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裴奈罗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裴奈罗佩,奥德赛,道德楷模,悲剧
裴奈罗佩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遥[1](2016)在《《奥德赛》中裴奈罗佩形象讨论——悲剧? 喜剧?》一文中研究指出忠贞的裴奈罗佩往往是人们心中道德和婚姻的楷模,可是这样一个智慧、忠诚、隐忍、谨慎的家庭楷模,在很多时候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她是被"束缚"着的女人?或者是迎来大团圆结局的幸福女人?本文将结合文本分析《奥德赛》中裴奈罗佩的人物形象,并对比同样存在于古希腊文学中其他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裴奈罗佩人物形象悲剧性或者喜剧性的讨论。(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6期)
何春晓[2](2011)在《美德的典范——《奥德赛》中裴奈罗佩受“压迫”的女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解读了《奥德赛》中的"美德的典范"奥德修斯的妻子裴奈罗佩,其受荷马时代男权社会男性的"压迫",分析此种现象的根源,进而表明了当时女性失去自我的可悲与不幸。(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11年02期)
莫运平[3](2010)在《裴奈罗佩和朱丽叶爱情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对《奥德赛》中的裴奈罗佩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两位女性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女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爱情观念的变化以及她们所承担的文化内涵的变迁。(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张晓[4](2008)在《《奥德赛》之裴奈罗佩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裴奈罗佩和求婚人、裴奈罗佩和忒勒马科斯以及裴奈罗佩和奥德修斯叁组关系,力图揭示她的思维逻辑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凸显她作为女性的智慧、慈爱、奉献、谨慎、坚贞等特性,全面呈现她作为荷马时代的古希腊女性蕴含的独特意义。本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阐释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裴奈罗佩和求婚人——智慧的力量”以求婚人群的特性、裴奈罗佩的编织计和求婚人的消耗阴谋为论述重点,展现了裴奈罗佩以女性的智慧编织谎言以及以女性的柔美战胜邪恶的能力,凸显了女性智慧的力量。第二章“裴奈罗佩和忒勒马科斯——矛盾挣扎中的母爱”将重点放在裴奈罗佩作为一位伟大的母亲上。通过详细分析裴奈罗佩得知忒勒马科斯遭遇危险后的反应,她亲自出面佯装斥责忒勒马科斯等场景,以及阐释诗中颇让人费解的夜莺寓言、二十只鹅的梦、“弯弓招亲”背后的动机等细节,展现了裴奈罗佩对忒勒马科斯的挚爱,以及母亲愿意为儿子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第叁章“裴奈罗佩和奥德修斯——外表狠心下的谨慎”探讨了奥德修斯夫妻二人的会面和裴奈罗佩故意延迟相认等场景,分析了裴奈罗佩审慎的特性,证实这位独特的女性确实是《奥德赛》中最能抵制欺骗的人,而她抵制梦幻欺骗性的动力来自于她对丈夫奥德修斯的坚贞。本文的结论是:裴奈罗佩以一个女子的智谋和行动参与并影响了公共领域男人才有权参与的事。如此女性已非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所能穷尽,所以她是诗中唯一得到男性世界认可和赞誉的全新女性形象。然而,作为悲剧女英雄,她的英雄行为却无法得到荷马笔下男性完全的、彻底的认同。(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8-05-01)
裴奈罗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解读了《奥德赛》中的"美德的典范"奥德修斯的妻子裴奈罗佩,其受荷马时代男权社会男性的"压迫",分析此种现象的根源,进而表明了当时女性失去自我的可悲与不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裴奈罗佩论文参考文献
[1].张思遥.《奥德赛》中裴奈罗佩形象讨论——悲剧?喜剧?[J].明日风尚.2016
[2].何春晓.美德的典范——《奥德赛》中裴奈罗佩受“压迫”的女性解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
[3].莫运平.裴奈罗佩和朱丽叶爱情之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张晓.《奥德赛》之裴奈罗佩形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