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吴强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626800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极为看重,从古诗文的学习再到现在的科技化教育,都有着传统文化的影子,例如先贤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老子的无为而治;孙膑的兵家理论等在教材之中经常能见到。而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68-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基础部分,语文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长见识,同时小学语文课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基地[1],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字语言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要点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之中,我国的文字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隶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也在现实社会中备受追捧,所以在小学语文课上如何去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就显得极为重要。伴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小学的语文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在体现出来,在此我们将通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的例子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策略进行简要说明。

1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发展中随处可见,现实中有人喜欢“梅兰竹菊”等植物,而他们的代表含义和所体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就可以看到,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如今在生活中都可以感觉到,因为小学语文是教育最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小学语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方面显得较为重要,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古诗文的学习体现出来的实在不多,小学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转播基地尚且如此,这样的现状实在是不容乐观。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老师应该做到的事情,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下,学生可以更好的锻炼自身的意识思想和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小学学生整体的素质修养,在一定的情况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思想观,为我国建设营造人才。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数的还没有固定的思维,想法活跃,思维跳跃性较高,在这段学习时期中加入我国传统文化时,学生会更容易去接受,接受程度较高,所以说小学语文课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并且小学时期正是孩子养成个人性格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加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礼仪、学术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礼仪之类的知识,帮助形成一个较为优秀的人格。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入传统文化,以以下五点为主:

3.1潜移默化,加以渗透

在上课时应该注意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指明那些是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哪些值得学习,同时一些较好的文学方面的也可以用于写作之中,例如在人教版课文中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可以教导学生运用其中大量用到的夸张手法进行写作,但应该注意场合,再利用文章用到的押韵写作手法告知学生古时候诗人写作时注意押韵所带来的优势,并让学生将其用到自身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长此以往,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2]。

3.2创造氛围,提升渗透能力

在一定的环境下才可以高效率的教导学生学习知识,传统文化的渗入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在对学生讲课的时候,老师不仅应该只顾对学生讲解知识,同时还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传统文化在课堂上能够更加充分的渗透进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例如可以在上课时将课文内角色分别让学生扮演,在一种较为欢快的情境下去学习,再让其说出自己所扮演角色具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品质,在良好的环境下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进一步加深。

3.3老师应培养能力,自身接收传统文化

对于老师来说,自己就是学生最大的榜样,如果自己都对我国传统的文化不理不睬,一点都不重视,那么学生也就将其看作是走形式,不会对其有过多的注意,因此老师应该带头接收传统文化,也防止了学生问出困惑自己回答不出的尴尬局面。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只有一直的接收知识才能当好老师这个职位,并且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一直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下一辈,在自己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增加自身的修养,一举两得。

3.4渗透书法,增长才艺能力

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因此增长自身的才艺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能够在修生养性的同时增长才艺的也不少,不过在语文教学上能起到大作用的就当选书法了。在现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写的字变得越来越差,在“字如其人”的情况中,在语文课堂上加入书法,不仅能将学生的写字水平提升,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个人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有百利而无一害。

3.5注重社会基础,加以渗透

想要明确的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知晓文章作者生平和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背景,这样的话能够更加清晰地知道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对这些进行探究,同时在学生探讨完之后老师再对其进行整理,使得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就渗透进去。在通过以上几点的教学方式中渗透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课堂效果高效化,更可以传播优良的传统文化。

4结束语

在如今时代,虽然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我国公民却很少注意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于有人为谋取利益破坏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下极有可能传统文化将会被遗忘。在平时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应该更注重我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在上课时注意加入我国传统文化,利用语文课堂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始增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力度与传播力度,使学生从小就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在学生心中留下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以此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受破坏。

参考文献

[1]孟庆良.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现代交际,2017(05).

[2]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3(75).

标签:;  ;  ;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