
        2.道德观念
        3.其他社会观念
小结

(4)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5)互文性的呈示:《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人民日报》的研究
        1.2.2 关于《人民日报》广告的研究
        1.2.3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和发展
        1.2.4 关于互文性与广告话语的研究
    1.3 概念界定
        1.3.1 话语与文本
        1.3.2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1.3.3 互文性分类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人民日报》广告发展概述(1978-2018)
    2.1 第一个十年:初步恢复期(1979-1988)
    2.2 第二个十年:高速发展期(1989-1998)
    2.3 第三个十年:改革转型期(1999-2008)
    2.4 第四个十年:稳定发展期(2009-2018)
第3章 渗透:《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生成
    3.1 政治领域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3.1.1 国家政策
        3.1.2 重大活动中的“热点”宣传理念
        3.1.3 外交关系中的“姿态”话语
        3.1.4 法律法规文本
    3.2 经济领域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3.2.1 经济发展水平
        3.2.2 具体的经济政策文本
        3.2.3 雄厚的资本话语
    3.3 文化领域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3.3.1 成语俗语谚语
        3.3.2 文艺作品
        3.3.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3.4 社会观念与《人民日报》广告话语
        3.4.1 消费观念
        3.4.2 道德观念
        3.4.3 其他社会观念
第4章 输出:《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的反推力
    4.1 作为广告话语实践主体的《人民日报》
    4.2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对外部社会话语实践的建构
        4.2.1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对政治导向的坚守
        4.2.2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对消费热潮的疏离
        4.2.3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对价值观念的引领
        4.2.4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4.2.5 《人民日报》对广告行业的监督及垂范
第5章 《人民日报》广告话语传播特色
    5.1 重政治:作为政治宣传载体的《人民日报》广告
    5.2 重形象:作为形象展示窗口的《人民日报》广告
    5.3 重宣教:作为价值引领阵地的《人民日报》广告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搜集与研究(194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章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版面概况
    1.1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办刊概况
        1.1.1 《内蒙古日报》的由来
        1.1.2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创刊历史
    1.2 《内蒙古日报》音乐类版面概况
        1.2.1 “有闻必录”的文艺方针
        1.2.2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版面
第二章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不同时期音乐类文献梳理
    2.1 创刊初期的报道与文献(1948年-1953年)
        2.1.1 创刊初期的基本情况
        2.1.2 革命群众歌曲的创作及演出报道
    2.2 繁荣的戏剧艺术(1954年-1966年)
        2.2.1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1954-1966)剧场剧目演出概况
        2.2.2 五大剧场演出特点
    2.3 革命样板戏演出与评论(1967年-1977年)
    2.4 “百花齐放”的音乐文献盛宴(1978年-2008)
        2.4.1 传统音乐相关内容的缩减
        2.4.2 不可阻挡的流行音乐大潮
第三章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分类
    3.1 音乐评论
    3.2 音乐家专题报道
    3.3 学术文章
结语
    一.不同时期《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特点
    二.《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分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论文提纲范文)

3
    月27日

(8)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2.2.3 晋察冀日报
        2.2.4 华北《人民日报》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10)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祝贺《山西农业》扩版(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互文性的呈示:《人民日报》四十年广告话语研究(一)[J]. 彭丹.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9(04)
  • [4]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5]互文性的呈示:《人民日报》广告话语研究(1978-2018)[D]. 彭丹. 南昌大学, 2019(02)
  • [6]《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搜集与研究(1948-2008)[D]. 张钰承.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7]《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J].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S1)
  • [8]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9]《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10]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祝贺“山西农业”拓展业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