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真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综合实验,荧光探针,诱导发光,分析检测
真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刘振,贾园,薛玲,孙洋,杨晓慧[1](2019)在《1,8-萘酰亚胺探针对乳品真蛋白中的检测实验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应用型检测人才的培养,结合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以1,8-萘酰亚胺探针对乳品真蛋白乳品中酪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的综合实验。该实验涵盖新结构荧光探针的制备、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研究等知识点。首先,制备含双羧基1,8-萘酰亚胺探针,经溶剂化效应考察分子发光机理;之后,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及分子光谱手段表征发光复合物及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研究。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荧光显微技术及分子光谱等方法对酪蛋白的检测与分析。该综合实验设计涉及食品检测分析研究,且实验的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检测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李荣岭,赵新华,宫本芝,李建斌,侯明海[2](2017)在《牛乳中真蛋白和粗蛋白的测定方法及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乳中真蛋白和粗蛋白的定义、关系及测定方法,介绍了凯氏定氮和近红外光谱分析两种常见的乳蛋白测定方法及各自优势。分析了部分DHI参测牛场的乳蛋白测定数据,比较了真蛋白和粗蛋白一年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牛群测定结果的差异。结合国外计价体系的变化,分析了利用真蛋白计价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7年11期)
刘琳,郑波[3](2016)在《电流法测定乳制品中真蛋白含量的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电流法测定乳制品中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快速、准确测定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室温条件下,在烧杯中加入100 ml磷酸盐缓冲液和10 ml 2%戊二醛溶液,放入搅拌子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将溶解氧仪的电极放入溶液中,读数稳定时记录电流值和温度,准确加入一定浓度的甘氨酸标准品或样品10 ml,15 min后读取电流值,计算电流下降值。结果甘氨酸的浓度为10 mmol/L~50 mmol/L时,与电流下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0.54 mmol/L,回收率为81.1%~133.0%,相对标准偏差为0.306%~3.100%。结论在优化的条件下,电流法测定乳制品中真蛋白含量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乳制品的现场快速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14期)
辛欣[4](2016)在《饲料中真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饲料中蛋白质测定的准确性在饲料应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品牌与标准化》期刊2016年01期)
马亚伟,曲云涛,张丽丽,魏亚菲[5](2013)在《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秸秆可利用真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制作青贮饲料的过程中分别添加甲酸、甲醛、甲酸甲醛混合物和尿素(5g/kg)四种不同的添加剂作为试验组测定各饲料的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中添加甲酸、甲醛、甲酸甲醛混合物和尿素均可提高饲料中真蛋白的含量(P<0.01),其中添加尿素和添加甲酸的效果基本一样(P≥0.05),添加甲醛与添加尿素或甲酸的差异极显着(P<0.01),添加尿素或甲酸与添加甲酸甲醛混合物得差异极显着(P<0.01),添加甲醛和添加甲酸甲醛混合物的差异也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3年29期)
王海静,朱风华[6](2012)在《叁氯乙酸法与硫酸铜法测定饲料真蛋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饲料真蛋白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分别利用叁氯乙酸沉淀蛋白和硫酸铜沉淀蛋白与凯氏定氮法对27个饲料原料样品及6个饲料成品料进行真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检测1个样品所用时间,叁氯乙酸法比硫酸铜法少8 h25 min;检测费,叁氯乙酸法比硫酸铜法少10.16元;鱼粉、羽毛粉、鱿鱼粉、菌体蛋白、花生磷脂粉、虾片、DDGS、味精蛋白、豆粕、玉米、花生粕、膨化大豆、苜蓿草、鸡蛋蛋清、乳猪饲料、日本对虾饲料和半滑舌鳎饲料测定真蛋白时可用叁氯乙酸法代替硫酸铜法,以节省时间、人力及物力,味精渣、生物蛋白、肉骨粉、牙鲆饲料和麸皮用叁氯乙酸法测定真蛋白不能取代硫酸铜法。(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2年11期)
金江玉,宋子明,史海莹,侯彩云[7](2012)在《真蛋白率在液态奶质量鉴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不同水解度的猪皮水解蛋白添加到液态奶中,通过叁氯乙酸-双缩脲法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得其真蛋白质量分数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显着高于空白样品,表明单独的真蛋白质量分数或粗蛋白质量分数难以作为鉴别乳及乳制品中掺假水解蛋白的可靠指标。同时测得其真蛋白率范围在47.98%~59.36%之间,远远低于液态乳的合理真蛋白率范围,表明真蛋白率法可作为鉴别液态乳中是否存在水解蛋白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2年02期)
杨亚文,吴祖芳,张锐[8](2012)在《叁菌复合发酵提高厨余真蛋白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厨余发酵的品质,增加发酵后产品蛋白含量。采用叁菌复合对厨余进行发酵,探讨了叁菌复合的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值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实验菌Lc和Ydy进行16S rRNA及18S rR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菌剂配比(Lc∶Ydy∶S1)为3∶2∶1,接种量为0.15%,初始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48 h。扩大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厨余经发酵后品质得到改善,真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5.42%上升到发酵后的22.47%,增加率为45.80%;发酵后大肠菌群下降到30 cfu/g以下;乳酸菌及酵母菌数量分别为1.5×109 cfu/g和6.6×108 cfu/g。分子测序及鉴定结果表明,Lc为乳酸乳球菌,Ydy为热带假丝酵母菌。(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董娜,贾艳菊,张晓,齐志广[9](2011)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奶粉真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凯氏定氮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福林酚法测定奶粉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非蛋白含氮物(尿素、叁聚氰胺、甘氨酸和水解蛋白)、不同添加量(0%、0.5%、1%、2%和10%)对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奶粉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为,考马斯亮法所测蛋白含量与凯氏定氮法相近,福林酚法测定的结果显着高于凯氏定氮法;添加不同比例的4种非蛋白含氮物均对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的结果没有影响,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奶粉氮含量的理论值逐渐增大,而测定值没有显着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考马斯亮法可排除添加非蛋白含氮物对奶粉真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奶粉真蛋白含量。(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1年11期)
侯彩云,赵静,刘莹,王旭,黄昕[10](2011)在《乳品真蛋白率的提出及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氯乙酸-双缩脲比色法对添加乳清蛋白乳粉的蛋白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乳清蛋白的加标回收率在89.2%~99%之间,重现性在0.26%~0.98%之间,表明叁氯乙酸-双缩脲比色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出乳中的真蛋白。提出了真蛋白率的概念,并测定出乳粉的真蛋白率范围在78.06%~89.90%之间;液态乳的真蛋白率范围在90.03%~96.25%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1年02期)
真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简述了乳中真蛋白和粗蛋白的定义、关系及测定方法,介绍了凯氏定氮和近红外光谱分析两种常见的乳蛋白测定方法及各自优势。分析了部分DHI参测牛场的乳蛋白测定数据,比较了真蛋白和粗蛋白一年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牛群测定结果的差异。结合国外计价体系的变化,分析了利用真蛋白计价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刘振,贾园,薛玲,孙洋,杨晓慧.1,8-萘酰亚胺探针对乳品真蛋白中的检测实验设计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9
[2].李荣岭,赵新华,宫本芝,李建斌,侯明海.牛乳中真蛋白和粗蛋白的测定方法及关系[J].中国奶牛.2017
[3].刘琳,郑波.电流法测定乳制品中真蛋白含量的方法探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
[4].辛欣.饲料中真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J].品牌与标准化.2016
[5].马亚伟,曲云涛,张丽丽,魏亚菲.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玉米秸秆可利用真蛋白的影响[J].当代畜牧.2013
[6].王海静,朱风华.叁氯乙酸法与硫酸铜法测定饲料真蛋白比较[J].饲料研究.2012
[7].金江玉,宋子明,史海莹,侯彩云.真蛋白率在液态奶质量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12
[8].杨亚文,吴祖芳,张锐.叁菌复合发酵提高厨余真蛋白含量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
[9].董娜,贾艳菊,张晓,齐志广.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奶粉真蛋白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1
[10].侯彩云,赵静,刘莹,王旭,黄昕.乳品真蛋白率的提出及测定[J].中国乳品工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