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李学论文-陈文辉

颜李学论文-陈文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颜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钱玄同,复古与反复古,戴望,颜李学

颜李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辉[1](2019)在《钱玄同“复古与反复古”思想变换的逻辑理路——颜李学渊源、经学今古文立场之变与国故研究之新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曾经以"复古与反复古"的变换来概述钱玄同一生的思想。本文将钱玄同的学术思想与刘师培加以联系,追溯到集经今文学、颜李学与浙东史学于一身的晚清戴望。将戴望之学作为基点,分析钱玄同"复古与反复古"所包含的学术与民族革命两种思想成分的演变:学术思想的演变源自经学今古文立场的转换,民族思想的演变由时势所致,与晚清以来的颜李学、浙东史学传承相联系。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由今文经学的"辨伪"与胡适的"整理国故"、顾颉刚的"古史辨"相呼应,形成史学上的"疑古"运动,也因此与鲁迅产生思想的隔阂。(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学斌[2](2017)在《“现代与传统兼具”:近代颜李学复兴之内因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重视习行与事功的学术流派,颜李学之所以能于晚清重新复兴,并在民国时期成为学界热议课题,除去时代环境的客观需求外,其自身学术思想的特殊性方为主因。颜李学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其学说的某些方面确有与晚清改革主张、近代西方学术相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因脱胎于传统,颜李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空疏和痼弊,与其所倡扬的崇实之学相抵触。认清颜李学这两重底色,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学界的颜李学研究之所以呈现选择性阐释和针对性批判的状况。(本文来源于《关东学刊》期刊2017年09期)

李帆[3](2017)在《王学斌深悟陈寅恪之“预流”——《颜李学的近代境遇》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活跃于清初的颜李之学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虽然由于种种因素,颜李之学仅传承叁代即走向衰落,但到了晚清和民国之时,因缘际会,却又呈现复兴之象,在学界、政界乃至社会上都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形成较广泛的时代影响。对于颜李学派本身,特别是对于颜元、李塨二人的思想主张,学术界十分重视,已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着,但对于颜李学在晚清、民国的复兴,却缺少相应的关注,尚(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7年08期)

胡顺强[4](2017)在《梁启超关于颜李学研究的路径及其逻辑演进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民国颜李学研究之开拓者,梁启超在"中国文艺复兴"的内在诉求和"理学反动"的解释框架之下,对颜李学的理解经历了从"新旧过渡"与"兼反汉宋"到"清学支流"与"实用主义代表"的演进过程。尤其是1923年后,他更追逐时趋,引入杜威实用主义学说,一方面把颜李二人再塑成反理学的思想家,并将其二人置于清代反理学谱系中的开端,从而奠定了他们于清代思想史中革命派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梁以西释中,彰显出颜李学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将该领域研究引入新天地。梁氏之研究虽存在诸多偏颇之处,但在当时民国学界产生了不小的示范意义。(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王学斌[5](2017)在《创建典范与学术商榷:民国颜李学研究述论——以梁启超、胡适、钱穆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民国清学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梁启超、胡适和钱穆叁位学人在颜李学研究上用力颇深,探讨甚多,促使该研究走向深入。梁、胡之研究体现出其沟通中西的创新与努力,其典范意义值得肯定;而钱穆对前者的反拨则彰显着他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双方有着各自的关怀与合理性。是故叁者在颜李学研究上之阐述与商榷,大致同其学术立场、治学路径和文化观念的相异有关,这不仅具有学术史上的研究价值,亦折射出思想史上的检讨意义。换言之,叁位学人的颜李学研究可谓民国清学史研究大势的一个缩影。(本文来源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张炎[6](2014)在《晚清时期颜李学传播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中期湮没无闻的颜李学,在晚清时期开始重新为知识界所认知。自从戴望《颜氏学记》行世以后,颜李学在晚清知识界传播日广,掀起了一股讨论颜李学的热潮。誉之者赋予了它振衰起弊的时代使命;贬之者指责它是圣学之蛀虫。在尊颜、反颜的背后,是颜李学影响的日益扩大。晚清学人对颜李学不同阐释,赋予了这个学派新的生命。(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4年10期)

王学斌,吴艳玲[7](2011)在《多元发展: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颜李学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以降,颜李学走向复兴。至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近代颜李学研究步入第四期,即多元发展的阶段。其时,研究队伍较之以往愈加壮大,故相关着述随之增多,考察视角亦日趋多元,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涉猎该领域,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方法研析颜李学,从而开拓了其研究的崭新路径。(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1年01期)

王学斌[8](2010)在《清末国粹派颜李学研究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以降,颜李学走向复兴。至清末时期,学界对该学说的研究愈加深入,其中国粹派学人出力尤多。他们搜辑刊刻颜李着述,研讨其学术特色,倡扬其实学宗旨,挖掘其西学因素,提炼其教育和军事思想,并对颜李学的部分观点进行颇中肯綮的商榷。质言之,国粹派学人的研究,其中既有对学说本身的挖掘与"发现",又有基于政治诉求的阐释与"发明",在这种古今沟通、中西交融之下,近代意义上的颜李学之雏形已初具规模。(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0年11期)

李文涛[9](2010)在《学术何以传承——《颜李学的形成与传播研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灭亡后,知识分子纷纷对前朝的灭亡进行反思,众多人认为明朝中后期阳明心学的泛滥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明末清初陆陇其在《叁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辨上》中深刻指出了明朝中后期阳明心学的弊端:“自阳明王氏倡为良知之说,以禅之实而托儒之名,且辑《朱子晚年定论》一(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0年06期)

王春阳[10](2009)在《颜李学衰落的生态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颜李学派是清初着名的学术流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颜李学术传播不久,在清中叶即迅速衰落。颜李学的衰落与社会生态的变化有着必然联系,亦与其自身的缺失直接相关。(本文来源于《保定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颜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初重视习行与事功的学术流派,颜李学之所以能于晚清重新复兴,并在民国时期成为学界热议课题,除去时代环境的客观需求外,其自身学术思想的特殊性方为主因。颜李学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其学说的某些方面确有与晚清改革主张、近代西方学术相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因脱胎于传统,颜李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空疏和痼弊,与其所倡扬的崇实之学相抵触。认清颜李学这两重底色,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学界的颜李学研究之所以呈现选择性阐释和针对性批判的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颜李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文辉.钱玄同“复古与反复古”思想变换的逻辑理路——颜李学渊源、经学今古文立场之变与国故研究之新运动[J].现代中文学刊.2019

[2].王学斌.“现代与传统兼具”:近代颜李学复兴之内因刍议[J].关东学刊.2017

[3].李帆.王学斌深悟陈寅恪之“预流”——《颜李学的近代境遇》序[J].博览群书.2017

[4].胡顺强.梁启超关于颜李学研究的路径及其逻辑演进过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王学斌.创建典范与学术商榷:民国颜李学研究述论——以梁启超、胡适、钱穆为中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

[6].张炎.晚清时期颜李学传播述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

[7].王学斌,吴艳玲.多元发展: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颜李学研究述评[J].船山学刊.2011

[8].王学斌.清末国粹派颜李学研究述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9].李文涛.学术何以传承——《颜李学的形成与传播研究》评价[J].南都学坛.2010

[10].王春阳.颜李学衰落的生态审视[J].保定学院学报.2009

标签:;  ;  ;  ;  

颜李学论文-陈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