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氧化碳论文-雷娜

易氧化碳论文-雷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易氧化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碳,易氧化碳,土地利用方式,治沟造地

易氧化碳论文文献综述

雷娜[1](2018)在《治沟造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治沟造地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延安市南泥湾镇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治沟造地区域水田、旱地、柳树林地、松树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0~60cm土层深度内,旱地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碳均低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充分说明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治沟造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治沟造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王国兵,赵小龙,王明慧,阮宏华,徐长柏[2](2013)在《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易氧化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作为指示土壤有机碳(SOC)早期变化的敏感指标,对研究人类干扰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及其动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为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本文对苏北沿海地区草地、农田、杨-农复合经营及杨树纯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ROC含量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ROC含量表现为草地<农田<杨-农复合系统<杨树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ROC含量在0~10cm土层差异最为显着;ROC及ROC/SO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着;4种土地利用方式ROC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其值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次之,春季最小;ROC与土壤pH值、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与S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全N、土壤C/N、Mg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全P的相关性不显着.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显着影响了土壤易氧化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容重、pH值、全N和SOC是ROC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施鹏程,陆桂红,吴京科[3](2012)在《北京市北部城区公路绿化带土壤易氧化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易氧化碳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北京市公路绿化带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的含量。研究表明,公路绿化带草地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平均含量分别为11.99 g/kg和0.51 g/kg,而空地上相应的指标分别为11.00 g/kg和0.41 g/kg;各个环路之间草地和空地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土壤易氧化碳在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为3.23%~5.34%,其中二环路上土壤易氧化碳所占比例显着低于四环路和五环路。总的来看,草地可以增加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2年06期)

袁喆,罗承德,李贤伟,宫渊波,刘彬[4](2010)在《间伐强度对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易氧化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不同间伐强度后土壤有机质、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对照林(0%间伐强度)土壤有机碳、碳氮比、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均为最高,不同间伐强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0%间伐强度林地易氧化碳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林地;与对照林相比,10%,20%,30%间伐强度林地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提高了58.22%和182.90%,108.16%和176.28%,128.44%和221.61%。林地间伐抚育措施具有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CO2的释放以及增加有机碳库更新速度、促进土壤腐殖质形成,同时导致土壤有机质稳定性降低的双重性,因此可以以中度间伐强度30%作为川西人工云杉林的间伐强度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王莹,阮宏华,黄亮亮,冯育青,齐艳[5](2010)在《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一文中研究指出围湖造田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出现的与水争地的人类干扰活动。以太湖流域肖甸湖区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该围湖造田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林和农田4种不同典型土地利用方式35年后0~10 cm、1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的差异,以及土壤易氧化碳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林地显着高于农田,阔叶林高于针叶林。土壤易氧化碳含量随季节与土层深度的变化而变化,香樟林与毛竹林春夏季节大于冬季,水杉林与农田季节波动较平缓。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均随土层增加含量递减。与围湖地区内的溪流底泥相比,林地与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与旱地发育的植被土壤相比,围湖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易氧化碳含量较高,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差。围湖造田作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干扰方式,显着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围湖造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应该给予充分考虑。(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徐侠,王丰,栾以玲,汪家社,方燕鸿[6](2008)在《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质的短暂波动主要发生在易氧化部分,而易氧化碳作为土壤有机碳的敏感因子,可以指示土壤有机质的早期变化。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分析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0~1000 m)、针叶林(1350~1750 m)、亚高山矮林(1750~1900 m)以及高山草甸(1700~2158 m)土壤中易氧化碳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与微生物量碳、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全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群落土壤中的易氧化碳含量随海拔上升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易氧化碳和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湿度、全氮间呈极显着的相关;土壤易氧化碳占总有机碳比例为8.69%~14.73%,是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例的3.32~11.41倍;沿海拔梯度,易氧化碳含量受到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8年07期)

易氧化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易氧化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作为指示土壤有机碳(SOC)早期变化的敏感指标,对研究人类干扰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及其动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为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本文对苏北沿海地区草地、农田、杨-农复合经营及杨树纯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ROC含量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ROC含量表现为草地<农田<杨-农复合系统<杨树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ROC含量在0~10cm土层差异最为显着;ROC及ROC/SO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着;4种土地利用方式ROC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其值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次之,春季最小;ROC与土壤pH值、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与S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全N、土壤C/N、Mg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全P的相关性不显着.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显着影响了土壤易氧化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容重、pH值、全N和SOC是ROC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氧化碳论文参考文献

[1].雷娜.治沟造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分析[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8

[2].王国兵,赵小龙,王明慧,阮宏华,徐长柏.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

[3].施鹏程,陆桂红,吴京科.北京市北部城区公路绿化带土壤易氧化碳的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2

[4].袁喆,罗承德,李贤伟,宫渊波,刘彬.间伐强度对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易氧化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

[5].王莹,阮宏华,黄亮亮,冯育青,齐艳.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J].生态环境学报.2010

[6].徐侠,王丰,栾以玲,汪家社,方燕鸿.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J].生态学杂志.2008

标签:;  ;  ;  ;  

易氧化碳论文-雷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