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支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刺激响应,荧光开关,薄膜传感器
自支持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郑金慧,王晓红,赵博,许良[1](2019)在《TbW_(10)-Agarose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的制备及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功能互补原理,以稀土多酸Na_9TbW_(10)O_(36)(TbW_(10))为发光功能组分、琼脂糖为成膜基质,通过溶胶–凝胶及Casting技术制备了稀土多酸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TbW_(10)-Agarose,利用FT-IR、Raman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SEM、AFM和TEM对薄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和微结构进行研究,考察TbW_(10)掺杂量对薄膜透光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在HCl/NH_3刺激下,实现了TbW_(10)-Agarose绿光薄膜可逆的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质,利用荧光动力学方法对绿光薄膜化学响应荧光开关的响应时间及可逆性进行研究;并拓展了该绿光薄膜对HCl气体的荧光光谱检测,检出限为0.2731 mmol·L~(–1)。(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乾彭[2](2018)在《自支持过渡金属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担忧,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在众多的清洁能源当中,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同时电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最清洁、可持续且可大规模制氢的技术。为了降低能耗则需要更高效、廉价的电催化剂用于电解水。目前,Pt族类贵金属材料已被证明是活性最高的析氢电催化剂,但由于它的高成本和稀缺性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探索高效、廉价、高贮藏量的非贵族金属电催化剂是一个关键性的挑战。本文通过简单可行的制备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活性的非晶叁元合金Ni-Co-P薄膜(Ni-Co-P/NF)、超长混合相Ni-P纳米线阵列(Ni-P NWs/Ti)和多孔MoC_x纳米颗粒薄膜(MoC_x/CFP),并探究了叁种电催化剂的析氢性能,本文相应的工作如下:(1)非晶叁元合金Ni-Co-P薄膜负载于泡沫镍基底。以镍盐、钴盐和磷酸盐为原料,通过低温一步合成得到该催化剂。获得的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析氢过电位为125 mV,且能够稳定产氢25 h以上。同时本文还探究了金属源的浓度、次亚磷酸钠的浓度和溶液pH值等参数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2)原位生长的超长混合相Ni-P纳米线阵列。首先通过化学镀法借助外磁场的作用在Ti片基底生长超长Ni纳米线阵列,再经过低温磷化得到混合相Ni_5P_4-Ni_2P-NiP_2纳米线阵列。该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析氢过电位仅为96 mV,且能够稳定产氢25 h以上。而且该催化剂还可以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电催化析氢反应,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过电位为153 mV。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磷化温度等因素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3)多孔MoC_x纳米颗粒薄膜原位生长于碳纤维纸。首先通过提拉法在碳纤维纸基底上制备Mo+PVP前驱体薄膜,然后再经过高温碳化过程得到最终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都表现了超高的电催化活性,即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析氢过电位分别为75和58 mV,并且都能稳定产氢25 h以上。同时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碳化温度、不同碳前驱体用量和不同负载量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赵耀星[3](2017)在《钨基自支持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气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一直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优势的新能源。由于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关于电解水制氢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电解水析氢反应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因此,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整个析氢反应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性能优异的析氢催化剂应该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析氢过电势低、电化学性能稳定和耐腐蚀等特点。目前,Pt等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解水析氢催化活性,但因其储存量小、价格昂贵而不能得到商业上的广泛应用。所以发展催化活性好的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水热的方法在碳纤维纸上负载钨/二氧化钨纳米线(W/WO_2NA@CP)和二硫化物纳米片(WS_2 NS@CP)催化剂并对其形貌结构、物相组成和电化学析氢性能进行研究,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一种简单合成W/WO_2 NA@CP的方法。该实验是通过水热和热处理还原的方法将W/WO_2纳米线负载在碳纤维纸上。W/WO_2 NA@CP在析氢反应中作为电催化剂。在酸性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所需要的析氢过电位是-340 mV vs.RHE。其法拉第效率接近于100%。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工作54h。以碳纤维纸为基底负载催化剂,减小W/WO_2内部的电子转移电阻。并且催化剂由W和WO_2两种物质组成,W可以提高催化剂本身导电性,而WO_2则可表现出析氢活性。(2)提出一种水热和低温硫化共同作用的方法在碳纤维纸上负载硫化钨(WS_2)纳米片(WS_2 NS@CP)来作为析氢催化剂。WS_2 NS@CP催化剂在酸性电解液中展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当电流密度为20和100 mA cm-2时,催化剂的析氢过电位分别为-159和-209 mV vs.RHE。通过比较理论产生氢气的量和实际产生氢气的量可得出析氢效率高达93%。通过恒电位测量实验来证明WS_2NS@CP可以在酸性电解液中稳定工作25 h。并且通过分析形貌、电化学阻抗和活性面积来寻找催化剂的最佳硫化条件。本实验通过硫化的方法将铵基氧化钨纳米线转变为硫化钨纳米片,这种片状结构使硫化钨暴露出更多的活性边缘从而增强催化剂的析氢活性。本文所引进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为设计和探索高效析氢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包春阳,姜毅君,孙俊奇[4](2016)在《近红外光刺激响应的膜作为牺牲层制备自支持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牺牲层法是制备自支持膜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能在近红外光下降解的牺牲层尚未见报道。我们制备了一种能在980 nm近红外光下降解的层层组装膜,这种膜由含有带正电的邻硝基苄脂基团的季铵盐聚合物(PNBA-TEA),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支化聚乙烯基亚胺(bP EI)和带负电的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构成结构为[(PNBA-TEA/PSS)*2/(b PEI/UCNPs)*3]*2的聚电解质复合物膜。该膜中的UCNPs可以将近红外光原位转化成紫外光,而PNBA-TEA又可在上述紫外光下降解并生成带负电的光解产物,该光解产物与PSS之间的静电排斥力能导致[(PNBA-TEA/PSS)*2/(b PEI/UCNPs)*3]*2复合膜的完全解离。当把[(PNBA-TEA/PSS)*2/(b PEI/UCNPs)*3]*2复合膜作为牺牲层,并在其上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继续生长50个周期的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聚丙烯酸(PAA)薄膜,可在近红外光照射后得到大面积且无缺陷的(PAHPAA)*50自支持膜。近红外光可降解的牺牲层降解条件温和,并且可以非接触式作用,避免了在溶液中浸泡以实现降解的方法对上层膜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可以在未来运用于制备多种自支持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期刊2016-07-01)
赵兴娟,刘洪国[5](2015)在《界面上构建具有可调控形貌且自支持的聚合物复合薄膜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和微相分离,它们表现出丰富的自组装行为,可以产生一系列的自组装聚集体[1]:球形、柱状、和层状胶束,以及囊泡等。基于嵌段共聚物(PS-b-P2VP)的自组装行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简易的、快速的获得自支持(free-standing)聚合物/Ag+复合薄膜的方法。首先将双亲性聚合物溶解在有机相(DMF和CHCl3)并且作为下相,将无机组分Ag NO3的水溶液溶解在水相并作为上相,两相组装后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液/液界面,短时间内可在气液界面上得到具有可调控的纳米线、纳米球、以及泡沫形貌的复合薄膜,如图1所示。它的形成是聚合物通过液液界面的相转移、在上相中的自组装和在气液界面上吸附并进一步组装的结果。我们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经过进一步的还原处理后,可得到镶嵌有银纳米颗粒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薄膜。这种新方法为更多嵌段共聚物微纳米结构的组装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五分会)》期刊2015-07-17)
李妍,杨盛,何桂丽,焦永华,付昱[6](2014)在《聚乳酸自支持膜的迭加及其作为药物控释阻隔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种将自支持膜层层迭加制备多层膜的新方法,并研究了该薄膜对药物释放的调控效果.首先利用聚乙烯醇作为牺牲层制备出聚乳酸自支持膜,然后将聚乳酸自支持膜转移或层层迭加到载药薄膜表面,最后对覆盖有聚乳酸薄膜的载药膜进行药物释放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乳酸薄膜对药物的释放起到了明显的调节作用,并且转移的薄膜的控释效果优于原位制备的薄膜,多层迭加的薄膜控释效果强于同等厚度的单层薄膜.这可能是由于转移和迭加的薄膜层与层之间的空隙对药物的释放起到了缓冲作用所致.这种基于自支持膜迭加制备多层膜的方法为药物涂层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生物材料、医用植入器件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吴欣蔚[7](2014)在《基于金纳米粒子阵列自支持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环境、能源与国防科技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器件的小型化、高集成、智能化要求材料的尺寸越来越小。为了适应这种要求,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努力,试图做出更小、更轻、更方便的电子器件。这种微型化器件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与能量消耗而维持其性能不变。当前有两种方式制备这种微型化器件。一种是平版印刷术,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经制备出多种便携器件。另一种是利用柔韧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来代替僵硬的无机半导体材料这些轻便的材料通过自组装技术可以被进一步加工成为超薄的、自支持的电子器件,这些器件具有很高的柔韧性、折迭性,便于操作。对于某些微型化的器件,平版印刷术已经接近了其功能与技术的极限。因此对于新型的电子器件,利用柔软、强健、灵活的材料制备灵活的电子器件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方法。制备自支持纳米薄膜将对此技术未来的发展将作出巨大贡献。本论文首先合成了直径约为5 nm的金纳米微粒,之后使其自主装成为单层金纳米粒子阵列薄膜。之后,我们发展了一种将纳米粒子阵列从原基底到目标基底的方法。将排列紧密而有序的金纳米阵列阵列使用聚乳酸(PLA)作为中介进行转移。我门将转移前后的薄膜用光学显微镜、TEM和SAXS进行表征,都证明了阵列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结构在转以后仍保存完好。最后,我们将转移方法结合了层层自组装技术来制备金纳米阵列自支持纳米复合材料薄膜,这种方法制备的自支持薄膜可以在空气中自支持。最终,通过通过屈曲不稳定测试测量,显示该薄膜具有很高的杨氏模量。此外,我们还发展了另一种操作简单的制备金纳米粒子阵列自支持薄膜的方法,先将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十二烷基硫醇用N,N'-双(丙烯酰)胱胺(BAC)替换,之后在紫外光照射下使其进行交联。这种方法制备的自支持薄膜可以在液-气界面自支持。(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4-06-01)
董丽红[8](2013)在《多孔氧化锌及氧化锌/银纳米自支持膜的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锌是一种宽带隙半导体,具有独特的光、电等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形貌的氧化锌纳米晶被制备出来并且都展示出了独特的性能和迷人的发展前景。在各种氧化锌纳米晶形貌中,纳米带由于其独特的光学限制、场发射、微腔效应、催化和压电等性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大多数已报道的氧化锌纳米带都是以高能耗、低产率的热(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期刊2013-07-21)
何桂丽[9](2013)在《纳米自支持薄膜在药物控释作用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药物控释系统的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进展并取得了可靠的临床疗效,制备出了许多具有靶向性、药物释放可控性、药理学稳定且易于药物释放的可降解缓慢释放体系。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控释系统显示出比传统材料载体更为明显的优势。纳米自支持膜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如聚乳酸纳米自支持薄膜,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塑性、粘附性等。有文献报道,已将其用于接骨材料、手术缝合线、药物载体、伤口敷料等领域。本论文利用自支持聚乳酸纳米薄膜包覆层层组装的纳米载药涂层来减缓药物的前期突释,达到缓释的效果。将该缓控载药体系与植入医疗器件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医用植入体面临的挑战、提升医用植入体的功能。本论文首先通过共价交联聚丙胺盐酸盐与葡聚糖而得到微凝胶聚烯丙胺盐酸盐葡聚糖,再利用其与透明质酸交替沉积得到多层纳米载药涂层,并运用扩散的方式使载药涂层分别负载上模型药物分子甲基橙和消炎药布洛芬,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多层膜的组装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对载药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台阶仪等对载药涂层的表面形态、厚度大小等进行了表征。接着,利用水溶性聚乙烯醇做为牺牲层辅助旋涂法制备了自支持聚乳酸纳米薄膜,并将其作为阻隔层转移包覆到载药涂层的表面,在此过程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膜包覆过程中所负载药物的损失量,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台阶仪等对转移前后自支持膜的表面形态,厚度大小的改变进行表征。最后,进一步研究了整个载药体系在模拟生理环境中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聚乳酸阻隔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药物的前期突释,提高控释能力。(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6-01)
马慧慧[10](2013)在《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自支持薄膜的液/液界面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支持聚合物膜既具有宏观的尺寸,也有分子尺度的厚度,结合了宏观材料和单个分子或纳米粒子的特性;由于没有基底的支撑,大大扩展了其应用领域,在传感器、制动器、纳米器件和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论文采用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基质中包含功能性无机纳米粒子的自支持复合薄膜。通过聚合物分子与金属离子或者金属配离子在液/液界面上的共吸附、相互结合以及复合分子的自组装,得到了一种嵌有金属离子或配离子的两亲聚合物聚(2-乙烯基吡啶)(P2VP, Mw:121500)的复合薄膜。薄膜由平整的聚合物膜、微胶囊及微胶囊聚集而成的泡沫结构组成。经进一步处理后,生成的金属纳米粒子(银和铂)均匀分散于薄膜内,粒径在2-4nm之间。研究表明,这一纳米复合自支持薄膜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耐久性。1.嵌有银纳米粒子的聚合物自支持泡沫状薄膜室温下,在AgNO3水溶液和聚合物氯仿溶液形成的液/液界面上,组装得到了嵌有Ag+的自支持聚合物P2VP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平面状的薄膜上分散有微胶囊和由微胶囊组成的泡沫结构,没有观察到Ag纳米粒子。该薄膜的红外光谱(FTIR)证实,在复合结构中,Ag+离子与P2VP分子上的吡啶基之间存在配位作用。经过紫外光照射和KBH4水溶液进一步处理以后,观察到有平均粒径为3.2nm的Ag纳米粒子生成,且均匀镶嵌在聚合物基质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处理前的样品中银以Ag+的形式存在,而处理后的样品中以原子形式存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也证实了处理后银纳米粒子的生成。这些结果均与TEM研究相一致。热重分析(TGA)表明,复合薄膜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从热重曲线可以计算出薄膜中银含量约为24%,与计算值很相近。我们还通过水溶液中KBH4还原硝基化合物的反应评价了复合膜的催化性能,所使用的硝基化合物包括分子大小不同的硝基苯、对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甲酸。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高效、持久的催化性能。由于银纳米粒子被包裹在基质中,因此,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的大小有关。这说明,反应的速率除与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等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分子的扩散速率有关。2.嵌有铂纳米粒子的聚合物自支持泡沫状薄膜室温下,在P2VP氯仿溶液与氯铂酸水溶液形成的液/液界面上制备了嵌有PtCl62-和PtCl42-配离子的聚合物(P2VP)的自支持薄膜。薄膜由薄层和游离及相互粘连在一起的微胶囊组成。FTIR研究证明了薄膜中质子化的吡啶基的形成,说明金属配离子是依靠其与质子化的吡啶基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相结合的。TEM观察并没有发现铂纳米粒子的形成,但薄膜的XPS分析表明,膜中存在两种配离子,即PtCl62-和PtCl42-,说明在薄膜的形成过程中,部分的PtCl62-被还原成了PtCl42-。我们认为,这是有机相中所含有的少量乙醇所致。经KBH4水溶液处理后,镶嵌在聚合物基质中的铂配离子转变成了平均粒径为2.2nm铂纳米粒子。XPS也证实了铂纳米粒子的生成。我们对处理前后的薄膜做了热重分析。由TGA曲线可知,未处理和处理后的复合薄膜中铂元素的含量基本一致,表明在处理过程中铂元素没有损失。通过水溶液中KBH4还原4-NP的反应评价了复合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高效、持久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5-07)
自支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担忧,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在众多的清洁能源当中,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同时电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最清洁、可持续且可大规模制氢的技术。为了降低能耗则需要更高效、廉价的电催化剂用于电解水。目前,Pt族类贵金属材料已被证明是活性最高的析氢电催化剂,但由于它的高成本和稀缺性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探索高效、廉价、高贮藏量的非贵族金属电催化剂是一个关键性的挑战。本文通过简单可行的制备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活性的非晶叁元合金Ni-Co-P薄膜(Ni-Co-P/NF)、超长混合相Ni-P纳米线阵列(Ni-P NWs/Ti)和多孔MoC_x纳米颗粒薄膜(MoC_x/CFP),并探究了叁种电催化剂的析氢性能,本文相应的工作如下:(1)非晶叁元合金Ni-Co-P薄膜负载于泡沫镍基底。以镍盐、钴盐和磷酸盐为原料,通过低温一步合成得到该催化剂。获得的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析氢过电位为125 mV,且能够稳定产氢25 h以上。同时本文还探究了金属源的浓度、次亚磷酸钠的浓度和溶液pH值等参数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2)原位生长的超长混合相Ni-P纳米线阵列。首先通过化学镀法借助外磁场的作用在Ti片基底生长超长Ni纳米线阵列,再经过低温磷化得到混合相Ni_5P_4-Ni_2P-NiP_2纳米线阵列。该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析氢过电位仅为96 mV,且能够稳定产氢25 h以上。而且该催化剂还可以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电催化析氢反应,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过电位为153 mV。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磷化温度等因素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3)多孔MoC_x纳米颗粒薄膜原位生长于碳纤维纸。首先通过提拉法在碳纤维纸基底上制备Mo+PVP前驱体薄膜,然后再经过高温碳化过程得到最终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都表现了超高的电催化活性,即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在电流密度为20 mA cm~(-2)时的析氢过电位分别为75和58 mV,并且都能稳定产氢25 h以上。同时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碳化温度、不同碳前驱体用量和不同负载量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支持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斌,郑金慧,王晓红,赵博,许良.TbW_(10)-Agarose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的制备及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9
[2].杨乾彭.自支持过渡金属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
[3].赵耀星.钨基自支持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研究[D].江苏大学.2017
[4].包春阳,姜毅君,孙俊奇.近红外光刺激响应的膜作为牺牲层制备自支持膜[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2016
[5].赵兴娟,刘洪国.界面上构建具有可调控形貌且自支持的聚合物复合薄膜的一种新方法[C].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五分会).2015
[6].李妍,杨盛,何桂丽,焦永华,付昱.聚乳酸自支持膜的迭加及其作为药物控释阻隔层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4
[7].吴欣蔚.基于金纳米粒子阵列自支持膜的制备[D].东北大学.2014
[8].董丽红.多孔氧化锌及氧化锌/银纳米自支持膜的制备和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2013
[9].何桂丽.纳米自支持薄膜在药物控释作用中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
[10].马慧慧.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自支持薄膜的液/液界面组装[D].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