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铁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电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氧族化合物,钴
铁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卫朋坤,陈学,吴桂竹,李晶,杨杨[1](2019)在《钴、镍、铁基氧族化合物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开发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太阳能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基于光伏收集转化太阳能为电能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此外,得益于弱光响应力、环境友好及低制造成本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光伏技术之一.通常, DSSC由纳米半导体氧化物(光阳极)、对电极、染料分子和氧化还原电解质组成.各组分的主要作用如下:染料分子作为敏化剂,吸收太阳光,将激发的电子注入半导体氧化物的导带中,使染料处于氧化状态;注入电子从半导体转移到导电玻璃和外部电路;对电极中的电活性物质从外部电路中收集电子并转移到电解液中,实现电解液中氧化还原物质的催化还原;电解液负责转移电子并还原氧化态的染料,使染料转化为基态实现再生.作为DSSC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电极对提高DSSC的光伏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钴、镍、铁等金属氧族化合物作为对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性能,并对其氧化物、硫化物和硒化物的电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提高该类对电极材料电催化活性的各种优化方法.性能优化主要集中在结构调控、碳材料复合和元素掺杂等方面的研究,用以增强电荷转移能力,获得良好的活性位点,调节其电子结构,最终提高光伏性能.通过调研发现,前期的研究主要是探索钴、镍、铁等金属的单金属化合物的可用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其双金属合金及其化合物越来越显示出替代贵金属铂的应用潜力.通过多种优化方法的设计与实践发现,含有钴、镍、铁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作为对电极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已超过标准的铂电极.虽然DSSC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深入的进展,但各类型的对电极材料在DSSC中都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比发现,金属氧化物在电极中的电化学阻抗较大,本征电催化性能不如硫化物和硒化物.此外,与金属硫化物相比,金属硒化物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这得益于更小的电负性金属丰度.硒化物虽然具有优良的性质,但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此外,其电催化还原电解质分子的催化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元素掺杂和双金属的根本性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将成为对电极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09期)
胡久荣,祝长鹏,叶明星,钟修鹏,张洪杰[2](2019)在《含邻位-碳硼烷与二茂铁基的新型半夹心式钌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位-碳硼烷、正丁基锂、硫粉和[(p-cymene)RuCl_2]_2为原料,参考文献方法制得化合物(p-cymene)Ru(S_2C_2B_(10)H_(10))(1)和(p-cymene)Ru_2(μ-S_2)(S_2C_2B_(10)H_(10))_2(2)(p-cymene=对甲基异丙基苯基); HC≡CC(O)Fc(Fc=二茂铁基)分别与1和2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p-cymene)Ru(S_2C_2B_(10)H_9)(H_2C=CC(O)Fc)(3)和(p-cymene)Ru_2(μ-S_2)(S_2C_2B_(10)H_(10))_2(R~1C=CR~2)[R~1=FcCO, R~2=H(4); R~1=H, R~2=FcCO(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11)B{~1H}NMR, IR, MALDI-TOF-MS和元素分析表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云瑞瑞,马婉娇[3](2019)在《铁基催化剂Fe_2P/C的设计合成及其温和条件下对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催化加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节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是催化领域的一个长期课题.本文利用细菌(ATCC 19367)为含磷前驱体通过不同的金属/细菌比例及热解温度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铁基催化剂.过X-射线粉末衍射、场发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及物相表征.本文针对不同热解时间,热解温度及金属比例系统的研究了催化剂的合成过程,通过分析表明,随着热解温度从600℃升到900℃,催化剂由单一的多孔碳逐渐到Fe_2P及Fe_2O_3转化.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金属纳米颗粒均匀的分布在多孔碳上.该铁基磷化物对硝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加氢还原催化功能,通过对比不同官能团取代的硝基催化加氢可以看出,常温常压下,该催化剂可以选择性的对硝基化合物的硝基进行加氢.通过循环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可回收性.(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杨庐山[4](2019)在《非晶铁基化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成为目前使用广泛的终端能源形态。但是其储能技术仍然是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主流的方向有锂电池,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本文章主要研究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本质是在电极表面储存大量电荷来达到储能的目的。为了储存大量电荷,各种形貌的电极被制备出来,本文选择铁基化合物材料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第一部分: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Ni/FeOOH电极材料。同过探讨溶剂的组成以及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材料合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在水热条件下160 ~oC,8 h的最佳反应温度。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材料的性能首先增高,随后又降低,在160 ~oC下得到最佳的材料。最后可知在2 A/g的条件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是1300 F/g,在4 A/g的条件下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是91%。电化学阻抗是1.13?。第二部分: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Ni/GR/FeOOH电极材料,其次利用上述最佳实验方案加入不同浓度的石墨烯,得到最佳实验浓度是5 g/L。随着浓度的增加,材料的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得到材料的最佳性能是2400 F/g(电流密度为2 A/g),可以看到引入石墨烯后材料的性能几乎呈几何倍数增加。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在4 A/g的条件下达到了92.5%。而且电化学阻抗是1.04?,比之前的Ni/FeOOH电极材料减小了2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材料的良好电化学性能。第叁部分: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Ni-Fe双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从材料的SEM图上可以看到形成了明显的层状结构。在2A/g的电流密度下,测得材料的比电容为854 F/g。在4 A/g的条件下,循环稳定性是89%。电化学阻抗测试得1.21?,总体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2)
李平,韩坤,刘颖,谭奇伟[5](2019)在《铁基化合物修饰叁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能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石墨烯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等优点而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极具潜力,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其作为骨架材料与其他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复合以满足各种电化学应用,但制备过程中复合材料叁维形貌结构的保持及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等难以同时实现。本文通过一步高温化学发泡法实现了铁基化合物纳米颗粒在叁维石墨烯基体上的均匀分散,同时保持了叁维石墨烯的完整孔结构和整体形貌。其中叁维石墨烯可作为模板或骨架材料,通过控制前驱体材料的成分以及后处理方式能够可控制备不同铁基化合物纳米颗粒修饰的叁维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多个方面均表现出优异性能。为证明这一点,我们制备出了一系列铁基化合物(Fe_3C,FeS_2,Fe_2O_3,Fe_3O_4,FeP,FeNiCu等)修饰叁维石墨烯(3DG)复合材料,其在金属离子电池和电催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Fe_3O_4/3DG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在10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后仍保持377 mAhg~(-1)的可逆比容量;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时,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仍保持15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Fe_3C/3DG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时,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仍保持15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1]。Fe_2O_3/3DG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时,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后仍保持14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2]。通过除去复合材料中的纳米颗粒亦可得到纯的叁维石墨烯,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导电剂时,表现出由于传统导电剂Super P的电化学性能。此外,制备的FeNiCu/3DG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氧还原活性(ORR),该材料能促进四电子的氧还原过程,将其制成空气电极用作水系锌空气电池体系,其放电电压、库伦效率最大产能密度都相对理想。(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4-20)
于佳,刘通,赵康,潘伯津,穆青隔[6](2018)在《112型铁基化合物EuFeAs_2的单晶生长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基超导体中含有一类特殊的112型结构化合物,其层状结构中含有一层锯齿形的As链构型.本文报道了用CsCl助熔剂法生长新型铁基112型EuFeAs_2母体单晶的具体方法,以及对该单晶的结构和物性的详细表征.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扫描对单晶样品进行的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的结构解析,确定该单晶样品属于EuFeAs_2相,结构精修得到EuFeAs_2具有空间群为Imm2 (No. 44)的正交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分别是a=21.285(9) A,b=3.9082(10) A,c=3.9752(9) A.通过低温电阻测量,发现在110 K附近和46 K附近存在两个异常电阻跳变.进一步分析表明,110 K附近存在两个邻近的相变,这两个相变与铁基母体材料中常见的结构相变和Fe~(2+)的反铁磁相变相符合.结合磁化率测量分析,可知46 K附近的相变属于Eu~(2+)的反铁磁相变.(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孙琦[7](2018)在《二茂铁基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Cu~(2+)、Hg~(2+),pH和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含有二茂铁基团的化学识别传感器,并对其具有的对Cu~(2+)、Hg~(2+)离子及pH和H_2S的识别性能作了细致的研究。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合成了七种含有二茂铁基咔唑、吲哚、吡咯的吖嗪配体,这些配体对Cu~(2+)、Hg~(2+)离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并能在pH 7-pH 1范围内颜色变浅荧光增强。第二部分中,我们合成了一种含有二茂铁咔唑基团的硝基配体,可以对Cu~(2+)、Hg~(2+)离子和H_2S进行选择性识别。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合成了七种含有二茂铁基团的化学识别传感器,它们以吖嗪(-C=N-N=C-)结构单元为主要识别基团,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研究中发现,配体4a~4g都可以对Cu~(2+)、Hg~(2+)及H~+离子做出响应,其中配体4a~4e可以通过叁通道的方法进行测试。以含咔唑配体4b为例,与Cu~(2+)、Hg~(2+)离子结合后颜色分别变黄变红,荧光增强,电化学电流密度逐渐下降,检测限分别为8.02μM和16μM。与H~+离子结合后,pH值降低颜色由黄色变为无色,荧光逐渐增强。另外,在4b已经络合Hg~(2+)离子的情况下加入H~+离子,会使得配体和金属的配位解除,颜色变浅,荧光猝灭。最后,以含咔唑基团的配体为主,通过七种配体的紫外-可见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系统比较了取代基和共轭结构不同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发现含醛基的配体4d识别效果最好(K_(Cu) 7.17×10~(13) M~(-2),K_(Hg) 9.8×10~6 M~(-1)),检测限最低(DL_(Cu)u 8.02μM,DL_(Hg)1.4μM)。在第二部分中,通过向二茂铁咔唑基团上引入硝基基团,首次合成了可以叁通道识别H_2S的有机配体12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配体12a可以线性检测1当量内的H_2S,随着H_2S加入溶液颜色变浅,荧光增强,对H_2S的检测限为0.97μM。另外,配体12a同样可以特异性识别金属Cu~(2+)、Hg~(2+)离子,加入后荧光分别增强40倍和38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05)
乔彬[8](2018)在《二茂铁基苯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低毒性、热稳定性和细胞穿透性,已成为药物开发中重要的备选物种。吲哚、吲唑和吡喃等杂环化合物是各类消炎和杀菌药物的活性中心,结合二茂铁和杂环分子的特点,本文将两类分子通过环加成手段结合起来,合成了四类杂环化合物,并利用MS、FT-IR、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它们的分子与晶体结构。具体合成方法如下:1、以2-二茂铁乙炔基苯胺为原料,在NaAuCl_4·2H_2O催化下一步法合成了3-二茂铁基-4-(3-二茂铁基吲哚基)吲哚。2、以2-二茂铁乙炔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重氮化Ritcher环加成反应,制备了3-二茂铁甲酰基吲唑,3、以2-二茂铁乙炔基苯甲醛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I_2催化环加成反应合成了4-碘-1-甲氧基-3-二茂铁基-1H-异苯并吡喃。4、以2-二茂铁乙炔基苯甲醛为原料,乙腈为溶剂,合成了2-苯甲醛基-3二茂铁基-4-二茂铁甲酰基萘。论文工作为二茂铁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薛松,贾景文,刘娜,路雨,李炳辰[9](2018)在《含二茂铁基染料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茂铁是具有夹心结构的高度富电子体系,二茂铁基叁苯胺衍生物在光电材料中也被广泛应用。探索引入二茂铁的端位基团对叁芳胺类染料或空穴传输材料性能的影响,能够为二茂铁今后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设计合成以端位含二茂铁单元的叁苯胺为供电子基团的有机材料。端位的二茂铁基团具有很强的给电子能力。引入染料敏化剂端位中,有助于电子通过共轭桥部分传输到电子受体。含二茂铁的叁苯胺材料的文献报道中表明,二茂铁的引入使叁苯胺化合物的共轭程度增加[1],通过改变二茂铁和叁苯胺之间的共轭桥结构,能够改变叁苯胺材料的共轭结构[2]。本项目设计的以端位含二茂铁单元的叁苯胺为供电子基团的有机材料,拟为其在光功能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篇)》期刊2018-05-26)
龙亚琼[10](2018)在《铁基化合物用作先进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充电锂离子/钠离子电池因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车辆及发电厂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然而随着市场对高功率、高能量、低成本和超长寿命储能设备的需求快速增大,刺激了新电极材料的研究探索。在众多的选择中,铁基化合物因具备高比容量、低成本和制备简单的特点,隐藏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种铁基化合物:FeS_(2-x)Se_x和FeF_2,并将其应用为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关于它们的主要内容如下:(1)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应用为非水系钠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以FeS_(2-x)Se_x为例。FeS_(2-x)Se_x中的S/Se固溶体使其结合了 FeS2的高比容量和FeSe2优良的扩散动力学,进而在0.8-3.0 V电压窗口下展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2.A g~(-1)大电流下循环6000圈后维持有~220 mAh g~(-1),每圈衰减率低至0.0044%)和出众的倍率性能(40 A g~(-1)大电流下比容量高达~210 mAh g~(-1))。这些性能都明显优于FeS2和FeSe2,之后阻抗谱图(EIS)、DFT计算和电子导电性进一步证实了 S/Se固溶体的优势。我们将FeS_(2-x)Se_x与活性炭构建钠离子电容器,这个装置性能明显优于FeS_(2-x)Se_x//Na3V2(PO4)3组成的钠离子电池及金属氧化物//AC组成的钠离子电容器,大倍率下性能尤其突出。这个工作开辟了硫化物/硒化物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的新应用。(2)通过简单的溶剂热还原反应,不需要高温热处理和复杂的仪器设备,即可制备得到FeF_2/rGO复合材料,其中FeF_2纳米棒均匀分布于氧化石墨烯(rGO)片上。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报道用湿化学法合成FeF_2。将FeF_2/rGO复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化合物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40 mA g~(-1)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高达~340 mAh g~(-1),远高于传统的插层类正极材料。而在1000 mAg~(-1)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其可逆比容量依旧高达171 mAhg~(-1).(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6)
铁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邻位-碳硼烷、正丁基锂、硫粉和[(p-cymene)RuCl_2]_2为原料,参考文献方法制得化合物(p-cymene)Ru(S_2C_2B_(10)H_(10))(1)和(p-cymene)Ru_2(μ-S_2)(S_2C_2B_(10)H_(10))_2(2)(p-cymene=对甲基异丙基苯基); HC≡CC(O)Fc(Fc=二茂铁基)分别与1和2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p-cymene)Ru(S_2C_2B_(10)H_9)(H_2C=CC(O)Fc)(3)和(p-cymene)Ru_2(μ-S_2)(S_2C_2B_(10)H_(10))_2(R~1C=CR~2)[R~1=FcCO, R~2=H(4); R~1=H, R~2=FcCO(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11)B{~1H}NMR, IR, MALDI-TOF-MS和元素分析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卫朋坤,陈学,吴桂竹,李晶,杨杨.钴、镍、铁基氧族化合物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2].胡久荣,祝长鹏,叶明星,钟修鹏,张洪杰.含邻位-碳硼烷与二茂铁基的新型半夹心式钌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9
[3].云瑞瑞,马婉娇.铁基催化剂Fe_2P/C的设计合成及其温和条件下对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催化加氢性能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杨庐山.非晶铁基化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9
[5].李平,韩坤,刘颖,谭奇伟.铁基化合物修饰叁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能应用[C].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6].于佳,刘通,赵康,潘伯津,穆青隔.112型铁基化合物EuFeAs_2的单晶生长与表征[J].物理学报.2018
[7].孙琦.二茂铁基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Cu~(2+)、Hg~(2+),pH和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8].乔彬.二茂铁基苯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9].薛松,贾景文,刘娜,路雨,李炳辰.含二茂铁基染料化合物的合成[C].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篇).2018
[10].龙亚琼.铁基化合物用作先进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