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物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土壤,氮素转化,植物物料,生物质炭
植物物料论文文献综述
梁思婕[1](2018)在《植物物料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质炭的使用及其对氮循环的影响。生物质炭能够影响土壤氮素组成、氮矿化作用、硝化作用等氮转化过程。与农田土壤不同,森林土壤中的生物质炭主要来自火灾中植物的燃烧,植被恢复后,土壤中会同时存在植物和生物质炭。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典型亚热带森林植物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分别探究不同碳氮比的植物物料、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以及植物物料和生物质炭的交互作用,旨在为阐明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循环及其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物料的有机质较易分解,能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碳源—可溶性有机碳,从而提高土壤呼吸作用。添加碳氮比较低的毛竹,土壤净氮矿化量增加;添加碳氮比较高的苦槠,土壤则发生氮固定作用,土壤有效氮素显着降低。植物物料能显着提高土壤pH,其中灰分较高的苦槠对pH的提高大于毛竹;植物物料添加能够显着提高土壤的氨氧化细菌丰度,苦槠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丰度与pH呈显着正相关,氨氧化古菌丰度与有效氮素呈显着负相关。(2)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pH和全碳含量显着提高,NO3--N含量显着降低,此结果与经过火灾后的土壤变化一致。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生物质炭的结构越稳定,碳氮比越高,pH越高。生物质炭添加能够提高土壤pH,且700℃生物质炭对pH的提高效果显着大于300℃生物质炭。添加生物质炭3d后,土壤氨氧化细菌丰度与pH显着正相关。生物质炭碳氮比较高,且难以分解,会提高土壤碳氮比,降低土壤矿质态氮,且700℃生物质炭对氮矿化的抑制较强。(3)植物物料和生物质炭对pH和可溶性有机氮都有显着的交互作用;苦槠和苦槠生物质炭对土壤氨氧化古菌丰度也有显着交互作用。有机物质的碳氮比影响氮矿化作用,苦槠和苦槠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氮比有显着交互作用,所以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矿质态氮(NH4+-N和N03--N)也存在显着交互作用。因此,植物物料和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转化的交互作用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肖波[2](2016)在《基于细胞结构的植物物料干燥过程模拟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水分植物细胞物料的干燥过程中,物料失去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封闭的细胞。现有模型和理论对细胞封闭结构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细胞封闭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缺乏清晰完整的描述。本文从亚细胞水分传输出发,建立了关于高水分植物细胞物料低温对流干燥的等温水分传输模型,模型中表观水分传输参数由组织微观参数算得。最后利用模型对干燥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低温对流干燥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分析,认为整个干燥过程中都可以把组织看成是由细胞构成的,并提出了对整个干燥过程都适用的模型细胞,模型细胞保留了真实细胞中必要的、参数可测的亚细胞结构。模型细胞构成了植物细胞组织概念模型。利用场发射冷冻电镜观察得到了马铃薯细胞的几何尺寸参数。给出了组织模型各部分水分状态和水分传输规律。为获得组织表观传输参数与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想化立方体薄壁细胞串上细胞腔相和细胞壁相的水势传输方程。假设细胞腔内水势分布为线性,得到了水分从细胞中心到细胞壁传输的以及从细胞腔到细胞腔传输的包含细胞腔内扩散效应的水导系数。通过两相方程的尺度分析以及对细胞串上微观水分传输的模拟,得到了以下结论:薄壁细胞的结构特点使得细胞腔和细胞壁之间水势趋于平衡,干燥过程中细胞腔溶液水分扩散系数的减小会破坏局部平衡;当马铃薯细胞干基含水率不低于1时,细胞的细胞腔和细胞壁之间水势平衡,存在细胞腔到细胞腔的水分传输;干基含水率从1至0.32的过程中,局部平衡状态逐渐不再成立,细胞腔到细胞腔的水分传输终止。干燥过程中若细胞腔和细胞壁之间局部水势平衡,则细胞间隙和细胞也保持局部水势平衡。在局部平衡的条件下得到了组织表观水导系数和组织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假设整个干燥过程中细胞腔、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之间局部水势平衡,利用上文得到的组织表观水导系数模型建立了平板状物料干燥的一维等温水分传输和收缩模型。讨论了组织一维收缩效应,认为可以假设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截面上各相面积分数在干燥过程中保持不变,并获得了迂曲度系数和收缩系数的关系。把组织水分传输方程转化为由参考坐标描述的水分扩散方程,得到了等效扩散系数与组织收缩、组织水导系数以及组织水容的关系式。为验证组织水分传输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热风温度为40℃的平板状马铃薯组织的干燥实验,并利用建立的扩散方程对干燥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干燥曲线在高水分段(平均含水率高于1)与实验吻合得较好,当组织平均含水率小于1.5时,模型预测的干燥速率明显比实验值要大。该结果表明假设整个干燥过程中细胞局部水势平衡使得模型高估了细胞腔到细胞腔水分传输存在的时间,进而高估了组织的干燥速率。模型预测表明:马铃薯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的水分传输主要是液态扩散、跨膜传输和细胞壁中的毛细水分流动,细胞间隙中的蒸气扩散在高水分段可以忽略不计;影响干燥过程的主要微观参数是细胞各部分的水分传输参数,几何尺寸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因此正确测定细胞各部分水分传输参数对揭示干燥过程中组织内水分传输机理至关重要。为完整描述整个干燥过程,需提出能考虑非局部平衡状态下水分传输的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苏朋[3](2015)在《植物物料在南方典型水稻土中的碳矿化特征及其微生物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土壤中极小的变动就能引起大气CO2浓度较大的波动,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壤碳库的动态平衡也影响肥力,决定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因此,保护和提升土壤有机碳不仅能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而且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都意义深远。植物物料还田是重要的固C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广为提倡。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过程和分解过程中对各种因素的响应及机理,本文选取华中双季稻区黄泥田为供试土壤,添加秸秆进行培养试验,研究体系在一系列非生物与生物因素条件下总有机碳与土壤碳矿化特征及其微生物响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模拟早稻和晚稻秸秆还田的田间环境,开展了两种温度环境(15℃/35℃),不同水分(40%和100%田间持水量,40%WHC/100%WHC),配施氮肥类型(尿素,U/猪粪,M)对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对碳转化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但其影响随着时间延长而减退;整个培养周期两种温度环境中,各处理CO2释放速率和释放总量通常表现为100%WHC-M> 100%WHC-U> 40%WHC-M> 40%WHC-U。且总有机碳含量和净增量在35℃-100%WHC-U最小而15。C-40%WHC-M处理中最大(P<0.01)。0-7d,0-28 d,0-105 d内依照CO2释放计算的物料分解比例在35。C-100%WHC-U处理中最大而15℃-40% WHC-M最小。处理100% WHC-U的硝化量大于100% WHC-M,且40%WHC条件下所有处理硝化量极小。土壤微生物适应温度以利于氮矿化,碳氮矿化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和氮素的有效性。(2)通过土壤中秸秆分解过程,评价了微生物腐解菌剂对碳氮矿化的影响,菌剂(尤其真菌)在调控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中会适应土壤环境和氮肥状况,在此过程中土壤水势对调控底物和营养的可利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别在15℃-70%,25℃-4O%,25℃-70%,25℃-100%及35℃-70%WHC的条件下接种菌剂培养105天。发现25℃-70%WHC,25℃-100%WHC和35℃-70%WHC处理的CO2产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25℃-40%WHC处理CO2产量最低,提升作用在添加粪肥处理较添加尿素处理更为明显(P<0.05)。接种菌剂普遍增加碳分解,25℃-70%WHC,25。C-100%WHC和35℃-70%WHC处理的培养初期28天增量最显着;只有25。C-40%WHC处理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CO2的释放速率与DOC呈正比,但在不同处理中的比例不同。添加粪肥处理的氮量(N03-,NH4+)显着少于添加尿素处理,尽量两者氮添加量一致。25。C-40%WHC处理对土壤pH改变量最小,可能是由于相对较低的水分含量导致的硝化作用减弱。(3)研究玉米原料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到土壤后导致的激发效应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上的变化。采用同位素技术在180天培养周期内观测CO2变化,通过第二代测序方法鉴定其微生物学响应。玉米原料的添加导致土壤产生1999mg C kg-1(+253.7%)正激发,同时生物质炭添加导致土壤碳矿化速率减缓,产生-872.1 mg Ckg-1(-254.3%)负激发。土壤碳矿化与植物物料矿化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大部分激发产生于前15天,证实发生了共代谢效应。产生不同的激发效应主要归因于添加原料与生物质炭之间性质的差异,尤其溶解性有机碳方面。分解过程中主导性的微生物包括Acid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Gemmatimonadetes, Chloroflexi, Firmicute, Planctomycetes, Proteobacteria, Verrucomicrobia, Ascomycota, Basidiomycota, Blastocladiomycota, Chytridiomycota, Zygomycota, Euryarchaeota及Thaumarchaeota。聚类分析显示生物质炭和原料引起了不同的系统分组。细菌Acidobacteria, Firmicute, Gemmatimonadetes, Planctomycetes,真菌Ascomycota,古菌Euryarchaeota与土壤激发碳有强相关性(R2=-0.98,-0.99,0.84,0.81,0.91和0.91)。玉米物料中的易分解有机碳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上的响应,引起不同的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证实了微生物驱动土壤激发效应的重要功能作用。(4)玉米秸秆原料或其生物质炭与根分泌物(多次或单次)添加到土壤后构成植物物料-土壤-根分泌物叁种C源的体系,借助步进迭代的方法计算对土壤有机碳各种形态变化的影响,多次添加引起的丰度值变化有跳跃而单次添加的较为和缓,并且添加玉米原料的两个处理CO2丰度值随着培养的进行有富集趋势。第80 d与第40 d相比,物料来源的生物量C下降到0.34与3.62 mg C kg-1的水平,其中玉米原料带来的下降幅度大于生物质炭。激发效应的交互作用大多表现为负向,尤其发生在多次添加条件下的每次输入时,表明二者相互作用限制来自土壤的CO2释放。添加玉米原料与生物质炭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交互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在有效C、养分及结构方面的差异。该方法能很好地区分和窄化土壤来源碳取值的范围,尽管在外源碳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2-01)
李金彪[4](2015)在《物料掺拌对滨海重度盐渍土理化性质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曹妃甸地区属于环渤海经济圈,该区域滨海城镇化及临海工农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日益加剧的海水入侵及其导致的土壤盐渍化范围进一步快速扩大,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显着恶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亟需开展土壤改良工作,以保障该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类土壤改良利用困难、工程绿化成本高、土壤易返盐、地力条件差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提出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原土快速改良方法。通过不同物料掺拌,结合淡水滴灌淋洗、秸秆覆盖减少蒸发、工程排水设施建设,以改良土壤沉实板结、通透性差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各处理进行不同植物栽培试验,观测其生长状况。旨在揭示不同物料掺拌对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在淋洗过程中表现出类似而又不同的淋洗效果。在淋出液矿化度上表现为前期矿化度极高且急剧减小,在淋出液达到500 ml左右时后趋于稳定的较小值。土壤中离子随淋洗过程的进行含量变化类似于淋出液矿化度变化,Cl-变化与矿化度变化相关程度最高。淋出液pH总体呈增大趋势,掺拌石膏的处理比未掺拌石膏的处理淋出液升高幅度小。在脱盐率方面,表现最好的为掺拌粗沙+石膏的处理,其次分别为掺拌粗沙、掺拌石膏、掺拌牛粪。掺拌石膏、粗沙、牛粪等物料在有充足水分淋洗的条件下能有效降低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可溶盐含量,脱盐率达90%甚至更高。掺拌石膏能有效防止土壤淋洗脱盐过程中的碱化。(2)物料掺拌使滨海重度盐渍土的物理性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掺拌秸秆使土壤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6.36%、13.33%,秸秆及秸秆与其他物料的混合还使土壤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增加,改善了土壤的水分状况,使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秸秆+粗沙+石膏的处理在增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方面表现最优,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饱和导水率分别为0.232 mm/min和0.282 mm/min。(3)物料掺拌对滨海重度盐渍土化学性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物料掺拌后,土壤在自然降水和滴灌淋洗的作用下持续脱盐,物料掺拌9个月和12个月后,对照在1 m土体内的含盐量情况相对稳定,掺拌秸秆+粗沙+石膏、掺拌秸秆+粗沙处理在0-60 cm土层的含盐量低于5 g/kg。滨海盐渍土在脱盐初期pH会随盐分淋出土壤而增加,脱盐效果好的处理pH增加越多,当土壤脱盐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后,土壤的pH逐渐趋于稳定。石膏的加入能够增加土壤中的Ca2+使pH降低。秸秆的掺拌使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在0-40 cm土层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0.87%、46.79%、122.24%和72.36%。牛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料,牛粪的加入使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水平显着提升。(4)物料掺拌对植物的生长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土壤可溶盐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成活率,五种植物在不同物料掺拌后的土壤上成活率不同,其中,处理秸秆+粗沙+石膏的竹柳、紫穗槐、芙蓉葵、景天、费菜成活率分别为93.75%、68%、59.33%、82.00%、85.45%,总体表现较好。芙蓉葵、紫穗槐株高在秸秆+粗沙,秸秆+粗沙+石膏的处理上株高较高。(5)对土壤的14个理化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共提取出四个主成份,其累计贡献率为90.894%,基本反映了全部指标的信息。通过主成份综合得分值得出物料掺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排名为秸秆+牛粪>秸秆>秸秆+石膏>秸秆+粗沙>秸秆+粗沙+石膏>对照。(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肖孔操[5](2014)在《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氮矿化与碱度释放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土壤发生酸化后,会导致生物活性降低,作物生产力下降,严重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土壤酸化的发生机理及其阻控措施研究也是长期以来土壤学、农学与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焦点,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进展。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升地力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广为提倡。为了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土壤酸化与养分循环(C、N等)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及机理,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水稻土黄斑田和黄筋泥作为供试土壤,利用电动处理,使之分别形成一定的土壤pH梯度,然后添加不同植物物料进行室内培养,模拟研究了在土壤初始pH不同的条件下植物物料的碳氮矿化过程与碱度释放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电动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黄筋泥和黄斑田作为供试土壤,对土壤施加电动处理后pH迅速发生改变,在电动反应室内,阳极区土壤pH随通电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可低至2左右;阴极区土壤pH则是随通电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可高达12以上。伴随土壤pH变化的同时,电动反应室内各区域土壤中的交换性阳离子也发生相应变化,如阳极区土壤,随着pH的降低,交换性A13+浓度急剧升高,交换性Ca2+和Mg2+则显着减少;阴极区土壤,随着pH的升高,交换性Ca2+、Mg2+和K+大量累积,而交换性A13+显着降低。电动处理后土壤交换性Na+浓度没有显着变化(p>0.05)。与未施加电动处理的土壤相比,电动处理后土壤中的NH4+和N03-也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不一。此外,短期(72h)的电动处理对土壤总碳、总氮及土壤颗粒组成等没有造成明显影响。(2)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矿化特征。在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添加植物物料显着促进了土壤CO2的释放(p<0.05)。不同类型植物物料处理之间的CO2释放速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总体释放特征基本一致,即均在添加初期较高,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到培养后期趋于稳定。培养结束后,不同植物物料处理之间CO2累积释放量的差异亦达显着水平(p<0.05),在同等添加量的情况下,紫云英处理CO2累积释放量最高,油菜秸秆处理次之,添加稻草处理最少。总体来说,CO2累积释放量与添加植物物料的C/N比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初始pH对外源植物物料的碳矿化有显着影响(p<0.05),总的趋势是植物物料碳矿化速率随着土壤pH的升高而提高。(3)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氮矿化过程及其对pH的影响。添加植物物料对土壤pH的影响与植物物料本身的组成(如氮浓度、灰分碱含量等)及其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紧密相关。豆科类植物(如紫云英)比非豆科类植物(如稻草、油菜)对酸性土壤的石灰效应更加明显。土壤初始pH是影响土壤pH变化的决定性因子之一,这与土壤pH对不同氮素转化过程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有关。在低pH土壤环境下,氨化作用并未受到明显抑制,而硝化作用则受到强烈抑制甚至停止。对于酸化程度较深的土壤,施用含灰分碱度高、含氮量高的豆科类植物残体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pH,而且石灰效应也较为持久。而对于酸化程度较弱的土壤,适当施用一些高C/N比植物物料更有助于减缓土壤酸化进程。(4)不同初始pH条件下添加不同量紫云英对氮矿化和土壤pH的影响。紫云英残体对酸性土壤的石灰效应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而增强。添加紫云英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矿质氮的浓度,但最初1周仍有可能出现氮固定现象。紫云英分解释放的矿质氮在低pH土壤中多数以NH4+-N形态存在,而在初始pH较高土壤中则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在同等添加量条件下,黄筋泥土壤中紫云英残体氮的矿化速率是较高初始pH大于较低初始pH。而黄斑田土壤则相反,紫云英残体在其初始pH较低时氮矿化速率较高。(5)添加植物物料对酸性土壤交换性铝与盐基离子的影响。添加植物物料显着增加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钙、镁、钾、钠)的含量,同时也显着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铝的浓度,具体效果因植物种类而异。本研究中以添加紫云英处理对交换性铝的降低效果最好,一周内黄斑田和黄筋泥原始土壤中交换性铝降幅分别达到100%和52%,添加油菜处理次之,降幅分别为35%和31%,添加稻草处理最弱。施用植物物料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具有时效性。结果表明,添加植物物料半个月内土壤中的交换性铝浓度迅速下降,而这也是土壤pH处于迅速上升的阶段。随后缓慢回升,直到培养结束,交换性铝浓度依旧低于对照处理。络合作用与土壤pH上升是土壤交换性铝降低的两个主要机理,但在不同的酸性土壤中不同机理的重要性也各异。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也预示通过调控土壤pH来调节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的氮素转化以减少氮素损失,是一条可行的管理策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4-01)
张廉[6](2013)在《植物物料动态提取方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分析动态提取的方式和动态提取操作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提取的方式有蒸煮冷凝法,磁力搅拌蒸煮冷凝法,动态回流法,加压动态回流法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并用ANSYS模拟方法对提取设备内部的溶媒和提取物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研究提取工艺的变化对提取率的影响。主要研究概述如下:1.由动态回流实验可以得出:同一种提取设备提取山楂中的黄酮时,不同的提取路径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是不一样的,其中上中进下出的提取率是最高的。通过ANSYS数值模拟可知压力分布对动态回流实验的影响要比速度分布对动态回流的影响更为重要。2.由针筒的不同提取方式实验可以得出:叁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效果分别是:挤压>速度>是否固定山楂袋。因此我们在提取植物物料时,首先应考虑尽可能的破坏物料细胞的细胞壁,其次是溶剂的流动强度,最后是物料的运动方式。3.由不同大小的山楂袋提取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山楂袋的大小对针筒实验和物料上下运动实验都有影响,山楂袋越大,提取效果越好。同时影响也是有区别的,对于针筒实验来说,随着山楂袋的增大,提取率的增大量由小变大;对于物料上下运动实验来说,随着山楂袋的增大,提取率由大变小。此实验说明植物物料的存在形式对提取率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我们在工业提取时,需要考虑最佳的植物物料的存在方式。4.由对比试验我们可以的得出:不同的提取设备对山楂的提取率是有影响的;提取过程中溶剂的流动比不流动时的提取率要好;溶剂的流动强度越大,提取率越好;物料相对于溶剂的运动比溶剂相对于物料的运动的提取率要高。动态提取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植物物料比表面积,而且要利用机械手段,采用强制循环方式,以增加固-液相接触,这样,在提取过程中,植物物料与溶剂之间始终保持相对的浓度差,这样就可以提高植物物料中溶质向溶剂的溶出效率。(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毛佳,徐仁扣,黎星辉[7](2009)在《氮形态转化对豆科植物物料改良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紫云英、刺槐叶和豌豆秸秆对酸性茶园红壤酸度的改良作用,探讨了培养期间豆科植物中氮形态转化对土壤酸度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豆科植物可不同程度提高酸性茶园红壤的pH,培养试验结束时土壤pH的增幅与植物物料灰化碱的含量相一致。豆科植物物料中氮的形态转化影响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有机氮的矿化导致土壤pH增加,而矿化形成的铵态氮通过硝化反应释放质子,抵消了植物物料对土壤酸度的部分改良效果。添加植物物料使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含量明显增加,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明显减少。(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王宁,李九玉,徐仁扣[8](2009)在《叁种植物物料对两种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稻草、花生秸秆和紫云英在5、10和20g/kg的加入量水平下对茶园黄棕壤和茶园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除了黄棕壤加入紫云英处理会降低土壤的pH外,其余所有加入植物物料的处理均使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使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的数量减小,使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和盐基饱和度增加。有机物料对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与有机物料灰化碱和N含量有关,灰化碱和有机N的矿化使土壤pH升高,NH4+-N的硝化使土壤pH降低。3种植物物料中花生秸秆对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优于紫云英和稻草。加入植物物料使红壤中有毒形态Al的浓度显着减小,说明植物物料能够缓解红壤中Al对植物的毒害。(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09年05期)
王宁,徐仁扣,李九玉[9](2009)在《添加植物物料对2种酸性土壤可溶性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培养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添加非豆科的油菜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玉米秸秆和豆科的大豆秸秆、花生秸秆、蚕豆秸秆、紫云英、豌豆秸秆对酸性茶园黄棕壤和红壤可溶性铝总量及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除添加油菜秸秆、小麦秸秆和稻草处理外,其余添加植物物料处理土壤可溶性铝总量、总单核铝和3种无机单核铝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为加入这些植物物料均使土壤pH值增大。5种豆科植物物料对黄棕壤pH值的影响大于非豆科植物物料,前者对土壤中3种无机单核铝含量的影响也大于后者。9种植物物料也使红壤pH值有不同程度升高,土壤可溶性铝含量降低,其中4种非豆科植物物料、花生秸秆和蚕豆秸秆处理效果较好。因此,施用植物秸秆能够有效改良土壤酸度,缓解土壤中铝对植物的毒害。总体而言,9种植物物料中花生秸秆增加酸性土壤pH值和降低土壤有毒形态铝含量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姜军,徐仁扣,李九玉,赵安珍[10](2007)在《两种植物物料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水稻秸秆和大豆叶(柄)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作用,发现植物物料在提高土壤pH值的同时,降低了土壤交换性Al的含量;水稻秸秆对土壤pH的影响大于大豆叶(柄),但它们对土壤交换性Al的影响表现为大豆叶(柄)大于水稻秸杆。加入土壤干重1%的植物物料,不仅增加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Al,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可溶性Al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07年02期)
植物物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水分植物细胞物料的干燥过程中,物料失去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封闭的细胞。现有模型和理论对细胞封闭结构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细胞封闭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缺乏清晰完整的描述。本文从亚细胞水分传输出发,建立了关于高水分植物细胞物料低温对流干燥的等温水分传输模型,模型中表观水分传输参数由组织微观参数算得。最后利用模型对干燥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低温对流干燥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分析,认为整个干燥过程中都可以把组织看成是由细胞构成的,并提出了对整个干燥过程都适用的模型细胞,模型细胞保留了真实细胞中必要的、参数可测的亚细胞结构。模型细胞构成了植物细胞组织概念模型。利用场发射冷冻电镜观察得到了马铃薯细胞的几何尺寸参数。给出了组织模型各部分水分状态和水分传输规律。为获得组织表观传输参数与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想化立方体薄壁细胞串上细胞腔相和细胞壁相的水势传输方程。假设细胞腔内水势分布为线性,得到了水分从细胞中心到细胞壁传输的以及从细胞腔到细胞腔传输的包含细胞腔内扩散效应的水导系数。通过两相方程的尺度分析以及对细胞串上微观水分传输的模拟,得到了以下结论:薄壁细胞的结构特点使得细胞腔和细胞壁之间水势趋于平衡,干燥过程中细胞腔溶液水分扩散系数的减小会破坏局部平衡;当马铃薯细胞干基含水率不低于1时,细胞的细胞腔和细胞壁之间水势平衡,存在细胞腔到细胞腔的水分传输;干基含水率从1至0.32的过程中,局部平衡状态逐渐不再成立,细胞腔到细胞腔的水分传输终止。干燥过程中若细胞腔和细胞壁之间局部水势平衡,则细胞间隙和细胞也保持局部水势平衡。在局部平衡的条件下得到了组织表观水导系数和组织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假设整个干燥过程中细胞腔、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之间局部水势平衡,利用上文得到的组织表观水导系数模型建立了平板状物料干燥的一维等温水分传输和收缩模型。讨论了组织一维收缩效应,认为可以假设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截面上各相面积分数在干燥过程中保持不变,并获得了迂曲度系数和收缩系数的关系。把组织水分传输方程转化为由参考坐标描述的水分扩散方程,得到了等效扩散系数与组织收缩、组织水导系数以及组织水容的关系式。为验证组织水分传输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热风温度为40℃的平板状马铃薯组织的干燥实验,并利用建立的扩散方程对干燥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干燥曲线在高水分段(平均含水率高于1)与实验吻合得较好,当组织平均含水率小于1.5时,模型预测的干燥速率明显比实验值要大。该结果表明假设整个干燥过程中细胞局部水势平衡使得模型高估了细胞腔到细胞腔水分传输存在的时间,进而高估了组织的干燥速率。模型预测表明:马铃薯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的水分传输主要是液态扩散、跨膜传输和细胞壁中的毛细水分流动,细胞间隙中的蒸气扩散在高水分段可以忽略不计;影响干燥过程的主要微观参数是细胞各部分的水分传输参数,几何尺寸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因此正确测定细胞各部分水分传输参数对揭示干燥过程中组织内水分传输机理至关重要。为完整描述整个干燥过程,需提出能考虑非局部平衡状态下水分传输的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物料论文参考文献
[1].梁思婕.植物物料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
[2].肖波.基于细胞结构的植物物料干燥过程模拟及实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
[3].苏朋.植物物料在南方典型水稻土中的碳矿化特征及其微生物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李金彪.物料掺拌对滨海重度盐渍土理化性质及植物生长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5
[5].肖孔操.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氮矿化与碱度释放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
[6].张廉.植物物料动态提取方式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
[7].毛佳,徐仁扣,黎星辉.氮形态转化对豆科植物物料改良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
[8].王宁,李九玉,徐仁扣.叁种植物物料对两种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J].土壤.2009
[9].王宁,徐仁扣,李九玉.添加植物物料对2种酸性土壤可溶性铝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
[10].姜军,徐仁扣,李九玉,赵安珍.两种植物物料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的初步研究[J].土壤.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