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建始县供电公司调度控制分中心湖北省建始县4453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增容扩建,电网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由此增加了电网调控的难度,需要掌控的因素不断增加。如果电网调控出现故障,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应该加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全面分析电网调控的运行特点,提前做好故障防范措施,尽量控制故障的发生几率。所以为提高电网调控运行水平,还应该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整合出完善的运行管理策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配电网;调控运行;故障分析;处理措施
引言
电网调控主要是为了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对外部设施提供稳定供电、使各项与电力有关的生产工作能够有秩序的运行而采取的一项相对有效的管理方法。它是根据各种采集信息的设备反馈得来的数据或者工作人员提供的实时信息,将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进来,对各种生产工作的运行状况进行整体性的考虑,准确判断电网的经济与安全运行状态,通过系统平台自动发布实施指令,对自动控制设施进行调整或者对现场工作人员提供指挥工作,进而对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电网调控运行中的故障
1.1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
电网调控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由馈线模板、主变后背模块、主变差动模板、通讯模块、监控模块等组成,一条线路对应一块模板,根据每个模块的发送灯、接收灯、故障灯和运行灯判断模块故障。后台机数据正常,调控机数据错误,为通讯模块故障。后台机数据和调控机数据都错误,为监控模块故障。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准备好备件,一旦发现故障及时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
1.2母线故障
母线故障是指由母线和其他附属设备造成单相接地,导致母线电压消失的线路故障。在电网调控运行中一旦出现母线故障,在查明故障原因之前,应停止试送,当确定母线故障后,再重点检查故障点,检测母线和相关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在母线和附属设备表层加设绝缘层。
1.3通道故障
在电网调控使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后,通过通讯通道将调控端与变电站相连,从调控端就能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遥测数据的传递和分析,能够及时了解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为电网调控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利的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变电站的调控部门在通讯模式上还采用假通道或者单通道的模式,一旦通讯通道出现故障,在故障没有恢复的时间段,电网调控就会出现监控盲区,无法及时了解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一旦变电站出现异常,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4电源故障
电网调控运行中主备UPS同时发生故障,无交流信号输出,主服务器会自动退出运行,电网调控自动化系统瘫痪。这时,应先关闭自动化系统电源分配屏中的各个分路开关和UPS输出总开关,再关闭工作站和各服务器的电源开关。同时,在电网调控电源分配屏上将前置机、主服务器的电源线连接到市电线路上,按照先工作站后服务器的顺序,依次关闭电源开关,开机恢复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如果蓄电池逆变供电,交流失电,要立即减少设备负荷,确保最小调控运行。
2配电网调控方法措施
2.1电网调控管理机制
完善智能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在当前电网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1)需要在电网控制中心建立标准化的流程,促进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明确电网风险控制运行环节中的核心业务流程,促进各国环节中的工作能够实现标准化与现代化。通过电网运行标准化来降低电网调控风险;(2)提升电网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人为操作所带来的失误。实现智能化的电网控制还需要运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整体性操控;(3)增加风险防范机制,借助智能化的监控操作优化动作流程,以降低实际运行风险;(4)应用安全监督机制,通过电网企业各个部门的安全监督,将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隐患消除。
2.2优化电网运行,降低电网调控风险
在城农网调控运行环节中存在着很多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及时掌握电网当前运行模式,根据电网数据反馈进行电网运行风险防范。同时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概率计算,防患于未然,以指定管理对策。如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失效停运的概率、等级等方面的评估。技术人员从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读取变压器、输电线路、电缆、母线、开关等状态评价结果。确定性风险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设备故障所导致的系统瘫痪等。同时该种确定性风险评估比较直接,能够直接定位故障风险所在。此外,城农网中的主变线路、电压管理等环节都比较容易出现风险,因此,在对城农网风险调控环节中,可以从电网主变/线路重载、电压越限、频率越限、备用不足等方面进行确定性风险评估。
2.3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合理调控
(1)实现设备的建模管理
调控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明显的表现为采取模拟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调控化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即是在设备周围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并将其连接到站控中心,在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对模拟出来的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间接控制设备的目的。但当前调控化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仅能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并创建相应的一次设备模型,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需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对间隔层、站控层、设备层进行设备模型建设,以促进二次设备的更加完善。
(2)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流
在调控化系统中,需加强各类服务器的相互合作,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利用前置服务器来接收各类站点所传达的数据信息,并在进行综合处理后,再将其传送至其它服务器中进行相应处理。SCADA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信息的分流,在该服务器中可实现对所接收数据的过滤处理,并结合数据特点进行合理划分,实现不同信息的分流处理,以便对调度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且能根据系统不同运行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
(3)合理运用各项关键技术
正确运用调控化系统中各项关键技术,主要通过构建人机之间的展示层来提升系统调控效率,同时在构建前需进行相关的人机考试,通过考试情况对人机展示层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实现简化调控工作程序的目的。在自动化应用层中,主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调度和集控情况,高效完成功能分类、信息分流识别等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语言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另外,还应加强对信息分层的处理,比如对信息警告进行分类,做好系统数据信息的备份、存储和保护工作,避免出现信息数据外流的现象。可见,调控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需对各个功能和应用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将调控化系统的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
2.4改进电网调控技术支持系统
为了强化电网调空运行风险管理,需要改进调控技术支持系统,针对系统中的遥信、遥测、遥控等信息进行分类规范化处理,按照实际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信息整理,将系统中的信号分为事故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一般告警信号、越限报警以及其他信号等。当调控监测员在接收信息之后,能够明确信息类型,对所检测的内容进行判断,避免风险产生。此外,针对变电站无人值班的现状进行改造,将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和调度数据网进行升级改造,使得监控人员能够了解到系实时信息,当信号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进行处理。组织调控人员需要根据系统防误功能的实现、系统安全,区分刀闸位置,便于系统后期维护。
结束语
电网调控工作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应该保证调控系统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基础的保障。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调控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为故障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电网调控部门应该加强故障检修的力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全面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生红,贾红芳,包小雄.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研究[J].通讯世界,2014,21:72~73.
[2]刘敏.大运行背景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5:66.
[3]孙成明,刘广辉,郝伟建.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5(1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