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商人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业书,明清,商业伦理
商人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安劭凡[1](2018)在《水陆交通、经营规范与商人伦理——明清商业书之相关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长程贸易的兴起,各种形式的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商人群体、商业贸易及其经营活动也由此成为较引人注目的研究对象。尤其是保留至今的一批明清时期的商业书目,不但详细记载了包括商路里程、沿途各地风俗地产以及"行商"或"坐贾"的经营规范与原则,更包括关于明清商人群体的经营理念,乃至意识形态范畴的商业伦理内涵。目前学界关于明清商业书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主要涉及具体的诸商业书之版本及相应的个案研究、商书所反映之水路交通情况和"行商"或"坐贾"的种种经营规范以及商业书中反映的商人伦理或商人意识形态,尤其是张海英、余英时、邱澎生以及寺田隆信等几位学者的研究,对此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关涉对明清中国商人群体、商业社会乃至独立于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商人伦理等宏观历史面向的不同认识。(本文来源于《华中国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大华[2](2016)在《商人伦理与宗教伦理——兼论华南地区道教世俗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扶乩与慈善之间,就是一个叁角关系。这种叁角关系的形成发生在19世纪,乃是国家统治力降低、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活跃的特殊时期。道教的宗教伦理适应了商人经济伦理,从传统的"八德"变为"九德",正好适应商人的心理需求,而宗教内部的"以德为戒"则支持了这样的改变。商人之喜爱道教,在于人格与神格的契合。"九德"是吕祖降授的,而吕祖的"格"与商人的"格"最为契合,甚或吕祖"曾经"经商的身份也为商人所认同,商人们觉得吕祖不仅敦厚儒雅,又洒脱自在,神通广大,是可以保护自己的神。商人进入宗教团体,改变了宗教结社的性质,同时也改变了商人自身。发生在19世纪的华南扶鸾结社以及慈善运动,乃是道教的一次世俗化运动,历史表明,世俗化运动不是一次完成的。(本文来源于《宗教与哲学》期刊2016年00期)
禹剑[3](2014)在《“叁言”“二拍”商人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在众多的明清小说中,他们是较多描写到商人和商业经营活动的作品,可以说是描写商业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以“叁言”“二拍”中的商人为目标,在着重对商人伦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也探讨了这种伦理形成的经济条件、思想背景和文化因素,对作品中表现出的商人伦理的主要内容作了详细论述。试图通过对“叁言”“二拍”中商人伦理的研究,深入探讨在中晚明那个社会大变革的特殊时代下,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中孕育而形成的商人伦理的精神内涵,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商人精神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4-05-24)
蔡炳福[4](2008)在《论社会转型期闽商商人伦理重塑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渐进式"改革,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八闽大地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西方各种思想冲击,以及改革中爆发出来各种社会问题的制约,使得受独特的海洋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双重影响形成的闽商商人伦理被人们所忽视,从而导致闽商发展的畏葸不前。因此,本文站在商法对于中国社会转型进行法律回应的角度,再度梳理和挖掘被隐没的闽商商人伦理,并论证其在社会转型期其重塑的意义,力求为闽商能在继承传统伦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飞跃,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风貌。(本文来源于《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期刊2008年09期)
陈帮锋[5](2007)在《论商人伦理对商法价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人伦理就是判断商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它是一个道德范畴。自爱、自律、诚实、公平、勤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开竞争、恪守诺言、公平交易、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是商人伦理的主要内容。自由、正义、秩序、安全与效益是商法的主要价值。如果承认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是实在法的评价标准论断,那么商人伦理就是“自然法”位置,商法规范就是“实在法”位置。(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陈凤[6](2005)在《商人伦理和商法的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人伦理是社会伦理在商事领域的特殊化体现,具有经济性、复杂性、地域性、稳定性、继承性、可移植性、自律性等特点。商人伦理与商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实现中国商法的现代化不仅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优秀的商人伦理还要移植西方先进的商人伦理。(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崔海燕[7](2005)在《石田梅岩的商人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哲学家石田梅岩是德川时代(1600-1867)的商人哲学家,梅岩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他提出了商人道思想,论述了商人存在的意义,这在日本经济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05年04期)
林朝阳,韩磊[8](2005)在《试论商人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丑恶现象与商人不讲商人伦理有关。研究商人伦理内涵、商人伦理作用及如何构建我国的商人伦理秩序问题,对协调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营造商人相互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潘虹[9](2005)在《商人伦理与现代商法的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于明清之际的商人阶层的伦理道德精神,包含了丰富的商精神与商文化,商人特有的品格和智慧曾经一度成为我国商业发展与繁荣的巨大推动力量,又以这种潜在的精神力量与文化来构造我国商法的理论基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05年09期)
温丽媛[10](2003)在《中国商人伦理的历史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人伦理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对古代和现今的商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了解商人伦理的发展历史、现状及作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商人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商业、扶乩与慈善之间,就是一个叁角关系。这种叁角关系的形成发生在19世纪,乃是国家统治力降低、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活跃的特殊时期。道教的宗教伦理适应了商人经济伦理,从传统的"八德"变为"九德",正好适应商人的心理需求,而宗教内部的"以德为戒"则支持了这样的改变。商人之喜爱道教,在于人格与神格的契合。"九德"是吕祖降授的,而吕祖的"格"与商人的"格"最为契合,甚或吕祖"曾经"经商的身份也为商人所认同,商人们觉得吕祖不仅敦厚儒雅,又洒脱自在,神通广大,是可以保护自己的神。商人进入宗教团体,改变了宗教结社的性质,同时也改变了商人自身。发生在19世纪的华南扶鸾结社以及慈善运动,乃是道教的一次世俗化运动,历史表明,世俗化运动不是一次完成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人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安劭凡.水陆交通、经营规范与商人伦理——明清商业书之相关研究综述[J].华中国学.2018
[2].李大华.商人伦理与宗教伦理——兼论华南地区道教世俗化运动[J].宗教与哲学.2016
[3].禹剑.“叁言”“二拍”商人伦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4
[4].蔡炳福.论社会转型期闽商商人伦理重塑的意义[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
[5].陈帮锋.论商人伦理对商法价值的影响[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陈凤.商人伦理和商法的现代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5
[7].崔海燕.石田梅岩的商人伦理思想[J].东疆学刊.2005
[8].林朝阳,韩磊.试论商人伦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潘虹.商人伦理与现代商法的构造[J].经济师.2005
[10].温丽媛.中国商人伦理的历史作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