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饲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闲田,全株小麦,饲用价值,青贮品质
饲用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安琪,李春江,张建国[1](2018)在《不同小麦品种冬闲田种植的全株饲用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冬闲田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是解决优质粗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冬闲田种植15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比较了其蜡熟初期的干物质产量、营养成分含量和青贮发酵品质,为将来的品种选用提供依据。15个参试小麦品种株高49.5~75.3cm、干物质产量3.30~6.69t/hm~2,干物质消化率55.02%~63.84%,粗蛋白含量7.48%~9.62%;其中石麦1号和郑引1号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达到6.69t/hm~2和6.57t/hm~2,显着高于其他小麦品种(P <0.05); HYN的相对饲用价值显着高于除徐麦856以外的其他品种(P <0.05);小麦青贮后,石麦1号、郑引1号和HYN的pH值在4.4以下,而其他小麦品种都高于4.4,且叁者乳酸含量也较高。考虑15个品种的综合特性,石麦1号和郑引1号最适合在华南地区种植。(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8年06期)
郭莹,杨芳萍[2](2018)在《六倍体小黑麦饲用特性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六倍体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的发展历史、形态习性、饲草产量、营养品质、抗逆性、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发现小黑麦产草量高,茎叶蛋白质、赖氨酸、粗脂肪含量高,粗灰分、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饲用品质较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燕麦(Avena sativa)、高粱(Sorghum bicolor)好,籽粒和饲草经济效益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黑麦作为饲草在畜牧业中具有更广泛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高寒牧区需加大其研究和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周静静[3](2017)在《不同平茬方式对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饲用特性及生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带状人工柠条林在我国北方地区逐年增多。合理平茬饲用对人工柠条林更新复壮、缓解畜牧业饲草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上种植面积较大的4m、6m和8m带距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中间锦鸡儿)林及林间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时期平茬和0cm、5 cm、10 cm及15 cm留茬高度对柠条营养养分和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全平(QP)、隔一带平叁带(G1P3)、隔一带平两带(G1P2)、隔一带平一带(G1P1)、隔两带平一带(G2P1)、隔叁带平一带(G3P1)、未平茬(WP)七种间距(密度)柠条平茬、以及4m、6m和8m叁种种植行距(密度)柠条平茬后林间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小气候和土壤风蚀特征等变化。提出了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适宜的收获时期、留茬高度、平茬隔带间距以及适宜平茬饲用的拧条种植间距。主要结论如下:(1)整个生育期内,柠条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呈现波动变化,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变幅为11.19%~15.38%,以6月最高。(2)留茬高度对柠条当年再生速度、分枝数、地上生物量无显着影响;留茬0cm植株地径的日增量和冠幅最高,留茬15cm最低;返青率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5、6月平茬的柠条其再生速度、冠幅增量、地径增量和萌枝长增量显着高于其他月份平茬,返青率以5~7月平茬柠条较高。(4)QP处理的植物物种数最多,G1P1的多年生植物重要值比例最大,G2P1的一年生重要值比例最大;G2P1林间植物盖度、生物量、优势度最高,但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最小,而QP处理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最大。(5)G3P1处理下0-40cm 土壤粉粒含量最高,QP处理的土壤容重最大,WP最小;0-180cm 土壤含水量以G2P1为最大(P<0.05);各处理下0-40cm 土壤主要养分变化各异,整体看以G2P1的养分含量较高(P<0.05)。(6)林间气温表现为随平茬密度降低而增加,风速变化相反(P<0.05)。WP和G3P1处理出现风积,其他处理为吹蚀,吹蚀量以G1P1和G2P1较低(P<0.05)。(7)8m带间距的林间多年生草本数、重要值比例高,植被盖度和密度呈现8m带处理较高,6m带间距的较低(P<0.05)。林间植被生物量和多样性处理间无显着差异(P>0.05)。(8)8m带距的林间0-40cm 土壤粉粒、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速效氮含量高于4m、6m处理(P<0.05),但0-180cm 土壤水分含量以6m带间距最高(P<0.05)。(9)8m带距的林间气温、风速高于4m和6m处理(P<0.05),吹蚀量表现为6m>4m>8m(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综上,从饲用营养成分和和柠条再生考虑,宁夏荒漠草原柠条最佳平茬时期为6月,平茬高度为齐地平茬;平茬时可采用隔两行平茬一行的平茬方式;叁种种植带距中最适宜平茬饲用的种植间距是8m带距。(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明霞,和赵芬,张建国[4](2016)在《普通野生稻饲用特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株高、产量、分蘖力从141份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材料中初选出20个生态型,分析其营养成分并对其作饲用稻的优劣进行综合排序。结果显示,GZW128的隶属值居前,粗蛋白产量最高,综合饲用价值好,可直接开发利用;GZW107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7.33%DM;GZW128的分蘖力和干物质量最高,分别为325个和68.33 g/株;GZW039灰分最少,为11.70%DM;GZW110粗纤维含量最低,为25.97%DM。上述野生稻均可作为后期全株饲料稻选育中相应性状改良的优质材料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6年04期)
董思瑶,陆军,王燕,林勤[5](2015)在《葡萄酿酒剩余物饲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酿酒剩余物——葡萄皮渣饲料化利用为目的,研究葡萄皮渣作为饲料资源的合法性、动物营养价值以及不利因素等.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属于合法的饲料资源,动物营养价值高,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但含水量高达67.43%,不宜直接作为饲料,通过调制和加工可以成为优质饲料,具有饲料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何江峰,赵萌莉,郑轶慧,李敏[6](2012)在《小黑麦的饲用特性及其在草地生态中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黑麦是第一个小麦和黑麦属间杂交的麦类人工培育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蛋白、高氨基酸和高生物量等杂种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粮食、饲料和工业生产中。通过对小黑麦目前的育种、生产力提高、抗性机制、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小黑麦的饲草价值开发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马红彬,岑秀玲,王川,李爱华[7](2011)在《宁夏银川地区饲用型四倍体刺槐主要饲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银川地区引种5年的饲用型四倍体刺槐主要饲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在银川地区生育期为185 d左右,栽植当年生长速度1.42 cm/d,地径平均达3 cm,越冬率达90%,基本无病虫害发生;叶量丰富,叶片肥大,再生速度快,平均为1.10 cm/d,平均再生强度为13.94 g/d.m2,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年666.7 m2产干草1 552.91 kg,叶的比例高于枝,粗蛋白平均达31.18%、粗脂肪3.85%、粗纤维23.53%、粗灰分9.08%,均达到或超过优良饲草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宋立功,方志达,杨敏生,李伍宝[8](2006)在《红花刺槐的饲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广和利用饲用红花刺槐,对引种刺槐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进行了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刺槐与其他7个刺槐品种相比,其植物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主要饲料成分中粗纤维含量为12.8%,粗蛋白含量21.08%,粗灰分含量7.75%,其含量均高于大部分无性系。除粗纤维外,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达到或超过优良牧草的标准。红花刺槐的营养元素Cu、Fe、Mn、Zn的总量是773.209 3 mg/kg,为8个无性系中最高,比普通刺槐的总量高348.402 2 mg/kg。但具体到每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各无性系之间互有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06年02期)
李孟良,江龙[9](2005)在《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饲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研究了农大108、香糯、中甜9号、豫玉22四个玉米品种的饲用特性。结果表明:乳熟期豫玉 22鲜物质产量最高,完熟期农大108鲜物质产量最高;乳熟期和完熟期中甜9号干物质产量最高;豫玉22 的籽粒产量最高。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饲用特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所致。(本文来源于《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孙海群[10](1996)在《青海天然草地主要菊科牧草的地理分布及饲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有菊科植物约65属243种,产地及生态地理分布各异,反映了青海菊科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在天然草地中占据比较重要地位的菊科牧草约30属130种,其中除少数在群落中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大部分为伴生种。菊科中的部分种类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青海省放牧家畜的重要饲草来源(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1996年06期)
饲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阐述了六倍体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的发展历史、形态习性、饲草产量、营养品质、抗逆性、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发现小黑麦产草量高,茎叶蛋白质、赖氨酸、粗脂肪含量高,粗灰分、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饲用品质较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燕麦(Avena sativa)、高粱(Sorghum bicolor)好,籽粒和饲草经济效益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黑麦作为饲草在畜牧业中具有更广泛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高寒牧区需加大其研究和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饲用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安琪,李春江,张建国.不同小麦品种冬闲田种植的全株饲用特性比较[J].草学.2018
[2].郭莹,杨芳萍.六倍体小黑麦饲用特性及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18
[3].周静静.不同平茬方式对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饲用特性及生境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7
[4].陈明霞,和赵芬,张建国.普通野生稻饲用特性初探[J].中国稻米.2016
[5].董思瑶,陆军,王燕,林勤.葡萄酿酒剩余物饲用特性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5
[6].何江峰,赵萌莉,郑轶慧,李敏.小黑麦的饲用特性及其在草地生态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草地学报.2012
[7].马红彬,岑秀玲,王川,李爱华.宁夏银川地区饲用型四倍体刺槐主要饲用特性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1
[8].宋立功,方志达,杨敏生,李伍宝.红花刺槐的饲用特性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6
[9].李孟良,江龙.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饲用特性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
[10].孙海群.青海天然草地主要菊科牧草的地理分布及饲用特性[J].草业科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